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逆天劫-第1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下李越前便颇有兴致地向柴进荣问道:“这么说,西楚霸王项羽是一个大英雄了?那你知道他究竟干过些什么样惊天动地的大事吗?”

柴进荣肚子里也没什么学问,空知道西楚霸王项羽是个大英雄,却也不太清楚项羽的平生事迹,当时便闭上了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而这时甘士德却接上话茬来,与李越前吹嘘起楚汉争霸的故事来。

李越前一边放开肚皮吃喝,一边听着甘士德所说的故事,只听得津津有味。而那桌酒菜也在盏茶时间内尽入李越前的腹内。柴进荣与甘士德却没想到李越前居然如此能吃,按照这种饭量算起来,他们二人还当真请不起李越前。柴进荣见状赶忙再去张罗两桌酒筵,而甘士德则仍留在李越前的身边说故事。他从秦始皇如何暴虐,致使陈胜、吴广起兵造反及项羽和刘邦如何起家说起,一直说到项羽遭遇四面楚歌,垓下兵败,最终在乌江自刎。甘士德的故事说得很精彩,抑扬顿挫,故事关节处拿捏得甚好,颇有些说书人的风范。而且他所说的并不都是正史,其中夹杂着大量的民间传说,说到神妙玄奇之处,更是将李越前听得目瞪口呆。等他将故事说完了,也已近傍晚时分了。柴进荣在旁边一句话也插不进去,反正他们的差事也就是拖延时间,让李越前在江北多呆上数日,因此他也就乖乖地闭嘴,顺便还可以听故事。

李越前听完了故事之后,心道陈平、张良、萧何、韩信这些人也真了不起,什么样的计策都能想到。至于那个用糖在地上写字,然后蚂蚁爬到字上,让项羽认定是天要亡他的计策,自己估计想上十辈子也想不出来。不过他听了这故事之后,自然也有自己的见解,默然良久,方向甘士德道:“听你说的故事,这个西楚霸王果然是个豪杰,可是他不会用人,范增给他那么多好的建议,他都不能采纳,这个人比起刘邦来可差远了。最重要的是他不重视老百姓,大哥曾说过得到民心的人才能得到天下。他每次破城之后,都将城里的老百姓杀光了,在乌江自刎一百次也是活该。这样的人若是被我碰上了,我也是不会放过他的。另外他在武功一道上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成就嘛!而且我听到现在,也没听到他举鼎的故事嘛!这鼎是什么东西?”

本书起点首发,正在参赛,希望喜欢本书的读者投票支持一下,谢谢大家!

       第十章 身陷囹圄(四)

甘士德一笑,道:“得民心者得天下,西楚霸王就是输在不得民心上,大人可真是一语中的啊!史书上说项羽力能举鼎,说明项羽的力气非常大。而鼎这个东西本来是一样烹饪之器,也就相当于现在的锅。”李越前皱起眉头来:“锅?锅能有多重?三岁小孩都能将锅举起来,项羽的气力只能举起口锅来,那算得上什么英雄?”

甘士德到了这个时候,已经知道李越前的学识有限,自然不知鼎这玩意的份量了,只有耐着性子向李越前解释道:“李大人有所不知,上古时的鼎均为青铜所铸,份量可不轻。而每逢国家祭祀时所用之鼎,其重可逾千斤。相传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其重量更是难以测算。单就份量而言与现在的铁锅不可同日而语。是以史书上说项羽力能扛鼎,就是说项羽双臂之上至少有千斤之力。”

李越前听到这里才有些明白,道:“原来力能举鼎也就是说有千斤之力啊!项羽的气力虽然大了一些,却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柴进荣却是面色大变,道:“千斤之力还不算了不起啊?”

李越前却知道柴进荣的武功不高,以为千斤之力便是十分了不起的事情了。这种事情和他说也说不清楚,便没接他的茬,而是向甘士德道:“你的才学也很了不起哇!居然能知道这么多事情,我看你比起宋老师来,也差不了多少。”

甘士德听得一怔,问道:“李大人说的宋老师是什么人?”

李越前道:“楚大哥介绍我拜了宋濂为师,教我读书识字。”

“宋濂?可是那位宋大学士?”甘士德失声问道。

李越前道:“我也不太清楚,只是听说他曾当过太子的老师,也不知是真是假。后来我遇见太子时,太子一听说我是宋老师的学生时,立时便显得同我十分亲近。”

甘士德听得李越前如此描述,知道李越前所说的这位宋濂便是那位宋大学士了。他立时矮了一截,连声道:“李大人拿我与当朝大儒宋学士相提并论,也太折杀甘某人了。这可不敢当!不敢当!”而柴进荣则向李越前问道:“李大人所说的那个楚大哥又是什么人?”

李越前道:“楚大哥就是楚春城呗。”

柴进荣也算是江湖中人,自然听说过“俗家第一高手”楚春城的名头,心道:“这个傻小子来头可不小哇!他在皇上身边办事,自然是经常见到皇上的,又是太子的同学,宋大学士的学生,还管楚春城叫大哥,这个傻小子可得罪不得。”他一开始没将李越前当回事,只是认为李越前可能是蒙先人余荫入了“仪鸾司”因而高人一等。现在听起来这个傻小子肯定有什么过人之处,才会得楚春城宋濂之流的垂青。他正想着心事,却听李越前向甘士德问道:“这个夏禹是什么人?他收九牧之金铸成九鼎,是什么意思?”

甘士德愣了一下,心道:“我刚才不是说过了吗?夏禹收九牧之金铸成九鼎以象征九州吗?怎么他还问?”可是他转念一想,如果自己对李越前这样说了,李越前肯定要追问,为什么夏禹要铸九鼎来象征九州,而不铸成别的什么物件象征九州呢?这个问题甘士德可回答不了,当下只有不提鼎的事情,道:“夏禹便是大禹,想必大禹治水的故事,李大人是听过的。”他宁可再说一个大禹治水的故事,也不愿再提九鼎的事情了。

李越前想起在君山时,柳含烟向自己说起“湘妃竹”故事的时候曾提起过大禹这个人来过,当下便点头道:“大禹我倒是听说过的……”正这时,却见一名衙役走了进来,在甘士德的耳边低语了几句。甘士德忙站起身来,肃容向李越前道:“我们王大人正在外面候着李大人,等着李大人召见。”

李越前这时候听故事正听得上瘾,哪里想见什么王大人、张大人?可是他知道他如果不见这个王大人,自己的故事多半也听不成了,只有道:“是这样吗?快请他进来吧。”

那衙役下去后不久,便有一位三十多岁的文士进到厅内,正是本县县令王岱。王岱是知道李越前来头的,他们这些京城附近的官员对京城的人事变迁十分敏感,也知道李越前是皇上身边的红人之一。是以他一见李越前便毕恭毕敬地上前施礼道:“下官见过李大人。”

李越前现在也比起刚入京城的乡下少年毕竟有所不同了,也知道自己得还礼,道了一声:“王大人不必客气,请坐。”

王岱落座之后,便等着李越前发话。通常官员之间先谈公事,然后再叙私情。当然也有官员先谈故交,然后再将话题转到公事上去的。可是李越前的开场白却是与众不的。他劈头便向王岱问道:“王大人知道大禹治水是怎么一回事情吗?”

李越前这样的开场白,王岱是从来没有领教过的。是以弄得他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心中暗想:“这个李大人是怎么回事?这人是不是头脑有毛病?怎么一见面不问‘白莲教’的事情,却问起大禹治水的故事来了?大禹治水的故事只要稍稍读过一点书的人,可都知道的。”本来李越前若是问他“白莲教”的事情,他的肚子里倒是早已准备了一套说词,可是李越前既然不问,他的那套说词便毫无用处了。他这时也不知该说知道还是说不知道,只得陪笑道:“关于这大禹治水,下官略知一二。”而甘士德听到有王岱大人替自己接着讲故事,不禁长长出了一口气,心道自己可不用再受不个活罪了。

李越前闻言大喜,道:“知道就好,快来说说这个大禹治水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情。”

本书起点首发,正在参赛,希望喜欢本书的读者投票支持一下,谢谢大家!

       第十章 身陷囹圄(五)

王岱可不敢得罪李越前,只有凭着自己的记忆道:“相传在远古时期,洪水泛滥,以致于民不聊生。当时的贤君舜帝,心系百姓疾苦,便命鲧去治理洪水。当时鲧采用了堙和填这两种方法。可是他的方法并没有凑效,却使得洪水更为肆虐,是以舜帝便杀了鲧,更命鲧的儿子禹去治水。禹总结了父亲治水失败的经验教训,采取了疏导之法,在治水的十多年中,他多次经过自己的家门之前,都来不及回家看上一眼。最终禹治服了洪水,而舜帝则将自己的大位传给了禹。禹也没有辜负舜帝的期望,最终成为一代明君。”

“这就没了?”李越前本以为大禹治水应该是一个非常好听的故事,而县令王岱的才学也应当远胜于县丞甘士德才对。可是他没想到王岱这说故事的本事却远不如甘士德,说起大禹治水的故事也不只是寥寥数语便说完了,而且说得干巴巴的,一点也不好听,还没有甘士德刚才所说的楚汉争霸的故事一半好听呢!这真让李越前感到有些沮丧。

“是啊!没有了。”王岱到现在还显得有些莫名其妙,他到现在也没弄清李越前问大禹治水有什么意图。

“那么这个舜又是个什么人?”

“舜帝姓姚,史称虞舜,是在大禹之前的一个圣明君主。在大禹治水成功后,便禅位于大禹。”

这个舜帝的故事竟然比起大禹的故事更加简单,这使得李越前很不高兴,便在心里有些看不起王岱来,认为这个王岱并没有什么学问,真不知道王岱是怎么将县令一职弄到手的。甘士德见李越前的神色不对,便趁李越前尚未开口之际道:“李大人是极喜欢听故事的,想来自己也听过不少非常好听的故事。李大人能不能也说一两个故事给我们大家听一听?”

甘士德的提议立时便得到了王岱与柴进荣二人的支持。李越前只会听故事,却从来未曾与人说过故事。可是他见众人硬是赶鸭子上架,满怀兴致地要听自己讲故事,也只有厚着脸皮,将那日在君山上从柳含烟那里听来的“湘妃竹”的故事说了一遍。说完之后,他还特地加了一句注解:“爱妃就是皇帝的小老婆。”

李越前这样的奇谈怪论王岱等人还是第一次听说,三人在心中皆暗道:“这小子真是胡说八道。”可是嘴上却是异口同声道:“李大人果然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有真知灼见,令我等大长见识。”李越前本以为自己的故事说得不好,生怕众人取笑自己,却没成想居然能得到这样的赞扬,心里可别提有多得意了。

王岱到了这时也明白过来李越前究竟是个什么人物了,也明白李越前是要听什么样的故事了,便道:“刚才李大人说了一个非常好听的故事,下官不才,也说一个‘共工氏怒触不周山’的故事来助个兴。”李越前饶有兴致地听着王岱说故事,当听到共工氏是人面蛇身朱发时更是十分惊讶,心想这不是胡说八道吗?这世上哪里有这样的人?可是他见王岱说得活灵活现的,却又不由自主地信了几分,认为或许上古时期的人都是奇形怪状的。

王岱的故事一旦说开了,便如江堤决口一般,再也拦不住了。他尽捡上古神话的故事说起,什么故事越是荒诞不经便越是说什么故事。李越前平生听的故事以今天所听到的最为神奇。以前柳千山对他说的故事主要是为了让他认字,所以也只是捡与他识字有关的故事说。而宋濂对他说的故事主要也是为了增长他的学识,另一方面因为要让他保护好朱元璋,所说的也都是忠君爱国的故事。却无一人如王岱这般海阔天空地胡吹乱侃。李越前听得兴起,便又让甘士德去置办一桌酒筵,李越前一边吃着酒筵,一边听王岱说故事。

只待王岱的故事告一段落之后,柴进荣与甘士德这才插进话来,与李越前闲聊起来。当柴进荣听说李越前便是那个在“东方堡”力搏数十名“白莲教”高手的“百斩狂刀”时,心中的惊骇当真是难以言喻,他没想到李越前如此年少便能有如此成就。而甘士德听说朱元璋第一次见到李越前便封了李越前一个从五品的官职,心中也是大为嫉妒。他一向自认自己才学不低,只是没有门路见到皇上,否则自己也不会混了这许多年才只混个县丞了。若是自己也能有机会见到皇上,自己所得的官爵可未必会低于眼前的这个傻小子。王岱却是早知道李越前是什么来头,因此对李越前竭力巴结,只望着李越前在见到皇上时能说自己一个“好”字,自己升官发财的指望便多上了几分。所以他又说了好些个故事,以博李越前的欢心。

第二天一清早,李越前便向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