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说之前他的心情是郁闷若死,此在刻更是无法形容了,只要面前有一块豆腐,他就会毫不留情的撞上去。直接撞死。因为他没有忘记造成一切缘由的罪魁祸首不是杜荷,而是自己。
若不是自己,心存不良,以他的身份地位,这先锋大将的职位,怎么样也轮不到他;若不是自己有意让他陷入险地,没有限制他的行军速度,也不会连汤也喝不到。
这越想,他就越觉心底越不是滋味。
“大总管?”杜荷见侯君集表情万千,心底乐开了花,提醒着叫了两声。他怎么后悔是他的事情,别在这个时候丢了大唐的颜面。
侯君集回过神来,强打起精神,招待了麴智盛、张雄、阿史那步真。
对于麴智盛、张雄,他没有给什么好脸色,但对阿史那步真却要热情的多,一直再问西突厥的事情。当得知杜荷已经让他追踪西突厥的下落眼神又犀利了几分。
侯君集安抚好麴智盛、张雄、阿史那步真三人,阴沉着脸,回到了位子上,双眼有些阴狠的望着杜荷。虽然他清楚造成这一切问题的人是他,但没有一个人会惩罚自己,责怪自己的。所以,在他眼中错的人是杜荷而不是他自己。
“杜荷,难道你没有得到本将让你原地待命的命令?”他质问着,语气充满了不善。
“淡定,淡定!”
杜荷在心底嘀咕了两句,对于侯君集的态度表示理解。任谁遇到这样的事情都会发怒,只是侯君集性烈如火,更加厉害而已。
“我好像是得到了这样的命令!”杜荷没有将话说完。
“既然得到了命令,那你为何还擅自行动?好大的胆子!”侯君集实在憋得慌,迫切的需需要一个人出气,面前的杜荷是最好的选择:“还有,我的信使呢?”
“让我扣起来了……”这话一出口。侯君集以狰狞一笑:“好,很好!违抗军令在先,扣我使者在后,你想造反吗?来人,将杜荷给我压下去,听后发落!”
杜荷神色也是一变,造反,好大的罪名,冷笑道:“大总管好大的官威,你是三军统帅不假,但谁给你滥用职权的权力了!不问青红皂白,就胡乱拿人?”
侯君集咬紧牙关,咯咯作响,也知杜荷说的不假:“本将到要听听,你究竟有什么话要说!”
杜荷道:“你将传令信使叫来问话。便知道了……他就在营中。”
侯君集传令招来被杜荷关押的传令信使。
传令信使苦着脸将自己丢失令箭的事情说了出来:“此事一切罪责在我,与杜将军无光。”
侯君集铁青着脸,以他的才智隐隐觉得此事很有可能是杜荷所为,但他没有丝毫证据,也奈何不得他。
这令箭是信物,行军在外,主将以令箭为号,见令箭如见将军,令箭之命,即是主将之命,令箭不在,如何能够让杜荷听令。
侯君集突的发现,自己根本就找不到借口来为难杜荷,只能郁郁的放他离去了。
侯君集在赤亭谷并没有多呆,只是派兵分别驻守了高昌、田地、交河、蒲昌、天山、可汗浮图六城。他不甘就这样返回长安,领着三万轻骑兵追击西突厥的大部队去了。
侯君集无愧是一代名将。
他这一追,一口气深入西突厥腹地八百多里。
咥利失欺他远来疲乏,纠集了八万兵马迎战。
侯君集想也不想,丢下所有粮草辎重,高喝一声:“不胜,宁死!”面对咥利失的八万骑兵,直接突击对方中军,将对方八万骑兵杀的是落花流水,一溃千里,这才率军而返。
这一战侯君集从正面以弱克强,正因对了李世民给他的评价,极擅硬战,赢得也是漂亮之极。
但是比起杜荷的赤亭谷大捷犹有不如,论整体功绩,更加无法与杜荷相提并论。
这西征也因此而圆满落幕!
此次征伐大唐胜的漂亮之极,打出了大唐那俯仰天下,无可匹敌的威风。
PS:昨天晚上12点,我两岁的侄儿高烧,表哥外出应酬未归。我只能开车带他去看病,小孩子挂点滴麻烦的要死,哭闹不说,手还不断的去拔针头,折腾到了…半才回来。
晚上跳票了,这一章是补上的,今天还有两章。
第三十五章 捷报抵长安
第三十五章 捷报抵长安
二月底的长安,万物复苏。作为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会。早在太阳升起的那一瞬间,大街小巷就挤满了人。
“的达,的达!”的马蹄声在大街上响起,引起了所有人的侧目。在长安不许策马奔驰,这是向来的惯例,唯一类人除外,那就是八百里加急的信使。这类信使通常都是送特大事故的急信,或者是前线的战报!
一位骑术高超一脸风尘的信使,出现在了长安的街道上,他保持着一定的速度往皇宫方向疾驰而去。
在城门附近有一个卖面饼的摊贩叫小王,他见到信使,哈哈一笑,道:“有了,嘿嘿,二十文钱到手了。”他拍了拍手,对身旁的老妪叫了声:“娘,你先看着,孩儿出去一下,很快回来。”
他穿街跃巷来到了长安西市赫赫有名的龙井茶轩。
虽然这龙井茶轩开张不过四五月,但在武媚娘那高明的经营手段之下,小小的茶轩成为了长安最红火的地方之一。这里已经成为了文人墨客的聚集处。往来品茶的人络绎不绝,各类人都有。不仅仅是那些品茶作乐的文人雅士,便是朝中大员也不时光顾。其中不乏房玄龄、杜如晦之流的人物,更胜有之,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李世民也悄悄来坐过两次。
小小的一间店,带动了整个大唐喝茶、品茶的风气。
小王叫了店里柜台上的李掌柜一声:“李掌柜,我有事找你们东家!”
李掌柜见是小王,直接将他带进了内堂,心底不住嘀咕:“二小姐天仙一样的人,那么多名人雅士想要拜见一面而不得,怎么跟这卖面饼的小王这般熟悉?”
龙井茶轩的内堂是主人家的内堂,装扮的不是很华丽,但却很雅致。
在大堂里,武媚娘正在于娘亲杨氏聊着闲话说着家常。
杨氏如今衣着华丽光鲜,在虎牢关外的落魄模样早已不见,两个女儿如此会赚钱,她的日子自然是越过越好。
“照儿!”杨氏叫唤了一声,她话还未说出口,武媚娘就打断了她道:“娘……您又来了,都跟您说了多少次了,我叫媚娘,叫武媚娘,不是武照了,您总是改不过来!”
杨氏摇头苦笑:“是是是是,是媚娘,不是照儿……这照儿都叫了十多年了,一时间哪里改的过来!再说了。叫什么都不一样吗?”
“哪一样了?”武媚娘气得跺脚,道:“武媚娘比起武照要好听多了,我更喜欢!”
杨氏一脸的疑乎:“照儿还不是当初你识字后自己取的,说什么希望自己能如太阳一般光照大地。娘还记得当初你对这个名字也喜欢的不得了,道士也说,你年少志气高,用这个名字会有一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成就呢!现在怎么说改就改,而且还这么排斥了?”
武媚娘脸上飘起了两朵红霞,扭捏道:“喜欢就是喜欢嘛!娘你也别问了,反正女儿就是喜欢武媚娘这个名字!”她在意的不是武媚娘这三个字,真正在意的是给她取这个名字的人。
“好了!娘不问就是了!”杨氏实在猜不透自己这个女儿的心思,“你呀,就是一肚子的鬼灵精,娘早说了,女孩子家,别表现的那么出色,将来嫁不出怎么办?娘跟你说的事情你考虑的怎么样了,那王家三子长的俊俏,人见人爱……”
“就他,娘娘腔一个,看了就吃不下饭!”武媚娘一脸的不屑。
杨氏问道:“那隔壁李家的长子呢。家世差了一些,但文采了得啊?”
“嘿,还文采呢,那字写的跟狗爬一样。”武媚娘还是一脸的不中意。
杨氏得意的一笑:“王家的公子师从大书法家虞世南,总算写的一手好字了把!”
“不行,那可真是名副其实的公子,那风吹就倒的身形。真动起手来,我看他连我都打不过。我未来的夫婿不求功夫第一,至少要有保护我的本事!”武媚娘照样一口否决。
杨氏苦着脸:“这赵家的二公子,总该行了吧?他家事不错,据说还在军中当了一个叫什么校尉的官……”
“我的天耶!”武媚娘重重的一拍脑门,无奈道:“娘,你也不看他那副模样,狗熊似得。嫁给他,我还不如死了算了。”
“呸呸呸,童言无忌,随风吹去!”老人家最忌讳这个,瞪了武媚娘一眼,然后才大感头痛:“这个不行,那个不要,媚娘,你说说……究竟你心中的如意郎君究竟是什么样的标准?”
“他呀……”武媚娘妩媚的甜甜一笑:“不需要长的多好看,但至少要入我的眼;文采不需要很高,但至少要让我佩服;武功也不需要很好,但必须要有能力保护我。即能上战场建功立业,也能写的一手好字,作得好诗。在我生气的时候最好还能作写让人感动的诗来哄我开心。文能安邦,武能定国,最重要的还是我喜欢!”
杨氏听的是目瞪口呆。咋舌道:“这要求不要太高哦,世上有这样的人吗?”
武媚娘道:“这娘就不用管了,女儿的终生大事,女儿自己做主,就不需要娘来操心。”
“这是什么话?”杨氏一脸的不满:“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父以故,你的终生大事,自然是为娘说的算!”
“什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才不依,才不管呢!我最讨厌这种轻视我们女人的做法,我就要依照我自己的想法行事,礼法越不许,我就越要。”她的话有些叛经离道,但却充满了对于世俗礼法的挑衅。
杨氏也知武媚娘向来有主见,见劝她不动,也不知如何开口。
武媚娘上前拉着她的手臂,道:“娘,别的女儿可以依你,但这女儿的终身大事却一定要把握在自己的手上。”
这时,下人来报,卖面饼的小王求见。
武媚娘眼睛一亮。忙让人请他进来。
小王走进了大堂,见武媚娘那天仙般的姿容,底下了头,不敢再看,只是道:“二姑娘,已经有一个你说的人,飞马从我摊位前经过了!”
武媚娘应了一声,让同来的掌柜待小王去领钱了,并且吩咐再遇到类似的人物,继续汇报。
杨氏不名所以,埋怨武媚娘乱花钱。
武媚娘却甜甜的笑道:“这钱能给我带来一个人的消息。花的值得!”说着,让人去皇宫门口候着,打听宫里流传出的消息。
******************
长安皇宫,太极殿。
李世民在朝堂上与满朝文武商议国家大事,春耕即将来临。这两年唐朝两次大规模用兵,对于粮草消耗极大。这春耕是否顺利,直接意味着来年是否有个好的收成。他对此格外重视,再三叮嘱司农卿,要抓紧生计,积极开扩田地,并且给出了许多的优惠,鼓励百姓生产。
诸多良臣也提出了一些利国利民的政策,李世民觉得合理,一一照办,即便存有异议,也没有凭借主观判断,而是提出来与大臣商议,集合众人之智来解决问题。
整个朝堂呈现一片祥和之气。
在他们这群真正的干练大臣面前,几乎没有什么问题是得不到解决的。
所有存在的问题,都一一让他们克服。
在处理完政务后,李世民将话题转移到了军事上,询问了一切的调配情况。
“陛下,这征高昌比我们想象中的更要严峻,粮草消耗数量更是远远超过了我们的预计!十余万大军日耗粮约五千石,一月则十五万石左右。从长安自高昌需用时四月,期间粮耗粮六十万旦左右。运粮队两万多人,一月所耗之粮三万,四月十二万。这方才抵达高昌不久,我军以耗粮草七十二万石。日后陆续运送,运粮队不断的派遣,所耗粮食更多。依照估计,若远征军半年不胜,我大唐将元气大伤。”魏征脸色严肃的站了出来,一串串巨大的数字从他口中说出。
这数字之巨大,令人震撼,满朝一片嗡嗡之声。
李世民也渐渐露出了惊愕的神色。
魏征此刻提出这个问题,也并非是打算追究谁的过错。而是要想办法解决问题。
初唐最大的弊端就是人口少,经济农业上不来。
这是限制大唐发展的最大问题。
便在这时,殿外传来了前线战报送达的消息!
李世民动容的长立而起,急切道:“快快将战报给朕送上来!”
内侍总管将战报,拿在手中,李世民让他当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