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想当太后,必须另辟蹊径给自己创造条件。比如,三皇子若死了,她将一个年幼皇子收归名下,这不就有条件了?
还有一个条件,就是皇帝挂掉。太后嘛,死了老公才叫太后啊。
明贵妃的样子很可怜,但是小冬并不同情她。
她的野心很大,而且当年和姚青瑗的死还有些不清不楚的关系,即使对自己的亲生女儿,也是表面一套背地里一套。
说起来,以前小冬觉得六公主跟着宋淑妃,没学会什么温柔谦逊,才识更加不用提。但是宋淑妃做为一个娘,好歹还是愿意给女儿撑腰的,六公主当时婚事不协,她也没少跟皇帝哭过求过。
以前不明白的事,现在明白了好些。
看事情不能只看表面。
明贵妃和五公主那样母慈女孝的场面只是假相,反而淑妃和六公主吵吵扰扰的更真实亲切。
圣慈太后摇了摇头:“自己做下的事,也得自己去承担。贵妃倘若没做过什么,自然不用害怕。”
圣慈太后的意思很明白。
倘若明贵妃做了什么,那她也不用再求情,求也没用。
明贵妃慢慢直起身。
她脸上带着绝望的神情:“太后娘娘当真如此铁石心肠?”
圣慈太后脸上带着悲悯,可是她说:“你这么些年来,午夜梦回,就没有后悔惧怕的时候?旁人不提,曾经在你身边服侍过的那个碧桃,真的是上吊自尽的吗?”
明贵妃的目光有些躲闪,低声问:“太后娘娘还记得她……这都多少年的事了……”
“是啊,许多年了。”圣慈太后说:“你也还记得她吧?”
门外面已经站了好几个孔武有力的他宦官,殿内也有宫人,明贵妃又不是什么身怀绝技深藏不露的高手,倒不怕她对圣慈太后不利。
外面宫人禀告说:“太后娘娘,紫宸殿高掌侍求见。”
高女官?
明贵妃打个哆嗦,膝行向前,却被宫人拦阻。她朝圣慈太后的方向伸出手,哀哀恳求:“太后娘娘,好歹看在我这么些年恭谨服侍的份儿上,救我一命”
圣慈太后转过脸去,朝一旁的采姑点了点头。
采姑会意,过去开了门。
高女官先向太后请安,又说皇上召明贵妃有事,这便要带她去。
其实屋里人都明白,这所谓的有事,只怕是明贵妃东窗事发了。
明贵妃也知道事不可为了,慢慢的扶着膝站起来。
大概是知道求也无用,反正已经到这一步,她反而镇定下来了。
看起来,倒还是一副贵妃的派头。
没有皇后,贵妃实际上就是皇帝的女人里头地位最高的。
高女官也没对她无礼,客客气气的请明贵妃动身。
明贵妃看了她一眼,目光中带着不加掩饰的恨意。
高女官淡然自若,仿佛明贵妃眼里透出的是温柔也好,还是射出刀子也好,都同她没关点干系。
明贵妃走到门口,几个宦官和宫人有的在前有的在后,反正不管她想夺路而逃或是想暴起伤人,都绝没有那个机会。
明贵妃停下脚步,回过头来,忽然问:“请问郡主,我妹子到底是死是活,身在何处?”
小冬怔了一下。
明贵妃要不提,小冬真想不起她妹子来。
小冬诚实地摇摇头:“我不知道,那年变乱后就没了她的消息。”
明贵妃一笑,有些自嘲地说:“她倒比我聪明多了……”
高女官的人将明贵妃带走了,采姑长长的松了口气,拍了拍胸口:“哎哟,这叫什么事儿……”
小冬琢磨两件事儿。
明贵妃做了什么?
还有,她走时说起她妹子,又是什么意思?
圣慈太后倒拉着小冬的手安慰她:“可吓着没有?”
小冬摇摇头:“有太后娘娘在,我才不怕呢。”
圣慈太后微微一笑,摸了摸她的头发:“嗯,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回去问问你父亲就知道了。”
就算太后不这么说,小冬也是要问的。
不过这会儿她关心的是另一件事:“五公主她……会不会被牵连?”
“不会的。”圣慈太后说:“你不用替她担忧,放心吧,皇帝心里明白着呢。”
+++++++++++
这章是重写的,原来写了一千多字,觉得不好。
现在也觉得不好,但是比原来写的要顺畅多了。。。。
第一百八十二章
圣慈太后打发了宝珠送她出来,小冬有些心神不宁,明贵妃、五公主的身影总是在眼前晃来晃去的。
“太后娘娘吩咐了,郡主直接出宫吧,慈庆宫就别去了。”
就算圣慈太后没吩咐,小冬也不打算去慈庆宫。
那里人多口杂的……
到了出宫门处,远远看到那里一团人,兵荒马乱的。
宝珠和小冬今天都吃了惊吓,说是惊弓之鸟也不为过。宝珠忙停下来,让人先过去探问是怎么了。
宝珠和采姑都是圣慈太后身边的老人了,体面非凡,这边一差人过去,那边忙有个中年宦官颠颠儿的跑来回话。
原来不是象她们想的有什么动乱,而是今天慈庆宫里有好几个人昏厥过去了,其中一个上了年纪的只怕情形不好,刚才抬了来让家人接出去了。另一家来接老太太的只见这边抬了人来,还以为是自家的,结果扰攘一番才各自弄清楚了。
宝珠这才放下心事来,直送小冬上了车,见是秦烈亲自来接的,才放心的回转。
说起来,郡主也是有福气的。安王为了怕委屈这一儿一女,从姚王妃去了之后就不娶了。郡主嫁的这个男人虽然只捐了个官身,可是一看就是可靠的人。这女人啊,最要紧的是实惠。面子上风光那没用。
没谁比宝珠她们这种在宫中待了多年的人更明白了。
要说面子上风光,谁有皇家风光?皇后,皇妃,皇子皇女……
就连太后,也是孤枕冷衾。晚上睡不实,醒过来之后就再也睡不着了。
宝珠想到明贵妃……又想到现在安置在慈庆宫的圣德太后。
当年圣德太后失势前的那场大病,就有人暗地里风传,说其实圣德太后其实不是病,是小产亏虚。还说她将宫外俊男假充宦官,带进宫来私会云云,说得有鼻子有眼儿,好象个个都亲眼见了一样。
这当然不是真的。
宝珠比谁都清楚圣德太后,那个女人独断专横了一辈子,恨她的人不少,可是她在品行上头是没得说。
那些造谣的人也太没谱了,不想想宫里上下多少双眼睛看着。圣德太后又排场惯了,出出入入,进食安寝都是一共四十个宫人排两班儿轮候着,她就是想偷人,也得能偷着啊,偷着了放哪儿?
要是知道怎么偷,说实在话,宝珠都想偷一个呢。
白天还好,夜里漫漫的寂寞冷清,真的很难捱。宫里头也有假夫妻,宫人和太监假凤虚凰,甚至宫女和宫女之间结下什么情谊……
虽然不象外面的夫妻间真能做些什么,可也是恩恩爱爱,知冷知热——
刚才秦官人接郡主的时候,那眼睛只一扫,把人从头到脚都细看过了,扶着上车的时候更是无微不至,怕碰了脚所以车辕特意放低下去的,回来只怕得重新再套一次车。怕碰着头,那手是虚护着车门框的。
这不是什么表面功夫。
宝珠心里感慨——
她可不敢在外面多停留,宫里现在可是多事之秋。别说她是太后身边的人,连贵妃都不知下落了,她有什么体面?
宝珠回去向圣慈太后回了话,出来时采姑正吩咐宫人清扫后殿偏殿的屋子。
这原不是清扫的日子,只怕是采姑不放心,借着清扫,让人查看下有无不妥。
换了宝珠也会这么干。
采姑回头看见她,点了一下头,又示意她别走。吩咐完事情,采姑走了过来。两人站在廊前低声说话。
“郡主送走了?”
“嗯。在宫门那儿看着乱糟糟的不成样子,慈庆宫有人熬不住。怕是宫里大办,京城里也有要跟着出殡的。”
“哪回国丧不得搭上些人。”采姑压低声音:“高菁她们一路朝东走的,出了顺安门。”
出了顺安门,就不是后宫的地界儿了,她们的人想再打听消息可不容易。
但这也说明,贵妃犯的事儿大了,涉及朝堂。
“难道交给刑部?”宝珠话一出口,自己就知道说错了。
后宫的事自有后宫法度处置,贵妃再怎么说也是皇帝的嫔妃,哪怕她真犯谋逆大罪,为了皇家的体面,也会了结得无声无息,对外头就报个病亡什么的。
“多半皇上要亲自过问吧。”
两人都沉默了。
宫里就是这样,几番起落难料,一时富贵无极,一时落魄成泥。
“唉,这一年又不得太平了。”
不知道还有什么人被牵连进去。
贵妃身处深宫,她要做什么事,必不是自己做的。肯定有人传递消息……这种事情一查起来,相互攀咬,谁也不知道晚上会不会有人破门而入,直接把自己拖出去。
两人又沉默了。
小冬在马车上低声和秦烈说了刚才在长春宫发生的事情。
“贵妃她临走的时候,问起明夫人,你还记得她吧?”
“记得,印象不深。”
明夫人以前在安王府里头就象个影子一般,无声无息的,秦烈那时候住在王府,总共没见过她几面。
“景王之乱的时候她失踪了……”
以前小冬没细想过,为什么单单明夫人失踪了呢?她所住的那个院子并没有事,丫鬟们都安然无恙,可是没人说得清楚,当时都很慌乱,以为明夫人就在屋里,可是后来再寻她就找不到了。
是乱中有人将她杀死了?掳走了?
还是,她自己走了?
明夫人失踪之后,安王对此事缄口不提,也没有追查过。小冬以前觉得,因为这事涉及女眷名节,怕有碍王府的声誉,所以安王才没有查下去。
秦烈的注意力却不在明夫人身上。他紧紧握着小冬的手:“明贵妃竟然闯到长春宫里……要是她狗急跳墙伤了你和太后怎么办?不成,往后几**不能再进宫了,回去就差人给你报个病。”
小冬想起来也觉得有些后怕。
她在慈庆宫已经遇到过高女官一次,那会儿她行色匆匆,可能就是在寻找明贵妃——也可能还有别的后宫嫔妃牵涉到这件事情当中。这种事情一向牵连甚广,报病待在家中无疑是稳妥的办法。
小冬心中一直疑惑,晚间和安王说了明贵妃的事情之后,终于忍不住问出来:“父亲,到底明夫人是生是死?她的下落您可知道?”
——————————————
心情非常糟糕。今天我的盛大通行证被盗,里面的点数全被洗空。幸好编辑及时帮着找回了密码,所以作者后台和评论区并没有什么影响。
钱的损失并不很重要,关键是一下子没有了安全感,就象被人扒了衣服一样。
我从来没想过还有盗号这回事,所以都没有绑定手机什么的。大家一定要吸取我的教训,千万不能懒省事,马大哈,现在后悔郁闷~~
第一百八十三章
安王这几天并不显得特别忙碌,他穿着件素白的长袍——一点也不显老。说他是赵吕的哥哥肯定没有人怀疑。
小冬觉得温文尔雅、面如冠玉这些词儿扣在安王身上那是一扣一个准,再合适不过了。
安王把手里那扎系着蓝带的白色信笺放下,有些懒洋洋地说:“这肩膀有些酸哪……”
小冬立马讨好的过去替他捶肩膀。
这活计她没出嫁前常干……嗯……想一想自己真够不孝的。成了亲之后顾着自己小家的时候多了,自然把父亲和哥哥都忽略了。
也怪不得人常说,儿女都是债,尤其女儿是赔钱货。尤其在这个时代,你说养大了女儿有什么用?前十几年娇惯着,后面几十年都是别人家的人了,还得破费偌大一笔嫁妆,可自家父母哪得着孝敬了?
安王舒服得唔了一声,示意另一边肩膀也得照顾到,翻着那叠信,有些漫不经心地说:“她现在做着道姑呢,日子还算自在。”
小冬手顿时一抖,捏得安王哆嗦了一下。
“她……为什么要走?”
“她早就想走了。”安王说:“从你母亲过世的时候,她就提过一回,想到观里去。那会儿明贵妃和皇后正如火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