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让煤炭飞-第2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穿越之前,也没收回来,也不知道后面怎么样了。
    人们的生活水平真的提高了,好比北斗,就多了很多自行车,以及电视机。每当播放“大侠霍元甲”的时候,总是万人空巷。这部神剧播放了很多年,一直到九十年代初都有市场。
    不过现在遇到了劲敌,这个春节,方大军在家观看了经典中的经典,一直被模仿但从未被超越的真正神剧“西游记”。
    这剧他在穿越前,一直记得是86年版,结果等到春节时才播放,并且只有前面十一集,大坑啊。而且他还不幸错过了第一集,这就更坑了。好在一集的时间比较长,也没有“广告同样精彩”的情况。
    这剧是童年成长剧,每到暑假就会出现,带走了太多人的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基本上只要是华夏人,就知道这剧。
    西游记前面十一集播出后,凡响实在太深远了,不知道是不是小孩都喜欢猴子,一时间悟空火了,八戒也火了。
    方大军现在很想生产某皮鞋,然后找悟空代言,还记得那句广告词:“穿金猴皮鞋,走金光大道。”
    西游记他记得好象很长很长,到是忘记了到底有多集,可现在只播了十一集,看这剧的时候,他第一感觉就是没穿越,今年暑假又到了呢。
    等到了九十年代,另外一部神剧“白娘子”就会出来打擂台了,现在“大侠”和“西游”在争雄。
    ——————
    新年新气象,煤油打火机出现了,电筒也快普及了,收音机走进家庭户了,连彩电也国产大批量上市了。
    物价依旧比较稳定,只是略有增长,从80年开始,大约要十五年的时间,农副产品会增加三倍的物价。
    “爸爸,爸爸,画,画个大精公。”一个两岁的小丫头,指着院子里的大公鸡,奶声奶气的叫喊着。
    “好,爸爸这就给你画。”出声的不是方大军还能是谁,今天是小月儿两岁的生曰,他特意赶回来庆祝,没有大肆艹办,但也开了七八桌。
    事实证明,他在画画上面没有天赋,两辈子加起来都没有,别人虽然画不出凤凰,但画只鸡还是没问题,可他到好,愣是把一只漂亮的大公鸡,画成了矮脚鸭,可叹没有参照物啊,指的不是活鸡,而是模版。
    小月儿不到一岁就能下地走路了,到现在两岁,已经能小跑了,但说话上面,还是断断续续,说连贯的句子比较吃力,这都是正常的,孩童嘛,需要成长的过程。他虽然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材,但健健康康,快快乐乐的长大,这才是最重要的。
    “不是大精公,爸爸,不是……”小月儿把公鸡,念成了“精公”,小孩,发音还不标准。
    方大军一听,不由老脸一红,转身叫喊道:“四妹,你出来画下公鸡。”
    四妹已经快十四岁了,但因为读书迟,小学又变成了六年制,哪怕中途跳了级,现在也才读初一,就在镇上读,成绩一般,若是想读大学,到时候他就去托关系走后门。
    结果四妹还没出来,却见李玉兰出来了,方大军连忙抱着小月儿迎了上去,因为李玉兰再次怀孕了,归功于春节时期的连番大战,他也只打算让李玉兰生两胎,不是不能生,而是不想李玉兰的身体亏损过大。
    给他生两个宝贝已经足够了,因为近月来,他的战斗力严重破表,连续当爹。
    事情就是如此,全凑一堆了,当初他正张罗着和李玉兰结婚,王英就怀孕了。而他这次正打算给李玉兰坦白,结果李玉兰又怀孕了。
    金池现正在省城养胎,过年前怀上的,已经有三个月了,除了金池,还有一个意外,王英的妹妹王敏也怀孕了,当这事闹出后,他差点被王母追杀,可真的是一个意外,他错把王敏当成王英给办了,虽然是酒后乱姓,但谁知道会一次中标。
    王敏是在正月里发现怀孕的,所以在上个月,元宵节一过,他就借口工作去了市里,结果算着小月儿的生曰,一回家,就得知李玉兰也查出刚怀孕。
    今年之内,他能喜获三个小宝贝,算上小月儿和小梦君,这就是五个孩子。而这还不是终点,儿孙满堂跑不了,可这中间的关系该如何处理,他却是还没想好。(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四章 愚公移山
    桑塔纳轿车的价格又爆发了,这才刚开年,又涨了一万,价格已经到了九万元,等于他这车买回来也就半年多,居然赚了两万四,而才一年多点时间,价格就涨了百分之五十,这涨得比后世的房价还厉害啊。
    但方大军却不知道,就是这一款桑塔纳到了九十年代初,价格能突破二十万大关,而那时首都的月平均工资,也才两百元,不吃不喝,要干上七八十年,才能买得起这么一辆车。
    计划经济的时候,想买车买不到,刚到市场经济,买车这块真正开放了,绝大多数人又买不起了,真正的私家车普及,华夏还有很多年路要走。等到大城市真正普及了,又需要摇号了,不遥号的地方,又要限号了,买了车,一个星期至少有一天不能上路,悲剧的私家车路程……
    方大军有心想修建一栋大厦,全家人住在里面,最好是能四代同堂,估计得修电梯楼了。或是买下一条街道,整条街都是他的家人,但这也只是想一想罢了。
    李玉兰默认有王英的存在,而王英也不在乎名分,但不代表两人能在一个屋檐下相处,而金池就更不用说了,她有她的骄傲和矜持。
    算上王敏,他已经有四个老婆了,按他的战斗力,目前还能顶得住,任重而道远啊!
    小月儿满两岁,在家好好热闹了几天,而后就忙于工作了,首先在去年插旗公社,现在已经不能叫公社了。
    北斗的编制也发生了变化,首先,北斗正式恢复了镇的编制,因为这个地区的经济发达,不光有水泥厂,还有煤矿作为产业,每年的税收都不少。
    跟着平安公社并进了北斗镇,角山公社变成了角山乡,前进和吉祥公社合并成了一个乡,前进公社取消。然后八一和插旗公社,合并了,取消插旗编制,改成八一乡。
    但编制取消了,当地老百姓对于公社的称呼依旧没有变。另外就是生产大队成了村,每个村又分成很多组,每个组又有几乎人家,生产队长依旧有,每月有非常少一点工资。主要是负责传达上面的政策,发发文件什么的,每个村也多了一个抄电表的人。
    而电费的价格有所下降,从之前的两毛多,降了一半下来。不过依旧时常断电,这并非是因为供电不足,也因为电力设施太垃圾,大风一吹,或是老化了,就会造成某一段地区断电。煤油灯依旧很**,蜡烛还没普及。
    北斗之前是七个公社,现在成了一个镇,三个乡,仍然还是区。人口略有增长,主要是偷生的太多了。
    方大军在今年,突然生出一个大胆的想法,打算愚公移山,干出一件愚蠢的事情。那就是想把角山乡**成镇。
    按照后世普通镇的面积来说,目前北斗区有些过大了,以他的估计,很可能到时候会把吉祥、前进的地盘,砍一部分到新场镇去。新场的地盘接着往下砍。
    因为现在是十二个区,以后会变成接近二十个镇,每个区的地盘都会挪一些出来。
    他若是把角山升级成为镇,那么北斗地区就会变成双镇,往后就不需要砍面积出去。若是他不干这事,到往后区公所取消之后,现在的八一乡以及角山乡,都会合并进北斗镇里面去。
    等到有一天,角山的煤炭开采光了,赚了钱多半会跑城里去干其它生意,而穷困的依旧会穷困,哪怕他在角山招了不少工人,但却无法全部招收完。即便全招完了,那角山也变成了空山,成为十室九空的局面,那是他万万不肯见到的。
    所以,他想在角山的忠勇村修建一条长约十公里的车道,外加角山到北斗五公里的道路,总计十五公里,一直通往下面射虹镇。
    然后废弃之前北斗到射虹的道路,往后两个镇之间的来往,包括过路的客车等,都会到角山来绕一圈,路程会多出五公里,但若是把公路修好了,那么交通时间,其实差不多,甚至还能节省,耗费的只是一点点油费。
    但这样一来,将给角山创造未来,哪怕煤炭挖光,工人下岗,但交通发达了,编制又成了镇,那么随便搞点什么都能挣到钱,角山的人也不去到外面去,在自家门口就能自给自足。
    这个事情,不光是修路这么简单,还有配套设置,各个单位的入驻,其余设施的修建等等,这将是一个远大的工程,靠他一个人,投资根本就收不回来。
    而且这条路,他打算打造成全直线通道,并且是一次姓上四车道,这将占用不少土地,甚至是直接戳穿横阻的山脉。
    他计算了一下,大约要花掉一百五十万左右,从水泥上,他个人分红那部分,能省上十万元。若是说通了县人民政斧,大约还能节省三十万左右的资金。
    而若是说通了乡亲们,又能节省二十万左右的人工费,可这,还需要九十万,而这钱,若是在一两年内凑不出来,那么到时候随着物价的上涨,建造花费又会提高。
    这九十万,他用在其余地方,比如购买地皮,扩大业务,多年后,会得到更多的回报。一时间陷入了两难之中。
    角山目前也就六百户,哪怕每户出一百元,也才凑集六万的资金,根本就没意义。
    另外他也有一个私心,他知道后世高速公路的大概规划路线,可以借着这次修路,让往后角山能与高速路出口对接,那是二十年后的事情了,但至少有个奔头,成了高速路出口,角山的情况马上又会不一样。
    最后,方大军决定,87年这一年,去挣到更多的钱,用外面挣到的钱,来反哺角山,作为穿越者,他觉得人生确实也应该做这么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既然穿到了这里,那么在能力范围内,就应该试着去改变这里,随着角山的一改变,那么北斗其余地方同样会受益。周围的片区也是一样。他开了头,修路的就会越来越多,要致富就得先修路。
    另外有一件事,水泥厂的二期工程,终于在去年年底动工了,他让邻居一家迁去了楼板厂,而原来的房屋给拆了,今年计划把房屋和他目前的房子修建在一处,组成一个超级大院子。
    隔壁修建成三层楼,到时候他家的房屋,带上院子,占地会有一亩半,这才足够使用。这点花费,相比修公路来说,只是毛毛雨。
    原本想把李玉兰娘俩接到外面住一段时间,现在李玉兰怀孕了,到是不好奔波了,而他也要去赚钱,以往觉得赚的钱已经够用,渐渐变得懒惰了不少,但现在为了角山这件大事,他又有了目标。
    今年的计划赚到超过三百万的现金,固定资产的涨动不计算在内,去年他挣了差不多百万,但也花掉了大部分资金,钱赚钱,就容易了。手下的业务也越来越多,固定资产也变多了。
    卡车已经多达十五辆,面包车十辆,摩托车近百辆,三轮车近四十辆,省城的铺面也变多了,多了十五家服装店。
    剩余的资金,正计划修建电饭锅厂,这次他把厂房定在了省城,随着赚钱的途径、市场,渐渐移到省城后,他也有必要去打通关系,建立一个厂子,胜过在省城开设无数铺面。
    因为厂子才是实打实的**物,不光能解决工作岗位,还能给政斧创造税收,以及政绩。
    通过几年的研究,他终于自主突破了其中的技术关键,内胆那块解决了,可以生产电饭锅和电炒锅,以及其余锅炉用品。
    所需的设备,也在筹集到中,资金差不多全到位了,下一步就是走上正轨。现在上马电饭锅貌似有点迟,但其实不然,大约要九十年代中期,电饭锅才能普及到乡镇去,当时的价格在八十元左右。现在卖五十元一个,完全不是问题。
    而成本价大约在十五元左右,若是终端销售,能吃下两倍的利润,这也是他第一次进入生产制造行业。
    PS:新书《全能大叔》已经上传,麻烦大家去收藏支持一下。(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五章 收获
    桑塔纳又涨了一万,在八七年就突破了十万大关,让方大军感觉这时代也有疯狂的一面,这还是计划经济时期啊。
    可就是这个价格,依旧是有价无市,并非有钱你就能买到车,桑塔纳也渐渐成了身份的象征,特别是这车行驶到乡镇的时候,代表的就是大干部。
    好吧,这车也就是相当于后世满大街的出租车,甚至舒适度还远远不如。但到九十年代末,二手五成新的桑塔纳,也要五万左右。两千年前,普通家庭,一般都不会考虑购买私家车,价格太贵了。
    方大军又买了一辆桑塔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