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太多。大家别误会,老汉我没有亵渎神灵的意思,而是说我们为什么不学会自救,给菩萨减少一些麻烦,好让他老人家安心地工作呢?
只要大家多留留心,投足举手之间都是治病良方。
求医问答录
辽宁大连 巫□□问:
这阵子,工作忙,加上肝脏不太好,记忆力下降,还经常为一些小事大动肝火,怎么办?成去病答:
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虽多,但“摇头晃脑”是首选。同时,如果再揉揉风池、天冲、头窍阴、浮白、太冲这几个|穴位,则可以最大限度地给头脑充电,给肝脏降火,从而改善记忆,清除肝火。
山东烟台 李□□问:
练习时,感到有些头晕,该如何调适?
成去病答:
头晕可能是气虚、血虚引起的。在练习时,放慢速度,减小力度,同时做腹式呼吸。练习完后,加揉风池、天冲、头窍阴、浮白这3个|穴位。
还可以食用“当归党参黄芩猪心”(当归15克、党参12克、黄芩9克,放于猪心中蒸一两个小时),补气养血。
9。“狮子摆尾”——向动物学习智慧
【导语】
()
老朽为患者朋友计,从狮子摆尾的情形中悟出了几个动作,并以中医“五藏应四时”的理论为基础,编制出一套补肾益肝的小方法。经临床验证,虽不能说堪比“五禽戏”,但也疗效显著。肝肾不太好的朋友,不妨试试。
【正文】
说到向动物学习智慧,我就想起一代神医华佗。
华佗医术通神,为什么还好模仿鸟、猴、熊、虎、鹿五种动物的动作编制出“五禽戏”呢?
在进化成|人类之前,人类的远祖古代类人猿就和各种动物共存于大自然中,它们在恶劣而复杂的环境中,被逼学会了一些独特的养生治病方式。甚至可以说,它们的每一个动作、每一种行为都是为生存而存在,为健康地活下去而存在。于是,不知不觉中他们自己成为了自己的药王。对付变化莫测的自然环境和凶猛的野兽带来的疾病、伤残,都能游刃有余,何况是小小的疾病呢。
“五禽戏”,就是华佗模仿鸟、猴、熊、虎、鹿五种动物的动作的结晶。他的弟子吴普常练“五禽戏”,虽年过九旬而百病不生,身轻体健,足见他向动物学习养生治病智慧的成果。
老朽不敢自比华佗,也没有这个意思,不过,为患者朋友计,
从狮子摆尾的情形中悟出了几个动作,并以中医“五藏应四时”的理论为基础,编制出一套补肾益肝的小方法。经临床验证,虽不能说堪比“五禽戏”,但也疗效显著。肝肾不太好的朋友,不妨试试。
两脚自然分开站立,略比肩宽,双膝微微弯曲。两手叉于后腰,指尖向下,然后缓缓俯身,同时,两手掌随之掌心向下,向地面按落,但不可触及地面。同时,意想地球的强大能量分成青、黑两色,青色的能量从两手劳宫|穴涌入肝部,黑色的能量从两脚涌泉|穴涌入腰部,然后慢慢直起腰。
如此反复三次为一遍。每天早晚饭前一个小时,饭后一个小时,各练三遍即可。
练习时,面向北方,两眼微闭。孕妇不宜。
本法外壮腰,内补肝肾,也适合房事虚劳的朋友练习。
求医问答录
云南大理 周□□问:
经常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如果要很快地改善这些症状,练习“狮子摆尾”怎么样?
成去病答:
中医认为“肝肾同源”,乙肝患者常常伴有肾气不足的现象。经常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是我们由肝病引起的“肾虚”。在练习本法的基础上,每天加练几次“紫微真人壮肾回春法”,疗效更好。
10。太极的妙用——5分钟学会护肝秘籍
【导语】
万法朝宗,任何功法,其基本原理都是一样的。同样,各种病的病因虽不一样,但病理是相通的。所以,功法对人体的功效和药物对人体的作用,完全是一脉相承的。
【正文】
随着“太极热”,不少中老年朋友都学会了太极拳。太极拳动作柔和、圆润、协调、连贯,可以健身,防止多种慢性疾病,但是,知道如何运用太极拳保护肝脏、治疗肝病的,恐怕不多。
20世纪70年代末,因求师之故,我曾在武当山麓跟一位隐士学习了半年太极心法,交流养生治病心得。他告诉我说,万法朝宗,任何功法,其基本原理都是一样的。同样,各种病的病因虽不一样,但病理是相通的。所以,功法对人体的功效和药物对人体的作用,完全是一脉相承的。他的这番话,拨云开雾,令我的医学修养有了“一日千里”的进步,产生了质的飞跃。从那以后,我就开始真正深入研究医学和武学的内在原理、联系,并将其广泛应用。
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我以《黄帝内经》“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为基本原理,根据肝病患者的病理特征,融合了太极拳的圆润、柔和的特点,创制出了一套“太极养肝功”。
姿势:两脚平行站立,同肩宽,两膝微微弯曲,全身重心侧重于双脚根。上身挺直,胸部微微内收,小腹放松。动作:两肘在胸前悬空(不要紧夹两肋),两手十指自然弯曲,虎口相对,相距一尺左右,如抱太极球状。意念:意想东方青色的正气从两掌劳宫|穴源源不断地涌进体内,在肝脏内像小溪一样成球形流淌,冲刷肝脏内的浊气。练功时,面向东方,嘴自然闭合,舌尖轻抵上颚,鼻呼鼻吸,呼吸深长。孕妇不可习练此功,安全第一。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5~10分钟。
求医问答录
江西南昌 陶□□问:
练习时,精神难以集中,怎么办?
成去病答:
()免费TXT小说下载
“四线放松法”和西方的超觉静思、印度的瑜伽等有异曲同工之妙,是解决难以放松、注意力不集中的基础方法。难以放松或精神不集中的,没练过太极拳或气功的,建议先将前面介绍的“四线放松法”练习熟了,再来练“太极养肝功”,可能会事半功倍。
11。肚脐眼也会饿——脐疗的妙用
【导语】
肚脐处在人体的黄金分割点上,是联系上下身的要塞,又在腹部,所以,它还可以调节心、脾、肠、胃、肾等脏腑功能。
【正文】
中国人见面,常常会问:“你吃了没有?”由此可见国人对温饱问题的高度关注。可是,大家常常只关心肚子饱了没有,而往往忽视了肚脐饿不饿。
肚脐的护养之道,常被众多养生学家视为强身健体的不传之秘。这些先贤为什么如此重视肚脐呢?“脐”字左“月”右“齐”,字面意思是像月亮一样。如果深究下去,就有点名堂了— —月亮光华清凉,属“阴”,换句中医上的话说就是可以滋阴、清热。
肝为“将军之官”,常发虎狼之威,自然为“刚”,须以阴柔肝;《黄帝内经》说“肝主筋”,也表明“筋”须用“阴”来滋养。所以,肝阴不足,肝气就不能舒展,胸肋也会疼痛,如果肝阳上行,就会引起眩晕、耳鸣等。另外,肝病患者心烦不安、睡眠浅、小便发黄……这些都是因为肝热重所致。
肚脐处在人体的黄金分割点上,是联系上下身的要塞,又在腹部,所以,它还可以调节心、脾、肠、胃、肾等脏腑功能。换句话说,五脏六腑的问题都可以交给肚脐来解决。
这样,似乎把肚脐说成是万能的了,有这么一层意思,但前提是平常得多请这位古怪的活神仙打打牙祭,不然,肚脐一生气,后果很严重。真要给肚脐喂饭喝酒?说笑了,我只是打个形象的比方,并不是非要让它食人间烟火,而是要经常揉肚脐。
下面,我们就和大家一起来看看如何让肚脐吃好、吃饱。
用力搓双掌36次,至手掌发烫,然后,双掌相叠,一只手掌的掌心轻轻放在肚脐上,先按顺时针方向稍稍用力慢慢揉81次。接着,按逆时针方向稍稍用力慢慢揉81次。如此重复3遍即可,也可自由增加按摩的遍数,但不可少于3遍。如果在按摩时,能将意识集中在肚脐,心无旁骛,效果会更好。
健康之行,始于肚脐。大家还等着干吗,早行动早得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求医问答录
湖北襄阳 秦□□问:
慢性前列腺炎和脾胃不好,如食欲不振、腹泻、便秘等,能不能用揉肚脐的方法来解决?成去病答:
当然可以。有慢性前列腺炎的朋友,揉肚脐时,可以提提肛,以加强效果。脾胃不好的中老年朋友,加练“九一九式揉腹法”,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不过,在练习过程中要注意保暖,练习后休息10来分钟再做其他的事为宜。此外,孕妇和女性例假期间,建议不练习这两种方法。
12。刮痧和拔罐 —— 家人可以帮你治(1)
【导语】
虽然,我不敢说一个刮痧板和一个拔罐就能强壮一个民族,但可以肯定的是,每个家庭都配备刮痧板和拔罐这样两个手到病除的“家庭医生”,至少能解除一个民族身上的很多痛苦,节省很多医药费。
【正文】
有一年,小徒带来一个年轻人小许,说是他老乡,正在医科大学读研究生,想写一篇关于刮痧治疗乙肝的毕业论文。我问他为什么偏要选择这个论题呢?他说,他和父母都有乙肝,但是,由于父母要送他读书,没有太多的钱用来治病。如果有既简单有效,又不用花钱的方法,父母的病就能尽快地好起来。听小徒吹我这里简单有效的方法多,他就找来了,一来是让我给他刮痧,教他刮痧,检验效果,为写论文提供依据;二来也有顺便让我“指导指导”的意思。深入思考,亲自实践,还有抱负、孝心,如今,这样的孩子真是太少了,我能不答应他吗?真是乐意之至。
我也觉得刮痧最适合他。这倒不是因为刮痧可以通过良性刺激经络,使汗孔张开,很快就将病毒排出体外并可以增强机体潜在的抗病能力和免疫机能,从而达到“内病外治”和扶正祛邪,防病治病的目的,而是他在北方读书,不便经常来找我,我也常常外出,而刮痧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难题。因为每次刮痧的间隔期一般都是三五天,他学一两次也就会了,这样便可以教他的同学,让他们帮他刮。
我将水牛角做的刮痧板消消毒后,手持刮板,将刮板厚的一面朝着手掌,按照从上向下的原则,先从小许光光的背部开始往下刮。为了减轻疼痛,我将刮痧板和皮肤的角度调整为锐角:90度以下,最好是在60度左右。度数太大,难以承受疼痛,度数太小,效果不佳。
由于是针对乙肝而刮,我重点是在他背部的肝腧、胆腧上多刮了两三分钟,其次是在脾腧、胃腧、肾腧上多刮了片刻。毕竟,着眼乙肝治疗,调和五脏才是根本。然后,我在肝经上的期门、章门、太冲等要|穴和胆经上的京门、阳陵泉等要|穴重点刮了刮。由于肝、胆、脾、胃、肾经络上与治疗肝病有关的要|穴多,所以,一次刮完,差不多半个小时。
小许一边穿衣服,一边像发现新大陆一样瞅瞅自己的身体。片刻后,他有些不解地问,大多数地方刮出了米粒一样的红点(痧毒),有的地方则若隐若现,是不是痧毒被刮回到体内去了,所以看不明显。我告诉他,你由于患病比较久了,身体比较虚弱,气血不足,所以,一时刮不出来。随即,我教了他一套补气养血,强壮身体的方法,让他回去勤练。
这大约是1990年的事。现在,小许肝病早已康复,在母校任教。两年前,他邀我去参加他带的研究生的论文答辩。我顺便问起他的父母,他伤感地说,太晚了,他学会刮痧治疗乙肝的方法,放寒假赶回家,不想不到一周,他们就相继离开了人世。
他说,死者已矣,生者悲伤也只是一种缅怀,所以,他现在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研究如何运用简单、有效地自疗上,希望能让更多的普通老百姓学会自己拯救自己。
()
回过头来再说拔罐。
拔罐在民间俗称“火罐”,古称“角法”,唐代王焘著的《外台秘要》,曾介绍使用竹筒火罐来治病,晋代著名医学家葛洪著的《肘后备急方》、清代赵学敏写的《〈本草纲目〉拾遗》和吴尚先的《理瀹骈文》中,都有对火罐的使用方法和适应证等的详细介绍。
20世纪90年代以前,用来拔罐的器物一般都是竹筒或瓷罐。拔罐前,先把患处擦洗干净,涂抹上一层调制好的药膏,然后,将一小张草纸或一小块布用白酒浸湿后点燃,燃到小半时,投入竹筒里,随即将竹筒迅速倒扣在需拔罐的部位上。过一盏茶的时间后,一只手轻握竹筒底部,使竹筒稍微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