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逼上梁山-第1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李民还是顺口问了一句:“那汤隆的铁匠手艺,却是如何?”

那个老者孙福刚要作答。却是被李民止住了。李民随手点指刚才那个爆起的大汉孙桂道:“你来说。”

那孙桂偷眼看了一眼他爹孙福。见其老实的跪着,这才毅然说道:“回大老爷。那汤隆就是一个痞·子。好赌不说。还酷酒。我们铁匠,酒喝多了,连铁锤都打不稳,还谈什么手艺?也就是糊弄糊弄外行人。根本谈不上精品。而且,那厮的人品不好。当初他酷赌,把家业败了。时不时的就找我们这些相熟的匠户借钱。我爹看在几代人共事的交情上。也时常接济他。可那小子竟然当成了天经地义的了。我等匠户人家,却能有几个余钱。一日,我爹也手头不方便,没有与他,他竟然辱骂我爹,而且仗着练过两天的功夫,竟然强抢。我出来与他说理,他连我也打了。”

此时,李民却是知道:这汤隆的人品,果然不咋地。

而这时,凌振和陈规,却早就没心情听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当即站了出来,拿出一张图纸,递于那老者孙福说道:“这物件,你可造的?”

那老者孙福,却是知道高俅派他们来这里,肯定就是给人造东西来的。而且,他们一家老小,都是军籍的匠户,高俅的命令,那就是强制的差事,拒不得的。现今连带户籍,全给调到这来了。今后他就是这位大老爷的人了。却是不敢怠慢。也不站起,就跪在那看起了图纸。

李民有些不落忍。叫他们起身,给他们来了一个座。

那老者孙福,竟然都受宠若惊的推辞了半天,最终才拿屁股尖,坐了点椅子边。而他那俩儿子。有他老爹在的地方,他们哪里敢坐着。全都立在了孙福的背后,探头观看图纸。

李民不仅暗暗感叹:士农工商。这大宋工匠的地位,却是不高啊。恐怕连大商人都不如。也就比小商贩强一些。

而那老者孙福看了几眼那张图纸后,随即摇着脑袋说道:“回大老爷,这物件,看着像鼎却没有脚,看着像钟却没有耳。小人却是没有造过。不过,这东西直上直下的,小人做个模子,用青铜铸造一个出来,却也不难。不过,看这尺寸,没有千八斤的青铜,却是下不来。这花销。可是不小啊。”

这孙福却是没瞎说。如今这个时代,流通的,主要还是铜钱。那青铜,那可就是硬梆梆的钱。千八斤的青铜,光是成本,没有万多贯的铜钱,那就下不来。这若是再加上人工,以及损耗,那没有个两万贯,根本下不来。

故此,屋内众人,张氏兄弟除外,稍微有些脑子的,只是听得千八斤的青铜,也顿时为花这么一大笔钱,做这么一个不知所谓的东西,很是不值。

尤其是新来乍到的入云龙公孙胜,此时还不知道李民的家底,听闻做这么一个物件,就花这么一大笔开销。更是裂了嘴。要知道,当初公孙胜做的那一票大的,按着这个老头的说法,最多也就能做个四五个。梁山好汉们造这东西,那是根本不用想了。只是,公孙胜看不懂那个图纸的物件是什么,不知道是不是李民要造什么法器。却也不好建言。

而那知道这东西是什么用的凌振,以及陈规。却也被这千八斤的青铜报价给震住了。当初他设计时,却是只求大好,坚固,却是没有想什么成本。如今被这老者孙福一说,却是想起,上万贯的成本。手雷都不知道做了多少个了。点燃的地雷和手雷,用凌振随时搭的炮架发射,却也费不了多少成本,弱不了多少威力。花这么多的钱,弄这么一个家伙,值嘛?

凌振和陈规,却也是犹豫了起来。

唯有李民,对此却是毫不犹豫。大炮,贵是贵。甚至在此时,大炮得成本,都远远超过了他本身的使用价值。远没有凌振临时用几根木头搭建的抛石炮架来的方便,快捷,节省。甚至连射程都不见得如。

可大炮却是今后发展的思路。绝不能因为大炮的兴造之初,远不如当今的主流武器成本低廉,功能强大,这就不造了。

而且,李民打着兴建水晶宫的名号,有着赵佶报销。又在乎什么钱不钱的?反正这笔钱,不是他李民造了,就是赵佶浪费了。还不如让他李民拿来做些有用的事。只要大炮成功。别多了,有个几百门,估计守卫东京,那就安枕无忧。只要东京没危险。赵佶不害怕,不投降。就算金国兵马最终打过来又如何?各地勤王的兵马一回防。绝对能把那些入侵的金兵,包了饺子。

故此,想的远,想的高兴李民。却在大家犹豫,惊讶之时,毫不在意的说道:“你等无需在意花销。青铜,我即日给你等筹办齐,只要造的好。我重重有赏。到时候,还需要你等做上千百门。哈哈哈。。。。。。”

在李民的大笑声中,孙福一家三口,齐齐的一阵眩晕。千把百门。那岂不是千八百万贯?孙福一家三口,却是平生没接过这么大的买卖。

不过,眩晕之后,这一家三口,却也认识到了他们这个新主家的实力,实在是雄厚无比。同时,这大手笔,也激发了他们的豪情,令他们兴奋无比。一个好的铁匠,不就是盼着能做一件大工程,传名万事么。只是没有好的材料,他们却是不能作出如干将莫邪一般的传世宝剑。可如今这花费数千万贯的大手笔,他们虽然不知道这东西是什么,可他们却知道,只冲着这钱数,就足以让他们传名了。

故此,他们父子三人的小宇宙,却也被这大手笔点燃了。随即随着李民令王六采购青铜,令孙家父子三人暂时跟着凌振和陈规二人,按他们的要求,铸造青铜大炮。

孙家父子三人,当即跟着同样兴奋不已的凌振和陈规,兴冲冲的寻找场地去了。

没错,就是寻找场地。

李民这里可是住人的,修炼的。日夜听他们打铁,那象话么。不仅是他们,就连凌振和陈规他们的工作场地,也是在二龙山的另侧山谷里。毕竟那炮弹、火yao,地雷的制作,也是一个危险工作不是。这些东西,却是不能安置在住人的地方。

何况,这孙家父子三人,打铁开炉,那也是有讲究的,活水,高地,也是勘测的。只是,即使他们的工作场所在偏僻,可有着李民的重视,其护卫的严谨,却也是一流的。

而李民安置了孙氏父子三人之后,却是随即想打铁趁热,把岳飞这小孩,也彻底安置妥了。不过,这一回,李民想到岳飞的不好忽悠,却是没把岳飞叫到众人跟前。而是让众人散了。单独叫岳飞到他李民的书房相谈。

第六卷 第十七回 没人可拆穿的谎言

明亮的阳光,透过纯净的玻璃,洒落在干净平整的水泥地面上。让李民的书房,并没有这个时代一般房屋的阴暗。高大整齐的檀木书架,占据了整整的一面墙。分门别类摆满了各类书籍,全都精装本。一般的初看者,全都会莫名的感到一种敬仰油然而生,下意识的对书房的主人,感到敬畏。

甚是,即使到现在,李民身边的人,除了郑鹏以外,其他人,包括林冲和鲁智深等,每每进入李民的书房,依然会是如此。

这是源于对知识的敬畏,往往越是缺少知识的人,对与自己所缺少的就越是稀罕,越是敬畏。虽然李民大多的时候,其本身也并没有把这些书全看完。

而岳飞,虽然三岁识字,五岁读诸子百家,八岁看春秋左传,十岁拜师学艺,十一岁就全县无敌。十二岁就把跟随他一起玩的几个小兄弟,调较的与精锐士兵无几。

可他此时,毕竟还是一个十四岁的孩子。玻璃窗,水泥地面,已经让他看的很是新奇了。而那整整一面墙的书籍,虽然没有让岳飞产生敬畏。可却也让岳飞很是羡慕。这个年代,书籍却还是一类很奢侈的物品。最少,岳飞的家里,以及教导岳飞学问的几个老师家里,却是没有这么多的。

要知道,李民的书房,却不是后代人的那种小书房,几十平米就已经很奢侈了。单单是那面墙,就有五十米长,四米高。

故此,岳飞虽然一直表现的很老成、沉稳。可在踏入了李民这间书房,还是小小的震撼了一下子。

而李民,却是从岳飞一进门,就一直在默默的观察着岳飞。

对于李民来说:哄小孩。在现代,无非就是变形金刚等玩具,圣代、雪糕等甜品。

可这一套,在面对岳飞这个孩子时,李民却直觉就觉得不管用。

如今,李民却是总算看到了岳飞一点点儿童的童真。

李民端坐在他那舒适的太师椅上,双手扶在面前宽大厚重的紫檀木书桌上。保持着一种淡然的姿态,对岳飞说道:“坐!”

岳飞很诧异。一般长辈,师长,乃至权势者,却是不会给下位者座的。坐。只有在平等的身份下,才会有的。

虽然,岳飞并不畏惧李民的国师身份,可岳飞一个受过这个时代正统教育的人,却也不认为他岳飞的身分,能和李民的身份平等。他岳飞却不是没有规矩的人。不能让人说他师长没有教导好。

故此,岳飞却是没有坐到李民对面那两张预留的办公椅上。而是保持着一种恭谨的姿态说道:“国师面前。却是没有飞的座位。飞,站此即可。”

对与岳飞的守规矩,李民稍稍有些不适应。毕竟李民手下这些人,除了林冲和杨志还算守些规矩外,其他的人,却又有哪个有半点规矩。李民让坐,却是少有不坐的。不过,李民却也没有过多在意这个。

而是径直问道:“如今,我的神通,你也是看过了。如何?”

“国师天人。飞所不及也。”岳飞很是诚恳的给出了真实答复。

李民稍稍的有些小满足感,虽然说这只是一个小孩说的一句真话,可这却依然是岳飞说的。好在,李民如今的心志过关,却是没有飘飘然的忘了正事。随即说道:“而今可愿拜我为师?”

“不!”岳飞肯定的回道。

“为何?”李民确是有些郁闷了,他这三大招一出,那可是连耶律大石都要拜服的。怎么这个岳飞,却还能坚持?

然而,岳飞却以一种非儿童的老成说道:“非不愿。实不能也!”

“为何?”李民越发郁闷了。而且也有些无法掌控的失落。

“艺在于精。而非博。飞至今学枪四载。一年学尽师傅枪技,全县无敌。可却是用了三年,每天刺枪万次,这才把那些技法忘了。刚刚会了一个刺字。而今,我观国师神通宏大,想非轻易可学。人生苦短。只是枪法,就足够飞钻研一辈子的了。再学他术。实在空费人生。却是两者皆无可成。”

岳飞说这话时,却是一脸的从容和坚毅。很有点除剑之外,别无他物的宗师风范。而他所说的那一个会字,更是给人一种强烈的自信。最少,李民就是坚信,别看岳飞年纪小,可岳飞会的这个‘刺’字,却绝对不是一般人拿把长枪扎一下的刺。毕竟,李民武学功底虽然不咋的。可用枪的高手,李民却是看过三位了。尤其是那个卢俊义,更是只练基本功,就连了十年。

所以,李民却是有些明白岳飞了。

说实在的,李民虽然没有见过什么真正的天才儿童。可在现代的早熟儿童,那却是闭着眼都能摸到一大把的。现代咨询的发达,电视以及网络,带给人类方便的同时,也同样让触摸到他的儿童,迅速的早熟起来。一名十四岁的儿童。说话跟一个小大人似的,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

可同样一名十四岁的儿童。而且还是在北宋这个年代。李民却从岳飞身上,看到了不一般的早熟。坚毅,专精。这却不是一个早熟儿童,就可以具备的。也许,这就是天才和庸才的区别。

李民很惭愧。因为李民几乎就可以说是博而不精的代表。李民与岳飞同样大的时候,却是没有岳飞这么明确的目的性,以及自律性。

不过,李民却也是很庆幸。庆幸岳飞的执着与坚持。否则,一个大好的苗子,很有可能就被他李民教废了。尤其是,李民现在的那套功法,还根本没有一个系统性,与可行性。教人多靠蒙,以及天赋。用来教岳飞,确实是糟蹋岳飞这个好苗子。

而且,李民收岳飞这个徒弟,也只是想给两个人的关系,套上一个纽带。加强两人之间的关系。

故此,李民却也是不是不可以转变的。只是,以李民如今的身份,说出了话,如果没有兑现,对于李民的一贯正确性。以及威望,却也是小有影响。李民却是不想这种事发生。

所以,李民想了一下,还是说道:“你能看清艺在于精,这很好。不过,这却与你我的师徒缘分无关。只要你拜我为师。你想学什么,我都可以满足你。我也不会妨碍你精修枪法。而且,你独自精修枪法,虽然练的勤,可依然是闭门造车。少了实战。我这里,用枪的高手,却是不少。也可对你大有增益。此外,你奉旨来我处。就算不拜我为师,今后也是我手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