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远,你意如何?”曹操想了想,还是选择询问张辽。
“大公子之言有道理。南匈奴虽也内迁日久,却不如乌桓汉化快。而且上层贵族依然存在,对于融合确实不利。在不能一次性清除匈奴贵族的条件下,盟旗制度倒也不失为一个无奈之举。只不过若是采用盟旗制,对于将来同化胡人会有一定的阻碍。所以坚持让胡人说汉话、写汉字,坚持向胡人贵族销售大量奢侈物品也是必不可少的。”张辽说道。
张辽的话坚定了曹操的心,曹操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够善于纳谏,这是曹操能够击败实力强大的袁绍的最大的依仗。
“文远,若要再南匈奴残部中施行盟旗制度,何人可为之?”曹操向张辽询问人选。
“田豫、徐邈、梁习、温恢,还有正在幽州的贾逵与王淩皆是合适人选。至于选谁,那就是主公与文若的事情了。”说道最后,张辽又开了句玩笑。
“哈哈哈!”曹操笑道:“这几人倒确实有才,不过其余人等也就罢了,那温恢如今可是文远你的属官,难道你就不怕人言?”
“温曼基才能不俗,正所谓举贤不避亲,何况温恢不过是辽的下属。且温恢清廉如水,更有人将其比之郇越。欲施行盟旗制度,才能,德操缺一不可,温恢自然也是合适之选。”张辽说道。4450
要说张辽推荐田豫、徐邈,甚至是王淩、贾逵、梁习,这都是他认识并了解的部下,而温恢就纯属张辽受不了这位对自身要求极高的清官的劝说了。温恢清廉,可是张辽却喜好享受,虽然张辽不贪,享受的钱财也是自家赚来的。可是受到儒家教育的清廉官员出了一部分脑子活络以及信奉管仲的,剩下的对于经商和享乐均是深恶痛绝的。温恢就没有少张辽面前一直叨叨着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即便他不过是将军掾属,也从不放弃努力。这就是张辽举荐温恢的原因,一是摆脱一个麻烦,二是温恢却有才能。
“好!此事操记下了。”曹操点点头。
“主公,董公仁已经提出了恢复‘五等爵位制’,那文远对于爵位、封邑的那些个改革条款倒也是到了出头露面的时候了。”郭嘉这时候突然插了一句。
所谓张辽的提议,就是张辽有关邑号贵族、美号贵族和普通贵族以及有关贵族名号和封邑授予时的严格规定,同时还伴有爵位的升降制度、继承制度和剥夺爵位的规定。在张辽详细的解说以及周密的分析下,曹操也已经接受了张辽有关封爵过多、过滥可能造成的恶果。但是,因为这个建议很明显会损害贵族及士族的利益,曹操为了保护张辽,还是严禁张辽、郭嘉以及程昱等知情者在他许可之前将这件事披露出来。郭嘉今日的提议,也是因为董昭已经出手的缘故。在董昭这种个大手笔的前提下,张辽这种对“五等爵位制”的一些改革也就没有那么显眼了。
贾诩与其他人不同,他对这件事确实毫不知情,可是曹操能召集他到场议事,等于已经将他拉入其中。而郭嘉揭开此事,他贾诩便是无论如何都退不出来了。既然如此,贾诩也只有微微颌首,不管是否知情,先赞成再说。
曹操眼睛一亮,但是他随即又眯上双眼,缓声说道:“不急,再等等!等那些家伙被董昭他们逼急了再说也不迟。”
曹操的话让在场之人纷纷交换眼神,但无论如何,事情已经确定,唯一要考虑的就是介入的时机了。
第552章 张辽的私下活动!
“见过张将军。”
“公仁先生请坐。”
当张辽从曹府回到家中不久。便得到董昭前来拜访的消息。虽然此前曹操已经决定了暂时不表示任何态度,可是张辽也不能将董昭拒之门外。至于装病?能够跟着自己的后脚跟上门的,自然是早已经注意到了自己的行踪。张辽才不会做那种没品的事。
“不知公仁先生今日前来是否是为了表奏天子,进封丞相为魏公一事?”张辽不愿与董昭绕弯子,以董昭的智力(《三国志》,董昭与郭嘉、程昱、刘晔并列),搞不好自己就得被他带到沟里去,干脆就开门见山,反正张辽还有一个武将的身份,是不是做点出格的事情,也不会为人所诟病,最多归结到军旅中待久了,染上了一身丘八气。
董昭此次显然是有备而来,对于张辽这种不寻常理的开门见山显然是有所准备的,他的表情根本就没有一丝变化。“张将军快人快语,昭正是为此事而来。不知张将军以为此事可行否?”董昭笑着反问道。
这让张辽有些惊讶,但转念一想,自己与董昭自迎奉天子刘协开始接触直到现在,也算得上是老相识了,以董昭的智慧,对自己这个曹操身边如此重要的人物又岂会不详加研究。今日前来。有所准备那也是意料中事。
张辽见到董昭也选择了直截了当,他不禁对董昭印象大好。撇开大家不同的政治理念,这些士族中人除了少数人之外,其余人等无论在个人修养和为人处事方面都是无可挑剔,这一点就连曹操都无法相比。张辽回想起后世的那些国家政治人物,似乎也就除了那位开国总理还有着这样的翩翩风度之外,也无人能再现这种儒家名士的风范了。
“公仁兄,你觉得丞相此时最佳的选择应是什么?”张辽也干脆的将话题摊开,并直接就曹操此时的选择征询董昭的意见。
这一下董昭似乎没有准备,被张辽问的一愣。但他随即露出苦笑,微微摇了摇头,对张辽说道:“丞相此时最佳选择自然应该是沉默。”
“哈哈哈!”张辽笑了起来,朝董昭一拱手道:“公仁兄果然是诚信君子,张辽佩服!”
“张将军也确实不凡,昭甘拜下风!”董昭也向张辽拱手回礼。
这两人一问一答,看似有些毫无头绪,但张辽却逼着董昭自己将此次前来见张辽的企图彻底堵死,董昭无奈下只得低头认输。这同样也是名士风度,不会计较一时之得失。
“公仁兄,真人面前辽亦不说假话。公仁兄欲使主公进位魏公一事,辽内心却是绝对支持。然主公不动,辽身为下属,亦不会有任何举动。”
说道这里,张辽很自然的观察了一下董昭的反应。却见到董昭面不改色,便是呼吸也没有丝毫的节奏变化。这让张辽心中再度暗赞董昭的养气功夫果然了得。而且董昭似乎是知道张辽的话尚有下文,只是微笑着看着张辽,等待着他继续下文。
“反对公仁兄提议者虽众。但够级别的却无非那几位。辽虽不会出面赞同公仁兄的意见,亦不会劝说主公接受公仁兄的建议,但辽却可以为公仁兄扫除一些阻力。”张辽接着说道。
张辽这样说并非无的放矢,反对曹操进位魏公的重量级人物无非就是杨彪、孔融、荀彧、伏完,至于其他人,对于朝局也好,天下大势也罢,那是一点影响力都没有。而张辽最有把握劝服的就是孔融。
孔融与张辽相交于当年曹操以镇东将军之名夺下青州一役,张辽率军在北海豪强宗家的协助下轻取北海城,随后便于北海易主后便闭门不出的前任北海太守孔融相识。两人虽时为对立双方,可是孔融的风度却让他对张辽这个不预先告知便强行登门的“恶客”无法恶语相向。但孔融也不愿让张辽好过,总是要引经据典的斥责张辽以及曹操。而张辽虽经学修养不足,但也总能够用后世的一些观点反驳。两人你来我往,这原本争锋相对的情况便渐渐变了味道,成了两人之间的学术交流。张辽取之后世的很多观点虽然在汉末算是闻所未闻的奇谈怪论,可是在汉代比较自由的学风下,孔融依旧能够接受张辽的这种论点。再加上张辽此时也已经成为郑玄的弟子,于是两人也就渐渐成为了好友。
而张辽对于孔融,更多的是一种怜悯。在他与孔融的接触中,他当然能够看清楚孔融的为人。那不过是一个才华横溢,但却不懂得做人的书呆子。否则以他孔家的地位和他本人的才华。也不至于在比两千石的官职上蹉跎岁月。想到历史记载那那段孔融被杀时他的两个幼子用稚嫩的语气说出“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的伤痛之语,张辽也觉得自己有必要挽救孔融一下。不为别的,就为了两个可爱的孩子的生命,张辽也不可能无动于衷。
所以张辽只要在与孔融接触时便暗中提点孔融,也在孔融被调到中央后,为孔融在曹操面前圆场。甚至张辽还劝谏曹操,以“国无外患者国桓亡”为由,留下孔融这样一个找碴的人,无论他说的是对是错,都是给自己的一个提醒。在张辽如此的努力之下,曹操终于没有下狠心杀了孔融这个时常给自己添麻烦的人。
而孔融也不是傻蛋,他只是耿直的近乎呆子,时间一长,孔融也能够体会到张辽的苦心,和曹操时常若隐若现的杀意。此时张辽再顺势劝说孔融,以孔子周游列国不为各国国君所重而不自馁,再提及孔家满门和孔融这两个可爱的幼子,终于让孔融开始收敛起自己的大嘴巴。
而孔融的态度也影响到了被曹操借生病为由罢官的杨彪,杨彪也从坚定的保皇反曹派变成了不问世事的逍遥派。这却让曹操的耳朵顿时轻松,也使得曹操不再以这些老家伙为心腹大患。
所以,张辽敢于向董昭承诺,这是因为他完全有信心劝说孔融不要再多事,甚至还能借孔融的口影响到杨彪。其实张辽并不认为杨彪会很难影响,历史上杨修出仕后长期担任曹操的相府主薄,那时候孔融已死,而杨彪依旧活着。这只能说明一点,杨彪比孔融更加会做人,更加会做官,也更加懂得明哲保身之道。
董昭听张辽这么一说。也不由得眉头抖动了几下。张辽知道,这是董昭在原以为失望后觉不想又看到了希望而 产生的心理波动。但是张辽却不认为董昭对自己与孔融的交情一无所知,很难说此次董昭上门是否保有让自己劝说曹操和劝说孔融的两层意思。但是自己能够给董昭这样一个交待,也算得上是很够意思了。
“若能如此,那就多谢文远将军了!”董昭站起身,向张辽长揖为礼。
张辽可不愿将这么一个人情就被这一揖给勾销,立刻起身还礼,口中直说:“此乃举手之劳,岂能当公仁兄如此大礼?不可!不可!”说着,张辽的双手一把拖住董昭的双臂,阻止了董昭继续施礼。
张辽是武将,双臂的力量何其强大,自然不是董昭这样的文士能够挣脱的。董昭也不会料到张辽有不愿将人情就此勾销的想法,否则势必得跳起来啐他一脸。
“也罢!”董昭被张辽硬托住了双臂,只得无奈的说道:“将来文远若有差遣,昭决不推辞!”
张辽心中一喜,心想:哥们,等的就是你这句话。以你的能力,这个人情将来一定有你还的时候。
张辽想到这里,呵呵一笑道:“既如此,辽便先谢过公仁兄了。”张辽这是板上钉钉,将董昭的这句承诺先行敲死。
张辽将此行虽不完美,却也达到了一部分目的的董昭送走了。从董昭离开时的身影上。张辽确实能感觉到董昭的心情要比进门时轻松。不过张辽却并不后悔自己答应帮董昭。
原本张辽就有着与董昭目前相同的目的,无论是恢复五等爵位还是将曹操推到魏公的位置,都会使曹系官员有借势水涨船高的好处。与一个侯爵相比,张辽也希望自己将来能成为公爵。而董昭他们想借此达到的目的张辽也能够凭借着自己的“先知先觉”加以引导和破坏,尤其是当陈群抛出他的“九品中正制”时,张辽绝对有信心将其搅和的面目全非。至于让董昭欠下的那个人情,张辽是要在五等爵位被回复后,让董昭赞同自己有关封爵制度的革新的。
张辽是个重信诺的人,既然答应了董昭,他自然不会拖延。当天下午,张辽便在晚饭前晃晃悠悠的倒了孔融家。一边是为了劝说孔融。一边也是顺道蹭饭。
不过张辽在此之前就已经将事情的原委向曹操做了报告,也得到了曹操的默许。这是张辽为人、为官的谨慎之处,尤其是面对曹操这样的老大。
“文远,你是来劝我的?”孔融见到张辽的第一句话便是这个。
“哈哈哈!”张辽轻笑道:“孔文举就是孔文举,脑子转的就是快。有意见吗?”
张辽在私下里与孔融这个性情耿介,但同样喜欢我行我素、任性不羁的家伙也是很随便的。何况两人年龄虽然相差十几岁,但性情的相同和对对方才学的认同使得他们的交情很深。
“有意见又能如何?董公仁既然敢于提出此议,必然有让天子同意的办法。”
“那你还反对?这不是螳臂当车,自找没趣吗?”
“我若不站出来反对,那我还是孔融吗?”
对于孔融的回答,张辽很是无语。这种士大夫的责任感完全与他前世那根深蒂固的理念所截然相反的,但却偏偏又是他无比钦佩的。至少他自己就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