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就是说,2017年飞虹股份股价跟随业务再翻一番也是极有可能的大概率事件,使杜克极可能在年底拥有三家千亿美元市值的公司。
通过蔡思强这么资本运作了一下,杜克原来的名义财富就转变成了实实在在的金融财富,以他的持有股份来看,虽然现在极少有人能够从复杂的关联交易中搞清楚究竟占了多少,但是凭借明面上的股份来估计,杜克在上市公司中的财富都已经超过了600亿美元以上,这还没有计算已经进入上市后期等待最后审批阶段的MI中国电子。
按照福布斯的排名,杜克已经成为国内不折不扣的首富!
(抱歉,上午有事耽误了,今天仍然有三更!这是第一更。)
第四百五十八章 临界问题
尽管媒体将杜克这个新晋首富炒作得异常火爆,处于风暴中心的杜克却完全没有感受,他拒绝了所有财经记者的采访要求,关于这方面的采访全部推给了蔡思强去处理,因为董锋那边的坦克研发火控系统出现了问题,杜克得赶过去研究究竟是什么原因。
杜氏特种机械系统公司继承了国内坦克的研究成果,因此董锋接过手,组织专家组论证后以99A3改进型为蓝本研发新一代主战坦克,所以在现阶段董锋从军方那里接收了几辆99A3进行测试和验证。
按照专家的建议,杜氏特种机械的第一代主战坦克重点要改善99A3火控、动力和装甲三大部分,因为杜氏的优势就在于电子系统和材料、加工工艺等方面,以杜克主持研发的高速目标识别和预测系统为基础,加上高智能的战区联合战术系统,可以让坦克集群集中火力打掉战场上威胁最大的目标,进而取得战术优势。
这种集中火力务求一击必中的思路不能说有错,在之前演习中也展示出来巨大的威力,在同等条件下没有加装这套系统的对手几乎溃不成军。但是很快杜克的这个战术思路就被人找出了漏洞,那就是如果以主动牺牲的方式去吸引火力,杜克这套系统就会暴露出火力浪费的缺陷。
也就是说为了保障一击必中,通常会以俩倍甚至三倍火力进行围歼,如果在弹药充足的条件下,这种方式显然具有无与伦比的威力,但是坦克所带的弹药基数总是有限的,如果浪费过多显然也具有很大问题,而且在炮弹装填激发当中是有时间的,当对手以巧妙方式吸引住火力,而真正的杀手锏却放在别的地方,那么往往这套系统就会失去优势了。
毕竟这套系统的危险识别和判断来自于战场上的敌我形势情报,而敌军的攻击位置信息又是具有高优先级的,所以系统再智能也脱不开对战场真实情况的把握,如果对手有意针对这套系统的特点,在这方面放出诱饵,系统是不会智能到识别出谁是诱饵的地步。
所以在坦克对坦克的单纯决战中,或许对手就可以利用一些环境条件让我军无法观测到真实的战场情况,从而有效抵消这套联合战术系统的威力,因为没有信息来源,系统等于是睁眼瞎。
董锋的坦克团队也很快意识到了这一弱点,所以他们将杜克新开发的那个小型无人机纳入到这一战术体系中来,以小型的无人机作为整个坦克编队的空中眼睛,形成一个立体化的观测系统,为整个进攻集群提供更加可靠的敌方信息,从理论模型上看,整个体系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无人机灵巧隐蔽,坦克在高速运动的情况下要想击中它们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此这种搭配堪称是种绝配,原本在规模较小的情况下,这套体系表现十分出色,但是模拟测试面对规模较大的战场,这套系统就出现问题了。
无数动态的目标信息被传递到战区联合战术系统之后,系统随时在动态调整危险目标,当这个调整达到某种频度,董锋的团队就发现,其实等于是没有瞄准目标了。
也就是说,在营级或者团级规模坦克对战的情况下,系统会很好地高效运转,寻找到危险目标自动提示摧毁;但是当规模上升到师级规模数百辆坦克混战,利用无人机掌握了整个战场态势后,系统反而就极其低效起来,瞄准对手出现了极大问题,因为危险目标总是在频频改变之中。
杜克在研究中心仔细地看了不同规模下的模拟作战结果,当双方混战中的坦克数量超过200辆之后开始显现这个问题,而超过300辆以上则更加突出,基本上失去了智能选择作战对象的效果,而不得不转成人工操作方式。
当初在设计这个算法的时候,杜克可没有想过现在还有数百辆坦克对战的场景,因此测试方面并没有指示克里进行多种大规模作战场景的模拟,对于这个问题,杜克认为并不是很难解决,只需要在算法中增加一条规则就可以解决:当目标对象过多的时候,以某个距离内的目标为优先打击对象。
这样在并不妨碍整个系统的完整性就可以解决这个类似于临界溢出的问题。
这个BUG修订后,杜克通过秦泰然发放补丁修订了全军中已经装备的电子作战系统,杜克非常庆幸这个BUG是在家里就发现了,如果真是在战场上才发现,那真是会害死很多人。
经过了这次事件,杜克对于军品研发测试有了极大的重视和警惕,要求项目组每个项目结束前都要经过各种极端场景的测试验证,即使那个场景现在看起来完全没有多少实战意义,杜克也会要求测试在这种场景下的表现情况,尽管有些发现的问题限于成本可能不用修改。
但是有了这些测试结果,杜克起码能够让战士们清楚,在某种情况下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可以采取什么措施来避免,不至于当这种情况真的出现之后让人手足无措。
在杜克的这个原则下,杜氏特种机械以后打造出来的主战装备都有着极强的可靠性,虽然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将付出几倍的测试开销,使得杜氏特种机械的研发成本远远高于竞争对手,但是其产品极高的可靠性让这一切付出都有了很好的回报,在战场,那得是挽回了多少鲜活的人命。
为了让模拟测试有着更为逼真的效果和更大规模,杜克再次扩大了研发中心的运算能力,不但申请了利用国内最新技术建设的超级计算机中心,还一手将超级小型机集群规模直接扩大了三倍,为此,杜克将付出几十亿元的代价。
等到整个工程完成之后,杜氏特种机械将会拥有国内军工企业中最为庞大和先进的计算中心,在这个系统中开发出来的各种仿真应用程序,可以让每一种产品在设计阶段就会有着极其完善模拟测试环境,提前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极大地减少了产品定型后发生问题的概率。
(感谢书友“lornaml”捧场打赏)
第四百五十九章 海水淡化
跨进2017年之后,孟加拉核电工程提前完工,由于其300MW功率同莲花基地100MW实验堆差距不大,刘建基他们建设方案中采用多头并行建设方案,核岛、常规岛和输变电线路同时开建,加上莲花堆自有安全性高,对基地建设安全要求低,这样就使得建设周期大大缩短。
投放核燃料后临界测试一次性通过,很快就转入了商业运行状态,开始为孟加拉国家电网输出稳定的电流,蔡思强在孟加拉同期开建的手机生产线和智能电视生产线,成为孟加拉核电工程的第一批用户,开始生产针对南亚和中东市场的特殊定制手机和智能电视产品。
受到这个成功案例的刺激,孟加拉政府接连同东方新能源签订了原地扩建1个300MW莲花堆核电站,以及在别的地方再建一个600MW核电站的合同,这次孟加拉政府学聪明了,他们以特许权和土地作为股份,占据新核电站中百分之二十的股份,等于还是一分钱不出就拿走了五分之一的收益。
这个比起BOT方式来说,孟加拉政府能够除了税收之外更快地拿到真金白银,当然由于杜克莲花堆建设成本明晰化后,高达3500美元的每千瓦建设成本,使得这个核电站的账面利润不会像东方新能源早期预算那么高。
对于李家和SAL公司来说,这个建设成本不过是左手倒右手的游戏,尽管里面多了一个李副主席家族分红,也是一个很划算的买卖,完成可以从孟加拉国内税收的抵扣中收回来。
这个整体投资高达30亿美元以上的核电站建设方案,也会让孟加拉政府方面多一处极其可观的账面资产,毕竟他们要占据百分之二十股份,虽然这部分股份没有涉及到经营管理方面的变化,但是孟加拉政府完全可以用这部分股份进行融资或者其他抵押等。因为这是其少有的优质国家资产。
更重要的是有了这些电力,孟加拉政府能够极大缓解国内电力紧张问题,减少对于来自印度电力的依赖,说起来好像,老印自己国内电力都短缺得一塌糊涂,但是为了政治因素竟然还卖电给孟加拉,当然这个价格不便宜,比起东方新能源给孟加拉当局的上网电价贵多了,差不多就等于零售电价。
针对这个情况,孟加拉电力部门的头脑灵活的人士,甚至开始策划看看能不能通过谈判,在东方新能源核电二期工程完成后,新建三期工程发电反向卖给老印!
这个世界永远不缺乏脑袋灵活的聪明人,孟加拉电力部门打这个主意的人,显然看中了现在东方新能源同印方还没有多少联系,瞅着这个空子想吃掉这中间的差价和税收,对于这个名列世界穷国前茅的国家来说,有这种空手套白狼的机会,那是不用白不用。
当然这是后话,现在连孟加拉国内自己的电力供应都还没有满足,还谈不到这个份上。
孟加拉莲花堆核电的运行成功,很快这个影响范围就超出了孟加拉国内,开始在穆斯林世界发酵,首先引发参观考察的不是孟加拉的穷哥们,而是来自富得流油的海湾国家,他们不缺钱,在他们国家贫瘠的沙漠化土地下面,流淌着黑色的黄金,这直接导致他们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那一小撮国家之列。
但是他们极度缺水和缺电,石油当然可以转变成为电力,但是这个转变过程中费用太高,污染也太严重,而采用火电方式也是存在着同样的问题。正因为这样,在这些国家里淡水比石油来说还要珍贵。
当这些大金主参观完孟加拉花园式的核电站之后,这种完全不同于现今世界的核电站让他们是大受震动,所以他们很快就纷纷向建设孟加拉核电的东方核能L公司提出了参观莲花堆基地的要求,他们想看看孟加拉这个核电站是不是中方树立的唯一样板工程。
结果更让他们震惊,莲花基地具有的高端度假区的设计立刻就征服了这些钱多得都不知道怎么花的人,看着研究中心、实验堆和生活区之间完全没有严格的界限,而了解到这里生活的人们每个月定期检查的身体状况同外界生活完全一样,没有人穿着厚厚的防护服装,一切都看不出这是一个令人听而生畏的核电场所。
再也没有比这个亲眼目睹看到的情况更加有说服力的了,这些大财主们很快就相信了莲花堆的确是国际上现今最为安全的核反应堆。何况设计这个莲花堆的还是去年的新科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在蔡思强主持,杜克陪坐的考察欢迎会上,海湾国家联合考察团的阿勒瓦王子问道,“杜克博士,请问您们有没有技术能力或者说计划,将莲花堆核电站改造成为可以制造淡水装置?”
听到阿勒瓦王子的这个问题,杜克脑袋轰的一声,仿佛一团迷雾中露出一丝光明,自己以前老想着从核电发电中偷偷剩下一部分来做提炼工作,怎么就没有想到将这个东西改造成为淡水转换装置,直接增加一道提取工艺得到其中重水呢?
这样做只是相当于抽取了海水淡化中并不想要的一种东西,就算耗用掉一些能量,也大可推给这个系统的效率上面,只要自己这个转化淡水的装置比起当前其他装置效率高那么就足以获得竞争力了。
想想自己还真够笨的,放着一条康庄大道不走,好不容易现在才费尽心力搞出来了莲花堆二代。如果一开始就搞这个海水的淡化工程,说不定现在都已经开始源源不断地获得比莱姆所需要的东西了。
他这边稍有走神,阿勒瓦王子却以为杜克在思考,其实利用核能将海水转化为淡水不是什么新鲜概念,世界上至少都有人已经研究十多二十年了,从原理来说并不复杂,就是利用核反应堆产生的热能使海水脱盐转化为淡水。
从现在的技术水平来看,一座200MW核供热堆与多效蒸馏淡化工艺相匹配,每天产淡水可达16万吨,以现有核反应堆的建设和运维成本来说,每吨淡化水的成本约为5…6元,这个成本显然太过昂贵了,比起海湾国家输出的石油还要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