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的决定。
当然了苏明的用意也稍微透露了一点给他,当他同意会见的时候,苏明就知道有门了,现在的俄罗斯曰子可是极其艰难,经济衰退到了国家信用破产的地步,出口武器吧,新武器没有启动生产线的资金,旧货没有翻新的钱,生意是需要本钱的,俄罗斯现在穷的连本钱都没有了。
出口资源倒是不需要本钱,但是最近石油和黄金市场疲软,出口赚不了钱不说,还赔钱呢,俄罗斯都有点巴不得美国再去中东地区捣乱的想法了,至于这样一来,油价和金价涨的飞快,能缓解一下燃眉之急。
唯一的资源就是天然气,向欧洲出口天然气的生意不错,略有利润,就是管道年久失修,跑的漏的太多,不趁现在的时间抓紧修修一管道,等到了冬天,再一加大供气量,跑的只会更多,可是钱从那来,俄罗斯现在已经当裤子都没有人要了,总统先生正愁的睡不着觉呢,突然有人过来说可以给俄罗斯提供货款,这不是正瞌睡的时候给个枕头吗,苏明自然获得了他的尊重。
(未完待续)
第280章 单对单的谈判
苏明没有跟人家玩什么十亿二十亿的把戏,在一个总统面前讨价还价,就算人家不觉得侮辱,苏明也丢不起那个人呀,十亿或二十亿美元的,对苏明还不算太大的问题,别说手里面的现金就够,就是以苏氏的现状,十亿二十亿的也不是问题。
总统听了之后果然很感兴趣,有瑞士联合银行的人在场,自然不用担心苏明空口说白话,有了这二十亿美元,无论是启动武器外销计划还是天然气管道维修计划,都可以很快启动,然后就可以步入正轨,贷款也就不成问题了。
这叫什么,这叫雪中送炭呀,要是以前的苏联,别说十亿了,你就是拿一百亿过来,人家也不看在眼里,但是现在呢,别说二十亿了,就是十亿,他们就要谢天谢地了,总统根本没有想过对方会提供二十亿这么多,还以为五亿十亿呢。
苏明不失时机地提出了苏氏想通过收购俄罗斯军工企业,达到迅速发展壮大的目的,同时也可以为俄罗斯的国防提供应有的贡献,这次收购完全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进行,没有任何的政治因素,希望俄方也不要考虑过多的因素,按照商业规则进行即可。
这个时候参加这次会见的丘拜斯暗地里瞪了普京一眼,看你小子,差点把大金主得罪了,人家宁愿拿出二十亿美元来解决这件事,可是想象如果一开始事情顺利的话,回报该有多丰厚。
总统这个时候看了丘拜斯一眼,丘拜斯附在他的耳边把国防部的意见告诉了他,期间总统叶利钦一直在微笑着点着头,得知国防部那边已经通过,而且企业也有这方面的意愿之后,他才对苏明表示,对于苏氏这样的国际姓的大公司愿意进入俄罗斯军事工业领域,他深感荣幸,同时也为苏氏的发展长远而叹服,在尊重市场经济客观规律的条件,企业和有关部门同意的情况下,总统表示愿意为苏氏的进入开方便之门,为之创造一切便利条件。
就这几句话,就是二千万美元进帐,叶利钦总统自然很是满意,同时下面的人又愿意,自已又没有挡住别人的财路,企业方又同意,这才是三方皆赢了,只是旁边的普京在那边不停地郁闷着,没有想到总统这么容易就答应了对方的要求,应该再提几个条件的。
他却不知道,做为总统,也不可能事无巨细都要照顾到,总统要做的,只是平衡各方的利益,和为这件事定一个调子,至于具体的协商自然有人愿意出头,这种事那能让总统去干。
既然他都表示了同意了,那么下面就是一些毫无营养的客套话了,这边夸奖那边吹吹的,客套之完后,会见就结束了,本来按照安排,会见以后还有宴会环节,苏明听说俄罗斯人的酒风不太好,就找理由推托掉了,而且俄罗斯这边也没有什么好吃的,不如回去自个吃。
普京这个时候找到了丘拜斯,向丘拜斯提出了异议,丘拜斯凝重地看着他,半天了才对他说道:“弗拉基米尔,我想告诉你的就是,你现在是一名政治人物,不是一名克格勃官员,而在政治上,你要学会妥协,你以为总统先生愿意自已的孩子被别人买走,总统也不愿意,但是总统需要考虑的是大局,卖掉一个孩子,可以让其它孩子生活的更好,而且发展的本钱,这个有什么不好。”
“丘拜斯先生,我也知道国家现在非常困难,总统也是不得已才这样的,但是我认为,不能让他这么容易就达到了他的目的,应该给他加上一些条件才行?”普京心里想着,除了说的这些理由外,怕是那二千五百万美元也有很大的作用吧,不过这种事任何时候都不能说出去的。
“呵呵,这个自然,总统先生只是同意对方的收购,具体条件还是需要再商量商量的,对于你这次的工作,总统先生非常满意,我会向总统提议,将你加入谈判小组,并且任副组长的职务,具体条件你可以好好跟对方谈谈。”丘拜斯微微一笑,轻飘飘地抛出一个决定,让普京立刻感觉到了莫大的安慰,谈判小组的副组长,自已一定要让那个年轻人知道,俄罗斯的便宜不是这么容易占的,想拿走就要付出足够的代价。
“这个谈判小组的组长是谁?”按说他就应该离开了,可是他又想问问,到底是谁主持这个工作,自已的顶头上司是谁,免得对方给自已制擎,别再想这次一样,差点挡了终极领导的财路。
“国防部长格拉乔夫,还有一个副组长是尼赫基,谈判小组就你们三个人,其它的都是工作人员。”丘拜斯别有意味地看着他,丘拜斯一直认为,当这位小老乡能把他在情报工作中的智慧和冷静跟政治结合起来的时候,就是他一飞冲天的时候,而现在,他还没有学会怎么用妥协去争取最大的利益。
象这个谈判小组的组成,就是一件很考验政治智慧的事,有两个支持卖掉的人,可以保证事情的最终结果是皆大欢喜,但是加上一个制造麻烦的普京,却可以让对方不那么轻松就能达到目的,这就是妥协和平衡呀。
“对你来说,这是一个政治层面的考验,要把握一个度,斗而不破,争而不断,出售是必须的,但是价格要尽量地高,你去吧,我等你的好消息,这件事完成以后,我就有信心把你正式引见给总统,进入总统的班底。”丘拜斯在普京的肩头拍了拍,转身处理繁琐的事务去了,剩下普京在那里想着怎么去把握,怎么去谈判。
苏明看到这个谈判小组构成的时候,只是谈谈一笑,俄罗斯方面肯定不可能这么容易就把这么一家重要的设计局出售给自已,制造麻烦是肯定的了,苏明并没有在意,只是把费子俊叫了过来,跟自已和孙娴三个组成一个谈判小组,跟对方谈判。
收购米高扬的消息让费子俊彻底震惊了,真佩服苏明这个折腾劲,怎么折腾来折腾去,从乌克兰折腾到了俄罗斯,然后突然就冒出来要收购米高扬,如果说是苏明预谋已久的,那事先该有一些准备工作,如果是临时起意的,那这么重大的事情怎么能够这么仓促就决定进行呢。
费子俊知道苏明的想法往好了说就是天马行空,往不好处说就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没个准星,不过好在的就是,苏明不管干什么,干到那里,都是只有成功,没有失败的例子,而且苏明不管把业务发展到那里,都会牢牢地扎根那里,而不会随便就放弃,所以两三年的时间,苏氏成了一个跨行业、跨领域、跨国的国际姓大公司、大集团,费子俊知道,这都是苏明东跑西跑的功劳,自已能做的,只是把已经成熟的业务维持下去,根本没有什么难度。
这次如果真的能够把米高扬设计局收入囊中的话,抛开技术什么的不说,光是影响力就不一样,对于苏氏的名声可以起到极大的提振作用,谁再提起苏氏,就不能用新晋来称呼了。
不知道苏明怎么摸到这个门路的,费子俊觉得很是奇怪,不是说去乌克兰收购企业的话,听说进展还极不顺利,怎么几天不联系,就跑到俄罗斯这边了,还是米高扬这样的大名头企业,这不是难度更大吗。
苏明给费子俊分析了谈判形势之后,费子俊就明白过来这个谈判的最终结果肯定是能够收购成功,但是具体条件就要看如何跟这个叫普京的家伙争斗了,苏明把他叫过来的意思,就是用他对付普京。
因为无论是孙娴还是苏明自已,跟对方都有一定的关系,不适合斗的太狠,而其它两位可以当他们是自已人员,但是他们也不可能明着偏向这边,如果苏明和孙娴再不出头的话,其实就等于谈判是费子俊和普京两个人的事。
谈判很快就开始了,由于这个还是秘密谈判阶段,谈判就是国防部的一个山中度假别墅里面进行,有卫兵守卫,保证事情不会被泄露出去,苏明和孙娴跟其它两个人就是看戏的,看着费子俊跟普京的龙争虎斗戏。
普京胜在思维慎密,反应灵活,费子俊而胜在熟悉各种商业规则和精通商业谈判,两个人倒是斗的不分上下,不过谈判却在一步一步进行之中,首先可以确定的是,米高扬肯定要出售,不然的话苏明那边不签字,俄罗斯这边就拿不到贷款。
本来在债务问题上,双方应该有一番纠缠的,被苏明一句话接了过去,一亿多美元,接过去的话可以赢得米高扬设计局工作人员的极大好感,这种明显收获大于付出的事苏明怎么会不做呢,你要是坚持把债务剥离,别说时间就耽误不起,出售的价格也就很难拉下来,而且米高扬设计局的人会觉得给国家靠成了负担,毕竟这些钱大多数都是研究经费和人员薪水。
由于米高扬只是一个设计企业,并没有多少固定资产,所以俄方也不可能在价格上抬高太多,因为前苏联的原因,米高扬手里面又没有什么专利权,而且瑞士联合银行的评估表面上看很公平,因为俄罗斯经济形势和汇率问题,其实很多方面都替苏明压低了价格,所以计算到最后,不算债务的话米高扬才一点二亿美元多一点。
(未完待续)
第281章 横升枝节却又半途而废的印度人
结果已经注定的谈判总是让人没有底气,特别是自已还是孤掌难鸣的时候,普京费尽心机,也没有争取到太多的好处,特别是价格上,费子俊一口咬定按照商业规则办事,再加上俄罗斯正在向西方文明学习,无法再象以前那样死不讲理,最后米高扬设计局的价格被确定为二点四亿美元。
这个时候普京又提出了米高扬设计局不能搬离俄罗斯境内,被苏明毫不客气地打断了:“既然我买走之后就是我的了,凭什么不让我搬走,再说了我的生产主体都在那边,难不成为了配合方便,我还得把生产主体搬过来?就算是搬过来,你们俄罗斯也得有那么多工人雇呀。”
不过苏明也表示,米高扬设计局主体可以留在俄罗斯,自已只需要调一部分人过去设立一个技术研发中心就行,但是这个绝对不能写入协议里面,自已不想受到任何的限制,一切都要从经济利益角度出发,决定米高扬到那里的,只有一个因素,那就是设在那里最方便,如果俄罗斯这边经济发展环境发,又有相应的科研氛围,留在这里也不是不可以。
在这一点上,普京跟苏明争执了许久,甚至普京提出苏氏可以把米高扬搬到巴基斯坦,但是不能搬到中国去,因为他们主要担心的就是中国得到米高扬后,就不会再在俄罗斯购买飞机了。
苏明暗中发笑,这些俄罗斯人以为现在的中国还是以前的中国呢,这批苏27已经是最后一批了,国产化早就提到了曰程上面,特别是苏氏提供了最重要的发动机后,苏27实施百分之百的国产化已经没有太大的问题了。
不过这种事也就苏明知道,由于中国方面一直在不断地进行采购意向谈判,苏27还没有结束,中国又提出了苏30的采购意向,俄罗斯方面只顾着计算如何能够赚到更多的利润,根本没有想中国已经在通过各种手段进行苏27的仿制工作。
苏明仍然只是在口头上同意不会把米高扬搬到中国去,苏明表示自已既然承诺,就一定会做到,但是写入文本的话,就要受到很多的限制,比如说俄罗斯的形势发生了变化,米高扬已经不适合呆在这里的话,仍然需要双方协商,这种情况苏明是绝对不会允许的,谁知道俄罗斯会发展成什么样子,政治走向不明朗的国家就是如此,没有稳定的政治局势,就不能让人放心。
至于什么工人利益、薪水和待遇等问题,尼赫基早就跟苏明商量好了,象俄罗斯米格系列战机后续服务,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