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家的这些嫡亲宗室是什么德行,张越也不是第一次领教了。这会儿在心里沉吟了一会,他还是轻轻拍了拍怀中的秘匣:“这是刚刚从大宁送来的皇上亲笔信,不管里头有什么事情,我总得送给太后瞧瞧。你不用多说了,头前带路吧。”
有心再劝,但见张越脸已经沉下来,曹吉祥也不敢再多啰嗦,只得叹了一口气。他这个司礼监长随在司礼监不算什么,但在外头却人人都敬上三分,再加上张越又不是平常人,竟是轻轻巧巧就放了人。而那个紫红脸汉子的牙牌既然已经派过一次用场,张越自然不会把人再带进宫里,吩咐几句就让人先回兵部衙门了。
曹吉祥捧着秘匣在前头引路,从御药房后头绕慈庆宫西宫墙往北行,从隆祀门进去,这便是仁寿宫地界。离着正经地头还有一堵墙的时候,张越就听到了一阵吵吵嚷嚷的声音。那声音并不算太高,但一字一句骂得却极狠,听得他大为恼怒。
“别以为我叫你一声姑姑,你就真拿腔拿调了!不过是藩王郡主,母后当养小猫小狗似的养着你,你就横了起来,自以为是仁寿宫的主人!母后见不见我要你来说,那是我的嫡亲母后,和你有什么相干!”
随曹吉祥跨过了门槛,张越就看见正殿前偌大的广场上,两个身穿青色织金盘龙袍子的人正在死命地拦着一个和他们衣着仿佛的人。而在他们面前,朱宁站得笔直,脸色却有些苍白,一旁的杨士奇和杨溥都在,脸色一个赛一个地阴沉。范弘金英只是站在朱宁身后。
正拦着越王的襄王正巧一转头,瞧见是张越,手顿时一松,这下郑王更是拦不住越王,竟是被他一起拖到了朱宁跟前。眼见越王扑上前来抬起巴掌似乎要动手,范弘金英已经齐齐拦了上来,朱宁眼中厉芒一闪,却是丝毫不退。
而就在这时候,她一下子看到了跟在曹吉祥身后进来的张越,随即就看到张越旁边的曹吉祥仿佛是一失手,手中抱着的那个匣子一下子掉在了地上,发出了一声重重的闷响。
第十七卷 儿孙福 第048章 虚张声势
仁寿宫既为仁寿之名。当初建造时便是给前朝后妃养老所用。前半部为仁寿宫,中间半截是花园,后半部则是哕鸾宫和喈凤宫。朱棣驾崩之后大批嫔妃为之殉葬,朱高炽亦是如此,如今哕鸾宫和喈凤宫住着的便只有李贤妃、张顺妃和李丽妃。尽管和张太后同在东宫多年,但三人都惧张太后严正,平素也不常到前头仁寿宫来,这会儿动静再大亦是如此。
“三弟,住手!”
越王虽是张太后的嫡亲儿子,朱瞻基的嫡亲弟弟,所以性子虽莽撞了些,他却也知道朱宁深得自己母亲和哥哥的信赖,此时听到那动静,再加上郑王这一声厉喝,气急败坏的他陡然之间清醒了过来,立刻放下了手。可反应过来之后,他仿佛忘了自己是堂堂亲藩,竟是一下子大声嚷嚷了起来。
“母后,母后,您不要儿子了吗!等儿子就藩去了,您就更瞧不见了!儿子还带来了最好的药。看小儿的好大夫,全都在宫外候着,就等着给皇太子治病!”
张越先头用眼神示意曹吉祥摔了那秘匣,因这是精铁所铸之物,自然是声响颇大,再加上郑王的喝止,总算是把这几乎要暴走的越王拖了回来。如今瞧见这位突然坐地大嚷了几句,随即竟是泪流满面,他只觉心头咯噔一下,越发觉得此次根子不在晋藩,而在京师。
朱宁面无表情地看着坐在地上的越王,又扫了一眼有些举止无措上前劝越王的襄王,还有直跺脚的郑王,再见郭玹跪在大殿的台阶下一动不动,心里冷笑了一声,拢在袖子中的双手却紧紧绞在了一起。她倒不在乎别人骂自己什么,问题是事情闹腾得这般大了,单靠阻拦已经不成了。
倘若连建文朝也一块算上,杨士奇可说得上是五朝元老,但刚刚面对暴怒的越王,他却着实应付不过来。如今诸王不再领亲卫数万,但相见之时仍是公侯伯伏地拜谒不敢钧礼,他这个内阁大学士也是一样拦不住。在此次仁寿宫相召之前,他就来过一回,已是知道太后突发心疾病势危险,因此面上不显,刚刚这一路却赶得迅速。结果两拨正好撞见。
可是,就因为先见后见的问题,郑王冷嘲热讽,越王就险些冲将上来,等朱宁出现,这情形就更失控了。此时此刻,看着张越弯腰拾起那个秘匣,对曹吉祥厉声呵斥了几句,他不禁长长吁了一口气,一面心想张越来得竟是这般巧,一面走上前去。
“张侍郎怎么来了?”
这是宫中,自然不复往日家宅相见长辈晚辈间的那一套,张越就捧过那个匣子,用所有人都能听到的声音说:“这是从大宁行在送过来的皇上密函,正要呈送皇太后。”
朱宁听着已是眼睛一亮。她刚刚宣召杨士奇杨溥,用的便是太后请两人议武定侯郭玹罪的名头,但被郑王越王襄王这三王一拦,这个理由便有些招架不住。如今张越用的这个借口倒是妥当,有皇帝亲笔书信,自然该先呈递太后。如此就可以把这边三王先撂下。
然而,张越话音刚落。一旁就窜出来一个冷冷的声音:“皇上密函?皇上密函为何不直接送进宫里给母后,反倒让你一个臣子转递?”
开口的是郑王,尽管他一手还拦在越王面前,脸却已经是冲着张越。一旁年纪最轻的襄王忙低声提醒道:“二哥,别冲动!祖宗家法,藩王不问朝政,再说张越是皇兄最器重的人,你又不是不知道……”
“知道又怎样,可眼下是什么时候?”郑王转头瞪着襄王,脸上露出了毫不掩饰的恼色,“京师里头事情一桩接一桩,而且不少都和兵部有涉,我替皇兄提防一把不行么?再说了,难道你忘了今天咱们是为什么入宫的?”
张越和藩王们打过不少交道,但眼前这三位还真是没怎么相处过,此时见三人说着说着就自己争吵了起来,不禁更平添几分狐疑和猜测。正当他轻咳一声,打算想办法打打太极的时候,殿前突然传来了一个又尖又细的声音。
“太后有旨,华盖殿大学士杨士奇,翰林学士杨溥,前事之后再议,且先回文渊阁理事。郑王越王襄王暂且在这里候着,传兵部侍郎张越入见!”
这一番宣召吩咐顿时让广场上的吵嚷声戛然而止。无论是已经脸红脖子粗的三位亲王,还是低声窃窃私语的杨士奇杨溥,亦或是正趁着别人不注意的时候沉思的张越,一时全都大吃一惊。然而,脸色最苍白的无过于武定侯郭玹。
在这么一大串人中,竟然根本没有提到自己。莫非是张太后把他忘了?有了这个体悟,本来就已经是冻得浑身发僵的郭玹只觉得从头冷到脚。儿子的死活他至今还不知道,可一进仁寿宫就被晾在了这里,再往下如何他简直不敢想象。不说别的,他已经是跪了将近一个时辰,倘若再这么下去,就是里头不召见他,他只怕也会在这里跪死冻死!
杨士奇和杨溥自然是没有多话,依言便告退了。而金英范弘瞧着张越上台阶入内,却忍不住交换了一个眼色,见朱宁冷冷瞧了那三王一眼,随即转身沿台阶稳步而上,心里倒是松了一口气。只不过,瞧见那三王不服气的脸色,他们谁都知道这缓兵之计拖不了多久,顿时是心里七上八下。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就在三位亲王已经又不耐烦了,范弘金英提心吊胆,郭玹不由自主向上提了提僵硬的肩膀,想把露在外头的手缩进袖子中时,就只听当头突然传来了一个声音。
“武定侯郭玹!”
郭玹脑子一炸,随即慌忙低头俯首:“臣在。”
从殿内出来的竟是司礼监监丞程九。见郭玹答应了,他便清了清嗓子。一字一句地说:“太后问你,郭聪往武选司尚雍处关说人情,前后往羽林前卫、金吾左卫、神策卫等上番京卫中安插军官九人,其中七人系冒名顶替,你可知情?”
此时此刻,旁边还有三位藩王,外加两个司礼监太监,郭玹已经是来不及去想这事情传开之后对家里会是怎样毁灭性的结果了,重重叩了三个头便带着哭腔说:“逆子无端,臣绝不知情!要是臣早知道,早就大棍子把他打死了!”
程九却没有答应。而是顿了一顿方才继续问道:“通济仓大使昨日往京师禄米仓送粮时,于粮包中暗藏棉甲两百副,经查接手的是左军都督府经历黄宏,亦是你的连襟。此人已经潜逃,你可有说辞?”
这事情郭玹却是货真价实什么都不知道,此时顿感脑际轰然巨响,要不是两只手正按在地上支撑着,他怕是会直接栽倒在地。眼睛看着地上那一条条线条清楚的砖缝,他甚至能觉察到背后的冷汗一点点往外渗透,挣扎了好半晌才艰难答道:“黄宏确是臣的连襟,但平素公事往来并不带私谊。臣长子郭聪与其往来甚密,常常夜宿黄家不回,臣确是教子无方!”
尽管知道教子无方这四个字决计无法搪塞过去,可郭玹实在不知道还能用其他解释,只是瘫软在地等待着。最坏的结果便是下狱抄家,等皇帝回来再进一步处置,最好的结果他却根本想不出来。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就当他甚至以为身后那些人已经进了仁寿宫的时候,上首才传来了一个仿佛在咬文嚼字的声音。
“太后只问了这两件事,余下的便是口谕。”程九看也不看郭玹后头呆若木鸡的那三位亲王,只是沉着地说,“武定侯郭玹有失职责,兼且教子无方,着暂卸左军都督府都督同知之职,闭门思过不得外出。其子郭聪念已自缢,暂且不论。”
郭聪已经自缢!
听到这个出人意料的消息,郭玹甚至不知道自己该是悲痛欲绝还是如释重负。世家皆重嫡长,为的就是嫡长才能继承爵位和家业,只他自己的爵位到手才不过四年,对儿子要说真有多下死力却是未必。况且,儿子也不知道受谁蛊惑闯下了这样的弥天大祸,甚至可能连他们家一块带下去,他在最初的悲恸过后,便是恨得钻心。在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下,已经身心俱疲的他终于再也支撑不住了,只觉眼前一黑,随即便重重栽倒在地。
他这么一倒。程九往左右一使眼色,立时有小宦官上前把郭玹架了起来,程九便吩咐道:“好生护送武定侯回家!”
吩咐过之后,他这才拎起袍角一溜烟上前,又毕恭毕敬地向郑王越王襄王行礼,随即说道:“三位千岁爷请随小的来,太后在东暖阁。”
见程九说话之后转身就走,后头三个可说是天底下屈指可数天潢贵胄的亲王顿时有些站不住了。起初闹得最凶的越王情不自禁地吞了一口唾沫,随即瞟了一眼郑王和襄王:“二哥,六弟,看着母后仿佛是真生气了……”
郑王也露出了心虚的表情:“不管真生气假生气,都传召了,咱们能不进去么?”
襄王则是瞟了四周一眼,然后才低下了头:“我都说让你们之前别那么冲动……见了母后好好认个错就完了,我们不也是心忧宫中出事么?”
朱高炽当了将近二十年的皇太子,这兄弟几个和朱瞻基一块,在东宫也几乎呆了二十年,彼此之间各有各的算计不假,但兄弟之间倒还有几分同进退的义气。于是,他们沿着台阶进了仁寿宫,又在打头太监的引导下往东暖阁那边去,始终是并肩走在最前头,领先后头人好几步。这一路上,他们注意到,四周的宫人宦官很少,只在暖阁前有一个站得笔直的宦官。
“郑王、越王、襄……”
一个襄字还没说完,里头就突然传来了咣当一声,紧跟着就是一个女官劝说的声音:“太后息怒,三位千岁爷也是好心来探望,并不是有意冲撞……”
一时间,三位亲王已经是一块跪了下来。他们当然知道张太后平素有多严厉,刚刚闹出这么大,要是赶在平常也就算了,偏生如今皇帝不在,若是发落下来连个求情的人都没有!可这下子悔之不及已是完了,果然,里头那个女官的声音很快就被一个重重的拍案声截断了。
三王全是心头咯噔一下,你眼望我眼,最后还是越王仗着自己是张太后所出,打破沉寂开口叫道:“母后……”
里头人仿佛是气着了,隔了许久方才恼怒地说,“回去临十遍王右军的黄庭经!”
当初朱棣好书,尤其推崇二王,于是皇子皇孙全都是临着王羲之王献之的书法长大的,张太后更是拿这当成罚儿子的最佳手段,这不知道是多少年的老规矩了。因此,听得这话,郑王看着越王,越王看着襄王,襄王却只是低头看着地上的砖缝,仿佛想把每一条砖缝数清楚。于是,郑王只得哭丧着脸第一个磕头,紧跟着就是垂头丧气的越王,最后方才是襄王。
东暖阁中,张越站在厚厚的帷幔前,大大松了一口气。他最怕的就是三位亲王气急败坏之下直接冲进来,如今看来,太后毕竟积威深重,这一番雷霆大怒,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