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闪电部队还是进来了。而且还是这么大摇大摆毫无顾忌的出现在众人的面前,这不能不让所有人都感到吃惊和恐惧。
“哈哈!”看到在场所有人都发呆了,迪莱塔再次大笑起来:“怎么样?现在没有人质疑我们的实力了吧?没有人再说我们波里米亚不行了吧?没有人再反对我们了吧?我现在宣布,库尔德民主共和国……”
“等等!”这边迪莱塔的话还没有说完,杜聿明立刻伸手打断了对方的对话。“你的库尔德民主共和国要等一等再宣布。现在还有一个重要的人物还没有到来!我想在他来之前,我们不应该谈一些不着边际的东西!”他冷冷的对那个獐头鼠目的家伙开口说道,一点儿也没有给自己的盟友面子。
“啊?少校?你说什么?你说谁要来?”听了对方的话之后,迪莱塔有点不知所措。他并不清楚自己中国盟友口中的重要人物究竟是谁,因为对方在这之前并没有向自己说明。被对方无礼打断自己的话,令他感到有些恼火,但目前一切都在中国人的控制之下,所以他也不好说什么。
杜聿明根本就没有理会迪莱塔的询问,他只是低着头,不停的在看戴在自己手腕上的手表。过了几分钟,门外逐渐传来了一阵欢呼声,声音越来越大,在场的所有人都吃了一惊,纷纷把目光投向了大门口。
又过了好一会儿,大厅外面传来了一阵阵踢踏的皮靴声,皮靴声音逐渐由远及近。又过了一会儿,大门被推开了。一个人站在了众人的面前。当在场所有的伊拉克人都看清楚那个站在门口的人时。所有人都不由自主的大声惊呼——“摄政王陛下!”
没错,这个人就是前伊拉克王朝的摄政王,也是国王的叔叔。在王朝更迭的军事政变中,他被自己的侄子和伊拉克的部分军官赶下了台,然后在此后不久,当时的王朝国王被复兴党人赶下来王位,取而代之的是伊拉克共和国。
实际上,在2月份政变的时候,他之所以失踪的主要原因并不是他流亡国外。相反,他是在自己的官邸被绑架了。不过绑架的对象并不是英国人,也不是他的侄子,而是中国人。这是帝国安全局局长赵秉钧做出的一个决定。由于他知道当时的伊拉克王朝将面临一场军事政变,于是他立刻派出了一支精明强干的小分队带走了他。当然,安全局的这个举动进行得十分秘密。伊拉克的部分领导者虽然意识到中国人可能带走了赛义德王子,但是由于没有证据所以一直也没敢质疑中国。
而赵秉钧之所以这么做是有他的理由的。他早就料到中国早晚有一天会发动扩张战争,他也在很早以前就开始对世界各国进行了分析,并在适当的条件开展工作。中国面对的伊拉克虽然并不是一个强国,但是他们仍然有自己的特色,而最大的特色就是他们的民族多样化。
伊拉克位于阿拉伯世界的边缘,这是其国内民族矛盾尖锐的根源。民族矛盾主要体现在阿拉伯人与库尔德人的矛盾上。库尔德人是分布于阿拉伯世界东北边缘的一个人口众多的少数民族,占到伊拉克总人口的将近百分之20。它也分散在与伊拉克接壤的叙利亚、伊朗和土耳其。在奥斯曼时期,帝国政府的意识形态是伊斯兰教,而且居于统治地位的民族是土耳其人,因此与土耳其人同奉逊尼派的库尔德人并未感到遭受歧视。他们擅长于军事,从不纳税,其代价是在各地为摩苏尔帕夏服役。从17世纪初开始,著名的巴班家族逐步确立了其在摩苏尔地区的强势地位,在基尔库克等县影响日增,建立了事实上的库尔德地方王朝。传统上,巴班家族总是在巴格达和波斯两个权力中心之间摇摆,但1800年以后它决定性地倾向于波斯,并借助后者的力量扩大了在北方的地盘。1850年,土耳其将军伊斯马仪结束了巴班王朝最后一任帕夏的统治,但此后有许多库尔德人进入地方政府为仕,并建立了为苏丹服役的骑兵部队。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最终同意将库尔德人居住的摩苏尔地区并入新生的伊拉克王国。伊拉克由此事实上成为以阿拉伯民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在这一时期,伊拉克的民族主义不断高涨,其流派众多,而围绕着伊拉克国家的定位存在着两种看法,即泛阿拉伯派和伊拉克派。前者为逊尼派阿拉伯人,谋求阿拉伯世界未来的统一,其中又分为两大派:以国王和执政者为主的温和派,该派主张渐进地争取国家独立和实现现代化,把阿拉伯统一作为将来的任务;包括军官、自由职业者、学生、中小商人、手工业者等的激进派,它强烈反对殖民统治,主张通过军人干政实现国家完全独立和阿拉伯世界的统一,对外企图联络德、意以对付英、法。伊拉克派得到库尔德人和什叶派的支持,它主张维护伊拉克的独立,反对建立统一的阿拉伯国家。主政温和的泛阿拉伯派采取了融合库尔德人的政策,曾任命库族成员担任议长,但这一政策的成效有限。
帝国的意志 第八百四十章 拳头与鲜花
卡塞姆领导的革命成功后,继续奉行伊拉克主义政策,新宪法宣称阿拉伯人和库尔德人同为伊的两大民族。但是,阿拉伯政府与谋求自治的库尔德人无法达成一致,其结果是政府军开始了对库尔德运动的镇压。力倡阿拉伯统一的阿拉伯复兴社会党上台后,库、阿关系均经历了同样的三部曲:妥协—矛盾激化—武装镇压。
再说,伊拉克的教派矛盾主要是逊尼派与什叶派的矛盾。什叶派占伊拉克穆斯林人口的百分之60,其主体为阿拉伯人,也包括少数波斯人,他们主要居住在南部。因此,伊拉克也是唯一的什叶派居多数的阿拉伯国家。
什叶派与伊拉克有着极为密切的历史联系,伊拉克可以说是这一教派的发源地。公元656年,穆罕默德的女婿、四大哈里发之一的阿里在巴士拉与反对派的军队交战,此为“骆驼之役”。其后,阿里将首都迁到伊拉克城市库法。此时,叙利亚省长摩阿维亚拒绝向阿里效忠并与后者的军队展开激战,而阿里的一些部下也反对向处于劣势的摩阿维亚妥协,他们(即哈瓦立及派)于661年在库法附近刺杀了阿里。上述斗争具有深远的影响。阿里一派坚持认为,先知去世后应由阿里及其后代继承哈里发职位,前三任哈里发均属非法。这一派被称为“什叶派”(“什叶”意即“宗派”),它后来发展为宗教派别,主要分布于伊朗和伊拉克。相反,正统的穆斯林则逐渐形成“逊尼派”。
什叶派一向遭到逊尼派的歧视,而后者在阿拉伯世界占绝大多数。所以,正是阿拉伯逊尼派支持泛阿拉伯主义,而什叶派则与库尔德人一样,坚决反对之,因为一个统一的阿拉伯国家的建立将进一步降低伊拉克什叶派的地位。由于宗教上的特点和社会发展的落后,什叶派比逊尼派更趋保守,宗教情绪更为浓厚,表现在其对伊拉克共产党和政府世俗化政策的反对上。
在卡塞姆时期,什叶派宗教上层开始反对支持政府的伊拉克共产党和政府的国有化政策。后来复兴党激进的世俗化政策加剧了其与什叶派的矛盾,政府对圣城纳贾夫和卡尔巴拉的宗教势力进行了压制。此后,出现了反政府的原教旨主义组织“伊斯兰号召党”。政府秘密逮捕和审判了数十名什叶派领袖,据说处死了其中5人。在1907年的阿术拉节(什叶派宗教节日)中发生了什叶派骚乱,政府军经过几天才将其镇压下去。1909年伊朗的伊斯兰革命进一步刺激了伊拉克什叶派的反政府情绪,当年在南方大城市和巴格达的什叶派郊区爆发了大规模骚乱,次年政府处死了宗教领袖萨德尔。
显然,无论是库尔德人还是什叶派,其与逊尼派的矛盾影响到伊拉克国家的稳定,而且这些少数民族和教派往往得到外部势力(包括邻国和超级大国)的支持。从地理条件上看,北方的山地和南方的沼泽也有利于当地的反政府组织展开武装斗争。
此外还有一点也让赵秉钧感到忌惮,那就是伊拉克的共产党武装力量,而且他们不得不服从莫斯科的总路线。根据帝国安全局的秘密情报表明,伊拉克的共产党早在政变结束之后,就开始秘密成立了军事委员会。委员会的主席就是安全局最忌惮的敌人,南斯拉夫共产党活跃分子铁托。当时,由铁托具体指导伊拉克共产党的行动。铁托还命令共产党员搜集武器和情报、重建地方组织、秘密训练,还成立了几个小型的武装组织。赵秉钧知道。南部欧洲和东部欧洲的共产党力量并不是不想对抗中国,而是中国的实力太强。还有共产主义的严密禁令。
人们都在假想,在将来的某一天,一旦中苏两国爆发战争,并且从南斯拉夫调动部队前往东线的话。那么整个南斯拉夫将会变成一个沸腾的熔炉。铁托领导的游击队可以利用中国所在不同地区,采取的不同的占领制度和互相冲突的利害关系,挑拨德国和占领地居民之间的关系,从而激化矛盾,而游击队则可以利用这些矛盾,增加自己在当地居民中间的威信。同时利用斯拉夫民族感情的复苏这个契机来不断的壮大自己的力量。而这也是季明最担心的。毕竟,游击作战和城市巷战一样成为现代战争中难以解决的战术,成为各个国家指挥官最头疼的问题。
总之,打下伊拉克十分的简单,但是要彻底的控制伊拉克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伊拉克地区和南斯拉夫一样,对于游击主义者来说是一个理想的天堂,而作为进攻一方的龙军如果在这里投入过多的兵力的话,那么会严重的削弱其在其他方向上的攻击力量。这是关续清所不愿意看到的。
于是,思前想后,关续清还是认为要稳定住伊拉克的局势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的伊拉克新政府,而这个政府最主要的方面不是在于其军事力量有多强,也不需要其在政治方向和中国有多么的紧密,而是这个政府要能够最大限度的控制伊拉克的整个局势,包括调解各个民族和阶级的矛盾,总之,要有利于中国政府的利益。
关绪清“以夷制夷”战略最重要的就是领导这个政府的人,首先要在伊拉克的各个阶层中间有着崇高的威望,同时他还有强有力的手腕和强大的人脉。另外,他要对关绪清执掌的中华大联邦有好感,至少不会在关键的时候阻碍帝国的战略意图。所以,经过一番思前想后,关绪清定下当初的伊拉克王朝摄政王赛义德来出任伊拉克新政府的领导者。
他之所以这么做。主要的原因有以下的几点。首先,赛义德曾经担任过伊拉克王朝摄政王,也就是伊拉克的最高统治者。他在伊拉克的地位有着难以动摇的地位。伊拉克的各个部门都有他的门生故旧。现在伊拉克正在面临帝国铁骑的空前冲击,其政府已经失去了对北部地区的控制。只要赛义德重新出山,登高一呼,必然应着云集,那么整个伊拉克的各个政府部门就能够非常迅速的运转起来。在民间赛义德也有这极强的人脉,很多伊拉克的资本家、商人和石油大鳄都和这个前伊拉克王朝的独裁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是统治伊拉克的基础,只要赛义德愿意,这些人一定会最大限度的支持新政府的成立。更重要的是赛义德对待其他非伊拉克民族和教派的态度也是比较温和的。在他的任期内,伊拉克的其他少数民族还是拥有了比较不错的政治地位,所以他们并不反对这个摄政王。
基于以上种种的原因,赛义德担任伊拉克的新领导人有种种的好处。不过在具体实施的时候,却出现了一点小问题。
赛义德拒绝帝国安全局的理由十分简单,因为他不想和再和中国人有什么瓜葛。虽然他和自己的侄子,现任伊拉克共和国总统卡塞姆之间有着很大的政治分歧,但是他只是摄政王,而自己的侄子则是真正的国家统治者。虽然卡塞姆已经由那次事变由国王变成总统,但是赛义德认为,伊拉克王朝的荣光迟早还会恢复的。当中国人向他伸出橄榄枝的时候。他却并不答应组织新的政府,他认为这是在篡夺自己侄子的皇冠,这会让自己的家族蒙羞。
不过赵秉钧却不管赛义德是怎么想的,他十分着急,因为赛义德是他目前招降计划中最为关键的一环,而且也是皇上三令五申要赶快拿下的人物,所以他已经顾不得什么局长架子了,亲自跑去说服赛义德。他不谈什么赛义德的敌人,也没有描绘未来的什么前景,只是冷冷的看着这个48岁的伊拉克摄政王说道:“我知道你想什么。你不想被伊拉克人当成背叛者,你不想被自己的家族当成篡位者,你不想自己在死了之后上不了天堂。”
赛义德坐在那里并没有说什么,他同样冷冷的看着对方,仿佛看着自己平生最大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