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刀客?豪族护院?亦或是亲贵的随扈侍卫?
以他的身手,若真的相搏,自己定然没有取胜的机会。但若是就这么松下一口气,他又心有不甘。
“凭什么规则都由你来定,凡事都有个先来后到,既然我先来了,就应该带走这些唐奴!”
突骑施牧主终于捕捉到少年话语中的漏断,扬了扬头道:“你若真是诚心求我,便每个人加三银钱,这样我也不为难你!”
李括敛起目光,细细比对着行事的优劣得失。若是强取,凭那突骑施人的十几名亲随,当然敌不过自己这数将士。但若是起了冲突,自己的身份便会暴露。虽然前方的哨卡已经撤去,但谁知道在前方的某个角落里,大食人会不会突然跳将出来?
“好,我答应你!”
李括向突骑施牧主伸出右手,微微一笑。
眼下最重要的是将这些唐人带离这里,至于几个银钱倒不必计较。
“呃。。。你,你真的要加钱?”突骑施牧主有些尴尬的砸吧着嘴巴,不知该如何回答。他本想着少年不会为了区区几个奴隶浪费如此多的银钱,谁知道这小子却真的毫不心疼银子。
“当然,一千三钱一人,我全部买走。”李括很是坦然的摊了摊手,点了点头。
“成交!”突骑施牧主挑了挑眉毛,挥起手臂狠狠的拍在了李括的手上。
。。。。。。
。。。。。。
“括儿哥,他们倘真是唐人?”张延基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眼前的这些奴隶面容沉黄,头发枯槁,哪里有半分大唐子民英武的模样?
就算是因为太久没有吃到饱饭,但眸子中的眼神也不该如此呆滞、惊惧。他们与河口的那些遗民不同,那些人生长在吐蕃,完全不知道东方的大唐是个什么模样,自然也就不会生出那份舍我其谁的自豪感。但他们可是从关陇调配到安西的匠人啊,即便一时蒙尘胡里,难道就会甘心一辈子予身为奴?
“别瞎说!”李括夹了张延基一眼道:“他们不过是一些靠手艺讨生活的匠人罢了,哪里有什么权利决定自己的命运?”
“真不知道你买一些窝囊废回来干什么,难不成你指望着他们给你私铸兵刃?”张小郎君夹了夹马腹,低声腹诽着。
安西唐军最不缺的便是兵刃甲胄,因为地广人稀的缘故,几乎每个安西将士都会配备两只横刀,一根长枪,甚至校尉以上的军官都配备有丈八长的马槊。
因此,疏勒军完全不用担心兵刃短缺的情况。只要括儿哥愿意,参军甚至可以讨要来一人双枪的待遇!
“瞧瞧你那点出息,这可是咱们的父老乡亲。没有什么价值,括儿就可以把它们遗弃了吗?既然见到了,就要尽全力救他们于水火。难不成咱大唐只有你这样的侍郎公子可以享受长安的暖人日头?”
王小春很是同情这些蒙尘胡里的同胞,相似的境遇让他想起了自己幼年时被压迫的场景。这些个世家公子哥,完全不在意他们这些底层姓的难处,心里所思所想的无外乎利益二。
“哎,我这又是招惹谁了!”张延基没好气的哼了一声,赌气似得空挥了一记马鞭。
道不同不相为谋,跟王小春这类人,他真是没有什么好聊的!
。。。。。。
。。。。。。
“你是原先安西疏勒军中的老铁匠?”在一片河湾旁扎了营,李括折下一只草杆,轻自拨弄着。
“是,大人,我。。。。。。”一名五十来岁的老汉反复搓揉着双手以让自己紧张的思绪平复下来。眼前的这个少年便是救自己于水火的大恩人。他本想着此人是把自己买回去打造一些稀罕的兵刃物事,道也算是一个不错的结果。谁知,他第一次开口询问自己,用的竟是唐言。
可他为什么穿着一件大食套衫?又为什么从西面而来?
细细打量着这支商队,老汉越发觉得疑惑不解。这支商队虽然购置的货物都符常态,却给人一种古怪的感觉。至于古怪在哪里,为什么古怪,他也说不清。
也许是那些人的眼神?他们的眼神完全不像商人那般狡黠精明,而是透着一股明丽的希冀,一种强烈的自信。再看他们的身材,个个都是雄武阔硕,毫无萎靡之意。这份精神头,他这辈子只在疏勒唐军中见过。。。。。。
他们是唐军?老汉刚刚生出这个想法就打了个寒颤。
怎么可能?如今河中已久被大食控制,他们若是唐军怎么会安然的从西边回来?他们若是唐军怎么会扮作商队的模样?
“没关系,你不想说就不必说,我不勉强你。”李括此刻已将那根长直的草杆编成了一只蚂蚱,递给了老汉。
“这个算作我赠给你的见面礼物。”
少年的笑容是那么的和睦,似乎能够融化世间所有坚硬冰冷的东西。
“啊!”那老汉不知李括此举是何意,微愣了愣,随即打着颤将草蚂蚱捧了来。
“其实,其实我只当了三年的军匠师!”老汉将草蚂蚱收好,放到随身的贴兜里道:“后来安西唐军便丢了河中,我和许多同伴便被掳到了这里。”
老汉犹豫了片刻,仍然告诉了李括实情。看的出这个少年真心是在帮自己,自己没有理由再对他心生防。
虽然李括很想知道当年变故的许多具体过程,但出于尊重老者的目的,少年还是没有追问。
“现在那些军匠师可都还在河中?”李括沉了沉声,出一个比较阴郁的问题。
虽然他知道时隔二十余年,那些匠人不可能全部存活,但还是抱着一线希望试试看。
“他们,他们大多数,大多被附近城主买走做家匠,也算是结局不错吧。也有一些人被卖到了西边的大食甚至是拂菻国。”老汉顿了顿,苦苦笑道:“剩下的就是像我们这样不中用的老骨头,没人肯要,只能被当做奴隶兜售。若不是遇到,遇到大人。。。。。。”
“不要再叫我大人,我是疏勒军新任都督李括,欢迎你们回家。”李括单指立于唇前,悠悠说道。
“啊!”那老汉被惊的不浅。眼前之人,竟然是新任疏勒军都督?可他只有十七八岁啊,大唐啥时候有十七八岁就做到正四品将军的后进晚辈啊。
“将。。。。。。将军,我,我们已经脱了军籍,再要是入军营,恐怕。。。。。。”老汉话虽然说得极为委婉,李括又如何听不出言外之意。
他们不想再入军匠监了!他们已经对生活失望了!
这份失望究竟由何处而来,他们是对安西唐军失望还是对大唐皇帝陛下失望?
。。。。。。。。。。。。。。。。。。。。。。。。。。。。。。。。。。。。。。。。。。。。。。。。。。。。。。。。。。。。。。。。。。。。。。。。。。。。。。。。。。。
。ps:这伙军匠可是有大用处的,呵呵。再度拜求订阅!
第五十章 汉匠(三)第二更
………………………。。
稍稍换位思考一下,李括就明白了老者此刻的心境。
与那些打小就生活在吐蕃的唐朝遗民不同,这些军匠监的老汉经历过太多的东西。他们见证过安西唐军所向披靡,横扫河中诸胡的时刻,也感触到大食人策马狂飙,血洗安西故地的震撼。
这些东西不会被轻易的抹去,即便经历了数十年的沉淀,那道伤口也一直存在。只要稍稍触及,那伤口便会骤然变痛,痛及心扉!
于他们而言,是真的不想再面对那一座座整齐的军营。它所带来的回忆绝不是唯美莹香的,而是沉重血腥的。那一柄柄慑着寒光的弯刀每到入梦时就会浮现在这些老匠人的脑海中。大食人只需轻轻一挥这些杀人利器,就可以将一个个圆滚的头颅削下一串串如喷泉般的血柱。
在他们的记忆中,每当犯错时,大食人的马鞭就会毫不犹豫的挥下,狠狠的甩在他们的面颊上。如红色豆虫般恐怖的鞭痕记录着他们的耻辱,时刻提醒着他们的奴隶身份。他们心中该有多苦啊,可偏偏这份苦无处可诉!都道没娘的孩子最可怜,他们却要说,被亲娘遗弃的孩子最可怜!
在那时,他们倚仗的大唐在哪里,所向披靡的安西唐军在哪里?英明神武的皇帝陛下又在哪里?
当然,他们只是一介军匠。他们身份卑微,但却并不卑贱!
老汉反复搓着手,有些尴尬的垂下了脑袋。这是一个很矛盾的选择,他实在不知道该如何面对。
李括于他们有救命之恩,按情理来讲他们应该投到安西军中,受李括调遣以报答少年的救命之恩。但是他们却不敢面对自己心灵深处的那一抹黑暗。
有些情入苦难回绵,说的便是这个理儿吧。失去的东西都难以弥补,何况是如此苦涩的一段感情。恐怕是个有血有肉的人,都难以再次的面对吧!
“军籍的事儿你们不用担心。”李括显然也觉得有些尴尬,摆了摆手道:“我随时可以命人将你们的军籍补上,你们是安西军匠监的老人儿,这些根本不是问题。疏勒军随时欢迎你们,但若是你们执意不想回来,也没有关系。我会拨出一笔专款,供你们养老之用。”
“将军!”老汉跪倒在地,不停的叩首道:“将军不要再说了,将军再说下去,老小儿我就真的无地自容了。”
他这半辈子以来,走过多少路,经历过多少事,可从来没见过如此亲和的军官。对方这么待自己,自己偏偏不能投身以报效。。。。。。
“你这个人,真是婆婆妈妈的。括儿哥都这么抬举你了,还不赶紧从了。这天底下,哪儿还能找到这么好的主家!”张延基有些看不过眼,凑到身前敲起了边鼓。
这些匠人的境遇虽然凄惨值得怜惜。但所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他们连重新面对生活的勇气都没有,还谈什么抗击大食人?依他看,当初的那些唐军多半也是有了这样保守的思想,要不怎么会接连丢掉高宗朝打下的千里江山?
“延基!”李括厉声打断了好友的抱怨:“他们是咱们的长辈,不要没大没小的!”李括微微一叹道:“无论他们最后做出什么样的决定,我们都不要干涉!”
有些事他还不明白,与其强行将这些军匠留下,倒不如由着他们的做想做的事。只有他们真正心甘情愿的留在疏勒军,才会对这支军队有益处,否则反而是一个不稳定的因素。
“可是!可是我们明明救出了他们,他们怎么能不知恩图报!”张延基实在不知道括儿哥为啥要这般替这些匠人说话。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可他们竟然想一走了之。
“这件事情就这么决定了,我不想再听到反对的声音。”李括摆了摆手,制止了张延基的控诉。少年头也不回的朝不远处的水潭走去,将所有的聒噪议论抛诸脑后。
有些事情,需要徐徐图之过急,只会揠苗助长,与双方都无益处。
。。。。。。
。。。。。。
入了六月,天气愈发的闷热了。
这个时段,即便是在京兆长安,街道上的行人也都换上了素白色的坎肩,享受着夏rì的暖意。而在远离关内的安西疏勒镇,挂在天空当头的太阳更是毒辣。泼在街上的洗菜水顷刻间便被蒸成了氤氲的水汽,随风飘散。
在白r要不是必须的事情,根本没有几个人愿意出门,甚至连一向勤恳的商贩都窝在了宅子中,一边喝着清茶,一边数记着账目。
炎炎烈r街上行走的无外乎卖苦力的力棒和拉板车的车夫。这两种活计,最是在酷暑时节赚钱。每到六月,一些从遥远边来的驼队总会大量涌入疏勒城,这时候最忙乎的便要数力棒和车夫了。
力棒们将货物卸了车,再搬运到涂着白线的板车棚子。这时候,车夫便和力棒一齐用力将巨大的蒲包和麻袋扔到板车上。待将货物绑了好,车夫便会将货物运送到商队指定的货栈。这一趟行程力棒能赚五文钱,车夫更能赚七文。要是有经验的组合,一天下来可以走上十好几个来回。
这可是不得了,他们一天的收入足足可以给自家婆娘扯上几尺最低劣的花布,让婆娘也美滋两天。
若是还有余钱,他们还可以到街头的浆食摊子叫上一碗酸梅汤。这个东西最是解渴,大可舒爽一番心脾,缓畅一厢筋骨。
这样的好时景,疏勒城中的每个人都洋溢着喜悦。他们看到了希望,虽然飘渺,但只要努力便一直存在的希望。
。。。。。。
。。。。。。
但是倪欣倪大小姐显然没有这样的好心情。
自打李括率领六百疏勒唐军远赴河中出使后,倪欣的心思便一直嗡乱无序。也不知道为何,在少年离行后,她并没有返回陇右而是选择留在了疏勒。
渐渐的她发现,有少年在的地方她便会感觉到幸福,距离少年越近,这种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