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东海龙啸-第3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到这里斯大林不禁全身一颤,小胡子的恐怖他是知道的,而根据朱可夫的报告。他已经从rì本人的实力间接判断出了琼军的战斗力,那也是高的恐怖的存在,最可怕的是华夏的兵源几乎是无穷无尽,比他们苏联都多!
    同时和德国和华夏开战,斯大林的脑子还没被驴踢,自然万万不敢这么干的。
    所以,斯大林大胡子的意思便非常明显了。打!而且要打的坚决!打得不惜一切!就算是败了也要让华夏人知道他们苏军不是任人欺负的软蛋,想要再他们身上割肉就要做好崩坏刀口的准备!
    只要能够让华夏人对苏联心生顾忌,不敢和小胡子一起欺负自己那就大功告成了!
    然而,这个要求可不是那么容易能够达成的,非有大才之人不能胜任。至少前方的那个费克连科是想也不要想。
    最终,斯大林想到了白俄罗斯军区副司令的朱可夫。
    有着对rì作战经验的朱可夫显然是最熟悉远东状况的人选了,而且此人也是他斯大林的心腹,政治上是可靠的。
    对于和华夏人作战朱可夫是认可的,但是他却不想在此时打这一战,因为他知道华夏人的武器装备在质量上远远超过苏军,而现在苏军能够可华夏人抗衡的武器还没有大规模的装备部队。
    在朱可夫看来,最好的开战时机是苏军的新式武器形成了战斗力之后,不然的话就太过吃亏了。可是现在既然华夏人“主动挑事”,那么他也不能坐视不理。
    既然质量上无法解决问题,朱可夫自然而然便想到了数量取胜,这也是苏军的一贯传统。不止是步兵,就是坦克和飞机这种机械化的装备上同样也是如此,或者说,苏军整个军队的建军思想都是将基础放在这种大规模的消耗战上的。
    比如坦克,二战之初苏联装备坦克15000辆,排在第二的德国拥有坦克3500辆,法国2200辆,两个欧洲军事大国加起来也才是苏联人的一个零头,此外意大利还有1150辆,美国人470辆。别人一场战役损失千辆坦克也许整个国家的装甲实力就废掉了,可是对苏联人来说却根本不是个事。
    于是,朱可夫一答应下来便向斯大林开口要援军。尽管眼下欧洲方面小胡子的军事压力越来越大,斯大林根本不敢马虎,可是远东地区没有援军的确不好打,所以他还是咬牙凑出了57000人、542门火炮、498辆坦克、385辆装甲车和515架飞机给朱可夫,唯一的要求就是以最快的速度粉碎华夏人的进攻。
    考虑到面对华夏的攻势必须要强硬,做出一副寸土不让的架势来,所以尽管朱可夫认为在现在局势尚不明确的情况下发动反击实在不是什么好选择,可是军事服从政治,他还是按照斯大林的命令,向前方的费克连科下达了实施反突击的命令,要求费克连科的第57特别军打出气势来,在大部队到来之前先吓住华夏人,如果他们能够明白苏联保卫蒙古的决心知难而退最好,如果不能阻止华夏人,损失区区一个第57特别军也算不了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接到命令之后,尽管费克连科本人是一万个不愿意。但是这可是斯大林亲自作出的决定,给他一万个胆子也不敢违背!
    伟大的斯大林同志说往东就往东,哪怕东面是粪坑。你不往东那就是反革命,就得掉脑袋!对此有这充分理解的费克连科自然明白其中利害,所以。永远正确的斯大林同志说反攻就得反攻,哪怕前面根本就没有敌人!
    是的,费克连科同志的第57特别军面前根本就没有一个敌人!琼军的侦察机在侦查到苏军根本没有进攻准备之后就向上面报告了这个情况,接着琼军也偃旗息鼓下来,费克连科电文里的10万大军自然是没影的事情!
    可问题是给莫斯科的电报已经报上去了,现在再说之前的10万大军根本就是子无须有的,那他费克连科还要不要自己的脑袋了?
    所以,极其擅长保命之术的费克连科同志立刻想到了一个主意。那就是奉命行事!有敌人击败敌人要反攻,没有敌人创造敌人也要反攻!
    接到了反攻命令之后,指挥部距离前线超过200公里的费克连科立刻命令部队转入进攻。虽然手下部队的人对于自己军长的命令都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明明眼前一个鬼影都没有,让他们去反攻谁?可是命令毕竟是命令,怎么说都是要执行的。
    于是乎,在茫茫的蒙古大草原上。苏联人的钢铁洪流开始了狂奔突进,花了一天的时间将渗透进自己控制区的琼军侦查部队全部赶出之后,费克连科立刻向莫斯科发电道:
    “在伟大的斯大林同志的正确领导下,我英勇的苏联红军不畏强敌,已于今rì晚8时将入侵蒙古之华军全部逐出。”
    如果只看电报。那么几乎所有人都会认为这个费克连科是个好同志,是个打仗的能手,居然区区一天时间便收复了失地,把敌人给赶了出去,斯大林也是如此,原本他还以为这可能会是一场惨烈的战斗,但是现在看来琼军似乎并不想将冲突的规模扩大化,进攻并不坚决,不然不会那么容易就被驱逐了回去。
    然而,斯大林并不知道的是,费克连科的大反击一天也没打出10颗子弹,除了浪费汽油之外半点作用也没有,甚至就连敌人的影子都没见着几次——琼军的侦查分队一见到苏联人大举出动,立刻就撤退回去报信了,自然不会被费克连科的人抓住。
    既然对上面已经有所交代了,费克连科自然也不会闲的没事继续往华夏境内挺进,就命令部队沿着边境线修筑起防御阵地来。
    当两天以后朱可夫抵达前线视察的时候,并不明白实情的他对费克连科的工作表示满意和充分的肯定,能够将强大的琼军逐出蒙古,这对于一个靠着溜须拍马提拔上来的军长来说实在太过难得了。
    不过,朱可夫可不是一个好欺骗的人,很快他就发现了不对劲,因为费克连科的第57特别军控制区根本就没有什么激烈交火的痕迹,甚至就连炮弹的弹坑都没见到!
    这是经过激烈战斗之后的景象么?
    在朱可夫的一再追问下,费克连科终于说出了一半的事实。
    之前惊吓过度的他一口气把华夏人的数量抬到10万人,这一点他是无论如何也不敢推翻的,不然rì后自己铁定没有什么好rì子过了!而正好此时琼军两个师的援军到了,就在边境和他们对峙,这一下费克连科便有了借口。
    他声称自己的确见到华夏人的部队气势汹汹的扑了过来,联想到之前的冲突以及华夏空军不停的空中侦察,他判断华夏人很可能发动一场大规模的进攻,所以才发出了求援的电报。
    只不过,后来华夏人并没有攻入蒙古,只是出动了少量的侦查部队进行渗透,他们所谓的反扑不过是将华夏人的侦察兵赶走罢了。
    被费克连科这么一番解释搞得哭笑不得的朱可夫倒也没有过多追究,只是狠狠将费克连科批评了一顿完事。他是知道这些在大清洗中提拔上来的人的素质的,所以也没有对费克连科报什么期待。
    搞清楚了前线的状况之后,朱可夫正在犹豫着是主动出击打过边境去还是巩固防守打防守反击的时候,华夏人出手了。
    琼军的这一次攻击大大出乎了朱可夫的预料,因为此时他对面的琼军算上杂牌军也只有7个师罢了,能打仗的琼军部队只有三个步兵师和一个机械化步兵师,这些部队想要主动挑战在后方囤积有20万大军的苏联驻蒙军显然不可能,显然琼军尚未完成作战准备和部队调动。
    可是,就在这种看似不可能的情况下,琼军出手了!
    其实,琼军之所以不顾自己部队调动尚未完成的现实主动发动攻击,最重要的一个理由居然是朱可夫他自己!
    罗杰是知道朱可夫名头的!当他将朱可夫的到来和费克连科的突袭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心里就已经认定苏联人要主动挑起战争了!
    不得不说,这真是一个天大的误会。

第十幕 骑虎难下
    琼军的地面部队没有完成部署,但是却并不意味着空军同样没有完成部署。
    事实上,早在冲突爆发之前琼军在边境地区的机场便已经完成了整修工作,并且囤积了为数不少的燃油和配件——相较于调动大量的地面部队,空军的备战往往更为隐秘也更不容易触动苏联人的神经,所以机场的准备先于地面部队完成了。
    在冲突爆发之后,罗杰紧急调动了一批空中力量驰援北方,使边境附近的空军作战飞机数量已经接近千架。
    而这一次的对苏突袭行动便是来自空中的打击。
    既然没有办法在地面上有所作为,那么为了阻止苏军“即将发起的进攻”,就只能在空中打击上做文章了。而且,在对苏作战计划中,夺取绝对空中优势乃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在真正的大战爆发之前便消灭掉苏军的空中力量是绝对必要的措施。
    知道自己所在空间二战历史的罗杰十分明白空中打击的重要xìng,德国人的闪击战表面上看是来自于集中使用坦克的胜利,可是实际上其中对于空中力量的运用也是绝对和胜利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对空中优势运用最为充分的例子还是来自盟军对德国的轰炸,明明是自己的主场,但是二战后期德国人如果想要在西线战场畅快的运输调动部队简直是不可能的,如果白天调动部队运输物资的话,那么还没有到达前线物资和部队便会损失近半。这简直是一个不让人活的比例。
    为了躲避盟军的空袭,德国人不得不将运输工作放在了晚上进行,这样一来却又大大的降低了运输效率。
    现在罗杰就是想要和盟军一样,彻底掌握蒙古的天空,让苏联人本就漫长的补给线雪上加霜。现代战争打得就是补给,再加上苏联人的作战方式一向是凭借数量优势打消耗战,一旦补给跟不上。所谓的消耗战自然也就是个笑话了。
    在研究了前方战局之后,罗杰便一力推动了这一次的空袭行动,他认为朱可夫才刚刚抵达前线。对前方的事情不了解,而且此时前方琼军并没有完成进攻准备,所以朱可夫万万也想不到他们会在这个时间发动空袭。这样就给了琼崖空军重创苏联航空兵部队的机会。
    由于时间紧急,这一次空袭中琼军出击的飞机全部都是活塞式螺旋桨飞机,包括了琼崖空军绝大多数的型号。
    天还没亮就起飞的琼崖空军战机在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便抵达了苏军布置在蒙古境内的各个机场,大量的炸弹倾泻而下,毫无准备的苏联航空兵部队几乎没有任何反抗便在轰炸中损失了超过三分之二的飞机。
    几个小时之内,朱可夫寄予厚望的数量优势在天空中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增援能够及时抵达的话,也许还能够在数量上和琼崖空军持平,但是质量上却是无论如何也追不上的。
    刚刚了解完前线的状况准备大展身手的朱可夫还没来得及做出部署就被琼军的空袭打了一个当头一棒。
    当头一棒打完,朱可夫出离愤怒了,恨不得立刻便挥师南下扫平华夏。可是很快他就冷静了下来,如果朱可夫是一个会被愤怒主导感情的人那他也不可能取得rì后的成就了。
    冷静下来的朱可夫立刻想明白了一个问题——自己对面的琼军没有做好作战准备,现在进攻的确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机,可是难道自己就做好进攻的准备了么?
    这一次的冲突爆发的实在突然,无论是华夏还是苏联都没有半点的准备。所以这个时候双方谁也没有完成作战准备,都在拼命的往前线集结部队运输物资。
    朱可夫并不认为以他现在手头上部署在第一线的部队能够在琼军面前有什么作为,他需要更多的部队,这就意味着他需要更多的时间!
    可是,就这么干坐着不动显然不是朱可夫的xìng格,于是他决定在等待部队集结的这几天里陪琼军玩一个诈术。
    为了迷惑琼军。朱可夫在实施反攻前有计划的进行了战役欺骗行动。
    比如,为了实现坦克攻击的突然xìng,他将几辆坦克卸去了消音器,然后沿前沿阵地不断地来回行驶,以此让琼军对苏军的坦克调动习以为常,失去必要的jǐng惕;
    为了隐蔽反攻企图,朱可夫把几部功率猛烈的喇叭装置搬到前沿,模仿打桩机的声音,逼真地造成大规模修筑防御工事的假象,让琼军误以为苏军已经被之前的空袭大伤了元气,准备要实施防御等待援军。
    为了阻止琼军从空中看出这些诡计的破绽,朱可夫还和历史上的隆美尔一样,用卡车伪装成坦克、用假人、假工事欺骗琼军。
    朱可夫的这一手的确让琼军的前线指挥官放松了jǐng惕,开始安心等待起自己增援部队的到来。
    在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