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约何人?”
“电话通了你不就知道了?”小华笑。
“哈哈,又是秘密!”小黎陪小华到邮局电话台。小华按了五个数目字:
“喂,你是——”正是广播站小孔接话,他未休假。
“我说小孔,小黎晚上请你看电影哩,八点半的,可一定得来呵。”
“什么什么,小孔?”小黎道,“叫他六点前赶到政府食堂,我请他吃饭。”小华笑着一一传达。小孔那边连忙应道:
“好好,一定到,不吃白不吃,哈哈!”小黎有县政府食堂的餐票,他可以县委、县政府两家食堂选着吃,而小华则只有县委食堂的,所以一日三餐就只能一家口味了。六点前他俩进了政府食堂大餐厅。这时就餐人已陆续来了。小黎选好一张三座桌,把刚从街上买来的三瓶饮料放在桌上,然后借碗排队买菜。不一会,小孔兴冲冲地来了。
“我来帮忙,我与卖菜人有一面之交哩。”他说。
“那你去排队,小心别砸了碗!”
“呆话!看我的。”等卖到小孔时,那卖菜小师傅先招呼开了,“吆,小孔,买什么?尽管说。”
“四块钱菜票,由你配四个菜、一个汤,看着办吧!”
那小师傅麻利地鼓捣一阵子,四个菜配好了:一盘肉丁烧毛豆、一盘红烧鱼、一盘鸭翅、一盘大杂烩,外加一大碗火腿粉丝汤。小华和小黎帮着端到桌上摆好。小孔拿来三个空碗,三双竹筷,又跑去说:“有白酒吧?半斤装,带三个杯子。”只见那小师傅递过酒和杯,“一块钱菜票。”小孔忙递过去菜票。
三人落座,小黎开了酒瓶,斟上酒。“今天是青年节,来举杯,为咱们自己的节日共同干这一杯!”小黎随着又将三人酒杯斟满。“动筷动筷,吃吃吃,来,风扫残云!”
座中小黎酒量可以,小孔次之,小华不胜酒力,见酒有点胆寒。小华想打退堂鼓,便端起酒杯站起来说:
“今天黎哥请吃,孔哥劳累,二位牛哥海量,小弟不胜酒力,谨以这杯酒敬两位牛哥,我先干为敬。”喝了下去。小黎也一饮而尽,放下酒杯。可是小孔不动声色,只管吃菜。“哎孔哥,你喝呀!”小华不敢放下酒杯。
“我说虎弟,你这一杯喝两个人,不妥不妥!大牛哥,将虎弟的空杯斟起来。”小孔道。
“不行不行,你喝了再斟。”小华不肯放杯,也不肯坐。小孔只好把酒喝进嘴,待小华酒杯斟起来,他又把嘴里酒吐回杯中,滴酒不少,满满的。小黎道:“孔牛玩点子了。”
“怎么的?进口不算数?”小华看着小孔直笑。
“来,我和虎弟共干一杯,互让互敬……”小孔还没说完,小华打断他的话:“不行!你干了这杯咱们再喝!”
“这是你说的,大牛哥可听到了?好!”小孔随急一饮杯尽。
第三杯时,小孔举杯敬小黎,“大牛哥,感谢请吃,我先干为敬。”两个人的杯子又满上了。接着小孔举杯邀小华:“虎弟,喝酒咱们都不是大牛哥对手,互敬吧,干了这一杯!”
“谢谢孔哥关照,干!”小华豪爽地一饮而见杯底。小黎接着又把三支杯子斟满,心想:这小华平素喝酒是三杯难过关的人,今天倒是顺顺当当的把三杯酒喝下去了,不知下面如何收场呢?小华对着第四杯酒犯嘀咕:我可不能再喝了,夜里还得上班……只听小黎邀着:“吃菜,吃菜,今天必得一扫光!”大家猛吃了一回后,小黎举杯站起来邀小孔:“咱们是两条牛哩,我回敬你,干!”
小孔连忙站起来,“好,牛哥,痛快!干!”小黎斟起酒后向小华敬:“这杯酒我回敬虎弟,来,干!”小华听到是小黎回敬,又只得勉强干杯了。小黎斟第五杯时,看了小华一眼知他快不能自主了,便为他斟了小半杯酒。小孔也不计较,以为小华较斯文,对酒怕是耐力不足。
这时,餐厅壁上的广播喇叭响了,《社会主义好》乐曲后,便是巢湖南北新闻。一刻钟后,听到盛站长播道:
“听众朋友们,今天是五四青年节,我们谨向全县广大青年致以热烈的祝贺,诚挚的问候!本站不久前特地录了三位青年的乐器独奏曲,现于播放:一、二胡独奏——《二泉映月》,二、短笛独奏——《在那遥远的地方》,三、口琴独奏——《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请大家欣赏。”
一刻钟后三曲全部演奏完,随急是热烈的掌声和叫好声。这录音引起了餐厅吃饭人的共鸣,一些年青人都跟着喊好,互问:“三青年是谁?演得真不赖,尤其是那口琴,高吭、辽远,余音不绝。真是绝了!”
二牛一虎一边吃着菜,一边评论开了:
小黎道:“依我看,口琴第一,短笛第二。”
小孔道:“口琴应当第一,二胡为第二。”
小华道:“我看二胡为第一,短笛为第二。”
其实只有小孔全知底:二胡是小黎演的,短笛是自己演的,口琴是小华演的。而小黎只知道二胡是自己演的;小华既知口琴是自己演的,也知道二胡是小黎演的,就是不知道短笛的演奏者是谁了。小孔眼珠一转:
“来来来,咱们为欣赏乐器独奏高兴而干杯!”大家又共同喝干了杯中酒。
“我头晕了,可不能再喝了。”小华把酒杯一坎。
“行,你自便,不过得多吃菜。咱两条牛喝!”小黎道。
“行,咱牛饮!”小孔笑着附和。于是两人便把剩下的头十杯酒分喝尽了。
小孔道:“我去买饭。”小华道:“我已饱了,什么也不想再吃了。”小黎道:“那就买斤半饭,两条牛分吃吧。”
就这样,小华看着小黎、小孔把饭菜吃得点滴不剩。他想:真好胃口!
时间已过七时半,他们离开县政府食堂大餐厅,小孔将三瓶饮料提在手上:“路上喝舒服。”他们一边走,一边看,街上行人穿梭,在华灯照耀下悠步。走到工人俱乐部前大广场,只见男女青年一对对在灯光下婆娑,随着播放的乐曲,欢乐而兴奋。
“怎么样,咱们哥仨也去走走舞步?”小孔提议征求。这时只听广场上空喇叭响了:“喂,喂!我是尤星球,今天晚上为了我们年青人自己的节日,大家尽兴地跳吧,唱吧,让我们欢乐通宵!”全场不少人响应着,有青年工人、营业员、医务工作者,有不少女护士,穿着打扮成白衣天使,格外妖娆。
“喝,有意思,玩一夜?不行。咱们还是走吧,看电影去!”小黎朝前走了,小孔、小华跟着也走出人群。
八点半前,他们赶到电影院大门入口处,只见人流拥挤,捡票还没开始,票房还在售票哩。小华心里想:“今晚电影可能要推迟放,我恐怕看不完就得回去夜班。”
又过了一刻钟,门终于打开,人们蜂拥着朝前挤。小孔道:“反正按号对座,挤什么呢?”三个人朝后站定,边看人群边说话,觉得也有意思的。入座后小华看了夜光表,已近九时了。放映机哒哒响起来,电影开放了。可是他觉得有点累,头又一次晕起来,便不由自主地合起双眼,接着靠在椅背上睡去了。小黎、小孔也不打搅他,让他休息去。下半场开始,小华还未醒来,已经快十时了。忽听一阵阵的轰炸声,屏幕上现出敌机群飞,张牙舞爪,双方殊死争夺高地,喊杀声惊天动地。这可把小华惊醒了。他一看表,已近十时半。于是他连忙站起来道:“我该提前走了,你们继续观看吧。”
小孔道:“怎么?你没兴趣?”
小黎道:“他要上班,随他去得了。”
小华匆匆离开放映厅,从西太平门绕到电影院边门,讵料门锁起来了。叫了半天,才见一个把门的青年来问:
“干什么?电影未了,不开门!”
“我有急事,得马上出去。”
“不行,不行!”
这可把小华气怀了,也急坏了,喊道:
“你不开门,我可就砸锁了!”
正喊着,来了个中年男子,和气地道:“你是哪个单位的?叫什么名字?”
“院长,他要砸门锁哩,一定不能放他走!”
小华定了定神道:
“您是院长?我说实话,实在有急事,不得不提前出场,请开门方便。”
“那么你是哪个单位的?叫什么名字呢?”
“好,我告诉你:报社小华。”
“好吧,你(指把门人)把门锁打开,让小华出去!”问题得到解决,已经十时四十五分了。小华冲出大门,一路小跑地回到报社,正当十一时,还好未误上夜班时间。
第二章
炎天暑热。一个星期日的下午,华男萍正好睡醒,一个女声喊:“小华,电话!”原来是经济组的程琦同志,今天由她值日。小华赶忙跑进小楼一层厅房拿起电话机:
“我是华男萍,请问你是谁?”只听那边传来:
“我吗?你猜猜看——”
“啊原来是孔令祥。你好小孔!有什么消息吗?”
“好消息:今晚人家请看电影,三张票在我这里,新片子,八点开映,请你七点半前赶到电影院门口可好?”
“不去不去,我晚上夜班,不看电影。”
“哎呀,你还耿耿于怀哩。男子汉大丈夫,怎么象娘儿们似的,小肚鸡肠。一定得去,我和大牛在那等着哩。你想知道是谁请看电影吗?到时你就知道了。”小孔随急挂了机。小华心里想:谁请?该不会是电影院吧?不过今晚八点开映,十点前也就散场了,不会出现那次情况,去看完全是可以的,倒想见见谁请客。
晚饭后就在食堂边小浴池洗了次盆澡,洗换了衣服,已经是七时多了。回到工作兼卧室,外着西装裤、上穿短袖衬衫,然后锁好门,摇着纸扇悠悠前往电影院。一直未见到小黎,可能小黎一整天在新华书店女朋友小王那里玩吧,也未可知。他走到电影院门口便见到小黎、小孔、小王正在那里说话。
“喝!华秀才来了。”小孔指着小华说笑。
“嗬,原来是王小姐请客。”小华道,“多谢多谢。”小王莫明其妙,不知道小华葫芦里卖什么药,愣在那里不作声。小黎说话了:
“不是小王请,等会儿你就知道谁请了。”小华感到盖着骰子摇不是滋味,便急道:
“什么大秘密,需要恁地保守呀?不就是几张电影票吗!真是稀奇古怪!”小王听到电影票便明白了:
“原来为这个呀,票是电影院小朱送的,是他请的客哩。”
“小朱?我不认识。”小华说。
“不打不相识,打了也不识?”小孔挖苦道。
“瞧,小朱来了。”小黎指着一个青年说。那人正是青年节晚与小华吵翻脸的年青人,“原来是他?没想到。”小华嘴里嘟咙着。只见那青年走来小心翼翼地和大家打着招呼,又握着小华的手道:
“‘五四’那晚得罪了,实在对不起的很。你不知道,我那晚先是多吃了几杯,正在前厅打瞌睡哩。惊醒过来有点急燥,才对你不礼貌,请多多原谅吧。”
小华给他说得不好意思起来,连忙道:
“不提不提,那晚我也是喝过了量,连电影也不知道看的是什么,真好笑。由于夜班工作时间快到了,我就风风火火地发起喊来。真不该,真不该。不打不相识,今后我们成为朋友了,请多关照。”
“那是当然,相互关照。”小朱说。'网罗电子书:。WRbook。'
小王哈哈大笑:“原来为这个,这下小朱可破费了。你是我同学,我了解,你一喝多了酒就会横不讲礼,象牛一样拉不走!”
“啥?说我们两个哩!”小孔拉着小黎也大笑。
小黎道:“小朱也是牛,小王也是虎。我们五个人,三牛二虎……”
“怎么?小华也属虎?月份?”小王问小华。
“五月份。”
“是我弟弟,我是三月。”而小朱月份则又比小孔小,可称三牛了。这样说说笑笑,尽释前嫌了。电影院门大开,他们捡票入场。小朱道:
“我忙一会再和你们同座观影。”
原来今晚放映的是朝鲜故事片《卖花姑娘》,是从北京直接争取过来的,可以说在全省是第一次放映,只放这一场,明天就得送省。小朱知道观看《卖花姑娘》的人必定会哭泣,所以他准备好了几块手帕。不一会儿,他就坐在小华旁边,把手帕分发小华、小孔、小黎和小王。放映过程中,少不得人人流泪,有不少抽泣连声,小王哭得声泪俱下,无法抑止了。
小华道:“这影片是够感人的,是个很好的艺术品。我们国家也应生产这种精品。”
小朱道:“对,精品才会撼动人心,才会感人。”
晚上十时半,《卖花姑娘》放映完了。小朱送走了小华等人:“你们等着,今后有感人的电影,我还会请你们来最先观赏的。”
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