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国向乌兹别克斯坦地区进攻,使得英美日三个国家高度警惕,连连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如何遏制中国的扩张。
中华帝国陆军西北军区,于2月326日,于乌兹别克斯坦边境集结完毕,随即以装甲师为先锋,在空军的掩护下迅速攻入乌兹别克斯坦境内。
中华帝国陆军以闪电般的速度突袭了乌兹别克斯坦最大的城市,位于锡尔河支流奇尔奇克河谷的绿洲中心的塔什干。
塔什干是古代中国丝绸之路的重要交通枢纽,这里有肥沃的绿洲,后世是内陆国家的第一大城市。
不过塔什干有点靠近边境地区,几乎等于是没有任何战略缓冲。
中华帝国突入塔什干,几乎没有遭到任何有效的抵抗,乌兹别克斯坦的苏维埃红军就被空军加上火炮给击溃了。
但步兵跟着坦克后面突入塔什干的时候,乌兹别克斯坦的红军退入了塔什干城内,依托城市与中国陆军展开较量。
不过刘效国并不指挥部队突入城市,而是派人劝降。
根据帝国元首编写的军事教材,城市巷战是一个极为容易阴沟里翻船的战斗环境,如果对方是苏维埃这种极具煽动力的政权,人民将进行殊死抵抗。
乌兹别克斯坦没有军工业基础,因此抵抗虽然有,但应该也能吃下,但付出这样的无谓的伤亡是不值得的。
“军长,他们的头头好像跑了,见不到人。”跑去劝降的人员跑回来对刘效国报告道。
“跑了?”刘效国那个汗,随即也不再多想,下令道:“那就进攻吧先炮击半小时。”
既然对方的头头都跑了,那还有什么好疑虑的。
“是。”
对塔什干的炮击随即展开,塔什干地区没有什么钢筋水泥建筑,在炮弹的打击下,随即大火弥漫。
半个小时的炮击过后,帝国陆军冲进了塔什干,与塔什干的红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由于塔什干城内建筑物不是太多,战车开入城区之后,没有遭到什么打击。
显然乌兹别克斯坦的红军不知道坦克进入城区后的弱点,不过他们也缺乏制高点来打击战车。
更不懂掩藏在废墟中伏击路过的战车。
战斗持续了两个小时,塔什干城内的苏维埃红军被扑灭。
攻下塔什干后,中华帝国这个庞大的机器开始告诉运转。
夏钧在杭州从华北军区调了十五万人前往西北军区,夏钧对中东地区的局势并不是太掉以轻心。
所谓迟则生变,英美等国家极有可能会插手。
因此尽快解决最好。
这批部队调遣到西部内陆战场去之后,兵力将达到三十万。
加上南北乌拉尔军区的兵力,也就达到六十万的兵力。
其中三十万来对付哈萨克斯坦南部地区的四个苏维埃政权,可以说非常简单,短期内就可以将反抗力量击溃。
帝国开始大规模向亚洲内陆地区运输兵员和物资,同时组织了一批移民人口,开始向内陆地区迁移。
会移民都是一些贫困人口,帝国将他们移民到新占领地区,会分给他们一定的土地、房屋等不动产。
同时还有一些小商人最喜欢往这种帝国刚占领的地区跑,因为那里的市场一片空白,有足够的空间让他们起家。
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地区,天然气和石油都比较丰富,帝国打下这片地区后,可以建设西气东输工程。
如果再向南,就是阿富汗和伊朗地区了,那里是世界上石油最集中的地区。
“帝国之所以要以强硬态度逼迫新俄国放弃这片地区,主要的目的就是更南部的阿富汗和伊朗地区,这片地区是帝国未来必须攻占的,因为那里有世界上最多的石油。”夏钧在制定扩张战略时说道。
帝国为了单独攻占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地区,夏钧给尼古拉二世做了很多工作的。
尼古拉二世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只得放弃这片地区,而专心向欧洲反攻。
夏钧许诺尼古拉二世,“未来如果能够打下正个欧洲,整个欧洲都能交给俄国统治。”
这个许诺对尼古拉二世的吸引力是很大的。
欧洲霸主,这是尼古拉二世一直梦想的成就。
显然尼古拉二世不知道中国的真实意图,而对于欧洲,帝国并无多大兴趣,只要占领欧洲的资源就可以了,领土大可用新俄国这个傀儡政权来统治。
……
在还有些积雪的乌兹别克斯坦境内,中华帝国军队以摧枯拉朽的攻势,迅速摧毁了乌兹别克斯坦东部地区的苏维埃红军的组织。
乌兹别克斯坦的苏维埃红军开始转为游击战,对入侵乌兹别克斯坦的中华帝国军队进行反击。
不过效果不大。
主要的问题就是没有足够的军火。
因为乌兹别克斯坦地区没有军工业,很多地区连旧式的火枪都不会造,在武器装备差距巨大的情况下,游击战的效果很不尽人意。
刘效国指挥着部队前面一路打,后面则由国内调派来的军警进行控制。
——————
第一更到
第326章:二十年发展纲领
第326章:二十年发展纲领
亚洲内陆地区,有大片的沙漠,这些沙漠中有有绿洲。
而以天山山脉一系的西部地区,这里的沙漠会少很多。
西北军区正是从天山山脉以西地区展开进攻,在控制了乌兹别克斯坦东部后,直接从乌兹别克斯坦地区攻入土库曼斯坦。
中华帝国陆军的大举西进,牵动了世界的眼光。
其中英国最为忧虑,因为中华帝国陆军攻入土库曼斯坦之后,将与英国殖民地伊朗和阿富汗接壤。
同时,中国将对印度殖民地呈现出一个包围势态。
东有缅甸果敢王国,北有中国西藏,此时西部,中华帝国又扩张到了土库曼斯坦地区。
但英国对于大举西进的中国军队,却没有任何制止的理由。
首先这些国家是苏维埃国家,虽然通过中东的铁路可以将物资运到这些苏维埃国家,但双方并未建立联系。
为此,英国能做的只是沉默。
……
4月,随着春季的到来,积雪开始融化了。
中华帝国以无比效率的速度,连续攻占了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两个地区的各大主要城市。
如果要使这片地区迅速安定下来,最理想的办法就是建立一个傀儡政权,然后对当地的民族进行统治。
但显然中华帝国高层没有这个意图和打算。
当刘效国被派遣指挥这场战争的时候,他就猜想到了那些人的命运,因为他是专门干这档子事的。
他就是某些‘腐败官员’,经常导致当地人口大面积消失的‘腐败官员’。
X光政策已经被刘效国运用得很熟练了,但刘效国觉得自己还有很多要学习的地方,特别是南洋共和国总统许垣所采取的那些措施,对他来说极有学习意义。
因为通讯的不发达,信息传递的不彻底,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地区的人民很难团结起来。
刘效国开始组织当地人民修建公路,以确保大军的供应能够跟得上,但修建这些公路的过程中,某些的‘腐败官员’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很多年后,在亚洲内陆地区已经很难找到一些民族的身影了,全是这些腐败官员做的。
而此时,中华帝国的军队已经把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包围了,随着开春的到来,两个山地师和四个步兵师也攻入了这片地区。
到四月底,中华帝国军队终于是控制了整个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这片地区,已经推进到了里海西部。
中华帝国的铁路和公路也在紧急向这片地区修筑。
……
巴黎和会召开了两个月也结束了,以法国获得大部分赔款而告终。
德国为此需要支付大笔的赔款,这为战争埋下了种子。
法国总理也看出了这一问题,他说:“这不和平,而是休战二十年。”
事实上按照原定的历史,战争没有等过了二十年就爆发了。
促成这一问题的主要是英国,他们为了平衡欧洲陆权,没有让法国如愿得到西德的工业区,这也就是说,德国的力量并未遭到多大的削弱。
西线战争都是在法国和比利时境内爆发的,德国的工业区并未遭到摧毁,这给德国日后的崛起提供了保障。
夏钧则乐得看见如此,并且制定了一个挑动德国发动战争的计划。
随着前线的一个个胜利的消息传回国内,中华帝国国民表示很淡定,没有在报纸上多加渲染。
对于欺负这样的弱小国家来说,自然是沉默比较好。
但国民心中,显然有窃喜之意。
打了胜仗,这是每一个国家的国民都乐意看到的结果,至于打了败仗,那结果就比较严重了。
因为打了败仗,国民都不愿意再让亲人上战场送死,所以**就会爆发。
说白了,战争这个东西,国民可以迁就,打上几场败仗也没什么,但不要一直失败,失败到国民对胜利都没有了信心之后,也就无人愿意上战场去了。
若是国家能打胜仗,尽管很不愿意看到亲人走上战场,但起码形势很乐观,不一定死的就是自己的亲人。
而且参与战争还有一些好处的话,那就更会支持战争了。
不过此时的中华帝国国民也是有正义口号的,那就是为了压制苏维埃政权的扩散,才发动了这场进攻。
在道义上是有优势的。
世界舆论对于中国发动的这场战争,毁誉参半。
有的认为中国具有极大领土野心,此时正在不断的向外扩张,西方国家应有足够的警惕。
有的则认为,中国进攻苏维埃政权,是在扼杀无产阶级**扩散的行为是正义的。
前者是白人民族主义作祟,他们看到中国的崛起,本能的就会进行排斥。
因为之前的世界是白种人占据主导地位的世界,而此时中国的崛起,对这一体系构成了威胁。
因此很多白种人都对中国抱敌视态度。
后者则是以资本主义的角度去看这场战争,这种无产阶级**对于资本主义来说的确是一个极大的威胁。
很多白种人,看这问题的角度两者皆有,较为矛盾。
而中国年对外扩张是不争的事实,通过发动这次战争,以及新俄国的退让,中国已经在西部地区,攫取了近两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中国自统一以来,先是攫取了印尼两百多万平方公里,又攫取了缅甸六十多万平方公里,接着收复了远东近两百万平方公里的版图,现在又攫取了中亚内陆的两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
加起来,已经有七百万平方公里的版图陆续被中国占领。
中国的版图面积已经暴增到了1600多万平方公里,当然,这是算上印尼和缅甸的领土面积。
虽然这是两个独立的国家,但谁都知道,这两个国家实际上等于是中国的两个省。
随着俄国的分裂,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一个领土面积如此巨大的国家,而且还拥有了先进的生产力,其结果之恐怖,谁都想得到。
而且此时的中国完全自成体系了,随着亚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中国已经初步构成了自己的世界体系。
这个体系国际资本是进不去的,相比国际资本以美国为大本营,中国资本则是以庞大的领土面积和庞大人口作为大本营。
双方的竞争是战后的主要矛盾。
……
对于未来中国的发展,夏钧和内阁定下了初步的大纲领。
在经济发展上,走自给自足的路线,减少对商品的进口,并进口廉价原材料,同时一定程度上加大自身的原材料开采。
是否把境内的资源挖光此时已经不是问题了,只要中国能够获得国际霸主地位,就能控制其他国家的资源。
因此加大自身资源的开采,在战争爆发之后,就能够迅速甩开对外的原材料依赖,而自身没有的原材料,则加大储备。
储备到战争都挥霍不掉的程度。
“我们减少了商品进口,贵金属也就不会外流。同时可以不断吸纳世界的贵金属。”夏钧在会议上重点提及这一要点,“因此帝国政府未来要对进出口商品进行仔细的分类,对于要依赖进口的商品进行重点名列,然后投入一定资源进行发展。”
“在对外出口上,中国重点出口飞机、汽车、船舶等重工业产品,使我们的这些产业可以持续运转。因此我们不仅要走高档的路线,也不能放过低档路线。”
高档可以赚钱,低档可以把其他国家排挤出这一市场。
如果垄断了世界的飞机、汽车制造,那么中国将形成庞大的制造业规模。
当然要想全部垄断那是不可能的,起码美国的国际资本不会让中国的这些产业长驱直入进入美国。
在对内经济上,夏钧强大生产力普及。
此时中国拥有强大的生产力,当然这种生产力被运用到了资本垄断之中,因为生产力的巨大提高,使得华东集团这样的垄断资本有了巨大的市场竞争优势。
那些华东集团不涉及的行业的生产力提高也是很重要的,夏钧指的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