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要见到你有这些动作,就能猜测到你已有购买的意向,一旦开口问价,他就知这里面有戏,此时再想和他杀价买便宜货就比较困难。
同一件东西,会买和不会买成交价可以相差几倍,而会买的前提就是看货时的架势,除非你本来就没打算买,仅仅是拿人家的东西来练眼,否则最理想的状态是装做漫不经心、随便看看、随便问问、便宜才要,不便宜不要、给不给无所谓的样子。当然,你得对这类古瓷的器形、釉色、彩料等情况非常熟悉,有些信息,比如纹饰细节,有时只有仔仔细细地推敲才能区别真伪,可是由于实际情况根本不允许你这么慢条斯理,所以此时最好放弃这个环节的详细考察,瞄一眼即可,只要没有明显的作伪痕迹,权当它是真的,然后以最快的速度看一看底足。一件瓷器看似简单,其实隐含的信息量非常之大,而信息最密集的地方可能就数底足部分。
程汉章的告诫仿佛就在耳边,季凡丝毫不敢懈怠。轻轻将笔筒倒转,底部青花乾隆篆书款清晰可见,虽非官窑出品,却也是民窑细路精做的精品,季凡心里一喜,脸上却丝毫未流露出半分得意之色,象是随意地问道;“这东西多少钱?”
“二千五。”典当师说道,他巴不得这只笔筒早点出手。
这只笔筒如果放在文帝庙街,最少得值六千块,季凡暗自庆幸,今天的运气不错,爽快地点出二千五百块。作为文人,对“文房四宝”之类的东西格外钟情有加,季凡也不例外。手中的这只笔筒浅淡葱翠的釉色、清淡优雅的色调,又正是季凡喜欢的那种,季凡本打算自己留下,但想起两手空空到定远参加老夫子的画展未免有点过于寒酸,用它作为送给老夫子的礼物那是再合适不过的了。不过这不大的工夫四千多元就象小鸟一样嗖嗖飞走,还是让季凡心痛不已。
“师傅,龙江大厦。”季凡招手叫了辆出租车,本来想挤公交了,可看看怀里的笔筒他立刻打消了这个念头,现在正是下班的高峰车里人多,万一挤破了这只笔筒可有点得不偿失,他决定今天奢侈一回。
在一楼手机专柜,季凡一眼就相中了大幅广告上那款刚刚上市正处热卖中的摩托罗拉V3手机,苏晚亭现在使用的就是这款V3手机,这款手机的设计灵感据说来自刮胡刀锐利轻薄的感觉,银灰色的机身,键盘很独特,整体感稳重而不失奢华,特别是手机的背面还可镭射刻印,留下专属个人的纪念,但5800元的标价却让季凡望而却步。
PS:新书离不开大家的支持!恳求大家投我一票,点击、推荐、收藏多多益善,多谢大家!
纸上得来终觉浅 第十九章 … 齐白石的芥子园图谱
季凡考虑了再三,最后选中了一款诺基亚6170手机,这款手机有着光洁的浅灰色不锈钢外壳,真实的质感传递着冷静而自信的从容,手机如人,它流露的纯粹、内敛、从容的气质和自己非常匹配。
这款诺基亚手机外加一只棕色的登喜路背包又刷去他两千多块,将笔筒小心地放进包里,拿起手机给家里拨了个电话,“爸,我小凡,您和妈最近身体还好吧?今年这里收成不错呀!您二老要当心自已的身体,别累坏了身子骨,我这里一切都好,工作挺顺利的!公司最近挺忙的,十一我恐怕是回不去了,今年春节我一定赶回去。爸,这是我的手机号码你记下,以后有事可以直接打这个电话找我。”
和父亲通完电话,他接着又给黄连君打了个电话,黄连君得知他周六能来参加画展的消息格外高兴,再三叮嘱季凡到了定远提前给他挂个电话,他好安排人去接站。
今天对季凡来说可谓是收获良多,同时他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务之急是尽快提升个人鉴定物品的能力,那本《说瓷》里面的东西已经远远满足不了他对这方面知识的需求了。
时下随着文化产业的繁荣和物质条件的富裕使得收藏古玩渐成一种时尚,与之相适应的是古玩收藏类的书籍也大行其道,广受人们的欢迎,望着书店里种类繁多的主类书籍季凡有点眼花缭乱的感觉。经过精心挑选,季凡买了几本《典当基本知识》、《拍卖、收藏、典当》、《古瓷断代与辩伪》、《古玩鉴定指南》、《民俗钱图说》等几本内容详尽而又实用的书籍。
华灯初上,季凡左手拎着沉甸甸的书籍,右肩背着装着笔筒的背包神情愉悦地走出书店。前边不远处路边有个卖旧书的地摊,季凡走到这里忍不住停下驻足观瞧。一套十六册有些残破的画册映入他的眼帘,封皮上楷书《芥子园画谱》几个大字,字迹严整挺峭,雍容大度,季凡心里一阵波动,这可是每个学画者都无比喜爱珍藏奉为至宝的《芥子园画谱》啊!他简止不敢相信这眼前这一切是真的。
中国的书画作为一种艺术创作形式,在明清时期已形成了相对系统的理论体系,很多经典的字帖和画谱经整理出版,其中可与书法《三希堂法帖》齐名的画谱就是这《芥子园画谱》,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属官方,而后者属民间刻印。
《芥子园画谱》亦称《芥子园画传》,它集合我国历史上颇具名望和代表性的诸代国画大师的精髓画法要论,是初学国画临摹者入门的读本。全书共分四集,第一集为“山水”,第二集为“梅、兰、竹、菊”,第三集为“草虫、花鸟”,第四集为“人物”,各集首列画法浅说,次列图例,并附有简短说明,详细地讲解了中国画的用笔、写形、构图等基本方法,此画谱一经问世,便受到众多学画者的喜爱,也是官吏商贾、文人墨客最热衷收藏的极品。
眼前的这套《芥子园画谱》弗如平常民间刻印的《芥子园画谱》精美,不但纸张是那种当时很少有人使用的非常便宜低劣的薄竹纸,而且还不是五彩刻印,全部是用手工临摹而成的。翻开扉页,右下角一行“光绪壬午年纯芝临摹于湘潭”蝇头小楷清晰可见。
咦,纯芝,这名字怎么感觉如此熟悉。季凡眼前忽然一亮,对了,画坛巨匠国学大师齐白石原名就叫纯芝,这不会是齐老遗留的墨宝吧?齐老是季凡学画以来顶礼膜拜的偶像,对他老人家的平生事迹可以说是耳熟能详。
齐白石幼年家贫好画,在家乡湖南湘潭做雕花木匠为生,20岁那年,有一次在一个雇主家中做活,无意间见到一部乾隆年间翻刻的五彩套印的《芥子园画谱》,仔细翻阅之后,如获至宝,这套画谱虽然残缺不全,但讲解详细,从第一笔画起,直到画成全幅,逐一说明,非常切合实际。看了这套画谱,齐白石发现自己“以前画的东西实在要不得:画人物不是头大了,就是脚长了;画花草,不是花肥了,就是叶瘦了。较真儿起来似乎都多少有点小毛病。有了这画谱,好象是拣到了一件宝贝,就想从头学起,临它几十遍。可转念一想,书是别人的,不能久借不还,买新的,湘潭没处买,怕也买不起。只有先借到手,用早年勾影雷公像的方法,先勾影下来,再仔细琢磨。”
齐白石拿定主意,就向雇主家借了这套画谱,买了点薄竹纸和颜料、毛笔,晚上收工回家后,就着松油灯,一幅一幅地勾影,用了半年时间,把一套《芥子园画谱》,除了残缺的一本之外,都勾影完了,装订成16本,从此(奇*书*网^。^整*理*提*供),齐白石做雕花木活,就以《芥子园画谱》为蓝本,花样推陈出新,打破了传统套路,很受雇主的欢迎。《芥子园画谱》还为齐白石打开了眼界,确立了学习传统和观察生活的道路,为他后来的绘画成就打下良好基础,直到晚年,白石老人还念念不忘此事。
眼前这套画谱画工精细,用笔自然流畅,毫无滞涩之感,季凡确信这得确是出自齐白石的手笔。这画谱很随意地与其他旧书混放在一起,显见老板根本不识货,这价格上自然要好好琢磨琢磨,想到这里季凡心里已然成竹在胸。“这画谱多少钱啊?”季凡很随意地把画谱扔在摊主面前满不在意地问道。
“一百。”这本画谱少有人问津,摊主巴不得早点脱手,他看了看季凡的脸色试探地问道。
“老板,你也是这方面的行家,你来看这书的纸张是最便宜低劣的薄竹纸,而且里面的内容还有残缺,根本不值这个价呀!”听到摊主的报价,季凡知道自己的猜测没错,但为了不引起老板的怀疑,还是作模作样地砍价道。
“老弟,这已经很便宜了,你既然诚心买我再让你十块。”摊主心中暗喜,这破烂总算是有人要了。
“太贵了,我看那就算了。”季凡作势要离开,刚走出没多远,摊主在身后喊道,“老弟慢走,图个吉利,八十块你拿走好了,你发我发大家发。”
“这还差不多。”季凡满意地说道。“我说老弟,你可真能砍价,我算是服了你。”这书是摊主花二十块收的,这个价格出手,他赚了好几倍,心里得意脸上却装出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
“老板你过奖了。”季凡心想,他如果知道齐白石的真迹以这个价格从自己手上卖出去的话是不是连跳楼的心都有了。
纸上得来终觉浅 第二十章 … 《好太古碑》法帖
“好累呀!”季凡躺在床上用力揉了揉有些酸痛的双腿,今天对于他来讲这绝对是个值得庆贺和回味的日子,一时之间季凡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当无意中目光落在书桌那厚厚的一垒书籍时,整个人立刻如当头棒喝清醒过来,是呀自己在这行里才刚刚起步,岂能固步自封,取得一点成绩就得意忘形沾沾自喜。
感觉到体力恢复差不多了,从床上爬起来下厨房给自己煮了碗方便面,很普通的康师傅红烧牛肉面,季凡吃在嘴里却觉得特别好吃,大口地喝光了最后一口面汤,用力打了个饱隔,然后拖着有些慵懒的身体来到卫生间,三下五除二脱光了身上的衣服,露出了如同非洲难民般的排骨膘,舒服地站在淋浴喷头下冲凉,也许是因为今天特别兴奋的缘故,下面的分身开始张牙舞爪蠢蠢欲动,高昂地扬起龙头,看到这儿,季凡得意地哼起了那首脍炙人口的《亚洲雄风》,“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啊。。。。。”
冲过凉整个人也精神了许多,季凡坐在书桌前,随手拿起一本刚买的《古玩鉴定指南》埋头认真阅读起来,这是本文化底蕴深厚、专业性非常强的书籍,但精通书法绘画之道,对艺术形象的感知力比较强的季凡读起它来竟毫不吃力,犹如巨鲸吞水般大口大口地汲取着这知识海洋中的营养。
夜深人静,季凡这才合上书本,精力充沛毫无倦意的他翻出《好太古碑》拓帖提笔临摹,说起这本《《好太古碑》拓帖还是季凡学习书法的引路石,正是这《好太古碑》把季凡引入了书法艺术的殿堂。
公元前三十七年,在季凡家乡所在的集安一带,产生了一个名为高句丽的王朝,历时700余年之久。现在的集安市,便是高句丽的王都遗址,在此留下了大量的遗迹文物,现竖立于集安公园内的《好太古碑》便是其最有代表性者。《好太古碑》高六米有余,四面刻字,字大如碗,书法似隶似楷,是高句丽王朝为纪念第十九代好太王而刻,此碑至今已有1500余年,久被冷落在荒山野岭之中,直至清末的光绪年间,才被金石爱好者关月山发现,拓之流传于世,并传至京师,一时轰动书坛及收藏界,备受文人墨客青睐。
说起和这《好太古碑》结识那还是季凡五岁时的事情,那年春天他随父亲到公园游玩,偶然间对竖立于公园内的《好太古碑》上似隶似楷的碑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父亲见喜爱,就想方设法托人为他弄了幅拓本,从此这《好太古碑》拓帖与季凡结下了不解之缘。长大以后,季凡也曾反复临习过王右军的《兰亭序》《平安帖》、颜真卿的《多宝塔碑》《家庙碑》、柳公权的《玄秘塔碑》、欧阳洵的《卜商帖》《张翰帖》《仲尼梦奠帖》、李邕的《麓山寺碑》诸法帖,但唯独对这《好太古碑》情有独钟。写满了四大张毛边纸季凡才意犹未尽地放下手中的笔上床休息,睡梦中他梦见自己书写的字画成了受人追捧的珍品,在拍卖现场人们疯狂地挥舞着手中的号牌疯狂地十万十万向上加价,一副字画被拍成了几百万的天价,见此情景他在梦中忍不住得意地笑出声来。
清晨,季凡被手机设置的玲声准时振醒,起床简单洗漱完毕,噔噔噔下楼在楼下的小吃部对付了一口,打车来到火车站。大清早乘车的人不多,他在车上找了个空位,从背包里掏出书认真翻看,一本《典当基础知识》刚看到一半,耳边响起了列车广播员亲切的声音:“各位旅客,前方平安站马上就要到站了,有下车的旅客请您拿好随身携带的物品,准备下车。”
平安镇是季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