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霸蜀-第4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此之前,陈到曾经让白俭率领两百白眊军支援魏霸,白眊军的骁勇给魏霸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再一次看到魏霸,陈到毫不掩饰自己的羡慕之情。“两年不见,子玉如潜龙腾渊,雏凤试声,文长老弟有子若此,羡煞旁人。”
    魏霸不敢怠慢,连忙上前给陈到施礼。他是镇南将军,外放的一方重将,可是陈到却是护军,是禁军系统的人,论权利可能不如他大,论贵重却丝毫不亚于他。何况陈到和赵云、魏延都曾经担任刘备的亲卫将,陈到的资历不如赵云,却比魏延要老得多。
    “将军依然强壮如昔,可喜可贺。这一次劳动将军,真是惭愧。”
    “哈哈哈……”陈到爽朗的大笑:“老夫在永安呆得快生白毛了,能出来活动活动,也是好的。”他转身看着那些白眊兵,叹了一口气:“这样的壮士,不死在战场上,却死在床箦之上,是最大的悲哀。将军给这样的机会,他们都非常感激将军。”
    “咳咳!”魏霸尴尬的咳了一声,转身从人群中拉过隐蕃,向陈到介绍道:“这位便是青州俊杰,骠骑将军的口舌,隐蕃隐元丰。”
    陈到目光一寒,微微颌首,却什么也没说。隐蕃知道自己是个降人,又是李严一系,不受这些人待见也是正常的,行了礼,默默的退到一旁。看着魏霸拉着陈到上了车,两人交头接耳的说个不停,却听不清他们在说些什么。
    第二天,魏霸再次起程,陈到却没有随行,他暂时留在江陵。原因是什么,魏霸没说,隐蕃也不好问,只能跟着魏霸向襄阳赶。
    一路无话,过了宜城,便进入原本由魏军控制的地界。虽然襄阳已经被李严攻克,但这里依然有大量的魏军细作出没。魏霸带了三千亲卫营,却依然不敢大意,他提前通知了李严,要求派赵统率军前来接应。当他到达宜城的时候,赵统已经扎好了大营在等他了。
    一见面,魏霸就进了赵统的中军大营。隐蕃没资格进去,只能不动声色的远远的看着。过了一会儿,他又看到一个衣着华贵,神色骄矜的年轻女子在数名甲士的护卫下,径直走进了中军帐。
    隐蕃心中一动,突然笑道:“这女子好漂亮,不知是谁家的女眷。”
    旁边的一个卫士听了,厉声喝止:“这是赵将军的妾室,真正的吴国公主,小心自己的舌头和眼睛。”
    隐蕃微微一笑,脸上却一脸的凛然,连忙躬身谢道:“多谢提醒,险些闯了祸。”
    那卫士也缓和了脸色,看了隐蕃一眼,没有再说什么。隐蕃不动声色的看了一眼旁边的亲随,转身进了帐。时间不长,亲随走了进来,低声说道:“有使者出营,向东去了。”
    隐蕃点了点头。向东而不是向南,自然是由水路向武昌,再联系到吴国公主孙鲁班的出现时间,这显然是魏霸和孙权之间的联络。
    隐蕃笑了起来,魏霸、李严虽然极力隐瞒,可是他终究还是看出了蛛丝马迹。他立刻又写了一封密信,找机会送了出去。
    ……
    樊城。
    司马懿将先后到达的两封密信摊在案上,看看左边的,又看看右边的。
    司马师兄弟坐在他的面前,一声不吭的看着他。
    “子元,子上,你们觉得这件事有几分真,几分假?”
    司马昭沉吟不语,似乎不太有把握。司马师却笑道:“这种冒险的战术,的确有几分像是魏霸的主意。而借这种机会向诸葛亮、李严讨赏,趁机取利,也像他的姓格。不过,诸葛亮、李严都不是善与之辈,一个派来了赵云,一个派来了陈到,都是当年追随刘备的老将,我看魏霸这次是作茧自缚,反受其咎了。”
    司马懿目光闪了闪,却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的看着司马师。
    “当然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司马师继续说道:“陈到是汝南人,对汝南的地形熟悉,李严把陈到拨给魏霸,除了牵制魏霸之外,恐怕也有利用陈到成事的可能。如果陈到借道江夏,进入豫州,对我屯田之所大加掳掠,为祸不浅。从这个角度来看,陈到的出现,恐怕也不是随意为之,的确有为这个计划做准备的可能。”
    司马懿点了点头,却还是不说话,司马昭却突然涨红了脸说道:“可是豫州平坦,无藏身之所,一旦被我军发现,那就是有来无回。”
    “有来无回有什么不好?”司马师浅笑道:“魏霸死了,你以为李严会落一滴泪?你以为诸葛亮不会松一口气?他也许会因此责难李严,却不是为魏霸着想。魏霸自不量力,想以小搏大,却不知道无论诸葛亮还是李严,都不是他能撼动的。不知道隐忍以待时机,一意横行,只会遭来不测之祸。”
    “这么说,你觉得这件事可能是真的?”
    “至少有七成把握。”司马师皱起了眉头,沉吟半晌:“照这么说,江淮很可能有战事起。长达数千里的战线,对我军非常不利。这一战若不能大胜,我们……”
    “我们不仅可能失去关中,还有可能失去南阳。”司马懿抹着胡须,淡淡的说道:“魏霸是弃子,你我父子也可能是弃子。如今的形势与当年关羽侵我襄阳相仿,可是我大魏的国力却大不如前,陈王刚刚战死在关中,曹真病重不起,于禁被先帝气死了,徐晃、张辽、乐进都病死了,陛下手中只剩下张郃这口利剑,只可惜,这口剑杀伐太久,不复往曰锋利了。”
    司马懿的目光从两个儿子的脸上扫过:“守住樊城,我们就是这场战事的最大功臣。至于追杀魏霸的功劳,就让给张郃吧,算是我们送他的礼物,能不能成功,就看他有没有这样的运气了。”
    。
    。
    。(未完待续。)


第658章 暗流涌动
    曹睿接到了司马懿转来的消息,得知魏霸与陈到可能借道吴国控制的江夏郡杀入豫州,顿时觉得头皮一阵阵的发麻。正如他担心的那样,魏霸的参战使情况更加复杂了,豫州不仅是魏国的膏腴之地,当地的屯田同时供应着荆州军团和扬州军团的军粮供应,还掩护着洛阳的安全。可是这里偏偏没有多少险要可守,可谓是一马平川,一旦被敌人占据,那洛阳就危险了。
    当年武皇帝曹**因为关羽北伐准备迁都邺城,被司马懿阻止,最终徐晃力挽狂澜,击败了关羽,现在徐晃已经死了,能够担起这个重任的只剩下张郃和他率领的一万骑兵。
    在平原地带,这一万骑兵足以完成阻击的任务,而且可以把这个危机变成一个机会。如果有可能的话,也许能将魏霸和他率领的人马击杀在豫州。魏霸一败,李严的攻势就无法持久,魏国就可以掌握战局的主动,进入**。
    曹睿再次下令张郃戒备,由新野向东侧的比阳一带移动。比阳在桐柏山之北,向东可以驰援义阳,向西可以策应宛城,一旦襄樊有急,也来得及支援。有桐柏山做掩护,隐藏行踪也相对容易一些。
    与此同时,曹睿提醒满宠做好开战的准备。从目前得到的情报来看,江淮的扬州军团已经无法独善其身,只能希望尽快解决战事,不要拖延得太久。这一年多的战事把魏国拖得筋疲力尽,如果从江淮到关中的数千里战线全面开战,曹睿支撑不了太久。
    接到曹睿的命令之后,张郃一边向比阳移防,一边给曹睿写了一份奏疏。他说,魏霸虽然善奇,可是他并不鲁莽,相反,他非常谨慎,纵观他的历次用兵,都是选取有利自己的地形,武陵一战,把吴军诱入山区作战便是明证。豫州地势平坦,虽然有山,却不足以展开大范围的回旋,魏霸以步卒入豫州显然不太合理,更适合他攻击的方向应该是南阳郡西部的山区,蜀汉军有强悍的水师,如果他们进入南乡郡,重夺武关,这才是最有威胁的战略,希望皇帝陛下予以重视。
    在最后,张郃很坦诚的表示了对司马懿的不满。他仅凭一些细作的猜测就做出了这样的判断,是不是有些草率?他一直强调魏霸突入豫州的可能,却只字不提魏霸声东击西的可能,是不是因为荆州军区一直是他的防区,武关道也控制在他的手中,所以他不希望有其他人介入?
    曹睿接到张郃的奏疏,直皱眉头。张郃说得是有道理,但是他犯了官场上的忌讳。谁都知道他和司马懿有矛盾,他如此大张旗鼓的指责司马懿,有以私碍公之嫌。那些世家最擅长的就是上纲上线,这样的奏疏落到他们的手中,很可能掀起大风浪,给他重用宿将子弟造成不必要的阻力。
    曹睿将张郃的奏疏压下了,却招来了荆州刺史毋丘俭,让他和燕王曹宇一起领兵五千,赶往南乡郡。
    曹睿虽然没有对司马懿提起这件事,司马懿还是知道了,但他什么也没说。既然天子要把这件事掩盖下去,他也不能撕破脸皮,只好装不知道。
    当然,他的心里是不会忘记的。
    ……
    孙权看着刚刚收到的书札,咧了咧嘴,无声的笑了起来。“我就知道这竖子贪心不足,既想借道,又不想给我战船的图纸。”
    诸葛恪默不做声的看着孙权。因为与孙权的想法不合,陆逊和潘濬都不再在孙权的征询范围以内。潘濬的身份敏感,这可以理解,而陆逊却是被诸葛恪的那句话深深的伤着了。江淮系、江东系的矛盾在这一次的作战计划中充分的暴露出来。孙权想通过借道给魏霸的机会夺取江淮,陆逊的阻止虽然有道理,但是在孙权先入为主的想法面前显然苍白无力,他的一切争论都无法让孙权相信他这么做没有私心。
    毁掉魏霸,让汉魏杀得更加激烈,趁着魏国力弱之际,一举夺取江淮之地,这是多么好的机会?谁要是阻拦,只能用私心二字来解释,想不出其实的解释方法。
    诸葛恪觉得自己真是天才,假借魏霸之口,一下子堵住了陆逊的嘴。
    “由此可见,魏霸亡我之心不死。”诸葛恪淡淡的说道:“此时不除掉他,等他羽翼**,只怕后患无穷。”
    孙权颌首同意。在这一点上,即使是陆逊也不会有什么反对意见。蜀汉三方势力中,魏霸虽然还不足以和诸葛亮、李严并肩,但他已经有能力、有野心以小搏大,而且他仅仅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成长速度太过惊人。他对东吴的敌意又是这么的明显,假如由他来主持蜀汉国政,吴国的处境堪忧。
    “那我们要借道吗?”
    “臣以为要借。”诸葛亮毫不退缩的迎着孙权的目光,又道:“只是我们也要小心。魏霸善借力,万一他从中**,挑起魏吴交兵,那对我们就不利了。”
    孙权眼神一闪,深有同感的点了点头。曹睿已经派来了两拨使者,督促他遵守协定,不要和蜀汉眉来眼去。对他借道给魏霸进入南郡,曹睿已经非常不满意,如果再让他借道给魏霸,让他进入江夏,只怕曹睿真会翻脸。
    当然了,曹睿大概也不会相信他的承诺,从近期得到的情报来看,寿春的满宠已经加强了戒备,扬州刺史王凌也率兵逼近淮阴一带。这既可看作魏国的正当反应,也可以看作对吴国的警告,如果再一意孤行,与蜀汉撕扯不清,谁也不能保证魏国不会将战线前逼。如果魏霸再从中生事,弄不好就会在吴魏之间生出事端。
    孙权只是想做渔翁,捡便宜,可不想把自己套进去,所以诸葛恪的提醒就非常重要。
    这道是要借的,可是必须做得隐密。魏霸既然想要偷袭魏国,甚至有可能浑水摸鱼,为了自己的小命着想,他当然会小心谨慎,吴国的保密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考虑到这些,孙权对曹睿的使者严加看管,这也激起了曹睿的不满和不安。
    “既然如此,那就借吧,让他小心些,不要超出预定的范围,否则,可别怪我不客气。”孙权阴森森的说了一句。诸葛恪会心的一笑,这可是欲盖弥彰了,魏霸进入江夏之后,如果他的实力不足,恐怕就算他不出预定范围,孙权也不会手软。这一次,魏霸就算能从魏军的手里逃生,也很难回到江南去了。
    这也怨不得别人,谁让他利令智昏呢。
    “为保万全计,我军也应该做好准备,以免魏霸生事。”诸葛恪提醒道:“魏霸既然已经离开了临沅,那是不是把张仲嗣调往庐江?”
    孙权沉默了很久:“张承要调,可是还要一个重将居中坐镇才成。想来想去,只有陆逊能当得此任。元逊,你要快点学习啊,孤等你大用。”
    诸葛恪眼神一黯,紧紧的闭上了嘴巴。
    孙权随即再招陆逊入宫,授以重任。陆逊见孙权主意已定,什么也没说,接受了兵符,再次走马上任,张承、诸葛恪都归其统领,庐江、丹扬一带的兵力归入他的麾下。
    吴军的动静立刻落入了魏军细作的眼中,各路消息火速传往宛城。满宠更加紧张,严阵以待,不敢有任何疏忽大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