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励精图治,则是得益于汪强的直抒胸臆。汪强天生是一个演讲家,他豪气干云,慷慨激昂,说到激动处,敞开衣襟的胸脯起伏不已,眼中射出坚定而执着的光芒,感染力极强,搞得这些老干部热泪盈眶,其中几个心脏不好的,差点晕厥过去,连忙大吃强心丹。
“高瞻远瞩,壮志凌云,运筹帷幄,励精图治,大丈夫也!”
一位前市委组织部长握着汪强的手如是感慨说。汪强满脸带笑,连连谦虚:“哪里,哪里!我一个人的能力有限,众人拾柴火焰高,更何况各位都是革命的老干部。家有一老,胜过一宝。只要我们市委、市府愿意听取老干部们的意见,集思广益。一定能取到好经,将东海的建设发展上去!”
这些老干部一向体味着人走茶凉的凄凉,今天终于扬眉吐气。回家后,一个个心情畅快,激情澎湃,有的在家里大肆宣扬新任市委书记的英明,有的更是直接给中央部门汇报情况,将汪强夸得简直是天上少有,地上无双。
在第一个冲击波放出去后,汪强又在市委宣传部长赵达华、常务副市长莫北雄、教委主任沈平章的陪同下,走访了黄浦区、卢湾区几所小学,察看了学校软硬件情况和教学情况,并提出了两点要求:
要确保学生的安全。安全是重中之重,现在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有的一个家庭六个大人仅仅这么一根幼苗,交给学校手中,学校就应该负起这个责任来。
要确保孩子的营养和卫生条件,杜绝发生群发性疾病。学生之间接触很亲密,流行病容易在其中传播,所以学校必须在这方面加大监控力度,加大投入力度。
关于安全。汪强道:“我看美国都有校车制度,校车比警车、救护车都更受尊重,前后甚至安装尖锐的长刺,直接狙击威胁物体,确保校车安全。我们东海能不能借这次世博的机会,也开设校车?那些地方有条件,那些地方需要协调,那些地方需要政府投资,那些地方需要社会力量投入?这些希望政府和教委拿出一个可行性报告,如果确实能实施,迅速报市委研究。”
这个提议一出,在场的人眼睛一亮。谁家没孩子?谁家没子孙。孩子的安全是所有人心头最大的牵挂。有钱人能请保镖,护送着上下学,但其他人呢?甚至当官的用公车送孩子都要顾忌,毕竟现在媒体异常发达,一旦被捅到网络上,绝对会成为众网民鞭挞的牺牲品。
如果有了校车,可谓官民皆欢,有钱人从此也没有在校门口嚣张的机会了。
“这笔费用……”沈平章却有些迟疑。
校车的费用是极高的,东海有中小学生135万人,这还是公办学校的人数,如果加上民办的自然更多。这些学生如果大部分坐校车上下学的话,那么需要多少车辆和司机?这些车辆后续的运行、管理、维护费用得多大一笔钱?
汪强在提出这个意见之前早就有了准备,当下眉头微微一皱,道:“再穷不能穷教育,这个口号是白提的吗?我看这个资金可以这样筹集:第一,政府拨款。政府应该挤出一笔专用款项,每年用于拨付校车的运行、管理、维护费用;第二,社会集资。主要向一些企业、基金、团体募捐。设立一个校车基金会。这个基金会应该是常态的,不断接受社会各界的捐款,而且必须专款专用。”
他看了看左右补充道:“当然,这个只是我一家之言。我绝不搞拍脑袋就上马的工程,一切必须进行严格论证。包括校车的安全、管理、停放、运行、维护等各个方面都必须经过调查和研究。”
莫北雄点头道:“汪书记的提议很有建设性。我回去后一定马上组织一个校车研究小组,专门负责这个案子,一定提出一个完善的方案供市委参考。”
汪强点头道:“很好。校车牵连着东海数百万家庭的心,这个民心工程一定要办好,要高质量、高效率完成,将老百姓的事情摆到最高的地方!”
赵达华兴奋地说:“如果东海在华夏率先施行全免费校车制度,一定会轰动全国,引起世界范围的关注!”
汪强摆摆手道:“我们干工作,不能单单讲究轰动效应,而是要干有利于百姓的实事、好事。很多底层的老百姓现在的生活过得很艰难,包括房价、医疗价格、抚育孩子的价格,都很昂贵。这就要求我们做行政的,不但要着眼于GDP,更应该着眼于民生和民心!”
汪强的一席话听到在场人士纷纷点头,而这次走访经过媒体传播后,更是引起社会巨大的的反响。“新任市委书记关注民生”成了所有媒体的首页新闻,这些言论甚至迅速在网络上流行。
“校车制度即将在东海施行”、“书记抨击唯GDP论,着眼民生建设”、“东海学生幸福时代即将来临,免费餐饮校车将为施惠百万家庭”等博文也迅速引起全国的网民热烈反响。
“我们这里怎么没有这样的好书记啊!”网络跟帖最多的是这样的感慨。
老干会和学校走访后。汪强亲自写了一篇题为“率先走出GDP怪圈,建设百年大东海”的文章,发表在《新民报》上。很快,这篇文章引起了更激烈的轰动,一时东海有个好书记,在华夏大地成为最热门的话题。
为此,ZG中央办公厅亲自打电话来了解情况,而汪强也接到了几位核心领导人物的电话,他们在电话中对汪强在东海的工作提出了表扬,并且明确表示支持他的计划和对东海工作的前瞻。
借着大涨的威望和气势,汪强在市委常委会提出开展廉政专项行动的建议。佟系在会上大肆反对。他们反对的理由是:世博会马上来临。此刻东海举世瞩目。开展这个专题活动,如果效果不好被世人奚落;如果效果好,不但有违和谐原则,还会引起世人的讥嘲:原来东海是如此的藏污纳垢!
这些反对的言论看似有些道理,但理由其实不堪一驳,幼稚可笑。
姜剑锋当即悍然问:“郝镇同志,依照你的说法,在这段时间我们东海就必须藏污纳垢,任由腐败分子继续猖狂?”
郝镇道:“剑锋同志,我可没这样说过。我是说在这个关键的时候,我们更重要的是保持和谐、稳定的局面,将全部精力都集中在世博的建设上。”
莫北雄冷笑道:“对郝镇和昭平同志的意见,我反对!世博是全面提升我市城市水平的一个契机。城市水平有哪些内涵,施政者的廉洁算不算?当然算,而且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
赵达华点头道:“我同意北雄同志的意见。依我看,揪出那些蛀虫,不但不会影响团结、和谐、稳定,反而使整个城市的肌体更加康健,更能抵御风波。难道我们藏着掖着,在里面腐烂,甚至将世博的专项资金都贪污,都挪用,直到捂不住了才揭开盖子,那样才和谐稳定?”
高峻也道:“汪书记的提议很及时,很必要,啊,同志们!在世博即将来临之际,我们必须完善自身,必须加强党政建设,这样才能在制度上,在思想上保证世博高效完善地举办!我不认为揭露出一些蛀虫会破坏和谐,相反社会上会因此而更加和谐稳定!”
姜剑锋微笑道:“高部长所言甚是啊!我们确实讲究和谐,但绝对不是讲究那些贪官污吏的和谐,而是讲究人民的和谐。对那些贪官污吏,我不可能给他们任何和谐的机会!”
这次会议以一边倒的局势结束。汪强的提议,除了郝镇、赵达华二人提出反对意见外,佟系其余几人甚至连反对的话都不敢说出口。因为一旦反驳。姜剑锋绝对盯着你无声怒吼起来:难道你是贪官污吏的代表?你们希望与贪官污吏和谐不成?
这次失败,令佟系不寒而栗。一个明显针对他们的联盟在形成。而且这个联盟广泛代表东海官场。汪强的势力在迅速上升,威望和权力甚至渐渐超越肖正平,身边开始团结一大批官员。
更令佟系深受打击的是:三月底,汪强忽然在常委会提议,要求市委参与世博会筹建监督工作。这个提议很快获得通过,但在确定人选时,佟系赫然发现这是一个赤裸裸的阴谋,试图削弱佟系势力的阴谋。
宣传部长赵达华提议:由赵昭平同志担任这一要职!
佟系所有人脸色大变。赵昭平当即摆手道:“我不行。市委这一摊子工作就够我忙活了,实在是有心无力。”
这时汪强淡淡一笑:“昭平同志肩上的担子确实沉重了一些。不过,举办世博会是关系到我们东海未来,攸关华夏政府形象,没有精明强干的人去负责,也是不行的。这样吧,市委办这一摊子的事,昭平同志以后就少管一些,专心致志地投入到世博事务中去。这样的话,也算是我们市委为成功举办世博尽了自己一份力量嘛。”
此言一出,赵昭平的脸色甚至苍白起来。
佟系的人物相视一眼后,尤文达道:“对这个提议我不赞成。世博会现在有莫北雄同志打理,一直有条有理,干得很好。昭平同志去插一手。我想不但帮不上忙,反而有可能阻碍了世博工程的进度。”
莫北雄冷笑道:“文达同志,上次你不是在质疑世博会组织工作紊乱,进度严重迟缓吗?有了昭平同志的助阵,我是信心百倍啊!对于这个提议,我举双手赞成,并且提议昭平同志加入执委会担任专职副主任。我想,这个提议如果上报国务院,一定能得到通过!”
世博会是华夏继奥运会后又一盛事,世博组委会主任为国务院刘副总理,而第一副主任为汪强,副主任委员为贸促会会长、国务院副秘书长、商务部副部长、外交部副部长等;至于执委会是组委会下设的执行机构,主任为汪强,执行主任为肖正平、贸促会会长,常务副主任为莫北雄。
这个名单可见党中央、国务院对世博会的重视程度。当然,实际上全面负责世博会日常事务的,是执委会常务副主任莫北雄。
世博会涉及到外交、城建、交通、文明生产、环境、科技、文化、经济等各方面,复杂纷纭,莫北雄深陷其中,可谓是忙碌异常。
上月,尤文达针对世博组织工作,曾经攻击过莫北雄,莫北雄此刻反唇相讥,尤文达顿时瞠目结舌、哑口无言。
郝镇见势不妙,咳嗽一声道:“这个……市委办的工作很重,是是市委承上启下一个重要的职能部门。昭平同志的担子这么重,怎么能去世博机构闲逛?这样吧。不如我让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林秀蓉同志去帮北雄同志的忙。林秀蓉同志才思敏捷,精明干练,一定能胜任这个新岗位。”
好一个倒打一耙!甚至连汪强都忍不住嘴角沁出冷笑来。
不过,郝镇的伎俩很快就驳倒。姜剑锋道:“郝部长,你们组织部还有余力抽调这样的精兵强将出来?看来市委提倡的党风廉政建设,组织部没有使出全力啊!既然这样,我建议下一阶段对全市干群的培训工作全面交由组织部办!”
郝镇脸色变了,盯着姜剑锋道:“剑锋同志,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指责我们组织部工作不得力吗?请提意见明确一点,不要指桑骂槐!”
姜剑锋淡淡一笑:“郝镇同志,我没有指桑骂槐。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市委常委会交由我负责,而林秀蓉同志是其中一员,她的工作很重。所以,对郝镇同志的建议,我坚决反对。”
郝镇冷笑道:“林秀蓉同志的工作很重要,昭平同志的工作难道不重要?他主持市委办工作,必须保障林书记的日常工作,处理市委机关事务,协调市委和人大、市政府、政协等机关的关系。这些难道不重要?”
姜剑锋道:“当然重要。不过,市委办那么多副秘书长。即使昭平同志暂时去世博执委会任职,也未必没有人能很好地履行这个职责。譬如舒辉岳同志,十年前便担任过市委副秘书长、市委办副主任,干得很好,他出来暂时主持市委办工作,我认为很合适。”
舒辉岳?赵昭平眼楮射出一抹冷光,道:“剑锋同志,你看问题的立场有问题。舒辉岳在政策研究室十年,一直没有参与市委办的领导。经过十年的发展,市委办的职能有了很大的变化,下属机关、机构的复杂性也增加了很多,与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的协调工作增加了很多。一个连市府副秘书长都不是的人,怎么能直接主持市委办的工作?”
赵达华这时笑了,道:“昭平同志的意见我不认同。首先,舒辉岳同志一直在市委机关工作,而且曾经担任过市委副秘书长、市委办主任等职务,他对市委办的工作流程是绝对熟悉的。另外,市委办有七位副主任,有他们协调帮助,我认为舒辉岳同志完全可以在短时间内就能胜任这个职位!”
赵昭平简直是绝望了,眼光看了看佟永北。佟永北脸一板,正待发言,汪强已经直接道:“既然在这个问题上有很大的分歧,那么我们就履行民主程序。赞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