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人刚在中间的座头坐下,立有一名跑堂的过来说道:
“喂,你们大概是初来的吧,这中间的位置只有阴官阴差可以坐,一般鬼魂必须面壁而坐。”
徐不凡亮出阎王令,跑堂的吓出一身冷汗,扑通!一声跪下去,哀哀上告:
“小的有眼不识泰山,请大人饶命。”
王石娘冷哼一声道:
“大人不记小人过,我们家主人不会放在心上的,有什么好吃的,尽管端上来就是。”
跑堂的连声应声,夹着尾巴就走,不一时便端整好一桌丰盛的酒菜。
徐不凡与尤猛对面而坐,王石娘、高天木两侧相陪,酒足饭饱之后,徐不凡摸摸口袋,说道:
“这下可要闹笑话了,一时情急疏忽,忘记带冥币来。”
尤猛抢着要付钱,王石娘起身说道:
“请主人放心,奴才准备有足够用的冥币。”立即抢先去会帐付钱。
这时,门外走进一位少女来,手中提着一包东西,面容憔悴,神色凄楚,行至柜台前,正与掌柜的交谈。
看容貌,观身段,徐不凡似曾相识,一时之间却怎么也想不起曾在那里见过。
徐不凡正想上前问个明白,猛可间,那一群赌鬼大吼大叫,一齐起哄,差点没把屋顶掀起来。
“你诈赌!你诈赌!”
“你骗人!你骗人!”
“还我钱来!还我钱来!”
大家十目所视,十手所指的目标,赫然竟是人间活佛,天上圣僧,一向游戏阴阳两界的济颠和尚。
所有的赌资、赌具,全被济颠用僧袍兜住,皱皱鼻子,挤挤眼,裂嘴大笑道:
“这是什么话,下注赌钱,各凭机运,我老人家什么时候使过诈,有本事咱们再来赌十天十夜,从老衲我的手中赢回去。”
有一个老赌鬼恶狠狠的道:
“我们的钱都被你骗光了,还赌个鬼。”
济颠怪模怪样地道:
“没有钱最好,免得再手痒作怪,愈陷愈深,乖乖的回去勤耕尔田,勤作尔事,别再拿血汗钱来孝敬他人,我老人家懒得和穷鬼磨蹭,要找冤大头喝我的老酒去了。”
冲着徐不凡挤挤眼,兜住僧袍就往外去。
众赌鬼怎肯就此善罢甘休,七腿八脚,一窝蜂似的追出去。就在这个混乱的当口,那少女也夹在人群中不见了。
徐不凡急忙冲至柜台前,道:
“掌柜的,刚才那位姑娘来干什么?”
掌柜的道:
“她来换面。”
“换面?换什么面?”
“白面换高粱面。”
“为何要拿白面换高粱面?”
“因为家贫,吃不起白面。”
“吃不起卖掉就算了,何必要换?”
“家里没有多余的粮,必须以高梁面充饥,剩下来的钱据说还要抓药呢。”
“家里有病人?”
“嗯,有两个。”
“可知这位姑娘的姓名?”
“好像是姓黄,叫……叫绵绵,是个孝顺的孩子。”
黄绵绵三字,如五雷击顶,徐不凡猛觉心头一震,刚才所以一眼未能认出来,主要是事隔六年,师妹已由黄毛丫头变成青春玉女,故而虽觉似曾相识,却想不起来是谁,经掌柜的这么一说,这才悄然大悟,道:
“掌柜的,这位黄姑娘平常都到哪一家去抓药?”
掌柜的朝门外一指,道:
“就是斜对街那一家‘培元堂’药铺。”
徐不凡道了一声谢,向尤猛等人招招手,急匆匆的越过马路,来到培元堂时,根本没见到半个抓药的,忙向老郎中查问道:
“老先生,刚才可有一位姓黄的姑娘来抓药?”
老郎中扶正眼镜,道:
“来过,已经走了。”
“她抓什么药?”
“都是腹痛的药?”
“到底得的是什么病?”
“腹痛腹胀,已缠绵六年之久。”
“这么长的时间,莫非一点进展都没有?”
“面诊十次,服药无数,快把绵绵这孩子累死了,却药石罔效,毫无起色。”
“知道绵绵的住处吗?”
“在乡下。”
“我是说详细地址。”
“听说是在‘望乡山’那边,老汉我没去过,详细的地址我也不清楚。”
“老先生,谢谢,再见。”
步出培元堂,方待直扑望乡山,恰巧与十殿的黑衣捕快、红衣捕头不期而遇,老友重逢,俱觉无比雀跃,徐不凡见他们还带着一大群牛头、马面,携练带叉的,知事非等闲,说道:
“怎么?冥府里是否发生了什么事故?”
红衣捕头道:
“其实也没有什么重大事故,只是例行巡逻,希望能将千百年来的通缉要犯逮捕归案,免得天庭一再责难。另外,有一只狼非法偷渡入境,追赶至此时突然失去了踪影。”
徐不凡道:
“一只狼有这么严重?居然惊动十殿的大捕头?”
红衣捕头道:
“千万别小瞧这一头狼,据十殿消息显示,此狼道行不浅,已修炼成妖,可以托化人身,不知四位可曾见到一只灰色的狼?”
王石娘抢先说道:
“我们离开枉死城后,它一直鬼鬼祟祟的跟在后头,我与天木兄本想要捉它,被它抢先一步溜走了,如果我的判断不错,这一头灰色的狼,很可能大有来头,来冥府更非偶然。”
徐不凡道:
“一只野狼会有什么来头?”
高天木道:
“不久前,就在石头娘娘庙的附近,有一个金家庄,金员外父子本来是乐善好施的大好人,却突然变得贪财好色,无恶不作,不知道糟踏了多少良家妇女,后来还是奴才与石娘出面,才查明真相,原来是有四只妖狼的元神,托化在金员外父子主仆的体内。”’
“结果怎样?”
“结果有两只狼被我们打死,另两只却逃往玄武观,拜张半仙为师,因而将张半仙的师父火眼真人也引了出来。火眼老道最是爱护羽毛,为人邪门歪道,与师父无根禅师又积怨甚深,一口气将石娘和我追杀至昆仑天柱峰,最后还是师父他老,人家出面,布下玄冰大法,火眼真人师徒才知难而退,在漫长的九十九次僧道斗法中,师父赢五十次,败四十九次,最后一次的胜局就是因狼而起。”
红衣捕头道:
“无根、火眼,都有八百年以上的修行,亦人亦仙,上至天庭下九幽,均可来去自如,是出了名的一对活冤家死对头。
且说那两只狼没有死在无根掌下?”
王石娘道:
“当时被老禅师一掌劈下云头,坠落天柱峰,大难不死的可能性当然存在。”
徐不凡道:
“假如这一头灰狼,真是火眼真人的徒孙,又系有所为而来,只怕又会引起一场惊天动地的是非。”
他最关心的莫过于师妹的下落,当下脸色——整,便将话题岔开,对红衣捕头道:
“敝师叔黄明德、黄宏德的住处,捕头是否知晓?”
红衣捕头道:
“此地属枉死城主管辖,我不清楚。”
“那么,可有‘狼牙棒’苗通及‘流星锤’勾一峰的消息?”
“没有,这两个恶棍头顶生疮,脚底流脓,坏透了,在一殿秦广王驾前,至少有人击鼓鸣冤,告了他们三、四次,却始终传不到被告,特使问这两个家伙做什么?”
“就是因为传他们不到,所以鬼朋友们才托小弟代为查访。
好了,不耽误诸位的宝贵时间,我们也急于要到望乡山那边去跑一趟。”
辞别捕头捕快,放步疾行。不久便到了望乡山。
望乡山上有一个“望乡台”,台高数十丈,高耸入云,台上台下,鬼潮汹涌,有如过江之鲫,所幸梯分两道,一上一下,又有阴差把守,秩序尚称井然。
徐不凡道:
“尤叔,这望乡台是什么地方?怎么会有这么多鬼?”
尤猛将军道:
“望乡台是专门供孤魂野鬼眺望故乡用的,十殿冥王念阴府寂寞,大家皆心系生前亲人,因此筑了这一座望乡台,以慰群鬼思亲之苦。”
“登上望乡台,就可以看到想要看的人?”
“一点不假,想看什么,就可以看到什么。”
“尤叔可曾上去过?”
“昨天才来过,家人妻儿都还好。”
由于枉死城关门的时辰几到,话完之后,尤猛便告辞而去。
王石娘说道:
“主人,我们上去看看吧?”
徐不凡失声一笑,道:
“咱们又没有死,看什么?”
“奴才以为,黄姑娘很可能会到这儿来,其次,也应该看看主人的躯体,万一原体出了差错,主人就无法还阳了。”
听王石娘言之有理,徐不凡马上表示同意,主仆三人随即登上台阶。
经过一阵漫长的等待、攀登,好不容易才上了望乡台。
望乡台上鬼头钻动,男女老幼都有,有的涕泪交流,哭得死去活来,有的眉开眼笑,高兴得手舞足蹈,亲人的祸福悲欢,主宰了他们的喜怒哀乐。
极目望去,徐不凡主仆却自见到无尽虚无,什么也看不见。望乡台上,也没看到黄绵绵。
忽有一阵浓浓的酒气,还夹杂着狗肉香,济颠和尚从下面冒上来,摇摇晃晃的往大家面前一站,疯言疯语的道:
“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人生本如戏,鬼生更似迷,喜者勿喜,悲者勿悲,此乃六道轮回,因果报应,一切皆前定,半点不由人,去去去!儿孙自有儿孙福,儿孙自有儿孙祸,用不到你们瞎操心,省点力气,去修你们自己的下一世吧!”
袍袖一拂,众鬼便跌跌撞撞的下了望乡台。
徐不凡上前深施一礼,道:
“老禅师别来无恙,每见仙翁度化人于嬉笑怒骂之中,实在令人捧腹,亦复心服。”
济颠眼一瞪,道:
“小子,别给老衲戴高帽子,刚来冥府,便登上望乡台,怎么?又想念红尘了?”
徐不凡笑道:
“晚生是想看一看,我那一具臭皮囊,有没有被狗吃掉,可是,这望乡台欺生,什么也不见。”
济颠道:
“傻小子,这望乡台是专门给鬼看的,你是凡眼、俗眼、人眼,当然看不见。来,让我老人家给你洗一洗。”
灌了一口酒,猛地全部喷了出来,直入徐不凡双目之内,揉揉眼睛,怪事陡生,眼前现出一道山崖,崖下有一个山洞,血轿就放在洞内,自己的臭皮囊正甜睡如死。
二老与四骏,皆守在血轿附近,另四骏则在百丈之内放口肖。
上官巧云也来了,还带着两个丫头,正在指挥他们埋锅造饭。
十里外,一个银衣使者、两个铜衣使者,正带领着一大群人放马狂驰,似在追赶什么。
王石娘看在眼中,心头不由大为紧张起来,道:
“老神仙,我家主人有无危险?”
济颠耸耸肩,干咳两声,阴阳怪气的道:
“此乃天机,说不得,说不得。”哈哈大笑声中,僧袍一抖,跳下了望乡台。
望乡台下,道济疯疯颠颠的唱出了一首歌谣。
世人傻,世人呆,为了三餐忙不休!
世人傻,世人呆,为了名利把命拼!
世人傻,世人呆,为情为爱身消瘦!
世人傻,世人呆,为妻为妄昏了头!
世人傻,世人呆,万丈高楼住不久!
世人傻,世人呆,金银财宝带不走!
世人傻,世人呆,将相自古不自在!
世人傻,世人呆,皇帝老子最忧愁!
世人傻,世人呆,回头是岸向道修!
世人傻,世人呆,同登慈航乐悠悠!
声如天籁,群山回鸣,余音缭绕,久久不辍。
XXX
望乡山下,平坦肥沃,展目望去,全系密植的矮树林,从半山鸟瞰,陇陌分明,犹如阳世州县,有一女孩正在一株树前徘徊不去。
高天木眼尖,指着那女孩说:
“主人,你看那位姑娘像不像黄绵绵?”
徐不凡也看到了,道:
“很像,很像,咱们快下去。”
拔足狂奔,轻功仙法一齐来,何消眨眼工夫便来到山下,定目处,果然正是师妹黄绵绵。
‘绵绵,绵绵!’
‘绵绵,绵绵!’
一边喊,一边跑,话喊完了,人也到了。
黄绵绵一见是徐不凡,马上扑倒在他的怀中,泪下如雨。
徐不凡忙抬起她瘦削的脸蛋来,道:
“绵绵,我们能在此重逢,应该高兴才对,干嘛要哭?”
黄绵绵反而哭得更伤心,呜呜咽咽的道:
“哥哥,我们五柳庄的人全死光了,所有的血海深仇,完全指望你一个人去报,现在你也死了,再也无人讨债索仇,我怎么能不哭?”
徐不凡有点听不懂她的话,道:
“绵绵,你在说什么,我听不懂,你怎么会认为我已经死了呢?”
黄绵绵有板有眼的道:
“望乡山上有一个望乡台,打从我来到阴曹起,差不多三天两头就要去一趟望乡台,我知道徐哥哥昏死两年后又复活了,知道你曾学艺昆仑山,甚至曾亲眼见你杀死马镇远。这也就是我为什么能一眼就认出你来的原因。可是,刚才我又登上望乡台,见你再度昏死,现在鬼魂也到了,还有什么好怀疑的。只是有一点,令人想不通。”
“什么事想不通?”
“哥,你知道这些矮树是什么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