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靖难天下-第1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植莫明其妙问道:“四哥什么意思呢,难道要跟我讲和吗?如果是叙叙兄弟之情,我的朱字可以倒着写了。你看要不要把信拿来看看?了解一下四哥要搞什么名堂?”

杨荣沉吟一下道:“臣以为,燕王写这样的信跟目前地形势有关。根据南线谍报,朝廷一个劲鼓动李景隆进军。他也许担心殿下此时进关,让他腹背受敌。”

朱植感到很纳闷:“就算他担心我入关,也不应该使用这样的方法。难道他真的觉得与我还有价钱可讲吗?或者他真的认为我会接受他地价钱吗?如果是讲价钱,我看都不用看,他肯定是说什么他日事成之后,和我平分天下之类的。呵呵。”

杨荣也笑了道:“这招对宁王有用。可对殿下是无论如何都没用的。臣想燕王不会不知道这点。那么他这样的做法惟一地可能就是做间,让朝廷和殿下互相猜忌。”

朱植道:“那就奇怪了,难道他就那么肯定这个事能让朝廷知道?”

杨荣道:“呵呵,这有何难,只要殿下处理不当,他随便派人到京城吹点风就足以让朝廷知道了。。[奇+書*网QISuu。cOm]。”

朱植点头,这个自己倒真没想到,对啊,多么简单的事,想害你那还不容易。他又道:“那不如直接把信封存,把来人抓着送往京城,让朝廷发落好了。我并不想跟四哥有什么瓜葛。”

杨荣道:“如此甚好。只是臣还有一个想法,可让殿下发笔小财。”

朱植道:“什么想法?”

杨荣道:“前日。郭大人送来了今年的财政预算,看起来真是触目惊心,光军饷就要一百三十万两银子。全部支出加到一起足足有二百七十万两银子,目前辽东各项收入不过一百八十万两银子,加上朝廷的五十万两银子,今年还有四十万两银子的缺口。眼下机会来了,殿下可以找朝廷要钱了。”

朱植不解道:“此时我们把人押往朝廷,朝廷不怪罪就不错了,哪里还奢望要到钱?”

杨荣坏坏地一笑:“殿下,你说说,朝廷现在最怕什么,最倚重的是什么?”

朱植道:“你是说,朝廷最怕四哥和我联合?最倚重辽东兵力牵制北平?”

杨荣道:“对,正是如此。我想黄、齐等人做梦都害怕燕辽合流。所以殿下一方面可以将燕王使者和信笺原封不动地送往应天,另一方面上表跟朝廷诉苦,说辽东经济压力如何如何大,需要更多的朝廷粮饷。诉苦也好,威胁也好,实际就是透露一个意思,想要辽东尽心尽力帮助朝廷讨逆,那就拿钱来。有了燕王的作为在前,朝廷一定会掂量轻重,我看这钱可以轻松地要来。”

杨荣说得有理,现在朝廷形势紧张,未必敢对自己如何。朱植转念一想又问:“前段时间晋王和代王都被招回京城了,咱们这么做如果让朝廷恼怒,派人宣我进京又该如何是好?”

杨荣哈哈大笑:“殿下,多虑了,朝廷该招回任何一个王爷也不敢招回殿下。上回殿下斩杀杨文,朝廷一个屁都没敢放一个。由此臣已经试出了朝廷的深浅,他们就是欺软怕硬。晋王代王皆无能之辈,朝廷岂敢指望他们可与燕王抗衡?殿下不同,您的武功是天下皆知地。山海关、沙河两战,是燕王靖难以来,惟一两次败仗。

朝廷那些糊涂虫再笨也不会不了解,此时此刻,殿下已经不是朝廷最大祸患,而且辽东军只唯殿下马鞭所指,也只有殿下有能力抗衡燕王。黄、齐之流虽然心中嫉恨,但他们除了借助您的实力,还真没有胆子撤换殿下。

臣可以肯定,眼下,朝廷已经到了紧要关头,李九江那边再败一阵,朝廷的本钱就输得差不多了。到那时朝廷只会更倚重殿下,殿下尽管高枕无忧。”

听杨荣这样分析,朱植颇有些醍醐灌顶地感觉,他连忙道:“勉仁是说,此时朝廷绝不敢再打我的主意?”

杨荣道:“朝廷败得越惨,殿下位置越稳固,殿下尽管开出价码,朝廷那边肥得很。估计殿下地奏章到达应天之时,也是李九江兵败之日。”

朱植一拍大腿,哈哈笑道:“你个杨荣,杨勉仁,不去做商人可真是浪费了大好材料。”杨荣一脸奸商模样,眯着眼睛一脸坏笑。

朱植止住笑,故作一本正经问道:“那你看,要个五十万两差不多了吧?”

杨荣故作诧异地提高声调:“五十万?太便宜了吧,起码一百万起价,你还要让人家还价吧,五十万那是咱们的底价。殿下别不相信,您要掌握他们的心理,要得越多,朝廷就越信任咱们。”

朱植乐得站起来,来回走了三圈,杨荣真是妙人,啥事都被他看得那么透彻。原来残存地一点点担心早就飘到了九霄云外。

朱植突然想起了一件事,他止住傻乐,对杨荣道:“讨债是小事,可是京城里还有一件大事需要铺垫。”

杨荣道:“却不知道是什么大事?”

朱植道:“勉仁记得当日本王与你和铁铉说过的事吗?辽东做渔人,但这个渔人如何做,对于靖难最终希望得到怎样的结果,你可曾想过?”

杨荣见朱植似乎胸有成竹的样子,知道这个大主意,朱植已经有了计较,恭恭敬敬回道:“这是大事,荣唯殿下马首是瞻。却不知殿下怎么打算?”

朱植微微一笑道:“那就好,我考虑的也不够成熟,暂时得再想想。但有几件事不算小,必须提早做好准备。这次派员入京,我希望勉仁亲自去布置和安排……”杨荣见朱植并不把话挑明,也不追问,只是仔细记着朱植的吩咐。

过了三日,杨荣草拟好讨钱奏章,押着廖义还有那封被密封在盒子里的书信上了官船。

到了五月初十,朝廷里又出了大事,皇宫的承天门发生火灾,一场大火将城门烧得干干净净;火灾同一天,来自德州的八百里加急送入皇宫…………李景隆所率王师在白沟河遭遇前所未有的大败,三十万大军崩溃,被燕军斩首五万,损失战马三万匹,兵器辎重不计其数,最后的京营精锐悉数覆没。

朱棣大军马不停蹄,席卷冀南大部分地区,所过城镇望风而降,朱棣除了派出少量辎重兵马在当地搜罗粮草之外,大军兵锋直抵济南。都督吴杰率领数万残军据城死守,济南山东重镇,城高壕深,燕军一时半会奈何不了这座坚城。

但一个消息却让朱植惊讶万分,山东都司的白沟河大战塘报渡过渤海海峡,只几天就放到了朱植的桌面上。战报中明明白白写着一个阵没者的名字…………都指挥盛庸!他怎么死了!朱植拿着塘报久久不能平静。盛庸这位朝廷的大将,在历史原来的天空中,成为建文朝在抗燕后期倚重的统帅,他在济南、东昌等地屡次击败燕王,成为靖难之役惟一能与燕王抗衡的南军将领。

可惜这位天才战将崛起得实在太晚,他成为讨逆大将军的时候就是在济南之战以后,而此时,朝廷的军事本钱已经输得一干二净,战争主动权也已易手。盛庸只能东拉西凑,东补西堵,勉强维持着山东的防线。但建文朝能够在那个时空支撑三年之久,其中有两年时间就是盛庸和铁铉两人一前一后的功劳。

现在盛庸居然比历史提早阵没,朱植倒是十分意外也十分痛惜。本来他把抗燕三杰给小侄子留下两人,自己只取铁铉,就是考虑到要保持朝廷与北平的平衡,但盛庸这样有才能的将军,迟早要收过来,最多借给朝廷几年罢了。可惜,历史的车轮还是变化了。

如此一来,朝廷更加没人,吴杰、平安之流最多只是冲锋陷阵之辈,皆非帅才!难道靖难的进程已经发生了改变,要比原来的历史加快速度吗?

好了,骑兵忙装修去了,小说后天更新,明天大家休息一下。谢谢支持!

第三卷 谁主沉浮 第四十二章 多方博弈(5)

五月初十,是建文朝以来最黑暗的一天,朱允一个人窝在书房里谁也没有召见。方孝儒和其他大臣跪在门外直到掌灯,皇帝才单独召见了方孝儒。

朱允在自己师傅面前痛哭流涕:“师傅,朕是一个失德的天子吗?”

方孝儒坚定地道:“陛下乃古往今来少有的有德天子。”

朱允哽咽着道:“那为什么上天要这样对待朕,昨夜朕看着承天门的大火,心里就非常难受。难道朕是个失德的天子,上天要惩罚朕!朕想下罪己诏。”

方孝儒也是老泪纵横,跪倒在地,一个劲地磕头:“陛下,主忧臣辱,这都是我们做臣子的无能才导致了这样的局面。陛下是臣下的要乞罪,岂能让陛下下罪己诏。如果陛下这样做,岂不是让天下人都投向了燕逆吗?”

朱允摆摆手让方孝儒起来,道:“师傅,那你说现在该怎么办?”

方孝儒叹了口气道:“陛下,臣以为,也许黄大人的一些做法过于耍弄权术,全然没有顾全大局。耿侯新败那会,如果不换他呢,耿侯善守,也许现在仍然能将北平围成铁桶一般。只是他力主换帅,现在看李景隆的确是竖子,全无乃父之风,一再丧师辱朝。

还有就是对待辽王,黄大人只看到辽王有野心,但却不懂得利用辽王与燕逆之间的矛盾。总想要牵制辽王,好了。把辽王得罪透了,现在辽王回来跟朝廷讲价钱了。如果当初对辽王信任有加,何至于今日?

唉,臣也有私心。看着黄、齐二人受到陛下信任,臣有地时候为了顺着陛下的意思,也没有阻拦,以至于今日的情况。臣无能。请陛下治罪!”说着方孝儒又想下跪。

朱允连忙把方孝儒拦着,这些事哪一件不是自己首肯的,现在方孝儒竟然一一数落出来。朱允内心虽然不舒服,但回过头想想,方孝儒说得地确有点道理。朱允叹了口气道:“师傅,说这些也没用了,事已至此,我们应该怎么办?”

方孝儒沉吟一下道:“陛下,眼下的急所有两处,第一是定下前线主帅的人选。第二是同意辽王所请粮饷,敦促辽王出兵北平。主帅一定要选一个有能力有经验的人,而辽王那边也要派一个有分量地大臣再度出使才行。”

朱允点点头道:“师傅说得是。。。可是朝中还有谁可用呢?”

方孝儒道:“以老臣所见,现在只有魏国公可以胜任了。虽然魏公与燕逆有姻亲关系,但魏公此人是出了名的忠孝之人,如果此时不避嫌任用魏公为帅。徐辉祖必定会感陛下知遇之恩,奋力讨逆。副将可选郭英,他跟辽王是翁婿,辽王看在这份情面上也会加紧南下。”

方孝儒这样的建议好是好,但朱允皱着眉头也不答应也不反对。方孝儒知道自己这个学生的性格,也不说话在一旁侍立等待他的决定。

过了半晌,朱允道:“主帅的人选兹事体大,还要从长计议。至于十五叔那边所请,朕就准了吧。一年一百五十万两粮饷,十五叔也应该有所表现了吧。至于押送的人选,师傅可有建议。”

方孝儒道:“杨靖或者练子宁,这两人和辽王的交情都很深,其中臣更属意杨靖杨大人,练子宁还是缺乏点分量,如果使杨大人去,务必能督促着辽王拿出点成绩来。”

李景隆的惨败加上宫里的大火,很快在应天流传开来,民间已经有一种谣言在传播,说天子失德,篡改祖制,这些都是上天对当今皇帝地惩罚。

到了这一次,黄子澄再也不敢保李景隆,他爬在朱允的御驾之前,捶胸顿足怒斥李景隆误国:“荐景隆误国,臣万死不足以赎罪。”

五月底,李景隆披枷戴锁被囚车送回京城,帝下召入刑部大狱论罪。练子宁执数其罪,请诛之。建文帝犹犹豫豫,最终以其有世券免其死罪,练子宁愤激叩首大呼曰:“坏陛下事者,此贼也。臣备员执法,不能为朝廷除卖国奸,死有余罪。即陛下赦景隆,必无赦臣!”大哭求死,杨靖等劝之不从,帝为罢朝。

越两日,建文帝召杨靖入宫,委以钦差使辽。杨靖奉旨,与辽王府长史杨荣入库校点饷银一百万两,准备押往辽东。

同日,锦衣卫以黄子澄、齐泰二人下刑部大狱。两朝老臣刘三吾走完他七十三岁的人生路程,在黄、齐下狱之日薨于府上。对于政治敏锐地人都闻到强烈的气味,京城要变天了。

长江入海口北岸有一个小镇子,名曰吕四场,是一个由淮南盐场发展起来地城镇。因占着长江出海口,地理位置重要,不少私盐贩子都在此落脚,一来二去也由一个灶丁组成的小村落变得有些繁华的小镇子。

五月里地一天,一个不起眼的外乡人推着独轮车步入了镇子。只见他三十多岁的庄稼汉模样,面黄肌瘦,风尘仆仆。独轮车上一边是一个大包袱,一边是一笼鸽子,有十几只的样子。外乡人入镇逢人便打听事,似乎没有打听到,来到镇中一个茶馆落脚,叫了一壶茶水,要了两个馒头,一碟咸菜吃了起来。

外乡人问小伙计:“小兄弟,这里再往东走是什么村镇?”小伙计道:“再往东走,就是大地的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