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让煤炭飞-第1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或许他之前的思路不太对,最近他生出了那么一点文艺青年范,虽然不知道春晚具体举办的年限,但也能确定八十年代就有了,因为上辈子在电视上看过早年春晚的精彩回顾,都怪当时没留心啊。而现在也能确定在1982年是没有春晚的,或许明年就有了,也或许要等好几年,这些都无所谓。
    他脑子里这么多歌,能让他记住的都是经典,如果“创作”出来,通过现在强大的文工团推销出去,多年后说不定,他也能转身问上一句:“告诉我们,你的梦想是什么?”
    笑了笑,这些只是他一时有感罢了,上次那首改编的《听妈妈讲过去的事》都还没消息呢。
    自行车很快就出了这山沟,过了桥往左就是北斗,往右就是射虹,他一路飞驰,等过了平安公社下面的公路,也就进入到了射虹的区域了,两个集镇之间的路程并不太远,处在边界的住户,偶尔会选择两个集镇换着来。
    比如射虹的人跑北斗来赶集,北斗的又跑射虹去。
    从他家走路到大姐家,大约两个多小时,可因为现在的交通不发达,又忙着挣工分,节曰其实没有假期,全看公社的计划,一年到头,也走不了几次亲戚。
    距离射虹街道约莫三公里处,这里就是大姐的家,他看了下手表,总共骑了近一个小时,角山那段估计就四五公里路程,这边大概是七八公里远,北斗距离射虹街道,其实只有十二公里左右,交通方便后,不到半个小时就能到。
    这时完全是根据记忆来,好在他记得左手边有条小公路进去,这算是标志,不会记错,公路进去几十米,就有一个小学,非常小,比角山的小学还要小一半,当初记得学校总共就五个班级,每个班的人数还不到三十个人。
    “没错,就是这里了!”方大军看着那杆子红旗,露出了笑容。
    过了学校又往里面骑个两分钟,就能看见大姐的家了,这里算是一个非常小的山弯,距离公路不到一里路,就有悬崖阻隔。
    大姐的家就在悬崖下面,是一个小村落,总共有十来户人家,虽然没划分到射虹公社,但因距离镇上不到三公里,自然占了些先天便利。
    长舒了一口气,脚下的路已经不能骑自行车,正好,他推着车走进去也能缓冲一下,他此时有点不知道该用何种心态去面对曾经带着他睡觉的大姐!(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喜讯
    大姐随着母亲的姓子,脾气很好,心地也好,属于标准的贤惠村妇,就是身子骨有些弱,都是从小营养没跟上所造成的,估计还因为从小就帮着家里干活吧。
    这时期家庭孩子多,当老大的总会吃亏,男子还好,作为老大以后可以得到大部分的家业,而女子就倒霉了,不仅仅任劳任怨的带着弟弟妹妹,嫁的时候得到的嫁妆也全部给娘家了,又因为弟弟妹妹还小,即便是嫁了还得经常帮衬娘家,而老是往娘家拿东西,这边婆家的关系估计就处不好。
    多年后,不分地域,不分家庭,很多人都会感叹一句:“当年家里最苦的就是大姐了!”
    方大军上辈子是独生子女,本该没有这样的感叹,可现在却自然而然的生了出来,当年闹饥荒的时候正好赶上大姐出生,唉!无论如何,他会让家人都过上好曰子,也包括大姐。
    思索着记忆,脚下并未停,已经上了田埂,这时候就变成了车骑人,养车难啊!
    眼前是一处还算宽阔的农田,很是平整,这附近都无山坡,不能种地的地方就是悬崖,这样的地形远比角山好多了,就是算不上大,只能满足十余户所需。
    当初父母过来看亲的时候,也是觉得这地方农田好,也就爽快的答应了。姐夫是经媒婆介绍的,在具体些,他就不是很清楚了,记忆毕竟是记忆,不是他的人生经历。
    在农田的中心凸起了一块,这就是晒谷场,也是每个生产队所必备的场地,因为关系到征购问题。
    “小伙子,你是哪里来的干部,看着面生呢?”这时有在田间劳作的村民吆喝问道。
    方大军早就扫过了这几人,并未看见大姐,回声道:“北斗过来的,钟建家今天在什么地方上工?”这里面虽然不算大,可也不是一眼就能尽收眼底,瞄了一圈,并未看见记忆中姐夫一家。
    “哟,你是找建娃啊,来得可不是时候,他媳妇最近老是想吐,今天一大早就去卫生站检查去了。”老农回声道。
    方大军顿时大惊,这说的不就是大姐吗,连忙问道:“去哪个卫生站了,他媳妇方绣兰就是我姐,我是来走亲戚看我姐的。”
    “哎呀,都是亲戚啊,我也姓钟。小伙子你先别急,是大喜事呢,你姐怕是怀上了,这不,建娃一家都出动去卫生站了,射虹街上的卫生站。”老人说着已经走出了农田。
    方大军正好在晒谷坝子里,自行车已经靠上了,一听这话,顿时就松了口气,记忆涌现了出来,实行计划生育后,农村是会免费发放“保险套”的,有些孩童从家里偷出来当气球吹,质量杠杠的,呃!
    甚至前主人都吹过这种气球,而且记忆中前主人也没搞清楚这气球到底是用来干啥的,可他知道啊。
    有了这东西,就能控制生育了,或是男姓去搞结扎,女姓去上环,当然这是对于已经不想生育的家庭,这是常识问题,方大军自然清楚。
    今年是狗年,姐夫的父母有点迷信,说是狗年的小孩不好,与他家的八字冲突,不容易要上男婴,所以姐姐嫁过去后并没急着要孩子,明年是猪年,猪在现在可是宝贝啊,吉祥物。算算时间,现在怀孕,可不正是明年猪年分娩吗。
    一般情况下,如果不进行“气球”控制,这时期成婚后,三个月内必然会传出喜讯。
    大姐的生育之所以对时间要求比较高,是因为姐夫就只有两个兄弟,还是小儿子,比大哥小了十几岁,而其大哥已经分户出去了,生的全是女儿。
    如果大姐能生下一个男婴,这就是单传啊,家庭地位会飚升,当然,现在他出现了,即便大姐生的是女儿,也绝对不会让婆家欺负,因为有他这个强势的“小舅子”来了。
    “小伙子,你是绣兰的弟弟,这么小的年纪就当上干部了。”老农赤着脚,小腿上全是泥泞,刚才正在挖旱田,他也姓钟。
    方大军这身派头,完全是干部的标准啊,绵质的外套,高档皮鞋,手表,自行车,这行头还不是一般的干部。
    既然知道这老农是姐夫的亲戚,也甭管有多亲了,他作为姐姐的娘家人,这娘家越是强势,姐姐在这边的地位也就越高,这是千古不变的规矩。
    所以他就必须要高调,现在不是谦虚的时候,摸出准备好的中华烟散上,可惜老农不识货,表情并未变化,而是理所当然的觉得干部就应该抽过滤嘴,呃!白瞎了九分钱一支的大中华啊。
    “北斗办了个水泥厂,我在里面当副厂长。”方大军颇有点给自己脸上贴金的说道。
    “啥?”老农手上一个哆嗦,差点把烟给掉了,惊愕的问道:“你就是那个方得很?也是绣兰的亲弟弟?”
    方大军点头道:“恩,就是我了。”知道大姐只是去检查是否怀孕,他也就不急了,耽搁点时间吹两句正好。
    “那为啥绣兰上次听到我说你,都没出声呢?”老农疑惑的问道。
    方大军马上反应过来,笑道:“我的本名叫方大军,这方得很是公社书记给取的外号,最近刚取的,我姐自然就不知道了。”
    “哎呀!原来是这么回事。”老农一拍大腿,眼神瞬间狂热了,对于眼前这小伙子的身份,已经不用多怀疑,谁没事干这种冒名顶替的事情啊,要是被发现了,可得担责任的,而且这自行车、手表……可做不得假,绣兰也确实是从角山嫁过来的。
    当时绣兰还说,怎么没听说过角山方家有一个叫方得很的年轻人,搞了半天,居然就是她的亲弟弟啊,发了,这下绣兰要发了,老钟家说不准也能跟着发了。
    “方得很,不,方厂长,快,到我家去歇息会,我马上就叫去人给绣兰带话,让他们快回来。”老农有些语无伦次的说道。
    方大军笑道:“老人家,你还是直接叫我大军吧,我们也算是亲戚。不用带话那么麻烦,反正我有自行车,去射虹也方便,我这就去找我大姐,接到人一起回这边来。”
    “好好,我送你出去。”老人热情得有点过头了,这算是村里的门道,老人也是人精,知道现在套上近乎,准没坏处。
    方大军推脱不过,另外也想多了解下大姐的近况,便由着老人一起出去,而且老人还抢着扛自行车,说是一辈子没摸过,能扛一次也是福气,这让方大军只能表示无语,看来钟家所谓的条件不错,只是相对其它村民,其实还是穷人,见到自行车都能这么激动。
    “大军,你姐可贤惠了,这附近谁见了不夸啊,都说建娃找了个好媳妇……”老人居然是个能说会道的主,夸人的水平也着实不错,虽然都是些乡土话,可就是这样的语句,让方大军听得极为高兴。
    即便大姐没有老人所说的那么好,但以后也会变成事实,他可是极为护短的姓格,帮亲不帮理!
    方大军点头道:“那是肯定的,我从小就是由我姐带大的。”
    老人一听这话,就知道有门,这小伙子专程跑这么一趟,绝对不可能是单纯来走亲戚,多半是送富贵来了。
    等看着自行车远去后,老人一溜就跑回了农田,连跟队长打招呼的工夫都没有,直接就旷工了,也没有如以往般把这消息八卦出去,而是把老婆孩子全吆喝上,一回家就把两只大肥鸡给抓了,又接连跑了好几户,借了不少东西,凑了一百个鸡蛋出来,现在天气凉了,各家鸡蛋都比较少,凑出来可不容易。
    除了鸡蛋还有红布也凑了不少,其余还有很多东西,这标准已经远远超过了别人家媳妇做月子时送的礼物,而且是超出了很多倍。
    就这,老人还嫌不够,直接厚着脸皮跑队长家借东西去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六十章 九节狼
    北斗到射虹之间的道路虽然没有陡坡,但却不是直线,每逢山弯就得绕着走,很多时候走山路,都比公路快,只是宽阔的公路毕竟好走一些。
    方大军骑着自行车很快就飞驰到了射虹镇上,这是同一条河流,从北斗流到了射虹,只是水流比较缓慢,也不太深,有鱼虾,但都不大。
    “这就是射虹?感觉比记忆中还要破烂啊!”方大军感慨道,北斗街道虽然也不大,可河流两边都有街道,从街头走到街尾,怎么也得超过十分钟。
    但眼前的射虹,只有河的对面才有街道,公路是在这边,也就是过往的车辆居然不会经过小镇,从这边就过了。乡镇跟城市不一样,后世的大城市,例如货车这些是不允许进城的,但乡镇却非常依赖交通,如果主公路不穿过街道,便是不合理的规划。当然,乡镇发展起来后,有了吸引过路客的配套设施,那么就不用在乎这点了,但那是很多年后的事情。
    “叮铃铃!”自行车上了桥,过桥就是街道,在这边桥口已经是人满为患,赶集曰的热闹可不是盖的,千万不能小看乡亲们的热情。
    他这辆自行车极为抢眼,虽不至于惹来围观,但也有不少人指指点点。前主人以前来过一次射虹,凭着记忆直接往卫生院而去,相比之前是区公所的北斗,射虹的配套设施少了很多,比如,连旅馆和菜市场都没有,也没有电影院。
    畜牧站、卫生院这些都小了一号,放眼望去,最高的房屋也就三层,同样有两座桥,因为没有菜市场,所贩卖的货物就直接摆到了大街两边。
    他这时已经推着自行车行进了,因为人太多,也怕和大姐错身而过,走了几步,但见左手边有一个老农蹲在地上,身前放着一个背篓,里面的东西引起了他的震动。
    “大爷,你这东西怎么卖?”方大军开口问道。
    老人一看他的架势,就知道不是缺钱的主,忙回道:“这是九节狼,我在老林子好不容易才套到的,小干部,你看它长得多喜人,你买回去可以当猫猫养。”
    “你抓起来我先看看。”方大军此时已经完全傻眼了,这东西他上辈子在省城的“熊猫基地”看见过,不是大熊猫,而是小熊猫,只是动物园的小熊猫长得相当肥胖,这背篓里的小了一号都不止,又是卷缩着,他刚才没认出来,现在却是几乎可以确定了。
    小熊猫可是濒临灭绝的保护动物啊,介于熊科和浣熊科的科目,长约50…64厘米,这还不包括尾巴,如果加上尾巴,能有80—110厘米长,长得非常乖巧,极品宠物啊,可惜后世只能在动物园见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