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知道那个萧老头平日里一般都会在庙墙脚下摆摊的,于是便径直的走了过去。
城隍庙西墙下,萧老头经常摆摊的地方空荡荡的,今天没有出来摆摊做生意。我四处看了看,惊奇的发现城隍庙偏殿门口拉起了一条黄色的警戒线,有两个警察站在那儿抽着烟聊天。
可能是出了什么事儿,我想,一面转身走回到炸锅旁。
“老伯,那边出了什么事儿?”我问熟悉的摊主老头。
“哦,你还不知道么?昨晚,卖古董的萧老头死了。”摊主压低声音悄声说道。
第三章
清晨,连绵了一夜的细雨初歇,雾气霭霭,若隐若现。有早起的人们经过城隍庙破败的偏殿时,发现了倒毙在殿内的独眼萧老头,每逢初一庙会的两天,他一般就会歇息在那座阴森森的殿内。那具尸体的面目十分的狰狞,惊恐万状,连那只灰白色的盲眼都瞪出来了……
有人即刻报了案,警察围起了警戒线,勘查完现场后拉走了尸体。
“一定是黑吃黑要了那老鬼的命。”摊主自言自语说道。
小县城里的人们习惯把与盗墓有关的人鄙夷的称为“鬼”,萧老头常年鼓捣来一些出土的铜钱瓷碗等小东西来卖,自然是老鬼了。
湘西的这座小县城治安一向很好,已经有两年没出过人命案,这次可算是本地的一件天大的事情了。
萧老鬼不是本地人,他的死也许可能与墓赃有关,昨天晚上我刚刚买下了那只裸婴石化胎,今早他就暴毙了,真是巧呢……我的心中隐约有着一种说不上来的不祥预感。
我下意识的摸了摸口袋里的雕像,越发觉得这个裸婴的来历有些可疑,是件不吉之物,难怪我昨晚看到它的那双小眼睛时,就似乎觉察到了一种莫名的邪恶。
我转身离去,走到城隍庙后面的野地里,掏出雕像托在手心里看着,这东西大概是从哪座坟墓里挖出来的,肯定是不太干净的,于是把手一扬,将其抛进了草丛中。
默默地往回走了几步,想想这东西毕竟花了我二十块钱呢,而且这个与我有着相同遗传的六指,还未出世便夭折了的小男婴,也说不定它的祖上和皇甫家还有什么渊源呢……我走回来拨开了草丛,轻轻地拂去沾在裸婴身上的泥土,最终还是揣回到了口袋里。
回到文物管理所,走进了办公室,老主任果然没来上班。我打开文件柜,翻出来以往处理古董贩子的登记簿,很快查到了记载着萧老头的那一页。
一年前,萧老头倒卖了几件清代道光年间的瓷器,被县文物所稽查到,后因为那几件瓷器非官窑制品,所以也就罚款了事。
我查到了他当时登记的住址,是武陵山脉酉水边上一个叫做“烈烈排”的地方,湘西苗族土语“烈烈”意为老鼠的意思,“排”则是坪,普通话就是老鼠坪,顾名思义那儿的老鼠一定很多。
我找纸笔迅速地记下了地址,锁好文件柜,匆匆离开了办公室。
今天是周末,老主任既然到现在也没来上班,八成是回乡下他老家去了,要到周一才得回来,这样我就有两天多的时间,索性跑到烈烈排去一趟,说不定能找到点有关裸婴雕像来历的线索呢。我总感觉它似乎和我们皇甫家有点渊源,这个世界上,毕竟长有六指的人不多。
如果这个时候出发,天黑时分应该可以赶到酉水边,至于那个“烈烈排”能否找到,就要凭运气了。
回到家里,父亲正在准备午饭,我瞥了一眼,依旧是青菜豆腐,瓷盆下扣着几只毛蛋。
“老爹,我要出差,一两天回来。”我对父亲说道。
“啊,吃了饭再走吧。”父亲流露出慈爱的目光,他知道干文物稽查员这行当,经常会时不时的外出。
我又瞥了一眼盘里简单的素菜,叹了口气说道:“唉,又是青菜豆腐,我不吃了,赶时间。”进了东屋,简单的收拾了一下,拎着帆布包转身出门。
“回来时爹一定给你炖肉吃。”听得身后父亲似有歉意的叮嘱声。
去往长途汽车站的路上,我经过了县医院的门口。
这时,一个念头突然出现了,应该再去问问王主任有关裸婴雕像脑电波的事情,他是父亲多年的老相识,而且据说我出生时还是他给接的生呢。
“小明,你又来啦?”走廊里,王主任换了便装正要出门。
“嗯,我想再问问你关于那个雕像的事情。”我说道。
“大概是机器出了毛病吧,这台新引进的设备我们还不是太熟悉。我现在马上要出差,卫生厅有个会议在省城召开,等我回来后,你再把那个雕像拿来单独做一次扫描,仔细的分析研究一下。”王主任匆匆打了个招呼说道。
“好吧。”我无奈只得走出医院,王主任拎着包往汽车站去,正好顺路。
“听老爹说,我是您给接生的?”我搭讪道。
“是的。”王主任点了点头。
“我娘她人长得很漂亮是么?”我问道,父亲总说母亲俊,总得听听外人的评价才是。
“嗯,你母亲是个下江的美人,皮肤好白,古人说苏杭二州出美女,果真是不假啊……”王主任似乎沉浸在了遥远的回忆之中,听得他轻声叹息着说道,“她是浙江湖州人,讲话吴声浓软,很好听的,当年可以算是我们这个小县城里最标致的女人了。”王主任的脸上浮现出了一丝微笑。
“唉,可惜‘自古红颜短薄命’啊,死得这样早……”我不由得心生感慨,鼻子微微一酸。
王主任似乎已经完全沉浸在了往事的回忆之中,眼神儿显得格外的迷离。
世人都说湘西神秘,此地山高林密,谷深洞多,雪峰山和武陵山脉海拔落差极大,沟壑森森,山道崎岖,遮天蔽日。自古以来赶尸的,放蛊施巫的,唱傩戏收黑落洞的无所不在,当然也是遁世修炼的好去处。
长途客车颠簸于武陵山脉的崇山峻岭之中,车上的乘客寥寥无几,都是短途客,近黄昏时分,终于来到了酉水边。我在省道路边的一个小站下了车,向一个蹲在路边抽着水烟筒的老人家问路。
“烈烈排?七八里山路呢,你去那儿做么事?”那老头迟疑的目光盯着我,慢吞吞的问道。
是啊,跋山涉水的,我此刻怀疑起这趟酉水之行是否值得了,独眼萧老头已经死了,他家中会有什么我想要知道的答案吗?也不晓得公安局是否已经了解到了死者的住址,可别跟他们碰上,到时候就难以解释了。
老头见我犹豫着,便“哼”了一声站起身来,临离去时甩下了一句话:“那儿的人都已经搬走了,只剩下了老鼠和坟地。”
我吃了一惊,忙上前两步追问道:“老伯,那儿一户人家都没有了吗?”
“听说还有一两户吧。”老头边说着走远了。
也就七八里地,我抬头看了看天色,既然来了,就一定要弄个明白,倔劲儿上来了,于是毅然地向大山的深处走去。
天色越来越暗,山路崎岖不平,两侧的山峰黑沉沉的,仿佛要压倒过来似的,树木和竹林隐匿于黑暗之中,路上一个行人都没有,只听得自己的鞋底在碎石子路上的踢踏声。
我掏出手电筒,微弱的光线勉强看得清前面的道路,唉,早就该换电池了。
路边及林中游动着点点绿芒,那是山里的萤火虫。古人曾有捕萤火虫入袋借光读书的传说,我随手捉了一只,放在手心里,荧光习习,发光点是那虫子的腹部,但很快的,那微弱的绿芒便渐渐黯淡下去了。
约摸走了一个时辰,拐过一座山脚时,手电筒电池耗尽,彻底的没亮了。
我沮丧的望了望前方黝黑的树林,惊奇地发现有好几团无声无息游动着的绿莹莹鬼火。我知道鬼火是人死后分解出来的磷在空气中的自燃现象,因此并不害怕,试探着走了过去。
须臾,月出东山,大地一片清明,山路蜿蜒着穿过那片鬼火。走到近前,方才游动着的绿芒已然不见了,低头看去,果然是一处坟茔地,蓬蒿丛中的土坟前后大大小小竟然有七八十座。
清冷的月光下,每一座坟头土堆上,竟然都蹲着一只猫头鹰……
我从小不怕走夜道,可是如此情形还是第一次遇到,霎时间隐约感觉到后脖颈处冷飕飕的,浑身起鸡皮疙瘩,如落入冰窖般的心一凉,腿脚登时也迈不动了……
我呆呆的怔立在了那儿,而那些猫头鹰也只是瞪着绿莹莹的眼睛,不动声色的凝视着我。
许久,我透过口气来,试着移动着脚步,缓缓的向前走去,眼睛余光瞥见那些绿色眼睛并没有反应,于是便踉踉跄跄的急速奔跑了起来。
也不知跑了多远,前面的树林里终于露出了灯光。
第四章
这所农宅深藏于竹林之中,透过摇曳的竹影,看到有微弱的油灯光投射在窗上,没有狗吠,也听不到其他动静。
我回头望去,月色迷离,方才看到的一切都已经隐匿到了黑暗之中。
“喂,老乡,有人吗?”我走上前去在门板上扣了两下。
须臾,听得门内发出了窸窸簌簌的声音,过了一会儿,门开了,露出来一张满是皱纹的脸,斑白零乱的头发下是一双呆滞无神的眼睛,这是个上了年纪的女人。
“你是谁?”门内的阿婆狐疑的目光盯着我问道。
“我与同伴走散了,我迷路了。”我想还是不要透露此行的真实意图才好,这山里的气氛着实是有点诡异。
阿婆闪开身子让我进了屋,湘西山里人一般是不会拒客的。
这是三间土房,堂屋里十分简陋,除了靠墙角立着锄头铁耙之类的几件农具外,只有一张粗糙的八仙桌和两把椅子,桌上点着一盏破油灯,光线暗淡。
“阿婆,您这儿有吃的么?”我此刻肚子空空的,实在是饿了。
“只有红薯。”阿婆边说着转到后堂去端来了一簸箕煮红薯,放在了桌子上。
“谢谢。”我伸手抓起了一只红薯,阿婆的目光扫了一眼我手掌上的六指,面露诧异之色。
“阿婆,这里是什么地方?”我嚼着红薯问道。
“烈烈排。”阿婆回答道。
哦,终于找到了。
“方才来的路上,我看见有一片坟地,还有好多猫头鹰蹲在坟头上呢。”我又抓起了一只红薯。
阿婆看了我一眼,说:“烈烈排在我们苗家土语中就是老鼠很多的意思,老鼠又喜欢在坟墓里做窝,因此就引来了猫头鹰。”
哦,原来那些猫头鹰是在坟墓上捉鼠的啊,如此,我心中略微感到踏实了,方才倒是虚惊一场。
“你们这个村子挺偏僻的,好像住户不多么?”我试探着问。
“村里没有电,上个月萧老头也搬走了,现在就只剩下我们一户了。”阿婆叹了口气道。
看来是白跑一趟了,我想。
油灯暗了下去,噼啪作响,阿婆拔出发簪挑了挑灯芯,光线骤然间又明亮了起来。
此刻我注意到了桌子上方紧贴在墙上的一个小镜框,镜框内镶着一张发黄了的两三寸大小的黑白照片,吸引了我的目光……
这是一张三个人的合影,曝光不太足,画面有些暗淡,左面是一个清癯消瘦的中年男人,表情严肃。右边是个中年女人,盘着发髻,装束古怪,带着异域情调,那双眼睛仿佛在直视着我。
这女人的面庞和眼神儿好像在哪儿见过的,我心下寻思着。
中间之人是一个面庞清秀的青年男子,身着浅色中山装便服,头戴灰布帽子,右手轻轻的搭在了左面那个男人的肩头,面露着微笑。
这是一张再熟悉不过的面孔了,尤其是他那搭在中年男人肩头的右手,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长着六根手指……
那人是我的父亲。
阿婆留意到我在目不转睛的盯着墙上的照片,脸上流露出一丝淡淡的笑容,她指着照片说道:“这是当年在老挝时拍的照片,算算都已经有三十多年了,左边的那个就是我的男人,瞧他那时候多年轻帅气啊。”
“是啊。”我随口附和道。
“中间的叫皇甫哲人,是我男人在勘探队时的湘西老乡,右边的女人是当地人,听说是个巫师。”阿婆逐一解释道。
我以前从来没见过父亲有这张照片,他是一个不喜欢照相的人。
望着我那驼背老父亲年轻时的模样,那清秀的面孔,忧郁的眼神,淡淡的微笑,一时间心里觉得甜丝丝的。
“他死了三十多年了。”身后传来阿婆叹息的声音。
“谁?”我不经意的说道。
“皇甫哲人。”
我笑了,甚至微微的笑出声来,我的父亲,我的六指老爹明明在家里活的好好的。
“阿婆,您错了,皇甫哲人尚在人世。”我忍住笑意更正道。
“你怎么知道?”阿婆狐疑的目光在我的脸上游移着,最后落在了我右手的六指上。
“是的,我叫皇甫小明,是皇甫哲人的儿子,您瞧,这是皇甫家的遗传。”我将右手掌凑到了油灯下,第六根手指长在了小拇指的外缘,与照片上父亲的六指一模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