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猛汉-第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如晦说道:“这说明秦大将军并不是普通人。”

杜果说道:“不错。这说明那位秦大将军绝对不是什么普通人,绝不是众人表面上看到的那样对朝政毫不关心。

心中对于朝政绝对有他自己的看法,甚至他的想法是和你们一样的,所以在你们说出那番话之后,才会将你们收归麾下。

因为在他看来你们如此年轻就有如此的能力,以后定然是前途不可限量,将你们收归麾下。为的是和你们交好,一旦乱世到来可以有几个盟友。”

杜如晦点点头又摇摇头说道:“祖父,虽然您说的很有道理。可是孙儿还是有些不太明白,就算是秦大将军从我们的对话之中知道我和玄龄有些才能,也用不找笼络我们啊?

秦大将军现在已经是一军统帅,以后官职一定会越做越高。就算是乱世到来了,秦大将军这种手握大军地实权人物。一定是所有人争取的对象。笼络我们又有什么用呢?

对秦大将军来说,只要他手中的军催存在。到了乱世。不管是谁都不敢轻视。”

杜果端起茶盏喝了一口说道:“前面所说的不过是一种可能。第二种可能就是你们这位秦大将军已经感觉到了危急,所以开始收揽人才,准备应对未来的危急。

准备成为我们大隋的擎天柱、架海梁,将大隋支撑起来。当然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这位秦大将军准备在乱世到来之后自立为王。所以现在就开始建设自己地班底。”

杜如晦听到这句话也是倒吸了一口冷气。

杜果接着说道:“不错这种可能性还是不大的,毕竟我大隋还有靠山王存在,想要让大隋倒塌不是那么容易的。

秦琼身为靠山王的义子,想要支撑起我大隋的可能性还是最大的。”

杜如晦点点头说道:“从秦大将军的言行来看,这种可能性还是最大地。”

“不管怎么说,能够成为秦大将军的司马。对你来说都是一个机会,只要你能在这个位置上干出成绩来,对你以后的发展极为的有利。

不管是继续跟着秦琼死保大隋,还是在乱世到来之后另投明主,都会在短时间内受到重用的。”

这祖孙二人呆在这里讨论着所有的可能性,以及对自己的好处。若是秦琼站在这里,一定会被这祖孙两人惊人地智慧吓住。

他不过是从历史上才知道大隋会在隋炀帝手中完蛋。可是这祖孙两人不过是从一些最简单地事情中就看出大隋已经走到了尽头。

在普通人眼中,这样的人已经不能算是人了,可以称之为神。和诸葛孔明相提并论了。

第二天,房玄龄与杜如晦都按时来到秦琼地大将军府,开始履行自己地职责。

就在秦琼得到房玄龄与杜如晦之后不久,秦琼便接到了长孙晟病逝的消息。虽然明知道长孙晟在这段时间就会过世,可是听到长孙晟过世的消息之后,还是忍不住一阵唏嘘。

身为儿女亲家。秦琼自然要去吊唁。

长孙晟长时间在塞外,在大兴城中并没有什么显贵朋友,葬礼也是显得有些冷清。秦琼前去吊唁完之后,便走到在一边招呼前来吊唁的宾客的高士廉身边,说道:“士廉兄,未曾想到长孙兄竟然壮年而逝。

前段时间见到长孙兄的时候,还好好地,没想到说过世就没了。”

高士廉也是有些伤感,说道:“所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季晟不过是多喝了几杯就患上了伤寒之症。更没有想到的是季晟如此健壮的身体。竟然没有熬住,直接就这么过去了。”

秦琼轻叹一口气说道:“人死不能复生,士廉也不必太过伤心。长孙兄过世,只留下孤儿寡母,琼是想和士廉兄商议一下如何抚养无忌与无垢。”

听到这句话,高士廉忙振奋精神。准备和秦琼好好说说。这件事关系到自己外甥的未来,却是马虎不得。

只听秦琼说道:“士廉兄,虽然说小儿与无垢已经定下了亲事,但是无垢的年纪毕竟太小了,而且还有你这个舅舅在,住在我那里也是不太合适。

琼的意思是,无忌与无垢都住在你那里。等无忌长大了之后先到我这里历练一番,然后再看机会外放,或者是留在大兴城中。”

长孙无垢之事虽然没有说,但是高士廉心中还是很清楚的,连长孙无忌都安排好了,那长孙无垢自然是一定会嫁到秦家的。虽然秦琼口中是这样说的,但是从心底。秦琼就没有准备将长孙无忌放出去。这样的人才无论如何都要绑在自己地身边对自己以后是极为有利的。所有的事都已经说定了。秦琼也是比较的忙碌,便回转自己的大将军府。去处理自己的事务了。

可是等秦琼回到自己地大将军府,这才发现,自己竟然是没有一点事可做了。长史与司马的任务本来就是辅佐大将军处理大将军府中的一切事务。

这样两位未来的宰相,虽然现在还是有些稚嫩,但是宰相之才就是宰相之才,不是一般人能够相比的,处理一个将军府中的事务,自然是轻松之极。

秦琼需要处理很长时间的事务,到了房玄龄与杜如晦手中,很快便都处理完了。秦琼所要做地仅仅是在房玄龄与杜如晦拟好的命令上面盖章就可以了,秦琼本来以为这两位虽然是世上罕见的人才,但是毕竟年龄比较小,恐怕还不能适应这么繁重的工作,可是现在秦琼才发现,人才那就是人才,年龄再小的人才也不是庸才可以相比的。

秦琼也不是一个爱抓住权力不放的人,见房玄龄与杜如晦可以做地很好,最起码要比他做得好地时候,秦琼便放心大胆的将所有地事都交给这两位负责。

秦琼这一放权,房、杜两人心中顿时升起了一股士为知己者死的感觉。要知道秦琼的左武卫可是负责的是大兴宫的防卫,非是一般的大将军府所能相比的。

秦琼轻松的就将整个左武卫的事都交给了自己二人,怎能令这两人不感动呢?不过他们不知道的是,秦琼之所以将左武卫的大小事宜都交给他们两人,是因为秦琼很清楚,左武卫除了自己,没有任何人能够调动的了。

至于训练士卒等等事务,自然有程咬金、李达、秦用三人去做,也轮不到秦琼这位左武卫大将军来做。

秦琼第一次发现,做官可以做的这么轻松的,他竟然闲的没有事做了。每天除了在大兴宫中巡视一番,安排大兴宫的防卫之外,便在自己的大将军府习练武艺。

而李达程咬金两人,对房玄龄与杜如晦的态度,也从刚开始的怀疑、不屑一顾,变到现在的佩服,一直到尊重。

这两人的态度,房、杜两人也是都看在眼中,心里也轻轻的松了一口气。由于秦琼的关系,秦琼身边的这些人也都成为了大隋的话题人物。

房、杜两人很清楚,这两人是秦琼真正的亲信。自己两人若是不能取得这两人的新任,就算是秦琼对自己两人再欣赏,自己两人也干不长。

秦用与秦怀玉两人都是把秦琼当作神一样在崇拜的,对于秦琼说过的话自然是全部都记在心中,对房杜两人一直相当的尊敬,真的是当做老师在尊敬。

对于秦琼的公子和义子对自己两人的态度,房、杜两人自然是全部看在眼中,知道是秦琼这样吩咐的。心中对秦琼的知遇之情又上了一层。

第二卷 扬威边塞 第一一八章 崩

杨坚总共有五子,长子废太子杨勇,次子太子杨广,三子秦王杨俊,四子蜀王杨秀,五子汉王杨凉。

三字秦王杨俊已经过世,自然就可以放过一边,不必再理会。

可是蜀王杨秀与汉王杨凉都是在自己的属地有着极大的权力,手中的士卒也是相当的多,杨广现在虽然已经是太子,但是心中还是不太安稳。

杨广很清楚,既然自己能够搞掉杨勇成为太子,那么杨秀与杨凉也就有可能搞掉自己,所以心中一直在隐隐警惕着。

杨广一方面尽量做好自己的事,不要让人挑出毛病来。另外一方面也在想办法怎么搞掉杨秀与杨凉这两个兄弟。

蜀王杨秀有胆气,容貌瑰伟,美须髯,多武艺。论本事并不在杨广之下,让杨广心中极为的担心,而且蜀地多俊杰,对杨广的威胁也是最大的。

可是无意间得知一件事之后,杨广心中对于杨秀的忌惮顿时小了很多。原来蜀王杨秀虽然极为的出色,但是不知道怎么的,杨坚对这个儿子向来是极为的不满意,甚至曾经对独孤皇后说过:“杨秀必不得好死。朕活着的时候他不敢闹事,等他哥哥当皇帝后这小子肯定要造反。”

汉王杨凉虽然是并州总管,自山以东,至于沧海,南拒黄河,五十二州全部都归杨凉管辖。但是对于这个弟弟,杨广还是很清楚的,既无远谋,又无胆识,虽然大隋出精兵的地方全部都在杨凉的管辖之下,但是杨广却是丝毫不担心。

作为一个出色的人才,蜀王杨秀自然是极为的自傲的。可是在得知杨勇被废,杨广成为了太子之后,心中也是一阵地不平衡。

在杨秀看来自己比杨广要优秀许多。如果不是自己出生的太迟,杨广所立下的那些功劳就应该是自己地了。

前面杨勇成为太子,那是因为人家是嫡长子,自己没有什么话可说。现在嫡长子被废,自己竟然还是没有成为太子,让杨秀的心中觉得极为的不爽快。

就算是这样。杨秀在心中还是觉得自己比杨广优秀。

前面杨勇成为太子,那是因为人家是嫡长子,自己没有什么话可说。现在嫡长子被废,自己竟然还是没有成为太子,让杨秀的心中觉得极为的不爽快。

眼见自己无法成为天子了,杨秀也就变的极为地不捡点,在蜀地“违犯制度,车马被服,一拟天子”,自己关起门来做皇帝。

杨广知道这件事之后心中极为的高兴。虽然眼见对这位四弟不是很喜欢,但是一直放在那里,杨广的心中还是有些不舒服。因为迟早会威胁到自己,现在杨秀违犯制度,车马被服,一拟天子。给了杨广攻击的借口。可以让杨秀永远无法威胁到自己。

在和杨素、秦琼等人商议之后,杨素上表弹劾杨秀。

对于任何一个帝王来说,都不能容忍自己的权威受到威胁,就算是自己的兄、弟、妻、子也不行,杨秀的所作所为让杨坚对自己这个本来就不是很喜欢的儿子极为的讨厌,在朝堂上大发雷霆,说道:“当斩杨秀于市。以谢百姓!”

就算是这样,杨广还是有些不放心。派人做两个小木人,分别写上杨坚和汉王杨谅的名字,“缚手钉心,令人埋之于华山下”。然后,杨广又指派杨素等人把偶人挖出,诬称杨秀所为。杨坚暴怒如狂。马上废杨秀为庶人。禁锢终身,诛杀他手下数百僚属。

杨凉在知道杨秀之事之后。本来就对杨广不满地杨秀心中更加的紧张,以防突厥的名义,缮治甲兵,大发器具,训练士卒以备不时之需。

杨广做这一切的时候,并没有隐瞒秦琼。秦琼也是一句话都不说,默默地看着。

而这时候独孤皇后也已经过世了,没有人给杨秀说话,虽然最后杨坚也并没有将杨秀杀死,但是杨秀却也是形同废人。

这期间大隋和突厥还是时不时的有战事发生,秦琼的官职也继续往上升,成为了大隋最年轻地柱国,虽然以秦琼的功绩就算是成为上柱国也不是什么难事,但是杨坚并不想让秦琼在自己手中就成为上柱国。

杨坚想要给后继者一个能够施恩给秦琼的机会。

房玄龄与杜如晦也还是秦琼的长史、司马,但是官阶已经是从六品下,也算是升了一阶。这几年来,秦琼府中的掾属、诸曹参军事、诸曹行参军、也慢慢的充实起来了,但是像房玄龄与杜如晦这样的宰相之才,也是再没有见过。

虽然再没有遇上这样地人才,但是秦琼心中并不遗憾。秦琼很清楚这样的人才本来就不多,自己一下能遇上两个就已经是很幸运了。

而这数年来,杨素的权势也越来越大。杨素的弟弟杨约及从父文思、文纪、族父忌并为尚书、列卿,诸子无汗马之劳,位至柱国、刺史;广营资产,自京师及诸方都会处,邸店、碾、便利田宅,不可胜数。

家僮数千,后庭妓妾曳绮罗者以千数;第宅华侈,制拟宫禁;亲故吏布列清显。朝臣有违忤者,或至诛夷;有附会及亲戚,虽无才用,必加进擢,朝廷靡然,莫不畏附。敢与素抗而不桡者,独柳及尚书右丞李纲、大理卿梁而已。(取自资治通鉴)

时间很快就走到了仁寿四年,秦琼知道这一年就是杨坚归天的时间,虽然自己忘记了杨坚是那一天归天的,但是是在这个时侯归天,那是没有问题的。

秦琼打起精神来,等着最后时刻地到来。

正月,杨坚带着宣华夫人、容华夫人前往岐州仁寿宫享乐,将朝政交给了越来越成熟地杨广。

秦琼这几年来也由于从来不插手朝政的原因,杨坚对秦琼是越来越满意了。而且秦琼和朝廷众臣基本上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