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混在明朝玩暧昧-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弟们。然后每人三石粮食,这绵竹的府仓,全部分了。”
    梁俞面色严肃,向二人解释道。
    “那。。。我等遵命!”
    赵信和牛大力对视一眼,接令走出府衙。
    “周王殿下,几日赶路劳累,定国,送周王殿下去歇息。”
    梁俞沉思一会儿,吩咐梁定国先将朱由鲁送下去休息,自己和玄机子还有事情要商量。
    梁定国得令,随即了领了两个士卒,送朱由鲁去厢房歇息了。
    “梁寨主,在下也有些累了,便下去休息了,告辞!”
    刘艺龙倒是知晓眼色,自己找了两个士卒看着,找了个离周王不近不远的厢房休息去了。
    送走众人,梁俞这才换下笑容,皱了皱眉头,开始思考明天的事情。
    “公子可是为了如何迁徙绵竹的百姓而忧愁?”
    “道长深知我心。”
    月光下,梁俞和玄机子二人缓缓而行。
    “道长,这绵竹关虽小,百姓却不少,足有三钱余户,近两万人,我意迁这些百姓充实太平寨,但是其中困扰良多,还请道长指教。”
    梁俞蹙着眉头,向玄机子请教。
    “公子不是已经有了对策了么。威逼利诱,自古良策。”
    玄机子抚须轻笑,却是说的刚才梁俞所吩咐的事项。
    “计划虽好,却怕当中再有变化,道长还是将其中纰漏一一指出吧,这样俞也好做些防范,最不济,心里也有些准备。”
    梁俞面无表情。轻叹一声,对玄机子的夸赞毫无喜色。
    “公子勿忧,绵竹官苛政已久,杂捐乱税层出不穷,百姓深受其害,只要将太平寨的好处讲清楚,相信绵竹城里百姓心里自然会有选择。若是有些冥顽不灵的,正好杀鸡儆猴。树立公子的威严。”
    玄机子赞赏的点了点头,现在他是越来越看好梁俞了,成熟稳健,有君子之风,更难得得是每临大事有静气,自古以来,能成大事者莫不如此。
    
    
    94章 夺关斩将

第95章 朱由鲁的要求

    “话虽如此,但是因为俞的私心,便要迁这绵竹的百姓前往数百里外的太平寨,路途遥远,民众劳苦不堪,俞心里有愧啊!”
    梁俞苦笑,若能把绵竹关百姓迁往太平寨,再加上牛大力赵信二人的兵马,梁俞手下便有了人口近十万,兵马逾万,再攻掠附近的几个县城关口,倚为战略支撑,这样一来,不管巴蜀的局势怎么变,梁俞自给自足,只要不是朝廷发大兵来攻,便已经立于不败之地。
    但是想要把这两万口百姓迁往绵竹关谈何容易,其中难免有恋旧不走之人,若尽是一些豪绅大户也就算了,正好借机杀人立威,但若是一些穷苦百姓也不愿意搬,却叫梁俞顿感头疼。
    梁俞手下士卒多是一切受逼不过的穷苦百姓,因为被官府豪绅勾结,逼迫的没有生路这才落草为寇。若是对同样是穷苦百姓之人下手,先不说梁俞下不下得了这个命令,便是下了这个命令,也不一定能够执行,还会失了军心和民心。
    这个问题就如同裹在荆棘丛中的一块肥肉,肉质肥嫩,飘香四溢,但是真正想吃的时候却发现事情如同一团乱麻,无从下手,弄不好还会伤到自己。
    更麻烦的还不是这儿,即便是绵竹关的百姓能够顺利迁徙,但是沿途数百里,途径县城就有五六座,即便已经连夜派出信使去太平寨调兵接应,但若是遇上官兵大队阻截,仓促之下迎战,又要保护百姓,其中艰险,梁俞想想就头大。
    “公子勿忧,官兵一败太平寨,二败青城山,三败峨眉山,对我众多绿林好汉正是闻风丧胆只是,此时官军想必士气低落,怎敢轻易追击,再者说,即便大队官军来袭,有周王在手,料他们也只是远远监视,不敢轻易进攻。”
    玄机子呵呵一笑,劝解道。
    “但愿如此罢!”
    梁俞轻叹,算是停止了抱怨,开始思索这些问题解决和规避的办法。
    玄机子颔首轻笑,目光中流露出赞赏之色,成大事者岂能优柔寡断,遇到风险,能规避则规避,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便是此意,但若规避不了,迎难而上,方为英雄本色,怎能以为忧愁躲避,效懦夫行径!
    翌日清晨。城东军营校场内。
    绵竹关属于巴蜀的险峻雄关,向来便是兵家险要之地,因此大明开朝之初在此设立了巴蜀境内最为庞大的一个军屯,另外在城外的两座小丘之上,也就是天空埋伏弓箭手的地方,还设立了两个小军屯,用以拱卫绵竹关,只是两百余年过去,昔日的精兵悍将早已化为一钵黄土,当年的险峻雄关,也破败的不成样子,城外的两个小军屯早已被裁撤,什么都没有留下,唯独这绵竹关内的大军营保留下来,只是保留下来的理由却让人啼笑皆非。
    这军营最初保留下来的原因竟是为了安置军妓,后来变成了历任总兵私藏相好的地方,再到后来又成了藏污纳岁之地,让人不得不扼腕叹息。而绵竹关的守军大多在绵竹关内有自己的住所,倒也用不着这地方。
    或许是一直有人居住修缮的原因,军营丝毫不显破败,而且因为设计建造之时乃是大明开国之初,所以军营显得极为宽广。甚至还有个梁俞从未见过的超大校场。
    校场东西长近三百丈,南北宽约两百余丈,整个校场地面通体用大青石铺成,显得极为庄严肃穆,历经两百年的风雨,利于校场之中,更有一种历史的沧桑在渗入心扉。
    校场中央有一个木质的演武台,台高约五尺,长宽各九丈,暗合九五至尊之意,台中央有一块石碑。远远望去,石碑上几个朱红大字夹杂着一种莫名的气势迎面扑来,让人顿觉的精神一振,竟是想要向那石碑叩拜一番。
    “大明洪武四年,征西将军汤和奉皇命征伪夏,斩夏军大将十三,杀俘共计五万余,见此关险要,乃不世雄关,太祖钦旨立军屯于此,屯军一万三千,大明后世子孙,可以此为江山屏障。”
    “太祖高皇帝在上,后世不肖子孙朱由鲁,有愧先祖。”
    朱由鲁见到这石碑,顿时泪流满面,步履瞒珊的走上高台,痛哭跪拜于石碑之前。梁俞看的朱由鲁身上的衣袍,顿时眉头一蹙。
    朱由鲁今日身穿黄色四爪龙袍,腰挂羊脂白玉青龙环扣佩,头戴金玉冠,竟是穿上了他早已脱下的大明亲王服。
    “周王殿下,保重身体,您已经尽力了,便是太祖皇帝和信国公再世,也不会责怪您的。”
    刘艺龙见得此景,赶紧上前扶起朱由鲁,哽咽着说道。
    “殿下保重身体要紧。”
    梁俞也劝道。
    说起来,看到这块石碑,梁俞也是有些触景伤怀,遥想大明开国之初,南征北讨,东攻西伐,其疆土,其军力,实乃盛唐之后汉人所立国家之魁首,而且大明开国以后,对外不和亲,不纳税,不称臣,天子守藩篱,君王死社稷。更是掀翻了不可一世的蒙元。
    可惜啊!
    岁月如刀,在强大的王朝也经不住岁月的雕琢,昔日威武强壮的大明,今日也衰落了,连绵竹关这种雄关都破败如斯,几千兵甲不全的贼寇,没有什么攻城武器,就可以轻易地占领。若是明朝开国元勋有灵,又不知作何感叹。
    “梁头领,你今日聚满城百姓于此,用意为何,小王侥幸,已然猜到,小王不才,原为头领促成此事,只是,小王也有一事相求,万望首领答应。”
    朱由鲁在刘艺龙的搀扶下站起来,擦干眼泪,对着梁俞说道,随即一躬到地,一副梁俞不答应,便不起来的样子。
    “殿下何必如此,有何要求,但说无妨,凡在梁俞能力范围之内,俞绝对尽力而为。”
    梁俞心中困惑,连忙扶住朱由鲁,略一思索。却也没有拖延,暂且应承下来再说,只是他话说得很有技巧,能力范围之内,尽力而为,既没说答应,也没说不答应。
    朱由鲁也是个精明人物,怎能听不出梁俞话里面的那些技巧,只是他也明白,他和梁俞相交甚浅,仅仅是有些惺惺相惜而已,两人的身份地位,今后是敌是友还难说定,梁俞能有这个态度,已经很难得了。当下心中一叹,借着梁俞搀扶直起身来。
    “小王愚鲁,才疏学浅,峨眉山下败于君之手,实乃天定,小王虽然狂妄,却也并非不知天高地厚之辈,峨眉山一战,小王败得心悦诚服。”
    朱由鲁站起身来,开口一句,结结实实的拍了梁俞一个大马屁。
    梁俞诚惶诚恐,刚要推辞,朱由鲁早预料到梁俞会有此反应,哭丧的脸上扯出一抹苦笑,不管不顾的继续开口,继续说道:
    “君有大才,十倍百倍于小王,所谓金麟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如今天下大势尽在君胸中,他日一旦有变,以君之才能,必然领袖一方,小王不才,所学浅末,更兼拙于智谋,但仍有济世救民之心,挽我大明江山于将倾之际。”
    “。。。。。”
    梁俞默然不语,眉头蹙起,隐约猜到了朱由鲁想说什么,有些犯难了。
    “小王愚笨,有心无力,然仍愿尽力一试,虽万死不悔,今日有一事托付于君,但请君可怜小王一腔热血,答应小王一事。”
    “周王殿下,但请吩咐。”
    猜到了朱由鲁心中所想,梁俞也痛快了许多,略一沉吟,便自答应了下来。反正自己也无什么太大野心,现在虽有太平寨偌大的基业,却违背了他原先所想,既然有人甘愿为国赴死难,倒是省了梁俞自己许多麻烦。
    “此事完结,小王先回成都,此后约束兵马,太平寨周围方圆三百里之地,绝无官军兵马,尽为君麾下之土,然则小王在成都安排妥当之后,定然赴京,上书皇兄,委任君为川西总兵,统领川西。”
    梁俞总算答应了下来,朱由鲁这才长出口气,然后继续说道。
    “川西虽小,仍有人口百余万,治下县城二十余座,君暂且倚之为栖身之地,待时局稍定,小王定将再次上书,以君为巴蜀布政使,总督巴蜀之地军政。”
    说道这里,朱由鲁停了下来,看了看周围几人的神色。刘艺龙满面诧异,目瞪口呆,梁定国也是同样,牛大力等人隔的远些,只是有些迷茫,不大清楚这边的情况,天空玄机子二人听的清楚,也是略有迷茫,
    “周王殿下还是继续说吧。”
    梁俞脸上露出一抹苦笑,事情发展的和他想的有些出入,朱由鲁扔出个大大的诱饵,所图定然不小,只是话已出口,梁俞却是已经来不及反悔了。
    “小王揣测,如今乱兆频生,天下已然不稳,世间难得再享十年太平,我大明之患,不出内外两处,外部之乱,当在异族,小王原提兵塞外,为我大明铲除祸乱,内部之乱,当在陕西,巴蜀两地。还请君为天下百姓计,除暴安民。”
    “周王殿下高见,俞佩服,只是俞如今不过山野之人,在朝廷眼中更是贼寇无疑,如何能担此重任,但既然周王重托,俞不才,原尽力而为,若俞力有不逮之处,还请王爷见谅。”
    梁俞苦笑,果然不出他所料,朱由鲁所托果非易事,竟然是要他等着义军起义之时,出兵铲除义军。这等行径,几百年后,估计是要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的。。。
    只是想到义军刚刚起义的时候那一系列过激的行动而害死之人众多,梁俞心一软,暂且答应了下来。
    “此事虽难,小王拼尽万险,也会做成,只是自古以来,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定蜀未定,巴蜀这是非之地,尽皆托付于君了!”
    朱由鲁大喜过望,紧紧握住梁俞的手,言辞恳切。
    梁俞苦笑,这可不是什么好差事,但总比自己一个人去拼劲性命,救这漫天下汉人之命好些。
    
    
    95章 朱由鲁的要求

第96章 准备迁徙

    “如此,便谢过周王殿下了。”
    梁俞轻叹一声,这声谢谢,谢的却是周王帮他正名之事。此后,他太平寨之人便有了官方的身份,却是从贼寇之名中解脱出来,
    “该是小王谢过公子才是。巴蜀之地,小王本欲亲身担当,然则君之才十倍小王,有君在此,小王便放心了。”
    朱由鲁倒是乖巧,再次谢过。
    两人说话之间,绵竹关内的百姓在各自里长的带领下逐渐往校场汇聚而来,嘈杂声不断,纷纷议论着大清早把他们召集过来有什么事,
    “定国,大力,赵信,准备好了吗?”
    梁俞收拾一下心情,转头问道。
    “头领,吩咐的事儿俺老牛已经办妥了,您就等着瞧好吧。”
    牛大力嘿嘿一笑,说道。
    “赵信幸不辱命。”
    “义父,早已准备妥当,但请义父吩咐。”
    梁定国和赵信也是拱手说道。昨晚半夜,梁俞派人半夜到他们房间去各自送去命令,几人不敢耽误,忙活到将近天命,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