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百度宅男当崇祯-第11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彩翘嵝颜畔杂梗歉龆愿堆陶蔚奶匦б┰诤M猓涯抗庾蚝M馊ァV劣谡畔杂姑靼琢硕嗌伲罡母锵衷谝膊幌胨堤唷O!。

第六百四十一章 拿剑戳人
    北京城依旧的热闹,紫禁城里,却显得比较平淡。
    杨改革倒是一如既往的每天过着皇帝的生涯,开大小朝议,批改奏本,接见人物,商议事情,考虑问题,这些,基本就是杨改革的生活,要说有例外,就是“下班”了哄哄儿子,乐一乐。有时候,生活也不想像常人想象的那么丰富多彩。
    这一天,又是小朝议的时候。
    杨改革一如往常的到了文华殿,众人一如往常的叩头行礼,一切都几乎和以前一样。杨改革看了看这些一如往常的人,却有些不一样,这些人的脸上和眼睛里,多了一些畏惧、敬畏。再看看,又少了几个人的身影,曹于汴依旧是没有来上朝。
    杨改革对于这个问题,只考虑了两三秒,就跳了过去,今日还有更重要的事做。
    一切礼仪如常日般的过去了,这才开始今天的正事。
    “今日都有哪些事啊?”杨改革淡淡的问道,有了如今的威望了,说话倒是可以比较随便了,这里的人也都是些老人了,没必要太过客气。
    “启禀陛下,臣有事要奏。”施凤来依旧是第一个站出来说话的。
    “首辅说吧。”杨改革道,对于这些早就安排好的事,也就是走一个过场,实在没什么意思,没挑战啊!杨改革又有些提不起精神了。
    “遵旨!回禀陛下,如今正一真人张显庸证道有方,能堪破生老病死,能延年益寿,能护为我大明数百年国运,臣以为当为正一真人兴建到场,广招学徒,以继承和发扬此道,以大道护我大明国祚。”施凤来边说边呈上一本奏疏。
    众人一听是这个事,都垂下眼睛不作声,这可真的是意料之中的事了,以如今张显庸的名声、声望和功劳,给他修个道场供奉起来,可真的不是什么事,要是不修那才奇怪了,大家也都知道,张显庸是皇帝捧起来的,这事却足以说明皇帝的厉害。
    “哦,是这个事啊!诸位卿家怎么看?该修还是不该修?”杨改革扫了一下这大殿里的人,淡淡的说道,王承恩送上来奏本之后,不过是随意的翻了翻,瞄了几眼了事。
    众人的眼睛都是垂下来的,这还用说?
    奏本在大臣中间转了一圈,终于有人说话了。
    “回禀陛下,臣以为,正一真人乃是有道之士,如今所证之道,乃是为了天下苍生,这道场,该建……”有人拗不过皇帝的眼神,不得不出来说话。
    “回禀陛下,臣以为该建,并且要大建,并且要广招门徒,尽快的在这方面取得突破,以证更多的大道,才能更造福天下苍生。”有人出来力tǐng。
    基本上都是赞成的,倒是没人反对,反对的话可真的说不出口,如今张显庸在外面的名声那叫一个高,大家都是“神仙”“神仙”的叫,要是传出朝廷“”神仙的传言,只怕很多人要恨朝廷,为什么?很简单,都指望着张显庸能给大伙延年益寿呢,你对张显庸不好,就是坏大家的好事。
    杨改革的眼睛扫了一圈,该说话的人也都说了,见没人反对,也就准备把这事了结了,再想想,好像少了人了,再看看,是少了反对派曹于汴,没了这个老头子,这朝堂上也没什么意思了,没人和自己斗,杨改革觉得,这唯一的一点乐趣也给剥夺了,实在是无味。
    “既然诸位卿家都觉得该建,以助张真人证道,造福万民,那就建吧,建就建个大一点的,户部可在?”杨改革索然无味的说道,没人和自己斗了,也就没啥动力了,实在是无味。
    “臣在。”毕自严赶紧站出来。
    “户部可还有银子,能拿得出多少?朕觉得,既然要支持张真人证道,只怕光是建个房子是不管事的,朕也听张真人说过,他证道需要消耗相当多的物资,需要的花费也是很惊人,朕觉得,除了给他建个房子,每年还得给他拨付一些证道所需要的花费,不然,张真人也是巧fù难为无米之炊,所以想问问户部,除了建房子,每年能给张真人拿出多少做证道的花费?”杨改革说道,这个事,杨改革倒是没跟毕自严说,算是考验一下毕自严的能力。
    皇帝的这话一出口,众人连忙把脑袋抬起来,拿着眼睛看皇帝,这,似乎这奏本里没这条啊!要是朝廷拿银子给张显庸花,这似乎不合理啊!从来就没有过这事,朝廷每年不是勒紧了kù腰带过日子,还有钱给张显庸?
    “回禀陛下,户部倒是还有一些盈余,修建道场,拿个一二十万银币不是难事,可这每年都供给花费,这……”毕自严还真的为难了,这事,皇帝没跟他商量过,如今猛然说出来,要朝廷每年给张显庸掏钱证什么“道”,这可超出了毕自严的思维了,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事。
    “呵呵呵呵……”杨改革笑了一把,不是杨改革要为难毕自严,而是在培养毕自严,培养这群人,培养他们学会投资,学会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一些基本的东西进行投入。就比如日后的基础科学,日后的交通,日后的诸多东西,都是必须在国家层面进行投入的,如果国家不投资,要想靠他自行成长,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按照明朝现有的思维和政策,永远都是在糊日子,这是不行的,没有国家对这些基础性的东西保持一个较长时间的投资,国家怎么可能兴盛起来?虽然现在全是杨改革在做,可杨改革也知道,自己也有完蛋的那一天,还是早早的形成一个制度的比较好,早早的培养一批有这种观念和意识的人比较好,否则,自己那天完蛋了,这些东西也会紧跟着完蛋了,一切都前功尽弃。再说,自己管的事越来越多,总会力不从心的。
    众人见皇帝发笑,都抬着脑袋看着皇帝。
    “……诸位卿家要学会投资啊!要学会花钱,今日在张真人那里投一个银币,日后就可能收获两个银币,三个银币,有些东西,也只能是朝廷出面不断的投入,才能发展和壮大,俗话说,舍得舍得,要舍了才会得啊!……呵呵呵,要是户部不打算每年投钱给张真人,可就朕出钱吧……”杨改革笑着说道,说完了,还拿眼睛瞟毕自严。
    毕自严那个急,这事可从来没有过,按理说,不该给张显庸钱的,可皇帝又要给,毕自严为难了,更让毕自严为难的是皇帝说到了投资上,按照皇帝以往投资的记录,好像还没失手过,要这样算,那朝廷是不是也该掺一脚?或者说,户部该掺一脚?日后如皇帝说的,一个银币变两个银币?这可比收税有意思多了,就如同他把一部分钱存在银行里吃利息一样。
    不光是毕自严急,很多人也急,如今众人对皇帝赚钱的手段那叫一个佩服,听到皇帝说到了赚钱的事上,倒是把耳朵拉长了听,他们自己不赚钱,也要给手下的人打听些风声,找些门路,要是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懂,什么门路也没有,这叫下面的人如何跟得住?听说皇帝说的是投资张显庸,普通人根本没门,急了。这个东西,不是皇帝出面就是朝廷出面,似乎没其他人的份啊!
    “……敢问陛下,不知陛下每年要给正一真人那里拨多少银钱?”毕自严咬咬牙,还是问了出来。
    众人脖子都伸长了,好像没普通人的戏啊!
    “呵呵……,说实话,朕觉得,一二十万银币不少,百万也不算多,这个,就要看户部能拿得出多少钱了……”杨改革笑着说道,其实,杨改革对张显庸也是敞开了用钱的,从来不短张显庸的用度,至于说能在张显庸那里赚回来多少,这个倒是未必,只是很多东西,必须是由国家进行投入的,基础科学,基础建设,基础教育,基础医疗等等,那样能少得了国家的影子?如今不学着弄,还什么时候学去?一年一年的糊日子是不行的。
    “回禀陛下,户部每年大概能拿出五万银币支持正一真人证道……”毕自严咬咬牙,决定拿五万银币试水,不管如何,先把位子占住再说,接着有问道:“……敢问陛下,户部能拿到几成收益?”。
    “呵呵呵,好,户部就出五万,其余的,就朕出吧,呵呵,张真人那里日后必定会有成就的,等天下百姓都享受到了朝廷造的福了,自然会感念朝廷的,至于收益,自然是百姓的感jī,投得越多,这收获自然也就越多……”杨改革倒是大笑起来。
    “……”毕自严的脸立刻就黑了,感情他做了一个亏本的买卖,五万银币打了水漂,还听不到一个响。
    众人皆怪异的看着毕自严,看着皇帝,这是唱的那处啊?
    “呵呵呵……”杨改革看着毕自严的模样,又哈哈大笑了一阵。
    “诸位卿家要把目光放长远一些,这件事日后的好处,自然而然就显现出来了,不要那么悲观嘛……”杨改革忍不住还想笑,他可真的不是诚心黑毕自严。实际也是给张显庸,给道家套个笼头,将道家置于朝廷的管理之下,不说完完全全的能管得到道教,起码也要有说话的能力,别搞到道家一家独大,不理朝廷了,那可就悲剧了。当然,自己在世的时候可能没事,到自己死了,那可就说不准了,到时候道家的声望过高,朝廷又得罪不起,那可就悲剧了。
    众臣汗颜,实在搞不清里面的圈圈扰扰,这是敲的哪门子鼓啊?
    毕自严更是把脑袋低下来,这把生意做亏本了,被皇帝给“坑”了。
    “好了,此事,也就到这里吧,诸位卿家还有其他事吗?”杨改革笑了一阵,又说道,这可绝不是要给毕自严难看,只是杨改革有感而发,如今越来越多的事系自己于一身,好是好,可以独断专行,效率极快,可也不得不说,这隐患很大,一旦自己出现失误或者说意外,那可就是个大悲剧,明朝的政权还没有学会怎么有效的管理国家,只怕会重操旧业,自己开创的这些东西,算是人亡政息了,明朝立刻回到老路上去,很多依靠自己支撑的东西,瞬间分崩离析。远的不说,如今自己是革了“太监”的命,这皇宫里已经不收太监了。也就是说,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身边的这最后一批太监逐渐的老去,死亡,自己所依靠的太监,会成为过去,这收税也好,办事也好,始终还是要交到正常人的手上的,这个过渡,是必须要有的,可能会经历数十年,可也不得不提前做好准备。没有什么人是不出意外的,也没有哪个近现代化国家是靠太监执政的。凡事不预则废。
    众臣搞不懂皇帝这是唱的那出,既然皇帝说下一个事了,那就继续说下一个事吧。
    “启禀陛下,臣有事要奏。”韩爌见没人说了,他立刻说道。
    “哦,韩卿家何事?”杨改革问道。看了看韩爌,觉得韩爌这速度还是蛮快的。
    “回禀陛下,臣有两件事要说。”韩爌立刻说道。
    “哦,两件,那两件?”杨改革闻到。
    “回禀陛下,虽然是两件,实则,还是一件,臣以为,如今我大明海上扩张也好,海上贸易也好,海上捕捞也好,都是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兴旺,海上行舟,也越发的多,臣以为,该当在海上重要港口,重要地段建一些灯塔,为航行的船只指明方向,引领、庇护来往的船只;第二件,也正是因为我朝海上船只越来越多,海上扩张,海上贸易也越来越多,所以,需要有战舰为之护航,又比如今日助琉球国复国,舰队是去了,可却因为没有军港,甚是不便,臣以为,应该择地建一些军港,供舰队修整……”韩爌说出了他的事,也递上了一本奏本。
    这事立刻引来一阵不小的sāo动,韩爌在以前,那是反对缴税派,是反对皇帝在海上和他们争利的,如今倒好,主动提出要在海上建灯塔,建军港了,这可稀奇,不过想想也不稀奇,这韩爌不是转身了吗?这事自然就正常了。
    杨改革也是装模作样的翻了翻这奏本,然后叫人念一次奏本。
    “诸位卿家,可有什么想法吗?”等奏本念完了,杨改革才开始问话。
    帝党们没什么动静,不少人又开始议论起来,韩爌果然是转身了,而且很利索,这么快就上了皇帝的船了,亲自出马为皇帝“南征北战”了,从反对皇帝海上“与民争利”,到为皇帝争取建军港,建灯塔,这转变可真够大的,不少人是刮目相看。
    有人有心出来反对,可看这架势,不知道该怎么反对,一旁的帝党稳坐泰山,韩爌那一派人马摩拳擦掌,剩下的不是打酱油的就是群龙无首,要反驳,连说句像样的话的人也找不出来。
    “臣反对……”有人忍不住,出来高呼道。
    “哦,卿家可有何要说的?”杨改革问道。
    “……”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