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来,在电脑程序员斯科特的帮助下,阿雷西成功地完成了预测系统,它的效率惊人,甚至可以提前一天预测出几百公里外的龙卷风。但是,由于先前的预测失败已经被电视台直播出去,没有人相信阿雷西能获得成功。
偏远小镇杜里巴贝特正在组织庆祝建镇一百周年的纪念活动,并以此作为旅游资源,吸引外地游客。“阿雷西系统”预测到,将有最强大的五F级龙卷风在周年纪念这天袭击杜里巴贝特。阿雷西、斯科特,以及对父亲的工作恢复信心的蒂梅萨一起来到小镇。他们不仅要努力说服当地居民相信这个预测,而且还要面对镇长托蒂和警长的阻碍。这些人努力要使纪念活动正常进行,并且视阿雷西为妖言惑众的“算命师”,甚至关押了助手斯科特。最后,三个真正的预测家经过许多努力,终于说服大家,在龙卷风到达小镇之前将大家转移到钢筋水泥的安全建筑物里。
在笔者出生那年,天津市里发生过一次龙卷风,曾经将某工厂的金属大罐吸上天空。笔者创作这篇文章的同时,江苏苏州工业园阳澄湖也刚发生了高达千米的水龙卷,轰动一时。中国虽然不是“龙卷风大国”,但预防它的袭击,仍然是中国气象学家们努力追求的重点。
第一卷:科幻讲什么? 第二编:技术奇观(6…2)
第二节:天气控制
在科幻作品里,最简单的天气控制,莫过于意念控制。实际上,古代的巫术便有意念控制的色彩包含在内。但从向神祈雨,到用意念、用心理因素来控制天气,毕竟是从神话向科幻走进了一步。单凭个人意念便能翻云覆雨,虽然缺乏科学根据,但已经不再以“魔法”为基础了。《X档案》第六季中有一个故事名叫《the rain king》,直译为“雨王”,讲的便是一个能用心理因素改变天气的人。
《雨王》的故事发生在美国一个偏远闭塞的克罗县。该县忽逢几十年不遇的大旱。一个名叫达里尔穆兹的单身汉声称自己能够意念致雨,果然百试百灵。克罗县县长忽发奇想,认为正是穆兹制造了干旱,然后又用造雨来赚钱。由于这个理由十分荒谬,别人无法理解,县长只好从遥远的华盛顿搬请专攻“灵异事件”的X档案组长穆德前来调查。
穆德和坚持不相信灵异事件的组员斯卡丽来到穆兹求雨的现场,发现穆兹只是个破落的单身汉,在几个月前一次冰雹中遇到车祸,断了腿。他嗜酒,好色,爱跳劲舞,总之,完全不象是“有道之人”。但他又确实能够在一阵狂舞后引来阵雨。
深夜,穆德和斯卡丽住的小旅馆外突然刮起龙卷风,一只母牛被风卷起,砸到穆德的房间里。一个名叫席拉的电视台女工作人员找到他们,声称这些奇怪天气都是自己不慎所致。席拉回忆说,自己在恋爱时遇到龙卷风,结婚时遇到夏季雪,离婚时遇到怪云。所以,肯定是自己的情绪导致了怪异的天气。穆兹曾和她订婚。虽然双手已经分手,但她还爱着穆兹,所以内心里反感FBI对他的调查。她认为,正是这种情绪导致了危害两个侦探的微型龙卷风。
但是,穆德经过调查却认为,真正的“雨王”是当地电视台播报天气预报节目的霍尔曼哈特。霍尔曼生性内向,从高中同学时起他就爱着席拉,但却不敢表达。所以,每逢后者婚姻变化的重要时刻,他的内心便骤起波澜,导致天气随之骤变。霍尔曼清楚自己拥有这种特殊能力,但并不能凭意识控制它。而穆兹之所以经常成功降雨,正是因为霍尔曼对他的断腿抱有内疚心理所致。
虽然案情大白,但由于席拉又爱上了穆德,霍尔曼更为郁闷。结果,克罗县开始下起瓢泼大雨。家乡干旱与洪涝都成了霍尔曼个人心情的副产品。而穆德和斯卡丽则从探员变成了婚姻问题专家。他们费尽心血,终于让霍尔曼成功求婚。霍尔曼从此婚姻幸福,心情舒畅,克罗县也从此风调雨顺。
当然,仅个人精神作用便呼风唤雨,多少有些缺乏可信性。如果从技术含量上讲,人工天气控制的经典之作,要数中国科幻作家刘兴诗创作的短篇《北方的云》。此篇虽然不长,但技术细节十分充实,堪称天气控制的设计书。
在这个经典短篇里,中国已经实现了人工天气控制技术,还建立了“天气管理局”,可以制造局部小气候。比如,可以为一场重要的足球比赛创造一个晴天。天气管理局的工作人员又称为“天气调度员”。按照各地提交的天气要求进行服务。
某年初冬,内蒙古浑善达克沙漠边缘的克什克腾旗农业实验站遭遇地震,输水系统瘫痪。站里的农作物必须在一周内恢复供水。他们便向“北京天气管理局”救助。天气管理局通过监视网,发现渤海湾上空有一股气流登陆,途径实验站所在地区。
于是,天气管理局派出热核蒸发器,在气流路过的官厅、密云两水库蒸发大量水汽,输入气流。但由于缺少走向控制,这股携带大量水汽的气流偏离了实验站所在地区。稍后,又有一股气流从渤海湾登陆,这次,除了热核蒸发器外,天气管理局还在气流行进前方建立人工低气压区,引导含水气流到达目标上空。终于降雨成功。
但是,由于雨量不足,实验站的农作物只是暂时缓解旱情。而在冬季的中国北方,自东南往西北方向去的气流少而又少。在总结前两次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天气管理局干脆投入大量热核蒸发器,直接将渤海湾的水蒸发出来,形成人造气流,再通过人工低气压导向,护送到目的地。《北方的云》在技术细节方面的精确性,在中外气象题材的科幻小说中非常突出。
在培养了整整一代中国科幻迷的《小灵通漫游未来》中,也有一段天气控制的描写。当未来市要举行第八届全市运动会时,经各单位协商同意,将运动会期间的天气控制为市区晴天,郊区下雨,沿海晒盐场一带又是晴天,保证晒盐工作正常进行。
海峡对面,台湾科幻作家方以庸的短篇《维纳斯的忧郁》里,天气控制也是重要背景。小说里,已经出现了“气象联合服务中心”,可以造雨灌溉,清洗街道,用人造闪电合成氮肥,甚至可以制造人工彩虹供人欣赏。主人公静怡则是“微型气象管理师”,她的影响力超过了“立法委员”。
《复仇者》电影版也是“天气控制”题材里的科幻电影佳作。《复仇者》本是一套英国的科幻电视剧集,涉及科幻题材众多。而电影版到目前为止只拍摄了一部,讲的就是天气控制。这个题材对于一个英国背景的科幻电影来说非常合适,因为英伦三岛气候出名的变化无常。甚至,象中国人见面问“吃了没有?”一样,英国人见面就以谈论天气为开场白。
影片里,英国已经研制成功了天气控制体系“普罗斯珀瑞”,覆盖整个英伦三岛。其主持人是比尔夫人。某日,一个和她一模一样的女人进入“普罗斯珀瑞”控制中心,破坏了该系统。政府暗探斯蒂德受命调查此案。故事便从此展开。
实际上,“普罗斯珀瑞”的原始设计出自一个名叫August(八月)的气象学家。“八月”出生于气象世家,家庭里的每个孩子都以代表不同气候的月份命名。“八月”刚刚懂事,父亲就让他看云识天气,从此一步步成为世界顶极气象专家。
后来,“八月”发明了通过改变空气离子成份来控制天气的方法,并提供给英国政府。但英国政府并未接受他的价格,更在系统建立后借故将他逐出。“八月”图谋报复,便以幕后人身份建立了“梦境天气公司”。这个公司发展出更为高级的天气控制技术,可以制造范围不足一平方公里的微型气候,如微型暴雨、微型雷电、微型大雪、微型龙卷风等等。他们可以提供适当的天气给小型农场等企业。梦境天气公司借此聚捡大量财富后,便在伦敦泰吾士河上购买一个小岛,建立天气控制基地。
一切就绪后,“八月”制造恶劣天气袭击伦敦:雷电击毁大笨钟,龙卷风摧毁泰晤士河上的桥梁,掀翻公共汽车,大雪覆盖了所有街道,气温每时每刻都在下降。然后,“八月”恐吓英国政府,必须将每年财政收入的十分之一交给他,以换取好天气。虽然是反面角色,但“八月”的狂言也间接反应了人类的梦想:从此,操纵天气的不再是上帝,而是我!最后,斯蒂德和比尔夫人潜入小岛,消灭“八月”,并摧毁了整个系统。
由于可以制造紧张激烈的情节,因此,在天气控制题材里,描写“气象战”的作品远多于和平控制天气的故事。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前苏联科幻大师的别利亚耶夫创作了《空气贩子》。这篇科幻小说里出现了世界范围的气象战场面,可能是科幻作品里最为壮阔的气象战了。
小说的背景就是作品诞生的三十年代。英国一个名叫贝利的富豪组织一批气象专家建立北极探险队,乘船考查北极。但在北极圈附近突然失踪。三年后,世界各地风向缓慢地发生变化。当时并没有气象卫星,各国又处在准战争的对立状态,气象资料交流不畅。经过效率不高的长时间调查,才发现大多数风向偏向北方,导致赤道降温、北极升温。
各国气象学家均无法解释这一现象。苏联科学家更发现,所有这些风最后都集中在苏联境内雅库特共和国维尔霍扬斯克地区的某处山脉里。于是,他们派出气象学家彼德罗维奇前去考查。
雅库特临近北极圈,人迹罕见,交通不便,就是飞机也极少能够接近。彼德罗维奇找到当地猎人尼科拉,请他带自己到估测中的风向中心去。不料尼科拉知道这个地点却极为恐惧。他告诉后者,雅库特民族流传着神话,那是大地之神埃泰翁在呼吸,它每一千年吸一口气,再一千年呼一口气。现在正是它吸气的一千年。而彼德罗维奇要考查的地方,正是传说中“埃泰翁的鼻孔。”!小说便在这种神秘的气氛中开始了。
最后,尼科拉还是鼓足勇气,带着彼德罗维奇来到了“埃泰翁的鼻孔”处。那是一个死火山。周围的风汇集到这里形成强烈旋涡,将山石树木连根拨起,卷入火山深处。两个冒险家也不例外。但火山深处的人救了他们。在那里,他们发现了传闻中失踪三年的贝利。
原来,贝利早有预谋,制造了失事的假象。现在,他正带领那批科学家,在火山口里建立巨大的抽风系统。将空气吸入,再用高压制造出液化氧、液化氮、液化氢等,进而制造出硝氨等产品。彼德罗维奇因为是气象专家,被扣留下来,强迫参加由科学家恩格尔布雷克特领导的科研小组,进一步完善这种气象武器。尼科拉则同时被扣留,去清理抽风口中的杂物。
经过一番周围布置,尼科拉逃出了死火山基地,将情况汇报给苏联政府。此时,世界气候已经大变。各地气压均下降,人们呼吸困难,飞机操作颇颇出事。苏联政府派飞机轰炸死火山,而贝利的部下则制造强大的龙卷风赶走苏联空军,并发动暴风雪,使苏联陆军无法靠近。贝利还示范了小型空气炸弹,将它们推到山坡上,通过升温自动引爆。空气弹引起的狂风竟然一直吹到伦敦,沿途摧毁了无数城市和村庄。
贝利终于向全世界公开自己的存在,并要各国政府与其谈判,购买空气。最后,苏联的特种兵部队钻透山崖,进入死火山基地,突然出现在贝利面前。贝利促不提防,只好自尽。而其自杀的方式也与小说主题相吻合:他吞下了压缩几千倍的固体空气丸,将自己炸成碎片,同时还引发了一场小小的狂风。
人类控制天气,最主要的障碍其实很简单,就是人类拥有的能量无法与天气这种全球系统抗衡。一场飓风每天释放的能量,相当到美国每天发电量的8000倍。可见,直接去扭转天气的能量是人类无法解决的。小说里给出合理假定:世界气候已经演变成了一个平衡的系统,贝利的所作所为恰好破坏了平衡,也就是四两拨动了千斤。
在中国科幻作家金涛的《台风行动》中,制造气象武器的阴谋家是某国政府。海岛专家赵鹏随海洋考查队北太平洋阿留申海沟考查,突然遇到幽灵岛升出海面,不久又消失。此时,联合国海洋委员会也多次接到关于幽灵岛的报告,便准备召开一次专题会议。赵鹏应邀去法国赴会。途中突然遇到小型台风拦截,被迫降落在泰国的旅游盛地普吉市。
同机还有一位年迈的空气动力学专家李壮飞。李壮飞研究人工控制台风多年,对台风规律十分熟悉。他认定这个季节在普吉不可能有台风。李壮飞正准备在转机途中调查此事,不料突然失踪。而普吉海滩外面又升起“幽灵岛”,伴随着形成了怪异的风暴和光波。
赵鹏在海滨旅馆遇到自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