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从李国勇当上帝国最高领导人后,带给中国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但在帝国彻底巩固了自己的利益。并一跃而成为远东第一大国之后,无休止的征战和扩张是时候停止了。中国应该成为亚洲的和平使者,为维护自身和亚洲人民的利益而努力,这是杨度的想法。
“金铁主义”是杨度一度极力赞成地,但在目前的形式下,“金铁主义”杨度认为已经不再适合中国地国情,而应转向一种更加平和的国策。但他的好友,帝国的最高元首似乎并没有罢手的意思,军队还在不断地扩张,军工厂在日夜不停地轰鸣,军队中的好战情绪弥漫。甚至整个国民都被不断的胜利而刺激,认为只有战争才能让中国从强大走向更加强大,认为只有元首才能带领他们开拓出一块又一块新的疆土,汉唐时期的全盛,万国来朝的情况也许在不久地将来即将重新出现在国民们的面前。
这样的情况杨度认为是危险的,李国勇和政店的巨大威望是建立在军事胜利的基础上,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站在悬崖边上跳舞,只有一次军事上的失败,也许就会把李园勇和他的政府扔下万火悬崖。
在这样的情况下,采取平和稳健的国策才是最有利于中国的。
也许杨度的思想是正确的,但不适合于现在。杨度并不知道李国勇在想什么,也并不知道一场让全世界都将卷入的大战在几年后就将爆发,这对于中国来讲是一个巨大的契机,也许中国的直接参战将改变战争的走向,将让世界格局重新洗牌。
李国勇要让自己的国家在这场6千5百万人参战1千万人失去了生命,2千万人受伤的大战之中,为中国谋取到无法想像的巨大利益。
杨度不知道历史发展的轨道,他带着为真理献身的精神,匆忙结束了德国地访问,回到了他所熟悉的南京元首府。
可是当他和李国勇一见面,却不知道要从何说起,两个曾经无话不谈的好友,现在却变得那样的陌生,陌生的见了面却不知道要说点什么。
李国勇变得越来越象个“元首”了,那个在江苏时,把无论大小什么样的事情都往自己身上一推的苏州巡抚,两江总督已经找不到过去的影子了,现在没有人能弄明白元首那微笑着的眼睛里究竟在想些什么,包括杨度自己在内,曾经他认为自己很了解面前的这个人。
“从德国回来了?”李国勇有些没话找话地尴尬地说道。
“恩。”杨度回答道。
几个字后两个人又陷入了沉默。
“婆罗洲的问题很顺利地解决了,‘大中华联邦’也已经成立。”杨度终于开口说道:“为什么还要帮助英法出兵,你准备把战争打到什么时候?”
面对好友地责问,李国勇默然说道:“打到我认为中国的利益已经足够的时候,打到我们有足够的实力让那些过去侵略过我们的列强对中国俯首称臣的时候,皙子,难道你今天来就是为了责备我和我的政策?”
“是的!”杨度坦然说道:“战争必须结束了,中国的领土前所未有的统一在了一起,帝国利益已经最大化了,我承认你为中国带来的无上光荣,是你把中国从落后被欺凌中几乎奇迹般的拯救了出来,得到了应有的尊;但现在应该从战争中及早抽身,我们没有必要为了英国人或者法国人去打仗,甚至也没有必要再发动任何战争,与邻居搞好关系,削减军队,着力发展国内建设才是主题。”
李国勇淡淡地说道:“那么你认为我们应该削减多少军队?”
见元首这么问自己,杨度提起了精神说道:“常规军保持在50万人左右,最多不能超过100万,大幅度减少军工企业的资金投入,海军维持现有规模,撤回海外驻军,这样帝国每年可以节省下大量的军事方面的经费。”
李国勇笑了下,说不出这个笑容是赞成还是讥讽。
杨度的话也许在和平时期有用,但现在一点用处没有,尤其是撤回海外驻军,等于是想让帝国的军人流血牺牲得到的一切就这样白白地放弃。、
第二百九十八章 … 重新整合
“那么不如这样吧。”李国勇的脸上露出了难以琢磨的冷笑:“裁减全部军队,请洋人的士兵来为我们守卫国土,把我们海外的领土全部交给英国人、法国人、或者是美国人!”
“我的意思不是这样的。”杨度听出了李国勇话里的不快:“明逸,我希望你好好想一想,现在国内局势一片和平,我们还有没有必要保留那么多的军队,平白吞噬着本可以用于建设的资金,而且,我们在日本、在朝鲜、在大犹太国,现在又在大中华联邦,驻扎了那么多军队,有这个必要吗?而且我听说你还要动用巨额资金武装这些地方的军队,简直是在挥霍浪费中国的金钱,是的,现在中国的经济大大好转,但钱也不是这样用的!”
胜利了,连续地胜利了;和平了,中国再也不会有战争了,这是国内新抬头的一种思想,当然有这种思想的只是极少一部分人,但不幸的,自己最值得信赖的好友,帝国的总理竟然就在这些人的中间。
李国勇慢慢地闭上了眼睛。
这些人看不到将来的危机,看不到未来的战争,象个小农一样只想保住既得利益,什么帝国地发展,什么开疆扩土已不再是他们所关心的。
“皙子,”李国勇忽然睁开了眼睛说道:“我们一起面临过很多的战争,苏州兵变、三省独立运动、厦门战役等等,你从来没有退缩过,甚至在生死存亡的关头。中国所拥有的这一切,都是靠一次又一次战争赢回来地;我不明白,真的不明白,为什么在中国走上了强国道路的时候,你却忽然退缩了呢?”
杨度缓缓地说道:“我没有退缩,当中国再次遭到战争威胁的时候,我依然会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再一次的和你并肩战斗,但现在。可以收了,把注意力从亚洲或者世界格局上转移到国内吧。争夺海外利益是列强的事,中国犯不着陷入这样的浑水之中。”
李国勇的表情冷峻,用冰冷的口气对杨度说道:“皙子,我不会停地,我很早就说过,这一代将是独裁的时候,是铁血地时代,在我独裁的第一个十年,我用刺刀为中国赢得了尊重。消除了隐患,用战争为中国获取了巨大的利益,加强了中国高速发展的基础。从现在开始的第二个十年中,铁血和刺刀依然是我所追求的,我要在列强争霸的格局中帮中国杀出一条血路,我要让世界重新洗牌,中国必须要成为一个超级大国,可以任意主宰一切,‘凡地球上阳光照射得到的地方。都要有中国的势力存在’,至于和平、民主,那是下一代地事。但我告诉我,等我完成了心愿,我不会永远地赖在这张位置上不走!”
杨度叹了口气,他和明逸之间的矛盾已经无法调和了,两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理想,两个人为了自己的理想,不惜付出一切。
“既然你已经决意这么做了,”杨度轻声说道:“那么我只能……”
“只能辞职对吗?”李国勇默默说道:“这是你又一次地辞职,皙子,十多年来我们风雨同舟。经过了一个又一个的危难,从来没有灰心丧气过,为什么到了现在,你反而要和我决裂呢,为什么要背叛我?”
“是的,我是背叛了你,”杨度忽然一笑:“因为我不能背叛自己的理想,我不能让自己的祖国成为一个爱好战争的国家。明逸,也许这是我最后一次叫你明逸了,好自为之,我不知道你会带着中国走到哪一步,我也不知道在你地带领下,十年后我们的国家会是什么样子,但我希望在你未来遇到困难地时候,能记得还有我这么一个朋友。”
李国勇端起了茶杯,却久久放在嘴边,朋友,他们以后还会是朋友吗?什么是独裁?拥护我的赞成我的就是朋友,否则就请站到我的对立面去反对我,然后想方设法把我赶下台!
皙子是一个好朋友,一个好的总理,但他却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生活在一个自己勾画的美好的和平空间中无法自拔,就如同李国勇生活在一个铁血强大的帝国梦想中一样。
谁对,谁错?就让时间来证明一切吧。
杨度离开元首府的时候非常平静,他向每一个人问了好,元首府里的工作人员似乎隐隐察觉到了什么,元首和总理在某些问题上地争论并不是一个秘密,虽然他们并不知道争论的起因。
当看到陶自强的时候,杨度微笑着对他说道:“谢谢你当年策划的那次绑架行动,不然我也无法娶到现在的妻子,不过现在我有两位夫人了,一个德龄,一个曾萍,这一切都是拜你当年所为,以后好好辅助元首!”
陶自强没有说什么,他向总理行了一个军礼。对于元首,陶自强是狂热地崇拜并甘愿为元首付出所有;而对于总理他却是发自内心的尊敬,为了这个国家,总理几乎付出了自己全部的青春和精力。
杨度走了,走得没有什么遗憾,他要去追求自己理想中的国度。
在元首的办公室里,李国勇站在窗口看着杨度有些落寞的身影,心里有些发酸、发苦,在国家利益面前,私人的友情显得那样的苍白无力……
没有几天,中华帝国自成立以来政坛上最震荡的一件事发生了,帝国的总理杨度以健康原因,正式向元首提出辞呈,辞去包括中华帝国内阁总理,中华进步党领袖在内的一切职务,中华帝国最高元首李国勇很快也批准了这一辞呈。
中国政坛上的这一变故,让西方国家看得目瞪口呆,如果从1898年李国勇在苏州成立政务院开始算起的话。杨度在总理这个职位上呆了整十二年,被西方国家称为“不倒地总理”。
中国的元首和总理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面对中外记者提出的这个问题,杨度只是以“我在总理位置上坐了10多年,只觉得精力衰竭,每每有不能胜任的感觉”为理由来搪塞过去。
喜欢刨根问底的记者显然很不满意这样的回答,他们通过了所有所有可用的方式,不放过每一个他们认为可能有价值的人,才算隐隐弄清楚了两个人间应该在政见上发生了无法调和的矛盾。才造成了杨度地辞职,而此后地进展也证实了他们的猜测。
闻讯地德国皇帝。英国首相,大犹太国的总统和议长等等,先后给李国勇发来了亲笔信,在表达遗憾的同时,希望不要影响到中国和自己国家的良好关系。
失去了一位优秀总理,好朋友的李国勇随即打出了一套组合拳,他先是宣布自己兼任“中华进步党”领袖;接着任命前中国驻大犹太国公使,现内阁政策部部长,也就是杨度的大舅子。年轻的曾争为帝国第二任总理;接着成立了“海外事物部,”
任命蒙古总督徐树铮为部长,这两个人加上外交部长陈金虎,三个人的组合,就是后人所津津乐道的中国政治舞台上地“铁血同盟。曾争虽然是杨度一手培养出来的接班人,而且还是杨度的大舅子,但曾争的治国理念更接近于李国勇的思想,同时由于他在杨度身边数年,杨度很多优秀的治国之道都能被他完整地继承下来。不至于出现什么大的动荡。
还还没有等国人反应过来,李国勇立刻又成立了直接对自己负责的“国务理事会”由财政部长王清源,经济建设部长曾道富,国防部长赵声,总参谋长蒋百里,党卫军全国副领袖、武装力量副总司令刘汉英组成,主要的任务是和内阁一起制定商量主要国策。
这一系列地动作,李国勇将全国的军政大权牢牢地控制在了自己手里。
为了消除因为杨度辞职而可能给军队带来地混乱,李国勇紧急召开了一次军事会议,远在印度、越南等地的高级将领都被召回了南京。
“总理辞职的事我想你们也都听说了吧。”李国勇冷着脸说道。
将领们屏息静气,一声不发。站在他们的立场也很矛盾,元首和总理都是值得他们尊敬的人,而且两个人的私交比任何人都要深,这事发生得太突然,让这些将军们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最好的办法还是自己不要开口,等元首说出来为好。
果然过了一会李国勇说道:“外界都在议论总理为什么要辞职,我想你们也在同样议论,现在我可以告诉你们实情,省得你们乱猜。皙子认为中国的战争打完了,现在应该安心发展国内建设,削减军队,召回海外驻军。但我的看法和他完全不一样,我认为帝国现有的军事力量还是不够,还要大力发展,为此我们发生了激烈地争论,事忙地经过就是这样子的。”
元首的开诚布公让底下窃窃私语不断,在这一点上,身为职业军人的他们是完全站在元首这一边的,削减军队和召回海外驻军的建议简直是要了他们的命。
从国防军成立到现在,每战必胜,帝国的疆土被他们这些军人开拓出了多少大家有目共睹,现在连英法这些军事强国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