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让煤炭飞-第2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百十二章 考察队的尴尬
    “暂时还不清楚,杨梅才在北斗经营了很多年,县里肯定有关系。”王宏文话是这么说,但神色还算不错,显然也有自己的底牌。
    方大军想了想,索姓换一种问话方式,开口道:“王书记,有没有需要我帮忙的地方?”
    “暂时没有,具体的情况还要等明天开会之后才知道。”王宏文微笑道,对于方大军能在第一时间赶过来,他相当满意,这个年轻人虽然做事情的时候有些激进,但在获得成果后,并没有出现骄傲自大等等陋习,能够把握住本心的人,才能走得更远。
    这时也只是碰个面,既然暂时无事,方大军也就告辞了,因为他和小玉琴还没吃晚饭,若是再晚,怕就找不到地方解决伙食了。
    等回到房间,见小玉琴正在捣鼓着上午新买的玩具,一个上发条的小东西,因为电池行业还没发达,现在基本很多小东西都是上发条,包括手表、闹钟等等。
    “大军哥哥,你忙完了啊。”
    “恩,走,出去吃饭了。”方大军招呼道。
    没有三轮车,不过很快人力三轮车就会兴盛起来,到八十年代末,一些大的乡镇都会出现拉客的人力三轮。
    没车虽然不太方便,但县城不大,找吃饭的地方也走不了多久,但这个时间点,很多店面都已经歇业了,到是颇费了点工夫。
    最后找了家卖蒸菜的,这菜比较容易保存,今儿卖不完,几天内都可以接着卖,因为是冬天,各种食物相对比较好储存。
    有啥吃啥,看菜下单,叫了一份粉蒸猪肉,一份蒸肥肠,还有一碗海带汤,算不上太贵,但寻常人估摸很长时间才能来消费一次。
    方大军是越来越想在县里,以及市里开设饭店,不为别人,只为了自己方便吃饭就很有必要,另外也需要专门的住房,只是计划在这里,暂时还没的奢侈的时候。
    两人出来有一个星期了,吃饭间,方大军忍不住问道:“玉琴,想家了没?”
    原本今儿他是想让小丫头随卡车一起回北斗,结果小丫头抱着他的胳膊不放,这才在县里一起下了车。
    “还没呢。”小玉琴老实的回道,她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出来,都没玩够,怎么舍得现在就回家去。
    方大军一笑,不在多问,只是招呼小丫头吃喝,店里已经没有其余食客,店老板收拾完,就过来发烟,虽然只是一般的散烟,但别人给发的,怎能嫌弃。
    他也吃得差不多了,接过烟就点上,随口问道:“县里的生意最近怎么样?”
    店老板叹息道:“不怎么行啊,眼看就到元旦了,也没见红火过,每天都是熟客,小伙子,你看着面生啊,不是这片的吧?”
    “呵呵,我是北斗过来的,到县里办点事。”方大军乐呵呵地回道。
    小玉琴还在吃,他索姓就和店主多聊了几句,这便是生活的积累,也并非纯粹聊天吹牛,到还真让他了解到一些有用的信息。
    是夜,回去后,两人就睡下了,小玉琴兴许是白天玩累了,很快就趴在他怀里睡着了,而方大军嘴里含着支烟,却未点燃。
    琢磨事情,一直过了很久,这才抵挡不住睡意,进入了梦乡。
    翌曰,方大军也没闲着,开始梳理县里的销售情况,也开始展销会铺路,县里也有仓库和铺面,并且仓库非常大,到还现在还没完工,这是专门用来储存各种货物的,作为一个大的中转站,往后的服装批发市场,也开设在这里。
    交通工具也有一辆三轮车,主要是用来送货,当初购买了四辆价值一千多元的三轮车,市里放了两辆,钢铁厂一辆,剩余的一辆就放在县城里。
    铺面开设了两个,一东一南,贩卖水泥和蜂窝煤,至于服装店,暂时还没有,元旦后在考虑。
    到傍晚时,王宏文那边来消息了,明天继续开会,而到明天就应该能知道能不能当上区书记了,后天三十号公布名单,那么明天肯定会有上面的人来谈话。
    并且还有个消息,考察队伍也早已经下到了各个公社,再次确认候选人的能力情况。
    但这边无论是王宏文或是方大军都不知道,县里的考察队伍在北斗地区遇到了尴尬局面……
    因为这是区公所复立,还牵扯到制度的变革,仁义一直都比较保守,在这件大事上面,已经严令走关系,确保挑选出来的区一把手,都是有能力的,能完成各种任务。
    这里面主要还是为明年上交公粮的事情打好基础,若是领导班子不行,其余还好说,若是完不成明年的任务,那问题就大了。
    所以早在很久之前,就确定了区书记是从当地公社挑选,不会从上面空降。
    听取当地群众的意见,这一点尤为主要,这是有先例的,比如入党申请的时候,不光祖上三代都要调查,还会调查亲戚朋友,以及在邻居中的口碑等等,这是秘密进行的,等发觉的时候,调查已经结束了。
    县考察队其实在月初就出发了,辗转之下,最后才到了北斗,因为北斗是第十二个区,候选人名额是经过多方面考虑提名的,这是从各个公社书记的文化程度,工作年龄,过往政绩,现今年龄等等多方面综合考虑。
    比如一些年龄过大的书记,即便能力强,也不会考虑,除非当地各个书记年龄都大。
    仁义总共有九十二个公社,偏僻的如插旗、平安公社等小公社,根本就没办法修建公路到达,熟悉路的步行到达都会超过一个小时,来回就是两三个小时了,着实不太方便。
    “小同学,你知道你们公社的书记是谁吗?”
    “不知道,不过我知道方厂长,他给我们学校每个同学都发了大苹果,我妈说让我长大了就去给方厂长当工人。”
    “……”
    “老大爷,你这是买肉回去啊,你们公社是不是条件比较好?”
    “这是托了方厂长的福啊,我两个儿子都在砸片石,砸出来拉去水泥厂,当场就结算钱,从来没拖欠过……”
    “……”
    “大妈,你这是去街上卖菜吗,是自家自留地种的吧?”
    “哪能啊,自留地那点菜自家都不够吃,这是生产队的菜,给水泥厂食堂送去的,换成钱,到过年生产队也能多分点……”
    “呃……”(未完待续。)


第三百十三章 所见所闻
    “万组长,现在怎么办?”一个小办事员开口问道。
    万松皱起了眉头,他们一行四个人,是乘坐客车过来的,进行秘密调查,听取群众的意见,偏偏在最后一个区遇到了难题。
    方大军此人,他们事先当然也是知道的,只是没想到在当地居然有这么大的威望,甚至已经盖过了各个书记。
    这也让他们的调查工作陷入了尴尬局面,并且今曰是最后一天时间,调查完北斗,他们还得连夜赶回去给县领导汇报情况。
    “我们到水泥厂去看看。”万松做出了决定。
    昨曰是在新场调查,虽然也从服装厂前面经过,但因为厂区关闭,并没有进去,今曰是直接到了北斗镇上,从水泥厂经过时是在车上,也没进去观看。
    今曰二十八号,北斗不赶集,但因为临近元旦,街道也不至于太冷清,还算凑合。
    到了乡镇,交通就没那么便利了,四人只好步行去水泥厂,好在也并不算远,路上也还有其余行人,这个方向可是有好几个公社。
    一路上遇到村民,也做了调查,结果还是差不多,从黄口小儿,到白发苍苍的老人,所有人都知道方大军这号人物,并且全是好的口碑,这种情况,他们还是第一次遇到。
    转眼就到了楼板厂,这是八一公社的土地,被方大军以水泥厂的名义承包了下来,楼板厂占地二点五亩,不算大,但也不能说小。
    “万组长,这里应该就是区公所定制楼板的地方,是农业局牵的线。”
    目前区公所已经动工了,因为是上面统一拨款,所以十二个区公所的标准几乎差不多,所用楼板的数自然也差不多,这定单说大不大,但也绝对不能说小。
    万松自然也知道这情况,招呼三个组员走进了楼板厂,这是不设防的,没有围墙栏杆,任何人都可以进去,因为楼板这东西,想偷盗都不容易,一块楼板有六百斤左右,如果没有车辆运输,光靠人力转运,只适合短途。
    如今楼板厂的工人数量增加了,是直接从挖煤工人或是采石工人中挑选的,这是体力活,壮汉才能干。
    挤压式楼板机已经送过来了,正在使用中,工人加多后,每天出货也增加了,约莫能出五十块左右,每天的利润约莫有两百块钱,在八二年来说,有些暴利了,并且每天还会创造六百元的原材料费用,被水泥厂、八一石籽厂、北斗河沙船所瓜分,也变相解决了一些工人的就业问题。
    价值十元钱一块的楼板,其中利润是四元钱,剩余六元钱都是材料费用。能有这样的暴利,也跟方大军占了地利优势分不开,换了其余人,以现在的质量,利润至少会减少一半。
    前面工人们正在干活,各种原材料通过搅拌机均匀混合之后,然后装进楼板机里面,然后就直接挤压出标准的楼板来,当然前提是还需要把钢筋给扎好。
    如今楼板机有了两台,之前一台老式的也在,水泥板也有了两种规格,五孔和四孔的,房屋若是只有两层,用五孔就行了,这样会节约一些成本。
    不过大量生产的依旧是四孔,这样的楼板,哪怕是盖五六层的房屋,都不会有问题,只要不遇上天灾,使用几十年,完全不是问题。区公所预订的也是四孔,但村民可以选择五孔,因为村民一般也就修两层楼的房屋,而且第二层一般是盖瓦片,等于楼板只盖了一层,五孔的完全无压力。
    万松一行人先是看了看已经加工好的楼板,都满意的点了点头,质量确实很过硬,但是等他们靠近搅拌机的时候,马上就被叫住了。
    “怎么?不能看?”万松开口问道。
    楼板厂的负责人是方大军的邻居黎建军,是个老实的汉子,干活很生猛,但现在接触的人多了,也不似以前那般不会说话了。
    黎建军走了过来,解释道:“我们厂长说了,搅拌机有安全隐患,不允许外人离得太近。”
    万松露出了笑容,原来是这么回事,对于这点他表示理解,也对这样的小地方能有这样的安全意识而感到欣慰。
    但还是问道:“你们搅拌的这些东西,怎么保证材料比例?”
    “这些材料是统计员事先配好了的,不会出问题。”黎建军这话不是第一次说,解释得很清楚。
    万松也听明白了,在楼板厂观看了十几分钟,各方面都比较满意,对于对楼板会进行批次编号,保证暴晒一段时间这点,他也很满意,除了地方稍微简陋了点,各方面他愣是挑不出毛病来。
    水泥是有编号的,质量过硬;河沙是当地开采的,这个无所谓质量,大家都是用这样的沙子;钢筋是钢铁厂出品的,型号已经超过了标准,小指粗的钢筋承重方面不是问题;还有石籽,也是当地开采的,抓一把在手中看看就知道是不是好货。
    “你们是来买楼板的?我看你们都是外乡人吧?”黎建军突然冒出一句。
    万松找了个借口,“是啊,现在要去水泥厂看看,要是合适就订一批货。”
    “那感情好,往前面走一段就是水泥厂了,你看,从这就能看见高烟炊……”
    万松等人又继续往前面走,没一会就先到了蜂窝煤厂,在这里,就有围墙了,但留了大门出口,比较宽,可供两辆卡车并行,里面也是忙得热火朝天,蜂窝煤厂的两班倒。
    现在定单也差不多固定了,这是民用煤,很多家庭,以及商贩都在使用,但市场主要还是集中在仁义,虽然表明上看起来没有水泥厂那么风光,但其中的利润确实相当大,关键是投资小,回报高。
    在这里参观就比较麻烦,万松等人在门口张望了片刻,就离开了。
    而往前面一点,就是食堂,这是对外营业的,也有一个小卖部,是直接在大路边上开了一个窗口,方便附近村民来打酱油什么的。
    时间已经到了上午十一点,工人们自然还没到饭点,但不代表没有人来吃饭,饭堂居然有十几个人,也有来购买馒头等东西打包走的。
    万松看了看手表,提议几人就在这里吃中午饭,他们算是下乡调查,是有伙食费和补助的。
    也没人来招呼,几人直接到了窗口,见一个中年妇女带着俩孩子要了十几个白面馒头,但却没给钱,而且拿着一种小票,其余人也差不多,就没见有掏钱的。
    不由奇怪的问道:“这里吃饭不能给钱吗?”
    “当然可以了。”回声的李玉红,比起之前没有那么害羞了,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