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长安目前并不安全。”张辽手指地图,“西疆的形势大家都知道,我就不再说了。益州自从益州牧刘焉死后,局势就不再稳定,这给袁绍和刘表夺取益州创造了机会。从袁绍主动和张鲁联姻这件事来看,袁绍在中原大战失败后,显然看到了夺取益州对于抗击我们的重要作用。袁绍败走洛阳后,如果逃进益州,将给中兴大业造成很大的危害。退一步说,就算袁绍败亡于洛阳,但刘表、刘备呢?他们依旧可以逃进益州,对中兴大业造成同样的危害。”
“大家都知道,当年光武皇帝中兴社稷的时候,公孙述在益州割据称帝。公孙述只做了十二年皇帝,但光武皇帝却打了他整整十年。很显然,公孙述称霸益州让光武皇帝的中兴大业受到了很大阻碍,其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让光武皇帝平定西疆的时间大大延长,让关中饱受摧残。
“我们可以假设一下,如果益州叛军屡屡北上,不断地攻击关中和西凉,西疆如何稳定?西疆不能稳定,羌人反过来又威胁关中安全,这会让益州叛军更加频繁地北上征伐。如此恶性循环,长安的安全如何保证?长安不稳,大军主力就要西征,就要南下打益州,那么朝廷哪里还有财赋支撑荆州和江淮战场?”张辽停了一下,看看堂上众将,继续说道,“所以,天子一旦宣布定都长安,我们的平叛策略就要做出巨大调整。打下洛阳后,大军的主要征伐目标将是西疆,是益州。”
北疆诸将凝神细听,一个个陷入沉思。
“定都长安是为了保证西疆、北疆的稳定。西疆、北疆稳定了,我们没有后顾之忧了,才能挥师南下。定都洛阳让我们距离西疆、北疆太远,容易失去对西疆、北疆的控制。西疆、北疆乱了,平叛的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如果两疆都乱了,而大军又未能打过长江,平叛之事一拖再拖,朝廷极有可能被拖垮。到时不但中兴大业毁于一旦,大汉更有可能出现南北对峙的局面。”张辽说道,“现在我们马上就要定都长安了,但韩遂的死让西疆形势骤变,稳定西疆确保京都安全随即成了朝廷最迫切的目标。”
“我们打完洛阳就要打西疆,那么袁绍、刘表、刘备、曹操、孙权、周瑜等人就能得到喘息的时间。有了喘息时间,袁绍和刘表自然就会把目光投向益州,利用益州攻击关中和西疆,从而把我们拖在关中和西疆,给他们扭转不利形势反败为胜创造机会。”
张辽举起手,用力拍在了地图上,“这是一件很矛盾的事。我们不能不顾京都的安危,但又不能让叛逆卷土重来,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立即打益州。”
“西疆和益州,先打哪一个对长安安全和中兴大业最有利?这是几位大人在商讨平叛策略时考虑的第二个问题。”
“从目前形势来看,先打益州最有利。”张辽手指地图上的益州说道,“我们从中原南下无论是打荆州还是打江淮、江东,最后都要面临长江这道天然屏障。打下益州,有助于我们取得对长江的控制。控制了长江,叛军便失去了最大倚仗。在我们的两路夹攻下,叛军必定狼奔豕突,灰飞烟灭。这种攻击之策显然比我们从中原方向强攻长江为好。”
“我们再次假设一下,如果我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取了益州,那么我们打西疆的时候,就少了后顾之忧,西疆可以迅速平定。与此同时,袁绍、刘表等叛逆在我们两路夹攻的强大威慑下,完全丧失了抵抗力,他们迫于败亡的事实,有可能举手投降,这可以让朝廷以最小的代价,在最短的时间内稳定下来。当然了,这仅仅是朝廷的一厢情愿。但不管怎么说,只要我们取得了这种兵事上的绝对优势,就算袁绍、刘表等人得到了喘息的机会,他们也没有实力和朝廷对抗了。打也好,不打也好,等待他们的都是败亡的命运。”
北疆诸将恍然大悟,议论声再次响起。
张辽面对众将,举起双手用力在空中虚按了几下,示意众将不要说话。
“由于朝廷决定定都长安,所以平叛策略改变了。但平叛策略的改变是建立在攻克洛阳的基础上。洛阳如果不能攻克,现在朝廷所定的平叛策略也就很难实施了。”
“因此,我们的牵制战场对保证大军主力攻克洛阳非常重要,请牵制战场上的诸位将军大人以中兴大业为重,务必遵从朝廷的命令。”
青兖两州的牵制战场上有高顺、臧霸、彭烈、魏续四位将军的大军,共四万人马。大军由前将军吕布统帅,折冲将军高顺、威虏将军臧霸副之。吕布将军的中军大营就设在任城,直接威胁徐州。
关中的牵制战场由征虏将军华雄为统帅,骧武将军卫峻、厉威将军何风副之,杨淳、李云、子率等将军共统领三万步骑大军驻守于长安、大散关、武关、潼关、萧关等城池关隘。
整个中原战场由大将军李弘坐镇陈留指挥,后将军玉石坐镇洛阳前线。宁朔将军樊篱坐镇冀州邺城,负责给中原大军调拨粮草辎重。
整个关中、关西战场由右车骑将军徐荣坐镇长安指挥,并亲自督运粮草辎重。
张辽说完之后,已经升职为荡寇将军的皇甫郦站了起来。他现在兼领大司马府的司马。他就各部大军的建制做了详细说明,并宣读了对各部大军的军司马级以上军官的重新任命。由于大军人数骤增十万,原军中各级军官都升了职,功勋较多的人甚至连升三级。加官升爵是最高兴的事了。这些统军大将都很兴奋,凑在一起互相比,看谁的部下升职最多。
皇甫郦念完之后,厉威将军何风马上站了起来,冲着鲜于辅恭恭敬敬地深施一礼,正想张口说话,鲜于辅一挥手阻止了他,“关中的兵力不多,暂时不能攻击汉中。”
“为什么?”何风瞪大眼睛说道,“如果袁绍和刘表先派军队进驻汉中怎么办?”
“我们也担心出现这种情况。”坐在鲜于辅身边的徐荣说道,“朝廷已下旨招抚汉中张鲁,想试探一下张鲁的反应。如果他接受招抚,我们就立即派驻军队进入汉中,如果他拒绝招抚,我们再做攻击的打算。汉中很难打,攻击前必须做好充足的准备,不能仓促行事。”
何风奇怪地问道:“汉中很难打吗?”
“你知道当年光武皇帝打益州,是从哪里打进去的吗?”鲜于辅笑着问道。
何风想都没有想,张口就说道:“是从荆州打进去的。当年大将军岑彭先从夷陵方向攻破江关(即今奉节附近的翟塘关,又称悍关),打开了直通巴楚的咽喉,但他随即被刺杀。第二年大司马吴汉率军杀到成都,击败了公孙述。”
“在大将军岑彭攻打巴蜀之前,前将军李通、破奸将军侯进、捕虏将军王霸已经攻克了汉中,但他们为什么没有从汉中直接杀到成都?”鲜于辅又问道。
何风愣了一下,“大概是因为从汉中到成都的栈道都给公孙述烧了,无路可通吧?”
“我们也有同样的担心。”鲜于辅叹道,“从关中到汉中,需要翻越秦岭,但自古以来就没有路,只有栈道。栈道难行,路上驿关重重,我们要走几百里甚至上千里,随时都会被敌人发现。”鲜于辅叹道,“从关中到汉中有四条栈道,分别是从大散关南下的陈仓故道,从郿城南下的褒斜道,从武功城东南方向南下的党骆道,从长安城南濡水河方向南下的子午道。无论我们走哪条栈道,只要被他们发现,放火烧掉一截,我们就不得不掉头,所以打汉中之前,务必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否则是自寻死路。”
“从西疆方向突袭呢?”何风犹不死心,追问道。
“从西疆的陇南进入益州的汉中、广汉一带有四条栈道,分别是嘉陵道、祁山道、沓中阴平道和洮岷道。”鲜于辅很耐心地解释道,“拙言啊,就算你千里迢迢,历经千辛万苦把军队带过去了,但粮草怎么办?军械怎么办?退一步说,就算你勉强支撑着赶到了汉中地境,但进入汉中腹地之前还有一道阳平关,那关隘天下闻名,你这支疲惫之师怎么打?”
何风气得怒哼一声,恶狠狠地骂了两句,“既然没办法打,那就干脆一把火把所有的栈道都烧了,让他们也无法打长安。”
杨彪、鲜于辅、徐荣、张燕等人失声而笑。
麴义随手拿起案几上的一卷竹简劈头盖脸地砸了过去,“你都是将军了,还这么没脑子。我这张脸给你丢尽了。”
何风吓得一缩脑袋,歪身躲过了竹简。
“栈道烧了,他们难道就不能重新铺吗?秦岭上最多的就是树木了。”徐荣冲着麴义摆摆手,示意他注意场合,不要乱打人,“大军通过栈道并不是什么难事,敌人即使把栈道烧掉一截,我们也可以带着工匠一路铺过去。对于我们来说,最难的是粮草辎重的运输。打汉中也好,打成都也好,一路上都是重重关隘,大军需要很长的作战时间,所以粮草辎重的运输问题是保证大军能够持续作战的重中之重。”
“当年前将军李通之所以未能继续南下攻打成都,是因为汉中被羌人彻底毁了,短期内无法恢复,大军得不到粮食支援,只好撤回关中。后来光武皇帝选择从益州东面展开攻击,就是因为可以利用长江水道运输粮食军械。”徐荣走到巨幅地图前,指着地图上的汉中说道,“目前,朝廷的平叛策略很明确,打下洛阳后立即打汉中。打汉中需要多少军队,需要征调多少民夫,需要多少粮草军械,我们都要仔细核算,以确保大军能一战成功。”
“所以……”徐荣转身望着一脸失望的何风说道,“今年打汉中,的确太困难了,不仅兵力不足,民夫不足,粮草和军械也无法保障。”
“拙言,陪你母亲过完年后,你就回关中,给我老老实实地训练军队,不要胡思乱想。”鲜于辅笑道,“将来打汉中,我让你第一个南下。
何风无精打采地“嗯”了一声,垂头丧气地坐了下去。
军议快结束的时候,鲜于辅郑重嘱咐了诸将一些事,最后说道:“诸位大人过完年后,即刻奔赴战场。希望明年的新年,我们能在长安城里欢庆洛阳的收复。”
第二卷 乱世豪雄篇 第十章 问鼎中原 第五十八节
十二月上,一场大雪从天而降,晋阳银装素裹,分外妖娆。
大汉承土德已成定论,而建都长安之议也基本上得到了朝堂上下的认可。但因为朝廷财赋拮据、关中安全暂无保障、兵事策略改变导致平叛难度增加等等众多棘手问题,使得朝中很多大臣对重建长安没有信心,甚至抱着消极和抵制情绪。在朝议和凤凰池议事上,常常只有长公主和李玮等部分大臣非常兴奋地讨论着重建长安的具体细节,而丞相蔡邕、太尉杨彪等大臣却一言不发。
定都长安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工程,这个工程中不仅包括宫殿府衙的兴建修缮、天子和朝廷的搬迁、京畿戍防的建设和巩固等重要事情,还包括因为定都长安而带来的一系列国策的修订。国策的修订关系到国祚命运,关系到大汉的长治久安,关系到中兴大业的成败,这才是定都长安的真正目的。要想实现这个目的,仅靠天子、长公主和部分大臣们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整个朝廷的齐心协力,需要一个团结一致的朝廷来调动整个社稷的力量。
长公主为此忧心忡忡,她手诏大将军问策,再次登门拜访赵岐老大人求计。赵岐老大人对长公主增强皇权剥夺相权一事显然很不满,他直截了当地告诉长公主,定都长安能否成功,能否达到定都长安的目的,关键要看外朝能否确实承担起责任,要看外朝大臣能不能为此殚精竭虑呕心沥血。定都长安的所有具体事务最后都要由外朝实施完成。长公主如果不能挽回外朝的信任,其结果可想而知。这就象平叛征伐,戍疆域需要军队一样,长公主正是因为绝对信任大将军和北疆将士,赢得了北疆将士们的忠诚,大军才能战无不克,而社稷也因此看到了中兴的希望。对待外朝和外朝的大臣们,也同样应该如此。
长公主听不进去。增兵之议和定都长安之议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阻力,这让她对外朝和外朝大臣们的权势心有余悸。大汉的确需要这些人才能中兴,但天子必须拥有足够的权柄掌控他们,否则掌控天下的就不是天子,而是他们了。
大将军的回书及时解决了长公主的难题。大将军说,八月的官制修改给了外朝重重一击,逼得外朝连连倒退,增兵之议和定都长安之议因此得以顺利通过。但增兵之议和定都长安之议通过之后,需要外朝实施。尤其是定都长安,关系到社稷兴亡,没有外朝的鼎力相助根本不可能成功,所以适当的让步是必须的,此刻要及时修补与外朝的裂痕,缓解双方的矛盾,重新获得外朝的信任。大将军提议长公主对外朝公卿大臣重新任命,并对一些大臣的职位调整做了建议。
十二月下,长公主连续下旨,再次对朝中公卿大臣做了一次大调整。
转拜太尉杨彪为太傅,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