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人,金灵圣母在最终大战之时,于长耳那里夺得六魂幡,这六魂幡可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灵宝,而云霄则是在相救赵公明之时得了五方旗之中的中央杏黄旗,此宝单论防御却是不在那些至宝之下。
通天看着下首的诸位弟子,心中甚是满意,有这些弟子在,他截教何愁不兴?当下,通天对众弟子笑道:“先前道祖开天,尔等也在一旁观看,想来也是有所收获,如此,尔等便各回洞府,参悟此次所得去吧。”
众徒听了通天之言,赶忙道:“弟子遵老师法旨。”说罢,对着通天后土拜了一拜,然后便退出大殿,回各自洞府去了。
待众徒离开之后,通天立刻转身向后土问道:“妹妹,那乾坤鼎妹妹可曾炼化?”语气之中似乎有些焦急。
后土奇怪的看了一眼通天,心中疑惑不已,却是不知通天为何问起乾坤鼎之事,不过还是答道:“小妹自得乾坤鼎之后,只炼化其中三十八道禁止,之后兄长多次相借。因此,剩下的五道禁止便一直未曾炼化,兄长为何有此一问?”
通天听了,眉头一皱,然后也不回答后土之问,疑惑的说道:“乾坤鼎不是只有三十九道禁止吗?”
后土笑道:“哥哥有所不知,那乾坤鼎原本确实只有三十九道禁止,可却做了多场功德,有造人功德、补天功德、镇压人族气运之功德,而且随后又吸纳人族信仰,因此品质提升不少,如今已是不下先天至宝了。”说道这里,后土微微有些欣喜。
要知道先天灵宝与先天至宝虽只有一线之隔,可这一线便犹如准圣与圣人之间的差距,想要进阶几乎是不可能的,可这乾坤鼎竟能进阶成功,如何不让后土欣喜。再加上此番乃是失而复得,更是喜上加喜。
当下,通天听了后土之言,眼中顿时精光一闪,然后迫不及待对后土说道:“如此,妹妹你便快些去闭关吧,争取早日将乾坤鼎炼化。”
后土听了,心中更是疑惑,她自然也想将乾坤鼎炼化,可却不知通天为何如此焦急。想了一下,后土便问道:“为何如此?”
通天笑道:“待妹妹炼化乾坤鼎之后,自然会知晓,为兄此时也不过是有些猜测罢了。”顿了顿,通天接着说道:“好了,妹妹还是快些去闭关炼化去吧,此事事关重大,妹妹趁早为好。”说到最后,通天脸色不由得有些严肃。
后土见通天表情,微微一愣,然后面色一正,道:“小妹知道了。”说罢,起身与通天告别,然后便自去闭关炼化乾坤鼎去了。
通天看着后土的背影,微微一笑。其实,此次之事通天也并无把握,他也不确定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先前,通天见道祖鸿钧将那些地火风水连带混沌之气吸入乾坤鼎之中,而乾坤鼎竟然将这些地火风水与混沌之气尽皆转化为天地灵气,如此情景却是让通天心中一动。
要知道洪荒量劫之所以爆发,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是洪荒修士过多,天地间的灵气不足,无法供众人修炼。如此,天道无奈之下,只得降下量劫,让大部分修士陨落,将其一身灵气归还天地,以此弥补天地间的灵气之缺。虽然量劫还有其他原因,譬如众生因果纠缠不休,天道也会降下量劫,可此等量劫毕竟是少,最主要的还是因灵气之故。
而当通天见到道祖施为之后,马上便将其联系起来,心中顿时兴奋不已。若乾坤鼎只能地火风水转化,那通天也不会如此在意,毕竟那地火风水本就可演化万物,转化为天地灵气也是不无不可,洪荒之中便有许多灵宝可以做得。可乾坤鼎竟将混沌之气转化为天地灵气,这便让通天有些惊讶了。
众所周知,若是想让逆转混沌之气,唯一的办法便是开天,可开天并非所有人可以做到的,盘古开天辟地,最终落得个身陨的下场;而前不久道祖也开辟一方天地,可随后对众圣稍稍嘱咐一番,便自行离开,想来是去闭关恢复去了;最后便是通天等众圣了,他们之中虽也有人于混沌之中开辟了自己的道场,可此道场之大小,完全不能与盘古大神、鸿钧道祖所开辟之天地相比,而且众圣也只开辟了一方天地,非是不愿多开,却是因实力不够。
因此,想要以开天来增加天地灵气,即便众圣联合,恐怕也是无法做到。如此,乾坤鼎若当真能将混沌之气转化为天地灵气,那便是有功于天道,有功于洪荒众生,定会有莫大功德降下,此功德之大,恐怕足以令一人成圣,这如何不让通天兴奋。
想到这些,通天不禁期待的忘了一眼后土所在的密室,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
如此悠然,不知不觉地仙界已开辟四百年之久。因封神大劫刚过,这四百年间地仙界倒是一派祥和之景,天庭因封神之故,各处司职尽皆填满,再无人患,昊天瑶池二人不由得有些志满意得。
可随着时间的流逝,问题也随之而来,那些肉身封神之人,却是不受封神榜束缚,因此对天庭之令大多不予理睬,即便是那些上了封神榜之人,也自恃圣人弟子身份,对昊天瑶池多有不敬。
昊天瑶池对此自是大怒不已,可此时道祖闭关,他们却是求救无门,只得忍气吞声。不过众人也不敢做的太过,毕竟他们的小命攥在昊天手中,因此对自己应尽职责却也不曾怠慢。如此,有了众仙司职,地仙界才得以井井有条。
而在这四百年之中,还发生了几件大事,先是三百年前龟灵圣母斩去恶尸,成就斩去两尸的准圣高手,如此一来,龟灵圣母之实力比之那些老牌准圣镇元子、鲲鹏、冥河等人也是不弱。当初,此事可谓轰动一时,彻底坐实了龟灵圣母‘四教第一人’的身份。而无当圣母金灵圣母等人虽也有所收获,可斩去第二尸却还还需机缘。
不过却有一意外之喜,却是发生于百年钱,三霄之中的老2,碧霄也斩去一尸,成为通天门下的第七位准圣,这倒是让通天有些惊讶,转而想到碧霄曾助人皇轩辕定下尺度,得了不少功德,通天也就释然了。
而碧霄的斩尸更是刺激到了虬首仙等人,碧霄在众记名弟子之中,修为也只能算是一般,可如今竟斩尸成功,这让众人羡慕的同时,更是努力修炼起来。尤其是赵公明,他的三个妹妹已有两个斩尸,云霄到也罢了,毕竟是通天的亲传弟子,他却是无法相比。可碧霄与他一样,皆是记名弟子,可如今竟然先一步他一步斩尸,他自然也为碧霄高兴,可心中却是憋了一口气,暗下决心,定不能让琼霄也超过自己,否则自己的这兄长也太没用了点儿。
不仅是通天门下,原始天尊门下也有三人晋升准圣,首先便是广成子,在回昆仑山之后,广成子便寻地闭关,一直闭关两百年之后,广成子才破关而出,而他的修为也已是准圣境界。当时,广成子望着东方,淡淡说道:“无当道友,贫道也知你当初乃是一番好意,可因果已结,我等还需做过一场才行。”。。。。
广成子之后百年,又有云中子、太乙真人二人先后斩尸成功,让原始天尊很是高兴了一阵。可也正是因为广成子等三人斩尸,让阐教的内部矛盾彻底爆发出来,慈航道人、普贤真人、文殊广法天尊三人皆是认为原始天尊偏心,因此才导致自己等人未能如广成子三人那般斩尸。
而恰在此时,准提佛母密密与三人相见数次,不断的蛊惑三人加入西方教,还许下众多承诺。
慈航道人等三人听了准提佛母蛊惑,皆是心动不已,可想到西方于封神大劫大败而归,若是当真加入佛门,虽不至于亏待自己三人,可他们的地位可能会受损。因此,三人却是有些犹豫。当然,最主要的还是三人惧怕原始天尊事后报复,佛门虽有两位圣人,恐怕也不是其对手。
准提佛母也知三人顾虑,便笑道:“三位道友自封神大劫想必有所收获吧”
慈航等三人对视一眼,皆是点了点头。
准提佛母微微一笑,接着说道:“不瞒三位道友,贫僧与师兄自观道祖开天之后,却是有所收获,悟出一条成就准圣的捷径,若是三位道友入我佛门,那准圣之位自然不在话下。”准提佛母为了拉拢三人,却是降低姿态,以道友相称,也算是礼贤下士。
慈航等人听准提佛母言道能够快速斩尸,皆是狂喜,又见其态度诚恳,心中也很是满意,更是坚定了加入西方佛母之心。当下,三人皆是一脸激动的看着准提佛母。
准提得意一笑,再次说道:“而且,三位道友也无需担忧原始天尊报复。我佛门虽在封神大劫之中损失颇重,可门下弟子之人数还是冠绝洪荒四教,再加上大劫之中收获,还有观看道祖开天的感悟,我那弟子弥勒如今也已斩尸,成就准圣之位,如今我西方却是已有两位准圣。再加上三位道友,那便是五位准圣,如此实力,便是那截教我等也无需害怕,又何况阐教乎”
慈航三人听此,心中再无顾及,便对准提佛母道:“如此,我等日后便要仰仗教主了。”
第四卷 第一百七十八章 幽使周亡,春秋开局
第一百七十八章 幽使周亡,春秋开局
却说慈航道人、普贤真人、文殊广法天尊三人早已对原始天尊偏爱广成子嫉恨不已,如此,在广成子斩尸之后,三人心中的嫉妒再也忍耐不住,于是便生了异心。恰在此时,准提佛母前来劝三人投奔西方佛门,在准提佛母的百般蛊惑之下,三人最终同意叛出阐教,加入佛门。
当下,慈航道人想了片刻,对准提佛母说道:“不过此时时机还是未到,我等还是不能立刻拜入西方,还请准提佛母见谅。”普贤真人与文殊广法天尊听此,也是点了点头。三人虽是下定决心投奔西方佛门,可就此大摇大摆的前去恐怕不行,还需趁原始天尊不备,才能行事。
准提佛母听了,笑道:“此事三位道友看着办便可。如此,贫僧便告辞了。”说罢,便起身向外走去,他此番与三人相见,若不是阿弥陀佛为其遮掩天机,早已被原始天尊发现,此时见三人答应,便赶忙离开。
慈航等人目送准提离开之后,便开始商议如何叛教而出,此事事关重大,自然不可让原始天尊察觉,否则他们又岂会有命投奔西方?当下,三人议定,只要原始天尊稍一松懈,三人便离开昆仑山投奔西方而去。
而原始天尊此时还在为自己门下多出三位准圣高兴,殊不知他门下马上便有三人要叛教离去。
。。。。。。。。。。。。。。。。。。。。。。。。。。。。。
祖星,自地仙界开辟,仙凡分离之后,神仙之说,渐渐只在传说中出现。而各教弟子此时皆在闭关感悟封神大劫之时的收获,也无法分身传道,如此一来,人间祭拜圣人,渐渐沦为一种风俗。
且说那武王之孙,因敬畏天地圣人,便与臣下商议,自命天子,从此天子乃始,一直流传后世。待传至幽王之时,此时的的西周朝中奸佞横行,贤臣能将已不容与昏君佞臣,致使民间百姓生活困顿不堪,便是丰年,也有饿遍地。若是遇到天灾人祸,更是数十里荒村,少有人家。
此时的朝廷,早已势弱。亏得各地诸侯,还记得祖上流传下来的传说,那西周王朝,有阐教仙人护佑,不敢轻易反叛。
话说幽王为人,暴戾寡恩,动静无常。方谅阴之时,押昵群小,饮酒食肉,全无哀戚之心。其妻姜后,乃是东伯侯姜文焕之后。姜家世代镇守东鲁,自殷商之时便是如此。那姜后贤良淑德,母仪天下。凡四海之内,莫不交口称赞。幽王无能,朝中政令却是大多出自姜后。
姜后日夜操劳,终究一病不起,年方三旬,便离世而去。姜后死后,幽王益发没了忌惮,耽于声色,不理朝政。也是西周气数将尽,朝中一班忠直老臣,相继而亡。幽王另用三位纨绔子弟,公祭公与尹吉甫之子尹球,并列三公。三人尽是幽王少年好友,皆谗诌面谀之人,贪位慕禄之辈,惟王所欲,逢迎不暇。
却说大夫褒晌,居与褒城,因上表幽王,惹怒了天子,被囚禁在朝歌大狱。自此谏净路绝,贤豪解体。那褒地有一农夫大,生有一女,取名褒姒。时年方一十四岁,倒象十六七岁及芨的模样。更兼目秀眉清,唇红齿白,发挽乌云,指排削玉,有如花如月之容,倾国倾城之貌。一来大住居乡僻,二来褒姒年纪幼小,所以虽有绝色,无人聘定。
再说那褒晌有一子,名为洪德,自褒晌下狱之后,洪德日夜思索如何救父出狱。
一日,洪德游至褒地,无意间见到褒姒,顿时惊为天人。当下,洪德暗自想道,“幽王喜好美色,若是进献如此美人,正好救得父亲脱离牢笼。”便与大议定,以布帛三百匹,良田数十亩买得褒姒回家,只以兄妹相称。洪德回家之后,教褒姒以礼数,然后便携至镐京,献给幽王。
幽王见了褒姒,只见姿容态度,目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