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皇后会不会察觉?”老仆役担心地问。
“不会,朝中对她不满的人可不是某,而是另外一些人。再说,百姓也有一些,对她不满。皇后智慧,毕竟不在西京,是么?”
“是,”老仆役答道,可心中胆战心惊,拿皇后开涮,如果皇后知道了,合府上下,倾刻就会灰飞烟灭。
“还有,你将明崇俨喊来,要到离开西京,去东都的时候了。”
“喏”
仆役下去,许敬宗坐在椅子上想着心事,有些儿侥幸,正好一场大风,否则自己那个奏折呈上去,杨家女一休,孙儿就危险了。这场大风,必然使休亲一事,退后。又出来了竹纸,颇让他不喜,然而竹纸一出,皇上与皇后,总得会将那个病太子召回东都。到了东都,孙儿的性命就保住了。
一会儿,明崇俨到来。
三十岁不到,长相儒雅,不亚于贺兰敏之,虽然秀美逊色一筹,可带了一份阳刚之气。还有因为看了许多书,举止自若。两人前几天见过一面,再次观看,许敬宗却越是欢喜。
大大方方地施了一礼:“见过许相公。”
敬宗伸出手来,然后吩咐下人上茶。
“谢过,”明崇俨道,又大方地呷了一口。
“陛下主要是风眩病……”
“这个病,我回去苦想了良久,治也治不好的,不过能暂时让它缓一缓。”
“缓一缓足够了,这里是某在东都的一些亲信。他们都很有能力,是一把利器,用得好是一把砍杀敌人的刀子,用不好,就能伤及自己。某的孙子去了东都,某都没有舍得,将这些人手交给他。”许敬宗拿出一份名单给他。
明崇俨只是呷茶,并没有道谢。之间是合作关系,交给自己好处了,自己也得替他办事。但这次对自己也是一个飞黄腾达的机会。
许敬宗不以为罪,反而欣喜。这样的人才值得扶持,如果是唯唯诺诺之辈,见了皇上,见了皇后,特别是皇后,如何自处?
又喊了一声:“来人哪。”
仆役早准备好了,捧来一个锦盒,许敬宗将锦盒打开,说道:“这里是二百金,你到东都用得着。”
隋唐交易以布帛为主,铜钱为辅,毕竟铜很紧缺,有时候因为铜币贬值,不去兑换,反而化成了铜器,比铜币本身值钱。朝廷三番五次的禁止,可屡禁不宣。所以货币一直不足。
金银肯定不是货币,但可以兑换。赏赐时,也大多数赏布帛,也赏铜钱,少数还赏米、奴隶、庄园、府邸、田地。但也赏金银,比如梁睿平王缣时,赐物五千段,奴婢一千口,金二千两,银三千两。
二百金在这个时代已经是一笔巨款了,可不是后世写小说,动辄一千一万两银子赏。全国也没有多少金银在流通。如果化作铜钱,要一千多缗,需用大马车装,化作布帛有可能三千多匹,不知需用几辆马车来拉。
赐金主要是明崇俨方便携带。
二百两黄金是一笔巨款,这是许敬宗下重注了。
明崇俨这才动容,拱手道:“相公……”
“去东都,虽然某介绍了,可你自己人眼生,认识的人并不多,需用钱。拿去用吧。去吧,东都某替你打点好了。”
“喏。”
其实许敬宗也是肉痛的,他很爱钱,孙子在洛阳,让病太子敲诈了许多钱,现在又拿了二百金出来,损失啊。想到这里腮帮子直抽。喊了一声:“来人哪,替某捶捶背。”
两个俏丽的小婢女走了过来,替他捶背,其中一个长得很漂亮,许敬宗问道:“你是什么时候到某府上的,某以前没有看到你。”
“禀太师,奴婢是良家子,因为旱灾,前些天被家人卖到相公府上。”
“哦,良家子。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多大啦?”
“奴婢叫代儿,今年十四岁。”
“好,今天晚上你就陪某入宿吧。”
“相公,”代儿吓傻了,这位主子多大岁数了。
“你不愿意吗”许敬宗一声冷哼,眼睛睁开,暴出厉芒。
“奴婢愿意。”
………………………………
“大哥啊,我不要走。”李令月撒着娇儿。
太快活了,这段时间。
这是不能长翅膀,否则这段时间几乎就要上天。
白天跟着侍卫去打猎,或者带着太监侍卫行侠仗义,晚上抱着大哥睡觉,主要是为了听故事的,但抱着也很舒服。毕竟是公主,除了陪武则天睡觉外,那个敢与她“同床共眠”?又是一个小孩子,睡觉呢,喜欢抱着人睡,这是天性,可大多数却是一人独眠。所以心里很喜欢。
还好,受上官婉儿的影响,每天还能抽出一两个时辰学习,不然李威回去都不好交待。
听到回洛阳了,不喜了。
“这是父皇的口旨啊,我不得不遵。”不能跟你比啊,能揪着便宜父亲的胡子,使劲拽,拽得这个父皇还乐呵呵的。
“大哥,”李令月转来转去,小脑袋瓜子在想办法,到哪里能想出一个耍赖的办法?
开始准备动身了,上官婉儿也在忙来忙去,主要就是管书的,带了不少书过来看,于是她呢,检查书有没有丢掉了。掖庭宫所谓的“捡书”,让她对书籍,更加爱惜。
碧儿说道:“婉儿长大后,说不定比徐家那个小娘子,还有才气。”
“谁知道呢,”李威随口答道。心里却在说,岂止
姚元崇倒轻松了,太子不会祸害小妹了。
主要是让徐俪吓得,没有那么恐怖,好奇嘛,对于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看到太子能不好奇?就象后来的粉丝,性质差不多。当然了,如果李威有意对姚元崇小妹秒杀,多半逃不过李威手掌心。可那样了,姚元崇也许会开心,就怕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魏知古道:“殿下,广成泽好地方啊。”
侍卫在狩猎,这一班臣子,也在游山玩水,或者吟诗作赋,广成泽本来景色不错,还有一个崆峒山,当然,景色汝州这个崆峒山与六盘山的崆峒山是不能相比的,不过尚可。有时候与太子交流一下学问,大多时候他们在说,太子在听。其实非然,对经义李威感觉欠缺,害怕开口露出洋相。但魏知古他们不是这样想的,认为太子是谦虚。
俸禄又照拿不误,又开心了,又与太子攀上交情,何乐而不为?
也舍不得走。
只有两人一心要离开,狄仁杰,在这里伴着太子是好,可每过一天,就拖了一天,许敬宗不会不出手的。时间紧迫。许彦伯,终于脱离苦海了。
车驾滚滚,再次驶向洛阳……
“殿下,这些故事真是你从市井里听来的?”上官婉儿在马车上问道。
“咳,咳,”李威差点噎着。
市井上听来的?能听到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或者一千零一夜?李令月与李旭伦很相信,李贤与李显长大了,知道是大哥编出来的,讲给他们开心的。
那天李威刀阉贺兰敏之,唯一让李治高兴的就是李贤与李显一道冲了出来。虽然不大好啊,咱这几个儿子可是皇子,怎么象一个村夫一样?但说明了兄弟齐心,比他在少年时好多了。这多少受大儿子的影响。
却没有想到这个小萝莉开始怀疑了。
咳完了,李威道:“你尽管听就是。”
“喏”上官婉儿吐了吐小舌头,坐在旁边听。其实小丫头很聪明的,连李威都低估了她。就象她现在坐在马车里,如果不是太子,能坐进去吗?这里面坐着的是什么人?碧儿姐姐,那是太子最贴心的人。小公主。自己算什么?
而且她现在就知道小公主不能得罪的,都没有哄太子,却哄着比自己小一岁的小公主。
人小鬼大,长着一副玲珑心思,连武则天都低估了她……
李令月看了看外面,向薛讷问道:“离东都还有多远了?”
“公主殿下,还有四十里路。”
“能不能再慢一点?”李令月有些失望地说道。这意味着晚上就要到达东都了。
“公主殿下,现在一天只行四十几里路,不能再慢了。”
太阳高高升起,又慢慢西沉,远远地能看到高大雄壮的定鼎门。
正文 第一百零四章 母亲的怀抱(下)
“蕙姐姐,还有几天我们能到东都?”狄好问道。这个让她们很别扭。原来多好啊,雪姐姐,柳妹妹。
这都未必。
香雪与画柳只是她们的艺名,并没有多少含味。倒是狄仁杰取的这两个名字意味深长。但两人相识很久,称呼惯了,一下子改了称呼,有些不便。想是这么想的,心中却清楚,如果想以后怎么的,就必须与从前一刀两断,包括名字在内。
“大约还有三四天吧。”
她们也赶向洛阳,是狄仁杰写信让她们来的。既然到了洛阳为官,并州一时半会回不去。这两个红颜祸水放在府中,又不大放心,并州是李唐皇室龙兴之地。有许多达官贵人,狄仁杰也需回避三分。万一让这些人撞到,同样会有风波。
“蕙姐姐,我很感谢你。”
“你谢我什么?”
“如果不沾了你的光,我怎么能认识太子,认识义父大人。”
这倒是事实。但狄好刻意疏忽了一件事,不是贺兰敏之相逼,以及归雁的下场,使她们鼓起勇气,到东宫求援,就不会成就这桩美谈。
狄蕙头脑很清醒,说道:“前方道路还漫长呢。”
就是义父相助,就是义父现在深得太子器重,就是义父升官了可别忘记了她们原来的出身,当真改了一个名字,就将她们历史抹去。
一句让狄好脸色灰暗下去。
狄蕙反过来安慰道:“不用担心,要相信自己。太子又没有嫌弃我们。”
是啊,她们色艺双全,太子对她们态度又很好。也不全是,李威是温吞的性格,换作普通人,也就罢了,如果是一个尊贵的主,这种性格,却是会让一些女子产生一些不必要的误会。包括狄蕙、徐俪在内。
车轮哑呀地响着,狄仁杰府上的亲信驾的车,一路上两名女子很少露面,这也是狄仁杰一再的吩咐。
太子现在不知,可是皇后面见了裴家那个小娘子,基本上事情成了定局正是因为抛头露面,引起的麻烦。以前没有办法了,成为了自己的女儿,再象杨敏那样,自己纵然如何努力,她们也不可能得入东宫。
马车一路向南,离洛阳也渐渐近了。
两个美丽的少女,坐在马车里,时不时看着南方,有些期盼,有些忐忑不安。
………………………………
到了定鼎门,进入了定鼎门大街,洛阳人嘴中的黄金大街,又称为天门街,通往天津桥与端门,那不是天门么?
不知是谁说了一句:“太子殿下与公主殿下回来了。”
就这么一句,所有人都停下手中的事,一起站到街道两边观看。不停地议论:“仁太子啊,国家祥瑞。”
“小公主也好,在少林寺与广成泽,做了很多好事。”
“那是,国家之福啊,倒底是天家之子女,与我们这些百姓是两样的。”
……
比上一次到洛阳轰动多了。
李威摇头,国家祥瑞?真的很侥幸,带了妹妹出来,反正一夸俩,不会让父亲想什么。不过小妹这些举动,居然连洛阳也惊动了?那可不是,从少林寺也好,或者广成泽也好,离洛阳并不是很远,不少商贾或者百姓往来。正因为有些距离,传得与真相失了些偏颇,是往好里传的。
其实说到底,是竹纸造成的结果。
本来竹纸就引人注意了,当然,老百姓还不大清楚,不过一解释,全知道了,竹纸一出来,纸价很便宜,有可能便宜五倍十倍,这样大多数读书人能用得起纸。
再经过某些有心人渲染,传得更是纷纷扬扬。可怜竹纸到投入生产,还不知道要过多长时间,自长安到洛阳起,纸价哗啦啦地掉。所有纸铺不敢积存货了。越是如此,老百姓真以为能掉十倍。
现在普通家庭的百姓也在想,要是真掉了十倍,自家孩子也能用得起的,是不是可以写写字,抄抄书……
文化人,在这个时代,很让人向往。
便宜是肯定下来了,十倍不大可能的,也需要成本。不过李威要是不顾忌,将活字印刷这个创意提前弄出来,再配合廉价的竹纸,书本确实立即便宜下来。至少他不会象毕升那样,什么木活字,泥活字,铅活字,要上也得上一个成熟的铜活字。
可蛋疼就是在这里,其实肚子里装的东西不多,历史知识不多,不能开金手指,军事知识不多,不能领军作战,没有进过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