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实溃骸把钕壬敲稣闳耸浚俊蔽姨詹潘祷暗目谝粝袷悄潜叩模退账痰南缫粲行┫嗨疲哉饷次省Q詈浩交卮鸬溃骸罢恰P∶褡婕ㄖ荩沂来诮戳桨丁⒚稣阊睾V羁ぷ鏊恕⒑T松狻!薄芭叮俊蔽乙幌伦永戳诵巳ぃ档溃骸霸囱钕壬彩蔷讨耍颐撬闶峭辛恕!�
杨汉平忙说道:“端木大人乃是朝廷重臣,小民不过是一介平民,怎么能和端木大人相提并论?”我也笑道:“杨先生这话就有些不对了,我们同为经商之人,自然当以同行相称。这样罢,我们也不分什么上下官民,我看杨先生似乎要大我几岁,称呼你一声杨兄便是。”杨汉平有些激动,忙说道:“端木大人如此抬爱,小民万分感激!”
我哈哈一笑,见他说话直爽,当下问道:“杨兄就是为了这本书来找我?”杨汉平回答道:“端木大人且听汉平细说。小民一家世代皆从事航运,在杭州经营的‘长顺合’市舶行已有七十年之久,直到我身上已是四代。家父只我一子,希望我能在科举上有所建树,只可惜我生性顽劣,屡失家父所望,读书未成,也灰了心。家父亡故后接手家业,经商倒还用心上力,十年来将家中产业扩大了两三倍。”
“经商从仕,均为有益黎民百姓的途径,何必定要去参与科举仕途?杨兄经商有道,当是能人,我觉得杨兄的选择是对的。”听到我这么说,杨汉平不由得上前一步说道:“端木大人所言深得小民之心,当真为汉平之知己也!”
我笑道:“杨兄太客气了。”心想我这个人看法本来就与这时代的人不同,不过能遇上这么一位喜欢经商的同道,倒也是一件让人欢欣之事。
杨汉平又接下去说道:“小民除了用心经商以外,还喜欢到四处周游历练,数年前在沿海经商之时,曾经下过一回南洋,深为当地的风土人物所吸引。再加上自己又是做的水运海运生意,所以一直就很关注南洋的形势,希望有哪天能将我大宋的商舶遍及南洋各地,不教天竺和大食人独占了那里。只不过自己见识短浅,力量有限,虽然有这个想法已久,却一直未找到付诸实施的途径。”
我不由得专注起来,想不到,这个人也有我类似的想法。看他说话时双目有神,表情坚毅,颇为激动,便可以推断他确实是说的真心话。
“所以当小民一见到大人所著〈南洋记略〉之时,当真是如获至宝,兴奋不能自已,立刻便买了十余本准备带回杭州去。后来又听说端木大人官寓就在左近,立时生出拜会之念,便冒冒失失地来拜见大人了。”
一番话把我也听得心情激荡,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嘛,好难得碰倒志同道合的人,我们立刻就聊开了。
慢慢地知道,杨汉平家的“长顺合”市舶行在江南地区是很有些名气的,在各地设有十来处分号,经营规模在同行中名列前茅。共有大小一百多条船舶,可在沿海江河航行的五千斛商船有三十多艘,能出远洋的万斛大海船有六艘,其他的也主要都是千斛以上的商船,船工水手一千六百多人。因为每年都要运送许多货物到开封城来,所以在开封也设有分号,这次杨汉平就是到开封分号来处理事务的。
万斛海船,大概就是载重二百五十吨左右、排水量四百来吨的海船了,这在宋代是很典型的商用海船,跑长途海运的大多是这个类型。但我还是觉得太小了,在我看来,风帆商船要达到八百到一千吨的排水量,载货量要到五六百吨,这才是最经济适用的,对付南海地区的热带风暴才有一点把握。
“大人所说的两万斛、三万斛海船汉平没有见人造过,不过听说在泉州有家专门跑南洋的船行有两万斛的海船,这是极罕见的了。”杨汉平想了想说道,我想你还不知道咱们后世造过大得惊人的宝船吧,据说那可是八千吨级的巨型海船了。明代的船舶建造技术并没有特别的提高,也就是说,既然明代造得出,那么宋代也应该有这个能力,八千吨的船就算了,一两千吨的应该不成问题。主要是北宋这时候海运还不够发达,海运是到了南宋才真正兴旺起来,所以还没有要建造巨型海船的市场需求。
当然,有了我就不同啦,要我去乘坐四百吨的小船?大风大浪的谁受得了?坚决不干。我不建造像维多利亚级那样的四千吨级大船,但也不能太小了,鸦片战争中英国人的主力战舰就是一千多吨级别的,这个级别应该够用,也比较好造。
说得兴起,我从房中取来望远镜给杨汉平看,直把他惊喜得赞叹不停,连说在海上有了这件宝物可就要方便很多了。
不知不觉谈到了华灯初上,我留杨汉平吃晚饭,两人又在饭桌上讨论起来。因为已经有了详细的海路图,有经验的船工水手也不缺,那么最重要的就是适合的航海工具和有条不紊的行动计划了。
“明州是江南最大的海船建造地方,那里有经验的造船师傅非常多,我回去了就去看看,应该可以将大人设想中的这种海船建造出来的!”杨汉平认认真真看了我画在纸上的海船草图,较有把握地说道。
那就好,我笑道:“那我就可以开始考虑组建南洋商行了!”
第六十章 志同道合
“南洋商行?”杨汉平问道,他听到我说这么个名词,一时间还没明白,。
现在我的计划有了变化。当初产生建立南洋商行的念头的时候,是想建立一家官商合一的垄断性贸易实体,而且采用股份制向社会筹款。但是现在看来,这有些不太现实,朝廷中现在两派争斗得极为激烈,皇帝也无心他顾,我若提出这个计划,反对的人一定比支持的人多得多。当今政局不明,准备作为资金来源的权贵富户估计也不会把很多钱投资进去,若贸然实施,搞不好会就此夭折,所以还是暂时搁置这个计划为妙。
不过搁置这个计划并不等于就放弃南洋了,现在杨汉平的来访让我心中又冒出来一个主意,不妨和他合作,一起开辟南洋市场。先从小计划开始嘛,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如果和他合作,现在这个南洋公司的规模显然就要小些,股东就我们两个而已。等到生意做稳了,在南洋市场扎下了根基,就可以考虑吸收其他的资本来源,将商行自身的实力迅速扩大。听杨汉平说,在泉州、广州等地有不少做南洋贸易的商家,规模有大有小,等我们的南洋商行在同行中独占鳌头以后,就可以考虑将他们这些商家整合起来,集中力量开拓南洋市场,这样也是一条途径。
杨汉平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虽然规模小了些,总比我白手起家要好,那些在海上航行经商的经验可不是光用钱就可以换得来的。
当然现在我和他还只是初次见面,虽然看得出他这个人很不错,是那种能与之合作的人,还是要更深入了解了以后才可以推心置腹。我把我最初构想中的南洋商行略微介绍了一下,杨汉平直听得连连点头,说道:“端木大人真奇才也,这么一来,就可以将有意在海外经商的人都组织起来,远比一盘散沙的经营方式要好得多,而且也避免了无意义的内耗。以我大宋国力,要独霸南洋市场并非遥不可及的事情。”我笑道:“可惜这只不过是个构思而已,真正要实施起来,还有很多困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杨汉平想了想说:“端木大人说的是,要办成这件事,非得有天时人和不可,朝廷和权贵的支持都必不可少。若组织得不够完善,有了疏漏的地方,很容易功败垂成。”
我惊讶不已,心想这杨汉平确实是个人物,点头说道:“杨兄眼光果然厉害,一眼就看到了其中要害所在,正是因为如此,我才迟迟未能将之付诸行动。”杨汉平又说道:“小民有个冒昧的建议,端木大人可以先从小入手,先自行组织一个商行开展南洋贸易。有了稳定的生意后,一旦得到朝廷的支持和权贵们的金钱投入,发展起来也有章可循。”
我哈哈笑道:“杨兄高见,来,先干一杯!”杨汉平忙道:“小民如何当得上大人高见二字的称誉,若不是大人点播在前,汉平也想不到这上面来。”两人将杯中酒一饮而尽,胭红又上来将酒杯斟满。
“我亦有此意!”我在心里定下主意,杨汉平显然是个极好的合作伙伴,至少我们可以开始有限度的合作,当下说道:“今日得逢杨兄,实乃上天助我。我原本想先在杭州设立一个商号,看看南洋贸易的路径,现在有了杨兄,我也就不必去绕那些弯子了。我想同杨兄合作一起创立南洋商行,不知杨兄意下如何?”
杨汉平怔了一霎,立刻又变得激动不已,站起来深施一礼道:“既然端木大人如此看得起小民,汉平自当跟从大人,唯大人马首是瞻!”
我忙拉他坐下,笑道:“既然我们合作创办南洋商行,也就是平等的合作伙伴,杨兄就不要再大人长大人短的称呼我了,我们互以兄弟相称可好?”杨汉平也是个爽快人,当下笑道:“那么汉平就冒昧称呼大人为端木兄了!”两人大笑,又互相敬酒。
我打算从自己下面的商行里挑选几个能干可靠的人,同杨汉平一起到杭州去参与南洋商行的建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按照我的构想,在明州定制一艘千吨级的大型海船。这艘船主要是作为实验船只,如果证明确实可行,以后就按照图纸进行批量生产。那边的事情由杨汉平来主持工作,先把基础打起来,等到时机成熟,我再过去和他商量下一步计划。
新船制造费用由我出,南洋商行的建立费用则由杨汉平负责,商行里现在需要的人员也由他来负责挑选和训练,他在这上面有经验。
我对造船所需要的花费和时间不了解,但杨汉平颇为熟悉,根据他的述说,现在造两条千吨级大型海船的费用我还是可以担负得起的。听杨汉平说,沿海海路的许多岛屿附近有不少海盗出没,抢劫行舟商旅,极为嚣张。看来我还得准备打造一批武器啊,将商船改造成武装商船,看谁敢来抢劫我端木商会的船队,一炮轰他个稀里哗啦。
一谈到造船上面,我的兴致更加高昂起来,虽然对造船一窍不通,还是一个接一个的将问题和想法提出,杨汉平惊奇无比,觉得我这个人想法实在太多啦。
杨汉平走后,我依然是情绪高昂,虽然今晚看不到月色,还是进屋里抱出吉他弹唱了一首“大海,我的故乡”。歌声一起,薛莲他们都围上来认认真真的听我弹唱,一直到听完,都热烈的鼓掌叫好起来。唔,既然薛大女侠都这么喜欢,那就表示这支歌还是适合在这个时代存在的。
穆罕默德情绪最为激动,拼命鼓着掌说道:“端木的歌真好,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刚看到地中海的情景,好像又听到海鸥的叫唤了,好听,好听!”又说道:“琴弹得也好听,很像我们故乡的乌特琴啊。”
“穆罕默德先生,海鸥是什么样子?”胭红好奇地问道。穆罕默德想了想,双手比划着说道:“海鸥是雪白的,像鱼一样漂亮的身体,两只翅膀又尖又长,在海面上飞掠。”看他踮起那副肥胖硕大的躯体,展开双臂去学海鸥飞翔的样子,我禁不住一口茶全喷到了地上,笑得缓不过气来。
“那不是很像燕子吗?只不过是白色的。”薛莲也问道,她们难以想象海鸥的真实模样,大概是从穆罕默德的叙述看来,只有燕子最像了。“不是不是,不一样!”穆罕默德连连摆手说道:“燕子那么小巧,海鸥是雄健的鸟,不管海上的风浪有多大,它们总是在波浪上飞翔的。”薛莲又问道:“听说海上有吞舟巨鲸、兴波蛟龙,极为凶险,是不是真的?”
我和穆罕默德都笑了,我插话说道:“巨鲸倒是有,不过也没有大到吞舟的地步,最多吞条小木划而已,兴波蛟龙那就是胡吹了。海上虽然在起风暴的时候极凶险,但是风平浪静的日子也很多,尤其是海上的落日,最为美丽壮观。”薛莲她们立刻显露出无限向往的神情来。
胭红叹了口气说道:“要是我们能到海上去看看就好了,只可惜海洋那么远。”我哈哈一笑道:“别灰心,过两年我造一条最大的海船,带你们去海上游玩游玩!”
她们两个都惊喜起来,薛莲道:“真的?子晰你可不能骗我!”胭红则叹道:“还有两年呢,不知道我等不等得到?”我笑道:“胭红怎么说这种话?两年时间一晃就到了,那时候胭红才十九岁呢,有得玩的。”
“端木你想做海运生意?”穆罕默德听到我要造海船,便问道。我把今天杨汉平来访的事情稍微说了说,并说了准备和他一起创办南洋商行,开拓南洋贸易的事情。
穆罕默德听了极为高兴,连声说:“好,好!我们家就一直在南洋做生意,我有很多亲戚和朋友也都在那里,端木你建立跑南洋生意的海船队,我也可以帮你。”我心中一动,我这个海外来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