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贤宁歪着头想了想,郑重答应了。张保高兴地摸摸他的头。淑宁瞧着,心里暖暖的。
接下来的日子里,端宁每日去兵部当差,张保便在家教小儿子读书写字,倒也过得挺愉快。佟氏帮那拉氏料理一些家务,却远不如春天时执掌大权那般风光,不过她也没怎么在意,因为她还有别的事要忙,那就是为端宁的婚事做准备。
这两年房山的田产与果林荷塘等产业,进益不少。今年雨水虽不足,但也有两三千两入息,加上广州的茶楼每季都能收入千两左右,他们家又一向节俭,已积下不少钱了。如今张保又有了爵位,端宁也已经入仕,就算张保起复后的官职不太理想,也不必担心。
佟氏带着女儿细查账簿,算出自家大概能动用五千两银子来办喜事,但听了女儿地建议,决定暂时只用三千,剩下的留作备用。
同时,儿子娶妻,当然不能再留在槐院,而要另住一个院子了。眼下伯爵府内空的院子不多,她看中了离槐院最近地一处无人住的旧院落。那里本是放置桌椅屏风等大型物件地库房,老太太过世后,那拉氏将正院地偏厢用来放置杂物,里头的东西都搬过去了,这旧院子便荒废了。佟氏看中那里离槐院近,地方宽敞,又干燥通风,只需重新翻新一下便行。
她向那拉氏提出请求,说三房愿意一力承担翻新费用,用地理由便是儿子年纪大了要娶妻。那拉氏虽然不知道端宁会与哪家小姐订亲,但前些日子为了女儿的事,已得罪三房好几回了,而三房对大房仍旧谦恭有礼,还很亲切地问“上个月花费大了,帐房是否需要添些银子”。虽说保定庄上的租子已上缴,几处房产的租金也收上来了,暂时用不着他们出钱,但以前几次难关都多亏了三房帮衬才顺利渡过,她需要向三房示好,修补一下关系。因此她很爽快地答应了翻修院子的事,还主动提出由公中出钱,毕竟端宁也是伯爵府的少爷。
佟氏心下明了,当然是笑纳了,省下的钱,她还可以多办些聘礼,给自家脸上增光。
十月下旬,宫中终于传下了旨意,将广州将军武丹之女指婚给已故一等威远伯哈尔齐之孙、轻车都尉张保之子、笔贴式端宁为妻。
两天后,吏部发下公文,原任广州知府张保,谦恭孝悌,尽忠职守,任内表现出色,兼有劝农平定之功,迁直隶参政道。
一六六、逛街
张保一家接连遇到喜事,真真是喜出望外了。如果说赐婚之事是心里有数,那么张保连升两级,可算是意外之喜。据说这项任命是由上发下的,吏部的官员也不太清楚是怎么回事。
张保起初见了“劝农平定”这四字时,还以为是广州时的老皇历,但得了儿子提醒,才有些了悟,去年掩护了桐英大概也算在“平定”之功里了。
参政道是从三品,不是主官,而是布政使的副使,专管钱谷,这方面张保倒还算是擅长的。而且现任的直隶布政使,是出了名精明和气的人,听说还是佟家门下。直隶布政使衙门位于保定府,离京城不远,若是快马赶路,离房山别院也就是一天的路程。而且目前周文山仍然留任直隶学政,张保上任后也有熟人可以帮衬。
佟氏原本曾担心过,若是丈夫再放外任,她是定要跟着去的,但女儿明年就要选秀,又该怎么办?现在她总算放心了。就算女儿跟去任上,回京也是极方便的。
这个差使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管的是直隶的钱粮,而直隶一带,连年干旱,收成都不太理想,皇帝又常常免粮免税,所以这个职位算不上好缺肥缺。
不过张保倒不太在乎这些,他一贯自得于己身在农政方面的长才,更因为在干旱的年份中,他亲手料理的房山产业仍有不错的收成,因此对自己很有信心,相信自己定能协助布政使把直隶的民政治理好。
佟氏与儿女都劝他稍稍按捺住万丈雄心,直隶乃是天子脚下,大小官员多是皇帝亲信之人。要与他们和睦相处,万万不能出风头得罪人,云云。张保其实就是一时激动罢了。听了家人的话,自己也冷静下来了。先打点好儿子娶亲的事,再去上任不迟。
伯爵府近半年来接了两次圣旨,一次是嘉奖老四容保,不但升了他一等轻车都尉又一云骑尉,还晋了散秩大臣;一次是把将军千金指婚给三房地儿子端宁。称得上是伯爵府第四代子孙的妻室中身份最高者。晋保与那拉氏心里的滋味有些难以形容。
晋保还罢了,得了消息,只是略静坐了一会儿,便很高兴地接受同僚们地祝贺,回到府里也很热情地恭喜了弟弟一家。客人来贺,他帮着接待,顺便也多认识了几位高官权贵;侄儿的亲事,他也交待妻子要出钱出力,不能有损伯爵府地脸面;甚至对于心生妒嫉的儿子们。也是严厉责骂,说他们对府里的这桩喜事应该由衷地表示高兴,然后带着他们去应酬。…手机小说站让他们也多学些待人接物。
那拉氏的心里却一直酸溜溜地。三房早早说要翻新院子,可见是早就知道指婚的事了。她原以为端宁地未来妻子顶多也就是个三品官的女儿。不可能超过自家两个媳妇。没想到居然是位将军千金,而且听弟妹露的口风。是三年前就开始议的婚,可自己居然一直被蒙在鼓里。
不过酸归酸,她身为当家主母还是要表现出主母的气度来的。不但笑着向三房一家道贺,还大力推荐大儿媳妇充当代表,为端宁去将军府送定亲礼,因为李氏是父母、公婆、丈夫、子女俱全的人,全伯爵府也找不出第二个比她更有福的人了。
佟氏自然是笑着接受了,顺便表示了一番对芳宁婚事的关心,还表示打算送一套新打地金首饰给芳宁添妆,那拉氏面上谦让,心里也暗暗佩服佟氏会做人。
全府忙成一团,佟氏又要准备聘礼,又要打点丈夫赴任的行李,又要接待来贺喜的宾客,还要应付各路亲戚,忙得不行。淑宁早早接过槐院地家务,替她分担,但许多事情都不是她一个闺中少女能帮忙的,所以只能照顾好弟弟,让同样忙碌地父亲能轻松一些。
有时候她也听到别人说起真珍先前在京中地盛名,别说外人了,连伯爵府里上下人等,除了三房的人,谁也没想到这朵名花会落在端宁头上。端宁固然是好青年,但比起那一众出身显贵地公候子弟,显然要差一截。几位佟家的表兄弟,都纷纷打趣他,言谈中颇有酸意。
淑宁趁兄长得闲,便把他扯到一边小声问,在外头可有遇上不甘心的公子哥儿,因为得不到佳人而来找他麻烦的?
端宁白了妹妹一眼:“这可是圣上指婚,那些人又不是傻子,怎么会明白表示不满?顶多是说话酸些罢了。你不是也知道么?”
淑宁心想这不是惯常桥段吗,小说都是这么写的啊,嘴里便说:“我是怕你吃亏,万一那些人心怀不满,没有明里找你麻烦,却暗中下绊子,岂不是防不胜防?”
端宁笑了:“你少想这些古怪念头。当初看中真珍的人虽多,倒有一大半是冲那钟表的好处去的,如今主事的人已定,广州那边的工场也挂了内务府的名头,还有谁会不长眼?再说,皇上下旨指婚,可不是我能决定的,那些人怪我做什么?”
他顿了顿,又道:“何况我人缘一向不错,从前与各家子弟也向来交好,他们知我为人,妒恨之心倒不会太重。比如上回遇见的马龙,他是富察家的族亲,与我有些交情的,只怕是想娶真珍的人中最热心的一个,他知道消息后也只是捶我两拳,过后仍与我友好,可见这种事并不需要担心。”
淑宁问:“他很喜欢真珍姐么?”端宁笑着摇头:“他从小就立志定要娶个绝色为妻,因此见过真珍一面后,便打定主意非她不娶,可近日已把念头转到别的姑娘身上了。”
淑宁黑线,这也算是最热心的一个?分明是爱美色吧?她不由得想起满服宴上遇到的那两位夫人,心想这马龙会不会就是其中一个的儿子?
端宁这些天要上衙门办差,回家又要跟着父母接待来贺喜地人。也相当忙碌。桐英来过一回,但淑宁没见着,听说也正忙差事。回想起数月前几个人的悠闲时光。她不禁感叹万分。
家里人人都忙碌得很,连芳宁都要为出嫁作准备。至于婉宁,最近都没怎么过来,淑宁也不知道她做什么。
贤宁却觉得很无聊,兴奋了两天后,他也厌了。更对来作客的太太奶奶们一见自己就要捏自己脸蛋地行为深恶痛觉,不肯再出去见人,整天便呆在姐姐房中发呆,连练字读书也不想做。淑宁见他这样,想了想,便问他想不想出去逛逛。贤宁大喜。
其实淑宁自己也是闷了,中午的菜色里有牛肉,倒让她想起前些天吃过地酱牛肉来,想着到正阳门外逛一逛。顺便买些好吃的,犒劳一些近日辛苦的家人们。
她跟佟氏说了,佟氏正忙。只能匆匆交待她多带几个人,便准了。淑宁于是把冬青和贤宁的丫环雨歌都带上。另让王二夫妻跟车。结果王二又叫上了一个婆子和两个男仆。
这一行浩浩荡荡地开往宣武门,再沿大道往正阳门方向走。贤宁一路上都趴在车窗上往外看。淑宁不停地叫他小心,他嘴里应着,却仍看个不停,吓得雨歌在一旁心惊胆战。原来在内城的时候,他顶多看到房子行人店铺什么地,到了正阳门大街,就仿佛换了天地似的,他一会儿说这边有人卖艺,一会儿叫那边的面人好看,惹得淑宁硬把他从窗外拉回来的同时,也忍不住探头探脑地看外面的东西。
王二向人问过路,知道了刘家老铺的地点,便领着马车使到门框胡同附近,找了个安静的角落把车停了,对淑宁说:“姑娘,我听说那刘家铺子生意极好,铺子前面有许多人围着的,只怕挤了姑娘,不如姑娘与贤哥儿在这里等着,我去买吧。”
淑宁有些犹豫,但透过车窗往那胡同看,也的确太挤了些,便点了头,又道:“街上怪热闹地,我带弟弟逛逛吧,一会儿就回来。”贤宁猛地点头。
王二却劝她:“街上人多,要是磕着碰着可怎么办?”淑宁笑了:“不防事,我也不是没上过街,多带几个人就行了。”王二勉强答应了,又命那两个仆役要紧跟着姑娘和小少爷,车夫也要看好车子,嘱咐了妻子许多话,才走了。
淑宁紧紧拉着贤宁的手,慢慢沿着街边的铺子小摊逛着,身边有王二家地和两个丫头,后面跟着两个男仆,安全措施做足。
贤宁对那一溜儿珠宝店不感兴趣,淑宁也只是匆匆望了几眼,便带着弟弟去看那几个杂货摊子,还给他买了两个面人。她本来想买点首饰荷包之类的,但现在好东西见得多了,便不太看得上那些粗制滥造地玩意儿,只好让丫环们选了喜欢地东西,便继续往前走。
贤宁看到有人卖冰糖葫芦,要买来吃。但淑宁觉得那人卖的糖浆有些不干净,不肯答应。贤宁不高兴了,嘟着小嘴可怜兮兮地望着姐姐,淑宁黑线地转开头,看到对门地糕点铺似乎生意不错,便对他道:“咱们去那家正明斋看看吧?东西似乎很好吃。”王二家的在旁边说道:“这家铺子是老字号了,做的满汉糕点极有名,咱们府里也常买的。”
贤宁有了一点兴趣,便跟着姐姐走过去瞧。那店地方不大,收拾得很干净,客人络绎不绝,看服色是三教九流都有。伙计极有眼色,一眼看到淑宁姐弟二人穿戴不俗,又跟着许多从人,便知是大家公子小姐,忙笑着迎上去,热情地为他们介绍店里的各种糕点。
淑宁听他讲了一大通什么饽饽什么糕什么饼,有些头晕,便把决定权交到弟弟手上。贤宁在萨其马、桃酥和桂花板糕之间犹豫,不知该挑哪样好,淑宁抿嘴一笑,便让伙计每样都包几个,贤宁高兴得眼都弯了。
这时,旁边传来一个有些熟悉的声音:“伙计,要一份京八件,打包带走。要快。”
淑宁转过头去看,原来是凉珠。
一六七、提醒
淑宁斜眼瞧瞧静坐车厢一角的真珍,抿嘴笑道:“几时回来的?我们家里都忙成一团了,想必你家也闲不到哪里去,没想到你居然这般悠哉游哉,跑外头逛街来了,哪里象个才定亲的人
真珍脸色微红,道:“回来几天了,在家里闷得慌,横竖那些事也不用我来做,就坐车出来透透气,又没嚷嚷得人尽皆知,有什么要紧?”
“就算人尽皆知也不要紧,我哥哥又不会变卦。”淑宁笑嘻嘻地道。
真珍嗔她一眼,:“瞧你说的,我也就是躲车里瞧瞧热闹,并没有下车的意思,你这话说的就没意思了。”
淑宁笑笑,又问:“你今儿都逛了什么地方?总不会只是跑糕点铺里买几块点心吧?”
真珍脸色更红了:“没什么,碰到你正好,我有东西要……要送给你哥哥,你就帮着捎过去吧。”
“是什么?”淑宁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