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鱼跃龙门-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阳失序。
  追逐在一个茶馆门口终止。两个人在一棵黄桷树下坐了,要了一壶茶。鱼非鱼解开了腰带,抖着衣袂风凉,露出里头白花花的中裤。
  红线看在眼中,恨在心里,拿眼睛一个劲儿地剜她:这还是女人么?正经男人也没见这么大咧咧的。亏还是穿袍子的呢,这举手投足活脱脱就是一山贼流寇!
  要不怎么说来着?跟着这样的主人,若不具备超强的心理素质超厚的脸皮,估计早臊得撞墙自尽了。
  鱼非鱼对她的白眼早就麻木不仁了,撇撇嘴,抓起茶壶就对上了自己的嘴巴。——倒是连茶碗都省了。
  “我还要喝。”红线阴沉地一个字一个字地提醒道。
  “放心,我不会往里吐口水的。”回答真叫人呕心沥血肝肠寸断。美滋滋地啜了一口热茶,鱼非鱼斜着眼角,好心劝导,“我知道你想骂娘,想骂就骂,不用顾忌。我能理解的,这大热的天,很容易上火的。适当的发泄有益健康。”
  “咚!”红线忍无可忍地在简陋的桌子上擂了一拳。
  “哗啦啦”,对面的人置若罔闻,倾身给她倒了一碗茶,盛情款款地:“来,尝尝这新鲜的猪草茶。”
  红线鼓着腮帮子,很想生气很想咆哮的,可是一想到这市井中所卖的茶,大多都是苦不堪言,还真像是她形容的那个味儿,不由得感到好笑。又不想给她瞧见,便越发地拉长了脸,转头看别处。                    
作者有话要说:有猜到红线是谁的没有?猜对了,吃大白兔哦!




☆、92情敌

  茶馆旁边挨着就是一家酒肆,天气热,客人们倒是都愿意坐在外头。几领篾席,一张木桌,杯盘狼藉,跣足科头、箕坐横肱乃是下等人亲切与热闹。
  酒至半酣,自然的说话就活泛了。你一言、我一语,便从自家的婆娘娃儿热被窝扯到了乾坤社稷上。就像女人凑一起必定会谈论男人一样,男人们混在一处自然也会拿女人作馔。
  若说天下的女子谁是那立在风口浪尖上的?回答毫无疑问,是秦苏、黄、离四大家的女郎们。在哪家的女郎最有机会成为太子妃的问题上,就连过路的都参与了进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各执一词,各有各的追捧对象。
  有人言之凿凿说是秦氏女可能性最大,因为家世太过显赫,其祖父至今仍是安顺帝的座上嘉宾,遇着不能立决的大事,必定会延至宫中垂询。其父为当朝丞相,门上无数。其族兄即车骑大将军秦浮槎,太子的臂膀,自小便一起长大,出入宫禁如出入自家府邸,恩宠无上。
  但有人更看好苏氏,因为皇后娘娘喜爱苏氏女的刺绣,同时也一再地夸赞黄氏女的德操。
  至于安顺帝,他更爱听离氏女的七弦琴。《凤求凰》是宫中皇后寿诞上的必备曲目。
  于是便说到了圣上与皇后的感情上。说起来,这安顺帝对待自己皇后,普天下却也难以找出第二份来,那叫一个伉俪情深、相敬如宾。这位皇后宽容大度、勤俭明理,自年轻时便不喜奢华,常于宫中纺织,所织的布匹悉用作军需。在民间,是一个声名极佳、甚受爱戴的女人。朝中大臣对她也是敬重有加,常将其与前朝的明德马皇后相提并论,直说太子秉性肖母,体仁宽厚,实乃天阙之福。却又不失天生威严,所以才会有“战神”之美誉。这样的人物,哪个女郎不爱不想嫁?……可是太子妃只有一个,怎么办?……
  四大美人,谁上谁下,绝对是个大问题。搞不好,埋下隐患,动摇社稷,就不好玩儿了。难道也跟男子入仕一般,按不同的科目进行考试,由皇帝出题策问,或由丞相、御史二府及九卿策试,根据对策成绩高下分出胜负,谁拔得头筹谁做太子妃?
  那么,比什么呢?貌似四大美女都是术有专攻:苏氏的刺绣,据说能以假乱真引来蝴蝶;黄氏的操守,高洁谨肃,连皇后都称许不已的,能差到哪里去?……
  早在众人一致赞同四大美人一起嫁给舞枫的时候,鱼非鱼便憋了一口气。再听到美人们的绝活,心里就越发地不自在了,各种羡慕嫉妒恨的驱使,让她磨牙霍霍:“引来蝴蝶?不就是羊车巡幸的翻版么?把那线在蜂蜜里走一道就是了。……操守好……但愿洞房的时候别跟木雕似的。……有什么趣儿!……”
  后头听说离氏的七弦琴天下无双,不由得更是酸倒了牙:“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想要无双谈何容易?能让流鱼出听六马仰秣百鸟来朝么?吹牛!……”
  后又听到谈论秦氏女的文辞,坊间流传有“一片秋心吟不得,高楼夜夜月孤明”,“梦非芳草路,春若指间沙”,“秋霭初浓桐叶少,轻寒乍染落花多”……
  任鱼非鱼再不甘,至此也不得不叹服那女子的文采出众。她倒是也会不少诗词歌赋,可惜都不是原创。人家秦氏女可都是原汁原味不带剽窃的。
  况且,人家写的还真是好。这样的女子,只怕舞枫会很喜欢的。
  想到这一层,就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了。
  偏偏给红线这个黑心家伙看了个分明:“怎么了,没话了?你原来也有哑口无言的时候。”
  鱼非鱼的眼皮子跳了几下,桌子下的手狠狠地在她大腿上拧了一把:“不说话,没人把你当哑巴!”
  红线吃痛,一个抽搐带动桌子,差点没翻个个儿。碗里的茶水泼洒出来,滴滴答答流下桌面。
  “本事不济还不让人说,简直不讲理!”
  “你懂个屁!我就不讲理怎么了?有种你咬我啊!我正式警告你,从现在开始,你被禁口了,七日内不许你说一个字儿!让我听到了,直接丢你做一天营妓!”
  对于她的威胁,红线的答复是一声轻蔑的冷哼:“不丢你就是王八!”
  “成,我明白了。丫你这么爱顶风犯上,敢情真的想当营妓去。既然这样,这顺水的人情我还真的不能不做。”扑撒着胸口,嘴上毫不留情地摧残着。
  “张口营妓闭口营妓的,女人做到这个份儿上,不如死了的好。”红线恼意上来,也就懒得顾忌她的伪装,“下流、无良!真是女人中的害群之马!”
  “那可不!能把快乐建筑在你的痛苦之上,乃是我的志向之一。一日不斗得你俯首称臣五体投地我就一日不得安心。”
  “谁看上你,谁眼瞎喽!”
  该死的,居然连她男人都敢骂!
  “瞎猫撞上死耗子,终归还是有所收获。总比你这样的强,睁大眼都瞧不上的家伙,真是女人的悲哀。”
  “尖酸刻薄,有什么好!”
  “我的好,只有男人才知道,也只有喜欢我的才知道。你要是看我好,我还怕怕呢!对,说的就是你,别看我,看男人。人家像你这么大的早就孩子一堆了。光说你脾气坏,八成都是憋的。这阴阳交汇自有它的深刻道理。你呀,绝对是阴盛阳衰导致生理与心理的双重扭曲、变异。瞧瞧,肤色黯淡、面容刻板、眼神幽怨,十成十的怨妇模样。怎么,你爹娘真是后养的?不肯破费劳神所以才会迟迟不给你找婆家找夫婿?要真是这样儿,你说一声啊,好歹我也是你的主人,这种事完全可以替你做主的。这三条腿的蛤蟆不多见,两条腿的男人却是满大街都是。你就甭装淑女了,想要什么样的,尽管畅所欲言,就算是用抢的,咱也会替你划拉到一个称心如意的。时不我待,岁月如飞刀,刀刀催人老。做人要有责任感,哪能为了一己私心耽误孩子长大?往大处说,要是人人跟你这样儿晚婚晚育,人口得不到发展,国家势必会日薄西山垂垂老矣。一个苍老虚弱的国家又怎能抵挡住外侮的侵犯?届时,国祚不保、国本动摇,可不都是矜持犹豫造的孽!……”
  不愧是平芜城小有名气的讲唱大师,芝麻绿豆大点的事儿也能给说的西瓜大。配上她的眉目传神、语调起伏、手舞足蹈,不知不觉中便吸引了大批的听众。待到一席话毕,四下里已经是叫好声起,如雷贯耳。
  “承让、承让了!”装模作样地抱拳巡礼,姿态潇洒,颇是自得。
  红线此时竟也不急了,端起茶碗抿了口茶,慢腾腾地用所有人都能听到的声音说道:“早在小郎要了奴的那一刻,奴就是小郎的人了。莫说郎君想要把奴打发出去,便是要了奴的命,奴也没有二话的。”
  “咕唧——”鱼非鱼含在口中的茶水喷泉状涌了出来,眼睛也有脱窗之嫌。
  “难道不是么?”红线居然还冲她幽怨地睇了一眼。
  鱼非鱼顿时感到毛骨悚然,若不是太阳当空照,说不定她早逃之夭夭了。
  大白天的,不可能见鬼啊!!
  “家务事、家务事,非礼勿听,各位散了吧散了吧……”仓皇地跟观众拱手作别,心想真是倒霉,又给大雁啄了一口。
  “红线你再敢胡说八道,信不信我当街扒光你?”对女人而言,这算是最重的惩罚了吧?
  “哼!”红线不屑地扭转了脸。
  “哼!”到底没讨到便宜的鱼非鱼也别转了脸。
  这一调头,倒叫她瞬间转怒为喜了。
  街道的对面,有个卖字画的小摊子。摊主是个年轻的青衫男子,十分落寞地跽坐于一张小案后。面前摊着一本书,却是半日都不曾翻过一页。他既是拉不下脸来招徕生意,这满大街的人来人往也鲜有为他驻足观望的。
  这是一个贫寒之士,贫寒到不得不混迹在这受人歧视的市井中靠出卖文采而生活的地步。那象征文雅高尚的青衫,一旦沾染了世俗的尘埃,不知还能否洗得干净?
  鱼非鱼感到喝下去的热茶慢慢地沁出凉意来。若问她什么情况下最落魄?回答是:英雄末路、知音无觅、一天星月看多时,最是不胜清怨却飞来。
  她能看得出来,那书生的字画都颇有些造诣。尤其是那画,迥异于时下盛行的风格。画风虽然仍以细腻为主导,画的内容却突破了自魏晋以来的以神仙故事为素材的创作格式,而是以世俗人情味描摹对象。而正是这看似很寻常的画作,与这个时代而言却是极其稀罕的新生事物。
  也难怪川流不息的人群总是无人肯正眼相待。大抵新生的东西,都免不了会有这样的冷遇与歧视。                    
作者有话要说:亲,喜欢的话就请点收藏吧。收藏的多了,文才能给更多人看到啊,谢谢啦!




☆、93先生

  搁下茶碗,鱼非鱼直直地来到对面。那书生原本都在打瞌睡了,感觉到有人靠近,忽然一个激灵醒过来,麻利地自席子上起身,意思是要行礼,可一看对方不过是个齐胸高的半大孩子,顿时地就显现出失望和沮丧了。
  “这些都是你的墨宝?”鱼非鱼指着那几张风俗画,问,“青石是你的号?”
  “某姓谢,单名础,自号青石。”书生眼睛一亮,欣欣然有了生气,“你、你认得字?”
  鱼非鱼心不在焉地点点头,跟着问:“你为什么要画这种题材?买的人多么?”
  谢础满面羞愧地摇摇头。
  “明知不和与俗,为什么还要画?”敢于创新的人,都是英雄。保不准什么时候,这谢础就会在青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笔。——但愿不会是以生命为代价。
  一谈起专业,谢础立马就有了激情,面色红润,腰板挺直,满大街的人倒都成了空气一般。
  “今天下画风,延续的依然是前朝风格。但是小可不才,却另有自己的一番感触。或许不够完备,或许会行不通,但是,不试一试,怎知结果如何?”
  鱼非鱼顺口叫了声“好”。
  谢础受到鼓舞,士气大振。后退至一幅《醉酒图》前,手指画作问:“这位小兄弟,依你看,这画如何?”
  《醉酒图》是纯写实手法,描摹出酒肆内外几名酒客醉后的神态与动作。以丹砂涂面,渲染出酒意深浅;以衣袂飘摇、小童吃力的身形、表情,暗示着所搀扶的酒客的醉酒程度。最有趣的是一人赤膊跣足坐在一丛杂花下,旁边落着一只鞋子,正折了花往头上插戴,那醉态可掬,令人莞尔。
  “很有趣!栩栩如生,如临其境。假使百年千年后,风俗人物更替,单凭这幅画儿,就可以管中窥豹摸到今时今日的心跳。”
  谢础的眼珠子似乎要蹦出来了。
  “其实我一直认为,绘画的目的就是明劝诫、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通过这真实的描写收到教育的效果。不知道小哥以为呢?”
  那谢础突然身体肃立,双手抱圆,深俯身、前推手,上举齐额,朝她行了一个非常正式的天揖礼。
  鱼非鱼吓了一大跳。要知道,这揖礼是有讲究的,尤其是这天揖,一般只用在祭礼、冠礼这样正式的礼仪场合中,而且是对尊长才行的礼。
  所以,谢础这一揖下去,不但惊煞了鱼非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