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靖难天下-第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箍梢圆欢吓沙稣酱藕=畛哟嗽傥弈铡5降鬃约鹤龃砹耸裁矗赏跻庋肜畛鞫裕�

今日。李成桂召唤朝廷重臣入上书房议事。当着大臣地面李成桂依然保持着冷静,他坐在上面缓缓道:“众位爱卿,对眼下局势,各位有何建议?”

李山吐血一病不起,李岳对辽东简直恨之入骨,他瓮声瓮气道:“王上,是可忍孰不可忍。辽王如此欺辱我朝,分明就不把大王看在眼内,从此以往我朝将永无宁日。臣愿提十万雄兵,跨过大江北伐辽东,请王上发旨。”

尚书令郑洞玄立刻跳出来反对:“万万不可,崔镇哲大人正在辽东出使,如果发兵,他的安全如何保证,此乃一也;二者辽东兵强马壮,刚刚覆灭海西,我朝总共带甲不过三十万,哪方面都不如辽东。而且一旦兵戎相见,面对的不仅仅是辽东一地,而是真个大明皇朝。我朝灭顶之灾不久矣。”

李岳气得从座上跳起来道:“你!迂腐误国,如今辽王这样欺辱我朝,如果还不显示出强硬,你我在座包括大王都要遭受耻辱!”

兵部尚书李太颢道:“大胆,大都督地话有些过分了吧。”

李岳在气头上口不择言,经人这么一提醒才醒悟过来,连忙对李成桂作揖告罪:“臣孟浪,大王恕罪。”李成桂摆摆手示意继续商议。

李太颢道:“王上,如今之计,当一方面向鸭绿江增兵,另一方面派使往辽东与辽王交涉,指责他为何明目张胆支持王逆。”

大学士苏昌秀摇摇头道:“即使责问,辽王也可以轻描淡写地回一个,大明尚未承认李朝,这才是我朝最被动的地方。”

郑洞玄也点头道:“上次崔尚书回信,也隐约提到过这个问题。辽王长史杨大人接受了我们地礼物,答应给我朝说话。只是他也说,辽王的意思是,在大明承认我朝之前,王逆仍是正统。”说着他用眼睛瞟了瞟李成桂,只见李成桂脸依然煞白。

郑洞玄想想又道:“依臣之见,如今只能双管齐下,一方面要和辽东修好,另一方面必须尽快谋求应天方面的承认。只要大明皇帝敕封我朝,那就算辽王有天大地胆子也不敢违背皇帝的诏书啊。”

李太颢道:“对,尚书令大人说得对,如今辽东陆上通道已经被辽王封锁,我们应该走水路到山东或者江浙上路,入朝进贡,请求大明皇帝敕封。”

这些话的确说在点子上,李成桂频频点头,对着礼部尚书曹秉宪道:“曹卿家,我朝已经有将近一年没有派使团到大明进贡,今年麻烦你走一趟,而且无论如何一定要求得大明皇帝对我朝的承认。”

曹秉宪被李成桂点将,汗立刻冒了出来。大前年,郑道传出使大明,被王路朝一伙刺杀,到现在大明也没有给出个说法。在他看来这和送羊入虎口。但李成桂开了口,曹秉宪也无法拒绝,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下来。

“报!崔镇哲大人回来啦,崔镇哲大人回来啦!”外面太监高声报入。

书房之内众人一下子来了精神,李成桂起身离座三步两步走到门边道:“快,快传。”

过不多会,崔镇哲快步走入内宫,满头是汗水,扑上前就跪倒道:“王上,王上!镇哲回来复命了。”

李成桂快步走到院子里把崔镇哲扶起:“崔爱卿,寡人想你想得好苦啊!”

崔镇哲泪流满面,哽咽着道:“臣未能完成王上交待的使命,请王上降罪。”

李成桂扶着崔镇哲道:“崔爱卿辛苦啦,来来,进屋说吧。”

君臣几人重新回到书房之中,李成桂屁股一粘上座位就问道:“崔爱卿,快说说那边的情况。”

崔镇哲哽咽着:“臣是十日前离开辽东,一路飞奔入京,今日刚到京城才得知木浦港的战事。臣从辽东拿来了辽王的文书,请王上过目。”说着从怀里拿出一封公文。

李成桂打开文书从头到尾看了一遍,一掌把文书拍在桌上:“朱植小儿,如此相要挟,简直是欺人太甚!”气得李成桂霍地从椅子上站起来,在书房里快速地来回行走。

郑洞玄拿过文书与周围几名大臣一起参看,崔镇哲低着头,显然文书里的内容他已经知道了。

郑洞玄看完文书道:“竟然要求王上与王逆讲和!辽王这样要求实在是太过分了。”

李岳怒目圆瞪道:“士可杀不可辱!无论如何也不能答应,王逆小贼,不成气候,迟早要被我朝大军粉碎。王上切不能同意这样的无理要求。”

李成桂转了两圈,对崔镇哲道:“崔爱卿你在那边呆过,说说看。”

崔镇哲道:“回王上,臣在辽东先后呆了一个月,一开始辽王把我晾了十天,十天之后,王府长史杨荣杨大人接见了臣下。杨大人是辽王身边的亲信,一开始他老是跟臣打官腔。不过还好,至少他喜欢这个。一来二去,他收了一千两银子才开始跟臣说了些话。

杨荣说,辽王殿下和燕王殿下有些不和,所以辽王殿下对王上很有偏见。正因为这个原因,所以辽王殿下才一再与王上为难。后来杨大人跟臣讲,殿下还有一个原因是水师和王府有合约,每年要收取多少货物,所以才一再纵容水师侵入我朝。”这话说出来让几位大臣面面相觑。辽王竟然纵容手下的军队抢掠,还有什么合约。辽王和强盗头子有什么区别。

崔镇哲继续道:“臣下听说这个也很吃惊,杨大人还说,辽王只是因为燕王才不喜我朝,他给臣下出主意,只要殿下不再与燕王交好,辽王的态度就可能转变;对于王逆的事情,杨大人的意思是,还是听从辽王的建议,和王逆讲和,把王逆纳入我朝,到时候辽王态度变了,王逆还不是想收拾就收拾。”说完,他抬头看了看李成桂的脸色。

李成桂依然不动声色对其他人道:“崔爱卿讲完了,大家有什么意见?”



第二卷 辽阔江天 第二十五章 翻云覆雨(2)

李成桂此话一出,众位大臣默然无语,谁都知道这个议题十分微妙,一边是辽东的重压,一边是李成桂的尊严。无论谁只要稍微说错什么话,立刻有失宠的可能。大家都用眼镜瞄着李成桂,想从他的表情中揣摩上意。

只是李成桂端坐在书案之后,脸上表情没有任何变化。他的眼睛扫视了众大臣,心里暗暗叹了口气,关键时刻却没有一个人敢大胆说出心中的想法。

大学士苏昌秀眨了眨眼睛,把心一横道:“既然大家都不愿意说,那老夫来说。崔大人所言极是,从实力上讲我朝与大明相比,天渊之别。此时和辽东翻脸,我朝等于以卵击石。其次水师惨败已是事实,我朝暂时没有机会剿灭王逆。既然如此王上不如卖辽王一个人情,同意讲和,但不是对等的,而是招安。这样一来也是缓兵之计,只要应天府一旦承认了我朝的正统地位,届时王上可以有一百种方法灭亡王逆。

正所谓忍一时以存万世,虽然王上表面无光,让王逆赢了一阵,但只要把他限制在小岛上,也翻不出什么大风浪。此乃臣肺腑之言,王上三思。”

李成桂面色变得和善了一些,问道:“苏大人的意见其他大人们有什么意见?”众位大臣虽然心里也是这样想的,但没有人肯当这个出头鸟,好不容易苏昌秀跳了出来。看到李成桂脸色缓和,大家估摸着王上的心意纷纷附和。

其实就目前地形势。李成桂也没有办法,朱植步步为营几乎将他逼进围墙死角之中。与辽东为敌,借他李成桂一个胆子也不敢;剿灭王路朝,没有了水师。如何能跨过大海?辽王的建议让他无法拒绝。

见众人附和,李成桂微微点头:“眼下也只好这样办了,眼下派谁去跟王逆谈判呢?”

尚书令郑洞玄道:“这个官职太高不好,抬举王逆了。依臣之见派一个六品府尹就差不多了。”李成桂点头称善。

木浦大捷的消息早就有快船传回金州。金州再度沸腾了。经过多次的胜利,朱植已经学会了镇定自若,在他看来拥有强大实力地辽东舰队如果打败了才是新闻。

此时他正和白术蜜月旅行,当然在那个时代根本没什么蜜月,朱植不过趁着到金州处理水师事务的机会带着“杏林夫人”来到金州,金州的夏天不热,简直如人间天堂。

当萨里尼带领着辽东水师耀武扬威地回航之时,金州因为倭寇被打击到低点的士气终于恢复到了顶点。。。原来设计泊位二十艘地金州港此时根本装不下这许多战船,俘获的十艘船只能在港内下锚。

朱植大排筵席宴请凯旋的水师,席上一桌特殊的客人引起了萨里尼的注意。他们既非辽东官员,又不是都司衙门的武官,而是辽东联号的十几位大掌柜的。酒过三巡。朱植把五位联号最大的掌柜的赵正雄、伍天赐、常昆、李大椿、钱贯召唤过来。

朱植对五人道:“今日请几位过来,是让你们见见我辽东水师地副提督萨里尼萨大人。我们海路上的安全全部靠这位萨大人保护。”几名巨商连忙向萨里尼敬酒。萨里尼草莽出身,从小就和商人打交道,自然没有儒生歧视商人的心态。也很热情地回敬商人。大家寒暄着推杯换盏一直闹到初更才结束。

筵席过后,朱植把萨里尼和诸位商人召入后堂,对萨里尼道:“你地水师是海上商路的保护者,但同样商业地发展创造了税收,反过来支持了水师的发展。所以在我们辽东,商人就是你们水师的东家。”

这番话在大明朝说出来多少有些石破天惊地味道。几名巨商连忙起立还礼,赵正雄道:“殿下,太抬举我们了,如果不是殿下在辽东实施的新政,如何有我们商人一口热饭吃。我们现在有的一切都是因为殿下的恩典,如今辽东各行各业风声水气,不全都是殿下的功劳?”几名商人频频点头跟随着赵正雄神色郑重地点头。

这些商人在朱植的治下第一次感受到了尊严,而且朱植对工商业的重视令人惊讶。这种重视包括改革税收体制,改革盐业,颁布《公平交易令》,甚至还有亲自组织辽东联号。这种重视让商人们感觉到身边的慢慢发生的变化,官员开始廉洁,市井变得充盈,无论百姓还是商家都更加有钱。

商人们从心底里感激这位王爷,特别是因为终止与女真人贸易造成损失,官府竟然给了赔偿,这可能是历史上头一次。商人们从这件事中,体会出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头上那方蓝天已经在不知不觉间发生了改变。

朱植对自己入主辽东两年的工作也颇为满意,特别是最近一年改革税收方式,颁布《公平交易令》之后,辽东的工商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不但各种产品负责到整个黄河以北地区,而且高丽、日本的商人已经开始来辽东做买卖,随着工商业的发展,今年的工商业税收预计达到创记录的二十一万两白银。

辽东联号的开号资本两万五千两白银,开业一年时间里,依靠海西大捷让联号发了一笔大财,收入达到十万两银子,光是税收就上缴了两万两,按照分成,占有五成股份的辽东官府从中赚取了六万两银子,这可是三艘“岳”级战列舰的造价。

盐税也大幅提高,今年的盐业交易价值超过二十万两白银,其中三成半的国家税收就是将近八万两银子,基本可以养活整个辽东舰队。

今年工商税收、盐税、联号收益。朱植把朝廷赏赐的银钞拿出二十万两交入辽东府库,这三项目加起来达到五十五万两银子。现在郭铭对农业收地那点租子早已经不放在眼里,农业税收全部作为新移民的安置费用。

朱植被商人们拍得舒舒服服的,沉浸在阔佬的遐想。半天回不过神来。等他醒悟过来,赶忙道:“大家地功劳,都是大家的功劳。哦,对了。差点忘记今日找大家来是为了一件大事。伍大掌柜你不是一直看着其他几位老板的货物行销到江南各地心里着急吗?现在时机成熟了,终于可以让你打通江南市场。”

伍天赐一听朱植这样说,心里就乐开了花,他知道这位殿下简直懂得点石成金,如果他想到了办法,那一定能成,众人赶紧专注地看着朱植。

朱植慢条斯理道:“这次木浦大捷,缴获了十艘大船,水师准备挑选四艘性能好的加入舰队。另外六艘留着也没用,我看是不是可以组织一个商船队。这样大批不容易搬运地货物可以从金州上船直接到应天府、杭州、温州、广州上岸。这样一来,辽东的货物将不会受到长途运输限制。这次找大家来就是想跟大家商量商量,谁愿意组织这个商船队。”

伍天赐一听一拍大腿道:“殿下。太感谢了。本号的家具最头疼的就是运输问题,限于路途问题最远也就卖到山东。小民全力支持殿下的建议。这样的大船需要多少钱一艘。”

朱植道:“你们要考虑清楚,这样的大船一艘要不少银子,平时算上船工。保养一年还要吃进去不少。”

伍天赐哈哈笑道:“小民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