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部,跑到了刘德威家中,将事情禀报于他。
刘德威听闻这件事情,不敢怠慢,赶紧来到刑部审讯室,重新看了一下这审讯过程。
当刘德威看到这与众不同的审讯方式之后,大感惊讶,看到纥干承基那张有些木然的脸庞和正在狼吞虎咽吃饭时的样子,心头不由暗叹一声,这张允文当真是刑讯高手,连这种刑讯方法也能想得出来。/
在重新确认了一遍纥干承基的话之后,那刘德威让他在供词之下签下名字,摁下手印。当吃得半饱,恢复了部分精神状态的纥干承基看到这份供词的时候,不由面如死灰。沉默片刻后,终于在上面写上了自己的名字,摁上了手印。
当刘德威拿着这份供词往外走的时候,便碰见了张允文。
这刘德威眼珠子一转,将他拉到僻静之处,将手中供词递给张允文。看情形,分明也想将张允文拉下这趟浑水之中。
张允文看了这供词,顿时知道了刘德威的意思,沉吟片刻,张允文道:“刘尚书,在下倒是可以和你一同去见陛下,但是,若是光凭这份证词,恐怕还不够,还要让那纥干承基出面作证人,这样才算是万无一失!”
刘德威点点头,深以为然。
于是二人返回刑部,准备再次见那纥干承基一次,劝服他出来作证。
本以为会有些艰难的劝说过程却是十分的简单。当刘德威说明来意之后,纥干承基一口酒答应了。当然,他也提出了条件,便是要饶他一命。
对于这个条件,刘德威一口就答应下来了。
于是,张允文刘德威便带着纥干承基往皇宫走去。
由于此事重大,所以,刘德威特地从刑部调来五名好手,将纥干承基押在中间。而张允文也是随时提防着那纥干承基。
好在一路上这纥干承基没有什么出格的动作,一行人顺利的到达了皇宫。
此时,朝会已经开过了。张允文和刘德威没来参加朝会,李世民心头虽然疑惑,却知道他们定是有什么大事。当刘德威和张允文联袂出现在李世民前面的时候,李世民呵呵一笑:“二位爱卿,你等朝会不至,想必是有什么重大事情吧!”
“陛下慧眼如炬,我等正是遇见了一件大事!”那刘德威可笑不出来,面色严肃的说道。
见刘德威神情严肃,李世民知道此事非同小可,沉声问道:“出了什么事情?”
刘德威看了一眼张允文,见后者分明示意自己说的样子,只好硬着头皮咬牙道:“回禀陛下,微臣审讯那纥干承基得知,太子欲图谋反!”
此话一落,刘德威几乎不敢去看李世民的双眼。只是垂着脑袋。
然而,并没有想象中的砸杯子掀桌子的声音,只有一股淡淡的忧伤气氛在大殿中弥漫。
刘德威抬起头,只见李世民不知何时走到了窗边,此刻正抬起头,望着天空,那穿着龙袍的背影显得有些寂寥落寞。
“承乾也想谋反么?他既是太子,又如何谋反?”;李世民淡淡的说道。
刘德威连忙将手中的供词递上去:“陛下请看,此乃供词!至于那纥干承基,微臣也将他带到宫里来了!”
李世民转过身来,那刘德威急忙将手中供词送上。
李世民拿起这张薄薄的纸,似有千斤,一双手竟然微微有些颤抖了。终于,他长叹一声,将那份供词扔在了书桌之上,面色一肃:“刘爱卿,既然那纥干承基带来了,那就让他上来,朕要问他几个问题!”
说这话时,李世民言辞之中,带着一丝冷意,双目炯炯,却是从刚才那有些伤怀的状态之下恢复过来。
见到李世民这般快就能摆脱情绪,张允文心头也是深感佩服,当下一揖道:“烦劳陛下稍候,微臣这就将那人带上来!”
说着,两步退出大殿,很快便将那纥干承基带进了殿中。
一见到李世民,纥干承基老老实实的跪倒在地。
待其行礼之后,李世民冷冷的问道:“纥干承基,朕且问你,太子欲图谋反之事,可是事实?”
说这话时,李世民一双眼睛紧紧的盯着纥干承基。那种长久处于上位而培养出来的气息让纥干承基感到一阵惶恐,双手不由微微战栗起来。
“回,回陛下的话,此事千真万确!”纥干承基艰难的吞了一口唾沫,涩声答道。
李世民面色倏地阴沉下来:“你为太子近臣,想必知道很多,来来,将太子欲图谋反的原因过程还有参与人都给朕说说!记住了,一点也不许放过!”
纥干承基只好慢慢的将李承乾受侯君集、李元昌等人怂恿,最后歃血盟誓的事情从头到尾,挨着说了出来。其间,李世民中途插嘴,问了几个问题,纥干承基都乖乖的回答了。
待纥干承基回答完毕,李世民仍旧一脸冷色:“哼,想不到那侯君集还有那李元昌竟然敢怂恿太子谋反,真是吃了雄心豹子胆了!好了,纥干承基,你先下去吧!当初说过饶你一命,朕自然会饶你,不过要等到此事结束之后,到时候草原、岭南还有西域,自己选个地方去吧!”
纥干承基听了这话,面色之上不由微微露出喜色来。
李世民说完这些,不再管纥干承基,而是对张允文道:“允文,你立刻到北衙去,调集羽林军还有金吾卫两军封锁长安城,捉拿侯君集、李安俨诸人!”
说着,从怀中拿出一块鱼符来。张允文赶紧上前接过鱼符。有了这东西,他就可以调兵了。
“刘爱卿,你即刻带百骑进入东宫,将太子请出东宫,暂时安置于左领军府!”李世民缓缓说道,语气坚决,不容置疑。
刘德威抱拳一揖,也从李世民手中接过鱼符。
“好了,你们先下去办事吧!”李世民挥挥手,让张允文和刘德威二人出去。
至于那纥干承基,也被带走了,将会押回刑部大牢。
当日,长安城内风云激变,无数披坚执锐的士卒从军营中涌出,扑向一处处里坊,将一名名文臣武将从宅子中带出来,留下一众妻儿再后面呼天抢地。
而那位东宫之主,也被刘德威领着百骑请去了左领军府。
一时间,长安城内人心惶惶。人们纷纷猜测如今的长安,到底出了什么事?
第二日,众人终于知晓了答案。
朝会之上,李世民面色冷淡的宣布了太子欲图谋反之事,然后一个个点名,将与太子同谋者挨个说了出来。众臣这才恍然,那些被抓的官员不就是与太子同谋者么?
虽然李承乾如今幽禁左领军府,其余同谋者也被暂时拘禁,但是此事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审查才能知道事情的始末,所以,李世民敕长孙无忌、房玄龄、萧瑀、李世勣与大理寺、中书省、门下省共同审理李承乾谋反之事。
*************
唉,今天只比昨天好一点点,还是疼啊!
正文 第四百零三章 储位之争
有这些朝中重臣参与审理,加之那纥干承基出来做证人,李承乾谋反一案审理得异常的迅速。/到四月末的时候,已经确定,李承乾极其同党,图谋造反,其准备工作已经完成,就等待着一个恰当的机会。
这几位重臣在审理完此案之后,同样交上去一份长长的奏章,上面详细的记述了李承乾谋反一案的始末。
朝会之上,李世民草草看了一眼这份奏章,便搁在一边,向众大臣问道:“卿等且说说,当如何处置此逆子?”
众大臣互相看了一眼,皆是默默不作声。就连那些负责审理李承乾谋反一案的重臣同样如此。李世民见状,轻笑一声:“你们有话就直说,不要藏着掖着!”
众大臣心里顿时腹诽了一下,若是自己说处死李承乾,恐怕陛下你心头会暗生怨恨!
沉默半天,那同事舍人来济出列道:“陛下,臣以为处置太子也倒是简单。只要陛下不失为慈父,太子得尽天年,则善矣!”
这来济乃是前隋大将来护儿之子。
听得来济这般说,李世民沉吟片刻,点点头,下诏令废太子李承乾为庶人,流徙于黔中。
至于其余李承乾同党,李世民本来欲免去汉王李元昌的死罪。但是不知者李元昌到底是得罪了谁,朝堂之上,尽是一片反对之声。李世民只好赐死李元昌于家中。李元昌虽死,但是,其母、妻、子皆得到了李世民的宽宥。
而那侯君集,李世民也是非常想宽恕他,还向朝臣问道:“君集有功,欲乞其生,可乎?”然而这侯君集和李元昌一样,恐怕是得罪的朝臣太多,竟然没有一个朝臣出来说可以,皆说谋反之罪,罪大恶极,理当处死之类的话语。于是,李世民只好下令将侯君集斩之于市前。临刑之前,李世民对侯君集道:“今乃与公长决矣!”侯君集也长跪在地,重重的一叩首。
在行刑之前,侯君集对那监斩官说道:“君集蹉跌至此!然事陛下于籓邸,击取二国,乞全一子以奉祭祀!”却是在乞求李世民不要株连其家小。
监斩官将此事禀报李世民,李世民长叹一声,同意了,只是将侯君集家中妻小尽数流徙岭南。在查抄侯君集家中的时候,负责查抄的官员查抄处两个美人来。据说这两个美人从小便是食人乳长大,从未吃过饭菜。这侯君集的奢靡可见一斑。
这侯君集老早以前便心头存有不良的想法。当初李世民令李靖教授侯君集兵法,他在学了一段时间之后,便对李世民道:“李靖将要造反!”李世民连忙问其原因。侯君集道:“李靖教授兵法,教臣以其粗而匿其精,所以臣以为他将要造反!”李世民将李靖找来,询问起此事,李靖答道:“此乃是侯君集将要造反!今诸夏已定,臣之所教,足以制四夷,而君集仍旧求尽臣之术,这不是为了造反,还是为了什么?”
不光光是李靖,江夏王李道宗也曾经对李世民说道:“君集志大而智小,自负微功,耻在房玄龄、李靖之下,虽为吏部尚书,未满其志。以臣观之,必将为乱!”李世民却道:“君集材器,亦何施不可!朕岂惜重位,但次第未至耳,岂可亿度,妄生猜贰邪?”等到如今侯君集真的造反了,李世民对李道宗道:“果然如同爱卿所言!”
除了这二人之外,其余同谋者,尽数被处死。
至此,这场太子谋反案便是尚未发动之时便被破了。
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连续发生了齐王李佑谋反案和太子李承乾谋反案两桩谋反案。而且这两桩谋反案的领头人还是自己的儿子,可以想象此事对李世民的打击有多大。
所以,李世民病倒了。经过几天的救治和调养,终于缓缓康复,剩下的只要继续调养,则李世民的病将会有所好转。
而在李世民生病期间,一个胖胖的身影几乎每日都在往皇宫里跑。这便是魏王李泰。
当听到李承乾欲图造反的消息之后,这位魏王殿下欣喜若狂,想不到不等自己打到李承乾,夺取东宫之位,这位大哥便自己将东宫的位置让了出来。李泰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所以天天往皇宫里面跑,就是等着李世民说出立他当太子的话语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连续十多天悉心照顾生病的李世民,让李世民心头感受到阵阵温暖。于是李世民对李泰好感飞速上涨,甚至当着他的面还说过立他当太子的话语来。
李泰听了,连走路都有些飘飘然了。回到府中冷静思索了一下,李泰觉得李世民的承诺并不可靠,还要继续加把火才对!于是他派人暗地里给刘洎、岑文本等人送去了书信。
第二日,在这两人带头之下,李泰一系的大臣纷纷出言,请求立李泰为太子。
刘洎道:“遍观诸位殿下,为魏王泰年长沉稳,机敏睿智,博学多闻,更有编撰《括地志》之不世之功,若是立起为太子,定能使得大唐江山,传承万年!”
然而这些人一个个刚刚跳出来,长孙无忌便出列,请求立晋王李治为新的太子。长孙无忌说道:“老臣以为刘大人之言虽有些道理,但是臣还是以为魏王泰不适合继承东宫之位!一则嘛,魏王好文治,然而我大唐今日江山,皆是一刀一枪打出来的,所以老臣心头有些担心。再者,魏王窥视东宫之位,众人皆知,若是陛下使其入主东宫,岂不是给后人留下一个印象,凡东宫之位,皆可以以手段夺取!所以老臣不赞成魏王入主东宫,倒是愿意看到晋王治入主东宫!”
长孙无忌话语一落,那刘洎冷笑一声:“那晋王殿下便附和长孙大人的要求?”
长孙无忌正色道:“不错!当年阿史那结社将要谋反,正是晋王临危不乱,指挥卫士将其镇压!再者,晋王仁孝,为母亲自守陵,为兄长求情!此等赤子之心,实在难得!”
李世民听罢,沉吟片刻,忽然说道:“众位爱卿,你等说说,吴王恪如何啊?”
此言一出,长孙无忌当下站出来反对道:“老臣有异议!论及文武人品,吴王皆是上上之选!然而吴王之母,并非皇后,乃是杨妃。而这杨妃乃是前隋公主!立吴王为储,此事万万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