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十七章大三了
昨日离别的篝火未尽,今天相聚的烟花又起。时间总是在你还没来得及挽留的时候悄悄溜走。转眼大三已经一个多月了,时常听到别人说大学是人生的最后一方乐土,因为你不用再为高中升大学的独木桥而拼命争取通行证,更不会像参加工作的人那样整日为了生计而四处奔波。相反,李宏图的生活变得平淡无奇,甚至可以说有点乏味了。
然而秋来了,不用期盼,不用等待,也不用抱怨。它不会因为大学的快乐而延缓到来的时间,更不会因为你的年轻而垂爱你推迟原来的步伐。
雪化了,是春天;雨多了,是夏天。夏天是晴空里的一轮烈日;是校园里的缕缕红裙;是自习室里的丝丝睡意;还是入夜后仰望星空的一点回忆?不必追问,当春天完成了她的使命,夏就必须走上前台,而当酷暑过后,秋的钟声响起时,丰收的秋便来了。面对大自然的亘古不变的四季变换的规律,生活在其中的大学生自然也会倍感乏味,也会常常心感郁闷。
或许是看惯了校园里太多的常青树,因此眼角已容不下萧瑟的东西,当夏之神面对着一个个麻木的眼神,也只能背着遗憾与失望悄悄离开,这时候秋带着收获而来,却也带来了凋零的黄叶,只有那连绵柔弱的秋雨在提醒着我们,夏确实走了,秋天的到来已成事实。
()
在大学里,学业、等级证书、谈恋爱似乎是三堂必修课,大学生每天除了重复着上课、考试、泡妞之外,似乎没什么更有意义的事情去做。庐大美丽的校园在虽然是秋季依然是那么美丽,不过每天都在上演着简单无聊的大学生活,偶尔发生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也不会搅乱同学们的正常生活。李宏图在班里面向每个同学筹集了一百块,加上自己的生活费,开始了炒股生涯。除了每天随着股市的张跌心情起浮外,其它也没有什么激动人心的事情发生。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的过,每个人都在抱怨生活太乏味了。已经是大三了,有同学准备考研,有同学在备战公务员。但是李宏图痴迷股市的心似乎并没有些许变幻,还是那样,忙忙碌碌,平平淡淡。
一杯热水,一包瓜子,一台电脑,没有太多的欲望和奢求,它们便构成了生活的全部!简简单单,自娱自乐。但是似乎其中又蕴藏着什么,让人琢磨不透。
每天晚上睡觉前总是不忘说句:“大三了,时间不多了,我该走了,离开这座城市,到我该去的地方。不说了,呵呵,早睡早起。”
说完倒下便睡,刚开始室友还搭讪他两句,习惯了也就不理他了,似乎没有听到他的声音,或者说只当他是自言自语。
第三十八章墨非定律、博弈论与爱情
大学的课堂很耐人寻味,因为它不仅让你学到生存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它能够让你领会到许多人生的哲理。
大三了,开始学习高级财务会计,老师是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的研究生于帆教授,一个年轻而很有作为的男老师,上大学期间对墨非定律和博弈论深有研究。所以在学期末上最后一堂课的时候,他没有再讲什么专业知识,而是拿着自己的两本著作《墨非定律新解》和《浅谈生活中的博弈论》对着全班同学说:“这堂课我准备给你们讲一下我最近的研究成果,希望对你们以后的生活多少有点帮助。”
“同学们,‘墨菲定律’大家都知道,但是对它有没有深入的研究那?据说事情发生在1949年。一位名叫墨菲的空军上尉工程师,认为他的某位同事是个倒霉蛋,不经意地说了句玩笑话:如果一件事情有可能被弄糟,让他去做就一定会弄糟。这句笑话在美国迅速流传,并扩散到世界各地。在流传扩散的过程中,这句笑话逐渐失去它原有的局限性,演变成各种各样的形式,其中一个最通行的形式是:如果坏事有可能发生,不管这种可能性多么小,它总会发生,并引起最大可能的损失。这就是著名的‘墨菲定律’。它为什么会很快流传于世那?因为它诞生于20世纪中叶,而当时正是一个经济飞速发展,科技不断进步,人类真正成为世界主宰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处处弥漫着乐观主义的精神:人类取得了对自然、对疾病以及其他限制的胜利,并将不断扩大优势;我们不但飞上了天空,而且飞向太空……我们能够随心所欲地改造世界的面貌,这一切似乎昭示着:一切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无论是怎样的困难和挑战,我们总能找到一种办法或模式战而胜之。正是这种盲目的乐观主义,使我们忘记了对于亘古长存的茫茫宇宙来说,我们的智慧只能是幼稚和肤浅的。世界无比庞大复杂。人类虽很聪明,并且正变得越来越聪明,但永远也不能彻底了解世间的万事万物。人类还有个难免的弱点,就是容易犯错误,永远会犯错误。正是因为这两个原因,世界上大大小小的不幸事故、灾难才得以发生。近半个世纪以来,‘墨菲定律’曾经搅得世界人心神不宁,它提醒我们:我们解决问题的手段越高明,我们将要面临的麻烦就越严重。事故照旧还会发生,永远会发生。‘墨菲定律’忠告人们:面对人类的自身缺陷,我们最好还是想得更周到、全面一些,采取多种保险措施,防止偶然发生的人为失误导致灾难和损失。归根到底,‘错误’与我们一样,都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狂妄自大只会使用使我们自讨苦吃,我们必须学会如何接受错误,并不断从中学习。当然推及爱情方面:大家都是挤高考的独木桥过来的人,高中的时候;有女生或者是男生喜欢你;或者说更有二三个不错的追你。可是那时大家肯定总感觉学习要紧;爱情应该在前方;应该在大学。但是上了大学后;才幡然醒悟;原来中学毕业后的爱情几乎已经没有纯真的了。”于教授饶有兴趣的讲着,下面的同学一个个瞪着大眼睛。
“接下来我给大家讲一个爱情博弈论,是我在网上看到的,原文如下:
爱情博弈论
一场火灾之后,两个嫌疑人A和B被囚禁,分别关在两个独立的不能互通信息的房间里。如果两人都承认,则各被扣留8年;如果一人承认另一人不承认,承认的放走,并且得到奖赏,不承认的被扣留10年,并且被罚款;如果两人都不承认则因证据不足各被扣留1年。
我们看到,假定A选择承认的话,B最好是选择承认,否则就要被严重处罚;假定A选择否认的话,B最好还是选择承认,因为这样不仅可以被放走,而且还可以得到奖金。就是说,不管A什么态度,B的最佳选择都是承认。反过来,同样地,不管B什么态度,A的最佳选择也是承认。结果,两个人都会选择承认。
这就是有名的“囚徒困境”。恋爱中人,也类似于走入了“囚徒困境”。如果双方都不变心,那是最好的结局,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嘛;如果都变了心,效果也不坏,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嘛;如果一方变了心,另外找到了更好的情侣,一方却还傻乎乎地忠贞不二,那么,另觅新欢的一方是最幸福的,比两人都不变心的结果还幸福,因为他找到了更好的情人,而被抛弃的一方是最不幸的,比两人都变心的结果更不幸,因为他承担的压力既来自于对方的太幸福,也来自于自己的太不幸福。
按照“囚徒困境”的分析结论,恋人最得意的选择是另觅新欢,最天真的选择是天荒地老,最理性的选择是分道扬镳,最糟糕的选择是被另有新欢的对方无情抛弃。问题是,最得意的结局过于缺德,最天真的结局过于虚幻,最理性的结局过于残酷,最糟糕的结局又(让一方)过于心痛。
与囚徒所处的这个重要条件相反,恋人被“爱神”抓住以后,一般并不是隔离“审查”的,而是整天泡在一起。泡在一起做什么?除了发誓,还是发誓!
人生发誓最多的时期,大概就是恋爱期。发什么誓呢?
无非是什么非你不娶非你不嫁你是风儿我是沙啊的一类誓言罢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对方相信自己能够天荒地老而此情不渝。他们希望彼此忠诚,从而换来一个好的博弈结果。
而且,为了防止对方变心,总要设法让对方相信,你遇到我是你三生有幸,而我遇到你也是万世不毁。
可是,世间没有什么誓约是永恒的。很多爱情的悲剧,往往都从背弃誓约开始,而天下又似乎不存在没有誓约的爱情。
我相信,多数情侣的爱情生活过得还是可以的。那么,究竟是什么机制让他们能够信守誓约呢?
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但顺着博弈论的思路走下去,每次得出的答案似乎总与道德伦理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后来,偶尔看到一个试验,我猛然感到峰回路转了。
原来,存在于现实中的幸福的爱情生活,也可以从博弈论中找到答案。这应该感谢美国密西根大学的罗伯特·爱克斯罗德。他组织过一场计算机竞赛的试验。竞赛的思路非常简单:任何想参加这个计算机竞赛的人都扮演“囚徒困境”案例中一个囚犯的角色,他们开始玩“囚徒困境”的游戏,每个人都要在合作与背叛之间做出选择。关键问题在于,他们不只玩一遍这个游戏,而是一遍一遍地玩上200次,这就是所谓的“重复的囚徒困境”,于是这就更逼真地反映了日常人际关系。这又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条件,最简单的囚徒困境模型说的是一次性博弈,正是这一点加剧了囚徒做出坦白的决心。这正像不相识的一对男女,偶尔在旅游中相遇,接着在宾馆里春梦一场,第二天就各自扬长而去,谁也不会忠于谁的,彼此也不会为对方今后的不忠实而有任何不快,原因就在于这是一次性的博弈(一次性的“博弈”和一次“性”的博弈)。可是,如果男女双方互相认识,且今后还要常常碰面,那么他们彼此的忠心就会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原因在于他们还有机会重复博弈。
试验的结果使爱克斯罗德大为吃惊,因为竞赛的冠军获得者所采取的策略一点都不高深,而是非常简单:一报还一报。中国人把它叫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说穿了,所谓“一报还一报”的策略,就是胡萝卜加大棒的原则。它坚持永远不首先背叛对方,因此是十分“善意的”。它会在下一轮中对对手的前一次合作给予回报(哪怕以前这个对手曾经背叛过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是“宽容的”。但它会采取背叛的行动来惩罚对手前一次的背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又是“强硬的”。正所谓“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而且,它的策略极为简单,对手一望便知其用意何在,从这个意义来说它又是“简单明了的”。
后来,爱克斯罗德邀请了更多的人参加竞赛,结果试验来试验去,每次都是一报还一报者夺魁。
竞赛说明,具备以下特点的人,总会是赢家:1。善意的;
2。宽容的;3。强硬的;4。简单明了的。
()免费电子书下载
回过头来,再说恋爱。恋爱过程,一般都是重复博弈的过程,因此恋人有无数次的机会做到“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那么,在这个重复博弈的过程中,谁将是情场上的赢家呢?谁将在博弈中获胜呢?
根据罗伯特·爱克斯罗德的试验,胜利也总是属于那些善意的、宽容的、强硬的、简单明了的恋人们。反之,恶意的、尖刻的、软弱的、复杂的恋人们往往才会败北。
本来应该提防恋人才能在恋爱中获胜的简单博弈模型,因为有了不绝于耳的爱情誓言,更因为有了对善意的、宽容的、强硬的、简单明了的原则的把握和利用,人世间才有了很多美丽的爱情和幸福的婚姻。
不过,我想最高的博弈境界,应该是忘掉博弈,忘掉善意的、宽容的、强硬的、简单明了的等诸多博弈原则,而进入浑然忘我的境界。
记得《神雕侠侣》中的杨过在苦苦等待16年后,因为无法等来龙姑娘而纵身跳入寒潭,最后终于与小龙女团聚之后,深有感触地说了一句话:可知一个人还是深情的好!
是的,人,还是深情一些好。真的!
大家听完后有什么感想? 时常听到有人大发感慨:‘一对恋人好比一对囚徒,囚于情丝编织的牢笼,并在牢笼里上演爱情的博弈,谁输谁赢,往往靠的不是情深爱笃,而是博弈手段的高低优劣。’其实我并不赞成这种观点,当然你可以在追寻你的爱情的时候去运用自己的智慧。正像2002年度获奥斯卡大奖的影片《美丽心灵》中主角的原型,便是‘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