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有多少把握?”山本首相皱眉问道,“军费如何解决?目前的财政困境如何缓解?”
“这么说来。眼下所传政府与中国方面接触的谣言并不是空穴来风?”其实,对于这些“传言”,寺内正毅早就知道的一清二楚,之所以这么表示完全是给山本一个面子并进而求得他在其他方面的“谅解”,虽然大本营对于海陆军资源调配拥有决定权,但真正能够指挥地动的还是要依靠各体系内部的固有资源――在另一个时空的瓜岛争夺战中,日本陆军已经在瓜岛陷入了绝境,守军被迫以野草、树皮甚至人肉为食,大本营派出了代表要求山本五十六命令联合舰队尽全力(包括动用大和号)予以支援。虽然山本在听完陆军的悲惨遭遇后痛哭流涕地表示一定支援,但却仅仅派出了潜艇和几艘驱逐舰担任“东京特快”了事,本人却在大和号上优哉游哉,根本就没有出动的意思。没有海相、军令部总长乃至联合舰队司令长官的命令,大本营指挥不动海军舰队。因此,陆军方面要想真正得到海军的配合,没有山本、斋藤实的首肯和支持必定是纸上谈兵。寺内正毅深谙此中道理,故而有此一说。
―
“寺内君,你是陆相。我也不打算瞒你。”山本叹了口气,“和谈一事。确非空穴来风。”
寺内正毅静静地聆听下文。
“支那方面通过经济界人士给政府施加了很大地压力。寺内君,你站在我的位置上应该能体会到这种不安。藏相的口气虽然差了点,但说的都是实情,帝国的财政确实到了极为危险的边缘。前次五相会议上之所以他不同意继续拨款,就是出于此种考虑。”
“下官惶恐,藏相一片公忠体国的决心鄙人一直非常敬重。争吵归争吵,终归是为了帝国大业,没什么好抱怨的。”
“帝国财政前次因为日俄战争已经债台高筑,确实经不起又一次折腾。站在军人的立场上,我是坚决同意将战争打到底地。可惜……”山本摇头道,“我现在是首相,肩负帝国臣民和天皇陛下的重托,不能不考虑到方方面面……我也很为难啊!”
“首相大人地心情我很理解……可是,支那有句古话,‘能战方能和!’,请您三思……”寺内正毅上前一步,狠狠一鞠躬道,“请您再支持陆军一次!我们绝不会让您失望的。”
“寺内君,我告诉你一个确切的消息,英国方面不赞成我们继续同支那作战,美国人已经提交了抗议书。”
“帝国可以选择性地无视。
”
“寺内君……”山本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说到,“再过5有一笔1200万英镑的外债到期,支那方面已经=时候做出明确表态,明天他们便要通过新闻媒体发布18师团据藏相的估计,短时间内汇率可能贬值25%以上,也就是说大约会需要帝国额外付出3000万日元的代价。”
“什么?”后者大惊失色――这足以完成陆军一直以来强烈要求个常备师团扩充计划了……
“如果我们选择性地无视或者推辞偿还呢?”
“那样就会是更糟糕的局面,第一,政府发行的国债和其他债券将立即被调低等级,甚至一文不值;第二,英国方面将冻结帝国在大不列颠范围内的财产;第三,汇率可能会下降得更快……”
“这该死的。”陆相狠狠捶了桌子一拳,“那么……支那方面提出什么样的和谈条件了呢?”
山本将有关条件复述了一遍,寺内正毅略微沉思后说道:“单纯从条件上看来,支那的条件似乎并不苛刻,反而对我有利……但在实际上,却是对国民信心的重大打击。政府一直宣言帝国国力强大,如旭日东升,现在居然沦落到连汇率都要依靠支那挽救的地步,如何能够说服民众?经济上的自我保障是国本的基础,更是国民信心的寄托,一旦不能实现,后果……”
“我现在有一个折中的方案,需要陆军的支持。”
那么,便洗耳恭听吧……〃奇…_…書……*……网…QISuu。cOm〃
第四卷
第三十三章
山本一字一顿地阐述了他所认可的方针,陆相听完,默却几乎将茶杯捏得粉碎。
“请恕我直言,首相的想法是对陆军的羞辱,陆军很难接受这样的方案,尽管我本人原则上并不反对。”
“其实,这是我犹豫了许久的方针,尤其是还没有得到圣上的认可与元老的审议。”说到这里,山本的声音有些低沉,“对方已明确要求我们给予有力地答复,否则便要有公诸于众的举动。”
“这是要挟。”
“我完全明白,可是藏相的话又非常有道理。”看似矛盾的对答说到底是山本的心中还是有一丝犹豫,既希望能够付出不太重大的代价以保持日本经济与财政的稳定,又持有将战争进行到底,不惜一切代价取得胜利的决心。这是一个军人出身的首相,尽管已经习惯用政客的眼光来看待政治,愿意通过妥协、谈判来实现目的,但还是不能摆脱日本军人那种厮杀到底的冲动,仍然抱有侥幸成功的幻想。他的立场在其中不停的摇摆,一时倾向于此,一时倾向于彼,最后却是一个最差的结局。
……在紧急召开的陆军会议上,由于山本事先的沟通,陆相没有露骨地将矛头指向内阁,而是对准了海军――不想打了,他们一直认为攻略青岛是我们陆军的事情,以为青岛这个港口对于日本是可有可无的,认为中国并没有潜在性危害,害怕打下去丧失与美国作战的本钱和军费……他们错了。我们如果连支那也打不赢,那什么去对抗美国和其他国家?中国是一个庞然大物,日本如果不抱有充分地实力和最大的警惕,只要这个庞然大物翻一个身就能把我们压得喘不过气来。”
20多年前,为了对付清国的‘镇远’、‘定远’两艘巨~开始全体国民勒紧裤带用于海军建设,那个时候远比现在要困难,我们也咬牙坚持了过来,现在遇到一些挫折,海军反而畏缩了。岂不是有辱皇军的威名。海军忘了本,我们没忘!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也咬紧牙关,让海军看看我们陆军的精神,让国民明白,他们每年耗费了巨大的金钱的海军到底是什么货色!我们只要打赢了这一战。不管海军的条件有多么苛刻。我们都能够获得国民的支持!”
经过参谋本部地紧急谋划,陆军以甲午战争的作战计划为原则性依据制定了相应的作战计划。但是。这个计划能不能得到实现完全有赖于元老和重臣的决策――在神尾师团覆灭后,无论是日本内阁还是海陆军已经失去了对于局势的决断力。
在紧张压抑的气氛中。中日地秘密会谈却还在进行,双方都对借谈判契机达成妥协抱地希望不高。却又试图借助谈判来证明自己“爱好和平”的形象,所以不得不在谈判中虚与委蛇……在中国军队展示自身实力之后,朱尔典得到本国政府地训令。尽量调和中日两国!但是,这一目标可是可望而不可及,虽然朱尔典在双方外交人员中四处奔走、来回中,却发现根本无法弥补这其中之鸿沟。他在日记中哀叹:“要调和这两种不同的要求,简直比让男人变成女子那般困难……”
面对日方以外交拖延来掩护其后续决策地情况,帝国政府决定采取有力的措施进行还击。经过大本营地认可和皇帝亲自审定,《帝国日报》通过加印《号外》的形式,适当披露了在山东战场所进行的战事,报道中透露歼敌逾5000余人,俘敌C人、击毙敌指挥官地消息,虽然这一“官方报道”已经对真实的战果进行了大大的缩水处理,但消息甫一传出,舆论与坊间一片哗然。
各地民众首先是不信,待得第二天《帝国日报》配发了部队记者拍摄的有关作战、敌军尸体、敌俘虏群、净法寺五郎少将尸体及指挥刀的照片后,却掀起了自甲午以来最大的民族主义浪潮。白天,以各地师生为主力的民众自发上街游行,抗议日军侵略行径,欢庆国防军取得了盛大胜利――2000年的学生突然一朝翻身。。这其中酿就了比“西夷”更大的仇恨。
如今,郁积的愤懑终于得以宣泄出来。
最好的经济风向标,在得到山东战事的进一步消息后所沸腾了,原本已经逐渐稳定的日元汇率又开始大幅度下降,华元汇率一升再升,甚至在帝国银行不再干涉外汇交易后仍然不能阻止这一行为的继续,华元的汇率指数不但对日元,就连对美元、马克、英镑等主要外汇的比价有了上升,以华元为价格指数的各种国债、股票均处以历史最高景气状态。日本大藏省派驻上海的代表脸色刷白,看了收盘时的价格差点昏厥过去,仅仅一天的功夫,汇率的变动就让日本承受了大约3000万日元的损失。
第二天,各大列强的报纸证实了《帝国日报》报道的可靠性与权威性,随即他们纷纷转载了这些新闻,并加以第三方的观察与渲染,虽然战区依然还是处以被封锁的状态,但冠有“消息灵通人士”、“观察家”名头的新闻却大量见诸报端。例如《远东评论》就如此写道:“远东爆发的这场冲突其实是双方一直以来的历史恩怨的继续,在长达成百上千年的战争中,中国总是此类冲突的胜利者……只有在20前才不光彩的输掉了一次并引起了轩然大波,并进而造就了后来一系列的内部动荡……无论如何,针对日本的强硬举动总是能够博得民众的欢呼――20年来,抵制日货的举动几乎等同于抵制其他国家次数的总和,中国以前那位著名的大臣(暗指李鸿章),由于他的赫赫功勋,不仅在民间有强大的号召力,也深为政府高层与各国外交师团所尊重,但由于他主张对日让步乃至于妥协,仅仅数年的功夫,他通过几十年积累的名声便损耗殆尽――不理解中国人在对日关系问题的立场与态度,我们是无法完全认清这场冲突的意义的……”
“鉴于日本军队在不久前取得的、令人眼花缭乱的胜利(指日俄战争),我们不必对其军事实力和军队的战斗力表示怀疑,而中国一直以来都是军事冲突的失败者,而且在这场冲突中一直以‘安全’为由断然拒绝欧洲记者的采访,似乎存在种种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一切难道是在暗示中国政府在撒谎?不,本报经过多种渠道的了解再加上军事专家的判读,他们一致认为,中国舆论刊登出来的照片基本是属实的,除了净法寺五郎少将尸体及其指挥刀那张――专家经过判读,特别是经过一位与该将军有过一面之缘人士的辨认,确认属实无疑,只是从现场看来,这位将军是死于自杀而非中国人宣传的那样是被国防军击毙的……因此,中国拒绝记者采访的唯一解释便是――为了获得如此重大的胜利,中国人也承受了不小的压力,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虽然中国方面一直含糊其辞地宣称‘我军损失甚微’,但此间的观察家一致认为这不可能。于是,本报试图让他们做出一个相对合理的估计,从9000~20000之间不等,大多数人士赞同华军损失至少C上,即约1个满员师的水平的推断。”
日本政府虽然可以封锁消息,严禁本国的新闻界刊登此类消息,但对于列强的报纸却毫无办法,好在日本民间懂英文之人甚少,列强报纸的发行量也不似中国这么大(在华欧洲人远远多于日本,而且有一部分华人习惯于看这类报纸),日本政府绞尽脑汁、想尽办法,将各种各样的报纸都予以大量购买,尽可能降低消息的传播范围。不过,虽然日本政府有各种遮掩的办法,但混迹证券界、金融界的都是消息敏感人士,在听闻日本受挫、日元暴跌的消息后,理性地选择了沽空日元与以日元为基准货币的有价证券,次日,日元汇率下挫到与上海市场几乎一致的水平,各种股票、债券等大幅走低,日本政府发行的国债甚至于跌落到只有7的水平,市场一片狼藉……
的消息后,理性地选择了沽空日元与以日元为基准货币的有价证券,次日,日元汇率下挫到与上海市场几乎一致的水平,各种股票、债券等大幅走低,日本政府发行的国债甚至于跌落到只有7成的水平,市场一片狼籍。
第四卷
第三十四章 … 牵动心弦
实上,山本首相高估了陆军方面的一致能力。
在还没有举国发疯的年代,陆军里面同样面临着选择的争论。通过关东州和中朝边境作为出发地进行攻势作战是陆军形成的、比较占主流观念,认为这是“势在必然”,但就是否在中国渤海湾进行登陆作战,陆军内部进行了激烈的辩论,甚至围绕着这个话题形成了持截然对立观点的所谓“稳妥派”与“激进派”。
稳妥派认为,由于神尾师团在山东沿岸遭受了惊人的损失――至今不提全军覆没!证明了在非理想地带进行登陆作战的危险性,从军事部署上来看,中国方面牢牢扼守着关内外铁路,并有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