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末逐鹿记-第3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高畅缺乏文官,不过,灵宝神教熏陶的年轻人才靠得住,是做实事的人,这些老臣,就算他们愿意为高畅效力,也只是暂时的替代角色,终究会被代替。

对于高畅的这番表态,人们的反应各不相同,有许多人认为高畅是在试探自己,不过,也有不少人勇敢地站出来,向高畅说自己愿意离去,去关中的家族大多在关陇一带,去东都的则是洛阳,阳等地的高门,对这些人的请求,高畅一一答应了。

出乎高畅意料的是,还是有一些人选择了留下来,其中,代表人物就是裴矩,这让高畅很有些疑惑,只是,在当前的情况下,也不好问,也只好罢了!留待日后再说。

聊城陷落后,投降的骁果军士有一万来人,对这些人,高畅也是这样处理的,愿意留下的留下,不愿意留下的礼送出境,这些人大多是关中人,他们选择了离开,高畅这样做,日后若是进入关中,所受的阻力也就不会这么大了!

宫中的那一千多宫女,愿意出宫回乡的,高畅也会供给她们食物和旅费,愿意留下来的,也会有所照料,总之,所作所为,当得仁义这两个字。

至于宇文智及,杨士览,元武达,许弘仁,孟景等江都政变时的宇文化及党羽,高畅并没有和他们见面,让军士在那些旧隋官员的面前,将他们就地斩首,头颅高挂在大军营门之外。

随后,高畅召见了宇文化及,见面之后,宇文化及只说了一句,我不负夏王,我帮夏王报了杀祖之仇!

高畅什么话也没有说,沉默了片刻,挥挥手,示意左右将宇文化及拖了下去。

数日后,宇文化及和他的另外两个儿子在聊城外被高畅斩首,步了大儿子宇文成都的后尘,那些选择离开夏国地盘的大臣,官兵,宫女们也开始逐一还乡了!

第六十五章 生擒徐圆郎

在聊城被高畅率军攻克,宇文化及建立的大许王朝覆间,在鲁郡方向须昌的战场上,李靖率领的一万夏军和徐圆郎所率的三万人仍然处在对峙阶段。

两军初次对垒时,徐圆郎部将刘满率领万余部众乘李靖的左军罗士信正在扎营之际突然奔袭而来,想乘罗士信立足未稳打他一个措手不及,然而,那次会战,他不仅没有吃掉罗士信的三千部众,反倒被对方以少击多,被罗士信打得丢盔卸甲,狼狈而回。

罗士信部兵力不足,故而只能击溃却无法全歼,随着刘满逃回徐圆郎大营的也有五六千人,阵亡和被俘的也只有千余人,其他那些士卒大多逃匿荒野,就此消失无踪了。

吃了个亏之后,徐圆郎再也不敢率军出城和夏军野战,只好眼睁睁地瞧着李靖将营寨建在城外不远的山坡上,在夏军筑营的时候,他甚至不敢派出轻骑前去骚扰。

当初想一战击败李靖的雄心壮志就像水面的气泡一样消散了,这一刻,他只想固守须昌城,用深沟高垒,以及须昌城那高大的城墙来应付夏军的进攻,就像上次一样,迫使夏军粮草不济,不得不退兵。

面对坚城,以及防守严密的徐圆郎部,李靖似乎也没有强攻的打算,每日派出千余士兵来须昌城下挑战,极尽骂战之能,城上的守军却也不出来,同样向城下大声叫骂。侮辱对方地主将,每一日的攻城战就以口水唾沫开始,再以口水唾沫的告尽而结束。

李靖为什么不强攻须昌的原因,徐圆郎了然于心。

须昌城的城墙极其高大,护城河水既深切宽,而且是引自济水的活水。夏军要想攻城,要想将攻城车和云梯运到须昌城墙前,就必须先填平须昌城地护城河,城外的夏军只有区区一万人,要想完成这个工作可以说根本就不可能,何况,徐圆郎也不会眼睁睁地瞧着对方这样做而置之不理。

夏军即将到达须昌之前,当地的百姓早就四散而去。夏军就算要强拉民夫来进行填埋护城河的工作,也拉不到多少人来,何况,夏军自诩为仁义之师,一般情况下,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

如此,只靠城外的这一万夏军进行填埋护城河的工作,起码有损失三四千人方能做到这件事情,剩下五六千人再来攻打三万人防守的须昌城,不管夏军如何骁勇善战。也是绝无可能将须昌攻下地。

李靖之所以没有强攻,就是这个原因吧?

只是,他既然知道无法攻克须昌,为什么又流连不走呢?难道他想等城中粮尽,若真是如此,徐圆郎恐怕要让他失望了。

须昌的存粮足够徐圆郎的三万人食用半年之久。李靖军的大营中的存粮能否达到一个月都很困难,比消耗,他徐圆郎并不惧李靖。

如此,也就只有一个可能了!

李靖之所以停留在须昌城下,为的是将徐圆郎的三万大军牢牢拖住,让他们无法北上去济北郡救援宇文化及,等宇文化及覆灭之后,高畅的主力大军就会南下来和李靖会和。而这个时候,须昌城就难以守住了。

知道李靖的计划,徐圆郎也无法破解。

除非他有勇气出城去和李靖决战,将李靖击败。然后再北上救援宇文化及,否则,等宇文化及败亡之后,他同样摆脱不了那样的结局。

然而,现在李靖恐怕正盼望着徐圆郎出城和他会战,如果,他能在高畅地援军未到之前就击溃徐圆郎,占领须昌城,继而夺得整个鲁郡,那功劳自然要大上了许多。

没有十足的把握,徐圆郎根本不敢出城和李靖野战,只能坐困愁城,熬日子吧,多熬一天算一天,或者,宇文化及突然人品大爆发,高畅被他阻挡在聊城城下,无法前进一步,也不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啊!要知道,当初李唐淮安王李神通率领数万唐军围攻聊城,数个月都未能将其攻下啊!

就在徐圆郎把希望放在聊城的宇文化及身上时,在他的后方,鲁郡重镇,任城,一只数千人的军队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了城下,当那只军队地前锋轻骑快要冲进任城时,城上的守军方才将吊桥拉上,将城门紧闭。

徐圆郎留在任城的守将是他的兄弟徐怀志,他之所以被徐圆郎委任为留守镇守任城,并非因为他有多么了不起的本事,只

他对徐圆郎非常忠心,非常可靠而已!

任城留守的士卒并不多,不过三四千人,而且其中能攻善守的悍卒不多,也就数百人,其他就是强征而来的民壮了,并没有上过什么战场。

当然,城内并不仅仅这三四千人,尚有数万之众,可惜这些人大部分都是老弱妇孺,乃是徐圆郎带往须昌前线地那只大军的家属,在徐圆郎看来,任城位于战场的后方,是一个非常安全的地方,故而,他把全军地家属都留在了那里,不再像以往采用的那种草寇作战方法,拖儿带女的一起行动,那并不是打仗,而是就食。

可惜,任城虽然处在战场的后方,却一点也不安全。



出现在城外的这只军队正是夏军滕珏部,李靖从历城率军南下后,滕珏也没有闲着,他率领了一只千余人的军队离开了齐郡,只是,他这只军队所走的路线和李靖部不同,路途要遥远了许多。

他从齐郡出发,首先途径北海郡,在北海郡与当地的一只数千人的军队会和,然后,从北海郡南下,进入了高密郡,面对来势汹汹的夏军,高密郡并未做什么抵抗,当地的郡守早就做好了一面降旗,当滕珏率军赶到城下时,郡城的城门早就大开,降旗也高高飘扬在城头之上。

夺得高密后,滕珏转而西进,进袭琅琊郡。

琅琊郡的郡守有样学样,夏军的前锋还没有出现在城下,他就已经率领城内的文武官员,豪族士绅离城十里前来迎接了,事先准备了数百条牛羊用来劳军,态度极其热情,很有点王师前来,琅琊郡的天也变成了晴朗的天,人人喜笑颜开,不管贫穷或是富贵,年老或是年幼,都是满心欢喜。

如此热情的态度,到让滕珏有些过意不去,连说军情紧急,这才摆脱了那些家伙的纠缠,不至于流连于此大醉不醒。

进入鲁郡地界,就没有这么顺利了,驻守藤县的乃是徐圆郎手下的一员悍将,他手底下只有数百人,却敢出城来突袭滕珏的大营,最初,滕珏的前营措不及防,竟然被其攻入了寨中,幸好对方人少,最后还是被夏军所全歼了,接下来,在邹县,滕珏军又遇见了抵抗,花费了几个时辰才攻下了没有多少兵力防守,城墙也不高大,甚至没有护城河的邹县。

滕珏率军赶到任城城下时,瞧见高大的任城城墙,以及城头上异常拥挤的敌军,以为又将经历一次苦战,然而,这一次,老天爷给滕珏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

就在他绞尽脑汁思索怎样在损失最小的情况下攻下任城时,城内的留守徐怀志将军却派出了使者前来晋见,希望能体面地投降。

徐怀志提出的条件非常简单,希望能保住自己以及城内众人的性命,当然,除此之外,他也想要保住城内自己的财产,这样的条件,滕珏自然一一答应了。

于是,在夏五凤二年,五月十一日,徐圆郎非常信任的弟弟拱手将任城让给了夏军滕珏部,至此,他陷入了李靖和滕珏的前后夹击之中。

十三日,得知任城被夏军攻下的消息后,徐圆郎失去了方寸,不知该如何是好,他的幕僚向他进言,率部向西退却,却投靠孟海公,面对夏军咄咄逼人的攻势,孟海公当能知道其中利害,必定会让出一城之地让徐圆郎驻军,然后,两人结盟,共抗高畅。

有这三万人在,也不怕孟海公吞并,两人合力,再西结东都郑帝王世才为援,方能和高畅的夏军对抗。

对幕僚的建议,徐圆郎欣然采纳。

然而,这时任城被夏军攻克的消息已经走漏了,弄得了满城皆知,那些士卒挂念还在任城的家人,成群结队地爬下城墙,向城外的夏军投降,就算是督战队也制止不住。

十四日,徐圆郎仓促率军突围,一路上,逃兵无数,来到一个叫万家坡的地方时,他被罗士信率领的轻骑部队追上了,而这时,他身边只有数百士卒,最后,只能俯首就擒。

五月,高畅占据了济北郡,随后继续西进,前去进袭李世绩驻守的黎阳,同时,李靖和滕珏会合,滕珏留下镇守鲁郡,安抚地方,李靖则继续率军南下,直奔东海郡而去。

第六十六章 老奸巨猾的裴矩

沉沉,星星高挂在夜空,月半弯,穿行在云层中,若位于聊城西门外的夏军大营,在西北处有几个独立的帐篷,与周围的军营隔离开来,在空处,有士兵巡逻,他们的脚步声不时在帐篷外响起,而帐篷内,居住着的乃是当初决定留下来为高畅效力的大臣们,在这些人中间,以裴矩的地位最高,威望最大,乃是他们的带头人。

裴矩,生于梁太清元年(公元547年),字弘大,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东北)人。

杨坚代周,建立隋朝时,裴矩身为他的近臣,为其篡位出谋划策,立下了汗马功劳,之后,他参与了高颖,杨广等人策划的平陈之役,平定南陈之后,裴矩继而经略岭南,随后,出使西域,安抚突厥的启民可汗,使其放下了南侵中原的野心,隋王朝的官制和典礼是由他和牛弘等人所制定的。

隋炀帝杨广即位之后,由于在夺嫡之斗中,裴矩并没有明确表示支持太子杨勇,虽然,他也没有明确地表态支持当时身为晋王的杨广,不过,暗中他和杨广的关系却还不错,加上他的确非常有能力,故而,像高颖等人因为站错队被削职或处死时,裴矩并没有受到什么牵连,反倒得到了杨广的重用,让他参掌朝政,为杨广经营西域。

大业元年(605至九年间,裴矩至少四次来往于甘州、凉州(今甘肃武威)、沙州(今甘肃敦煌)等地。他在当地大力招胡商,安排细作,尽力搜集西域各国山川险易、君长姓族、风土物产等资料,绘画各国王公庶人服饰仪形,撰成《西域图记》三卷,并且将西域地山川制造成地图。注记各地险要,献于杨广。

在这些情报的帮助下,大业五年,杨广率领大军亲征吐谷浑,扩地五千里,稍后,炀帝又派薛世雄进军伊吾,在汉时的旧城东面修筑新伊吾。裴矩同往经略,巩固隋王朝与高昌的联系。

因此,裴矩深得杨广的信任,再加上他做人圆滑,不仅深知杨广的喜好,且与同僚地关系也处的非常之好,在他身上,最为可贵的一点就是,他眼光毒辣,能看见别人目光所不能看到的地方。善于审时度势。

在江都政变之前,裴矩担任宰相,只是,他却长期抱病在家,不参与政争,当时。宇文化及为了权势和虞世基,裴蕴等人互相诋毁,互相攻击,裴矩采用了退让的政策,假意重病,故意将全力让了出来,因此,当宇文化及发动政变时。将裴蕴,虞世基等人杀了,不但没有杀裴矩,为了稳定那些大臣的心。反倒恭恭敬敬地将他请了出来,拜为尚书右仆射,也就是丞相一职,继续向他求计问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