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天工-第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彦说得上的亲人也就只有二丫,这些店开得多了,管理都成问题。

“加盟,以后除了最顶级的那些城市,其他的府县,可以开出条件,提供品牌、技术和管理,收取加盟费和管理费,让别人来经营,”李彦自然而然地想起了后世遍地都是的加盟模式,其中做得最成功的,是同样买薯片的肯德基、麦当劳。

“加盟条件要高,管理费要高,”李彦看了一下天厨馆的店面,感觉特色不是很鲜明,若是要发展加盟的话,肯定要弄个标准的模式出来,这却是要花费很多心思了。

而要在严苛的条件,还有高昂的管理费面前,还有人愿意加盟,提高天厨馆的影响力和赚钱能力,也是当务之急。

这当然难不到李彦,他让李睿未雨绸缪,先建立一个天厨总店的食品实验室,或者叫天厨试验厨房,有些东西他只能提供目标和方向,具体的工艺技术,还得试验厨房自己来摸索。

不过,有些食品有了方向摸索起来也很快,譬如李彦很快整出一个烘烤系列,只要搞一个烤箱,面包、饼干、脱水鸡蛋糕等食品,很容易便能做出来。

后世几百块钱可以买一只家用的电烤箱,这些东西都能在自己家中做出来,并不算太复杂,至于烘烤炉,窑厂也有类似用来烤泥坯的,将类似的结构改造成为适合烘制食品的烘烤炉便是。

天厨实验室不断尝试食品的配方,李彦则以工部主事的身份,从窑厂弄来些工匠,配合机器厂试制烘烤炉。

事实上,窑厂工匠弄出来的烘烤炉并不是机器,而是建筑,后来这件事还是怀柔铁厂接过去,为天厨建起了几座不同大小的烘烤炉。

这些烘烤炉的效果也确实不错,但在具体的操作,以及火候的把握方面,则需要天厨的人自己来探索了。

但有了烘烤炉,李彦所说的这些简单面点便能做出来,再通过改进调整,做出最佳的口味,以及更多花样。

与西方的面点大多使用烘烤相比,中国传统的面点更多使用蒸的办法,李彦也喜欢中式的面点,花样繁多,百吃不厌。

烘烤食品有一个缺点,就是比较干,但同样也是优点,因为干而容易保存,譬如一只馒头时间长了,即便没有变坏,也会又干又硬,面包则本来就是干的,虽然也会变硬,但保质的时间通常也会更长一些。

饼干、面包、鸡蛋糕这样的食品,出现在这个时代,市场应该没有问题,至少不会比薯片、爆米花差,李彦更关心的是成本,特别是饼干和面包的成本。

烘烤食品既然便于长时间保存,特别是干面包和饼干,放个十几天应该没有问题,很适合作为军中的干粮。

试想一下,如果是一支小规模的军队,要深入辽东作战,后勤粮道随时可能被建奴骑兵切断,如果生火做饭,又容易暴露行迹,但只要带上一定数量的面包或者饼干,就能坚持十几天。

十几天的时间,足够做出很多事情了。

当然,光吃面包饼干肯定不行,不管是捕猎还是挖野菜,都可能要动火,李彦不禁想到另外一种绝佳的军中食品,那就是罐头。

罐头的做法,也就是将弄熟的食物装进密封的器皿,最好高温杀毒,便能够保存较长的时间,其关键无疑就是密封的器

后世的罐头通常是玻璃容器,铁皮封口,或者纯铁罐的,这两者在此时都无法做到,太奢侈。

不说大明还没有能力造玻璃,就算是铁罐或者用陶罐、铁皮封口,耗费的人工也是难以想象。

除非,能发明一种封口机,可以将薄铁皮快速封但也还是不行,李彦又想到薄铁皮本身也不容易制造。

虽然问题很多,李彦还是让李睿和天厨试验厨房,对密封的罐头食品进行试验,先积累一些必要的数据,器皿制造上的问题,可以慢慢解决。

工部都水司主事定制为七人,皆为正六品,其上还有从五品员外郎一人,正五品郎中五人。

工部都水司具体管川泽、陂池、桥道、舟车、织造、券契、量衡等,除了这些官员,还有一些吏员,吏员大多是监生历事,有的就一直做了下来,有的则是官员自己找的人。

对于李彦这个监生,甚至是军户出身的人,突然一跃而成为都水司主事,上到郎中,下到普通的吏员,都有些侧目,也各怀心思。

有的想要攀附或者接近,为自己讨个出身;有的则嫉妒愤恨,想要给李彦好看;当然也有的知道李彦的一些情况,譬如华夏社的总编撰,弹子锁的发明者,华夏工场的幕后东家等,这其中有不屑一顾者,也有真心仰慕者。

第三卷 巧木匠

第一二六回 新官上任

李彦手上拿着包有才搜集的几位都水司官员的资料,经过京里的历练,包有才也已经不是从前那个市井混混,现在的他,越来越像汪文言,在哪里都能吃得开。

华夏社的采风科在采写新闻的同时,也渐渐开始搜集整理各种信息、资料,有时候确实能带来不少方便。

都水司职务最高的是郎中,正五品,一共有五人,除一位总理司务的郎中白守采,其余四位都是驻扎地方,分管河道,如管北河的徐大聘驻山东张秋,管南河的李之藻驻南直隶高邮等。

都水司诸多事务,重点便在于水利,包括治水、漕运、海塘及农田灌溉等,所以才设几位郎中,专司治河,手中的权力也是极大。

即便是朝廷这些年的财政状况愈显窘迫,水利失修也是常事,但在南北漕运河道的投入上,却是分毫不敢减少,这毕竟关系到北方的粮食及很多物资的供应。

运河漕运,这是维持明帝国的一条生命线。

此外还有员外郎刘麟长,协助郎中白守采管理司务,为从五品官职,然后就是正六品的都水司主事,一共有七人,分理水利、道路、舟车、织造、铁券、祭器、量衡等。

这些事务,权重各有不同,铁券、量衡通常没有什么权力;织造、祭器也只是名义上的管理,织造有织造局,和祭器一样,其权力主要还在宫里的内监,工部也就只能做做统计分析而已。

因此可见。都水司的事务中,以水利、道路、舟车为最重,水利由郎中驻扎分司,具体管辖,郎中员外郎统筹。分管的主事反而成了助手,也是没有什么具体权力,七个主事中,其实还是以分管道路、舟车地二人最有实权,其中又以舟车为最。

舟车主事管修造漕船、运粮车、战车等,可以想见,这类涉及到工程,以及修造的项目,每年经手的银钱都是个不小的数目,是典型的肥差。

与水利比较起来。舟车修造不仅常年维持,还不用担心洪水决堤等天灾造成地后果要承担责任,差不多是都水司最为人眼热的项目。

李彦这个主事乃是钦点管舟车的,他起初也没认识到舟车方面有这么多的油水。

“看来,咱怕是抢了别人的饭碗。”李彦笑呵呵地说道,如果是别的事情,他还不会管多少,不过修船造车,还是要问一问的,车船实在是太重要了。

随着事业的重心渐渐往京城集中。李彦早先已经将郑书调了过来,要理清都水司的事情,他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

李彦这边,李小为、李睿、李茂、徐洪、刘铁锁、孙彪差不多都已经独当一面,而要说到核心。依然还是郑书、包有才和石柱子。

这不仅是因为三人与李三娃地关系非比寻常,也同三人的特点有关,郑书的冷酷,包有才的灵活,石柱子的谋略,以及他们分别为李彦打理产业,搜集信息和运营华夏社。这些都是核心中的核心。

“说说看,你们都有些什么想法?”李彦微笑看着三个同伴和属下,一年多以前,他们怕是谁也想不到会有今日,能够参与朝廷重要事务的管理。

“属下是没有什么想法,只负责提供信息,”包有才笑呵呵地说道,在李彦的要求下,他们都是不在自称“小的”。但在议事的时候。还是坚持称“属下”,李彦也只好由得他们去了。

李彦伸手点了点包有才:“这可不行。作为情报部门地负责人,准确客观固然是第一要求,起码的分析判断还是要有的。”

“情报部门?”包有才一对小眼骤然亮起。

李彦点了点头:“或者叫信息部门,如今咱们要做的事情越来越多,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你地采风科就相当于耳目,这方面的事情可就都指着你了。”

“属下明白了,”包有才兴奋地呵呵笑道:“那属下可就说了,属下觉得,舟车这两方面的事情,看起来都差不多,虽然说是工部管,钱和料都在工部手里过,但在事实上,都是下面的人在做,分得很散,不好管理。”

“譬如造车,辽东用的车,大多是自己召集各镇军匠做的,都水司也只是分派任务钱料,似乎也参与具体的制造。”

“漕船地修造也是差不多,”石柱子继续补充道:“江北漕运由设在淮安的清江厂负责,清江厂又下属京卫、中都、北直隶、卫河四总厂,每总厂又下属很多分厂,但清江厂属漕运总督管理,工部还是只管钱、工、料的批核。”

“江南的湖广、江西、浙江和南直隶,漕船的修造分散在各卫所进行,有时团造,不设专官,也是由漕运总督督管,都水司只是审核确认应该修理或建造所需的物料,由各卫所批单领用而已。”

“也就是说,都水司的权力其实不小,掌着银钱和物料的审批,想要贪钱是极为容易,但要干预具体的制造,却很麻烦?”李彦也已经理清都水司主事地职权,但这并不是他想要地,他想要直接管理生产,以造出更好的舟车,推动舟车制造业地发展,而不是钱料的审批权。

“工部还管着清江、卫河等船厂的坐住工匠,”郑书缓缓说道。

“那又怎么样,难道我能不顾漕运总督的反对,将工匠从清江厂抽调出来?”李彦无奈地反问了一句。

清江厂由漕运总督管,具体又由淮安同知管京卫、卫河二厂,扬州同知管中都、直隶二厂,工部似乎只能管生产计划,而这个计划,通常是漕运那边提交,都水司审批。

“该死的审批!”李彦恶狠狠地骂了一句,他也知道很多人为了这个审批权而眼红,这偏偏不是他所需要的。

“李大人,你的令名,本官与诸位同僚已是如雷贯耳,”李彦报到的首日,都水司郎中白守采笑呵呵地将他引荐给其他官员。

李彦客气地一一见礼,口中也不忘谦虚:“末学后进,以后还要请诸位大人多多指教。”

“能与李大人共事,也是吾等的荣幸,”众官员大多礼貌地回应,他们确实知道李彦的名字,京城的官员,不看《华夏商报》的几乎没有,也不可能不知道华夏社。

除了《华夏商报》,《华夏文学》倡导的自然文风,以及涉及面广泛的策论,也是大多数京官必然要看的。

故而,虽然李彦以监生出任都水司主事有些不合常理,不过以李彦的文名,以李彦的恩宠,也完全可以。

只有一位瘦瘦的主事冷哼一声:“岂敢,李大人可是以军户恩荫国子监监生,此等恩宠,举朝罕见;历任锦衣卫百户、军器局大使、营缮所所副,这等资历,吾等望尘莫及;如今又是工部都水司主事,管舟车,兼理军器局,责任重大,岂是吾辈能望项背的?”

这些话明着像是在吹捧李彦,语气却是冷嘲热讽,影射李彦军户的出身,以国子监出任都水司主事不合常理;而所谓的资历,也都是非主流的小官,一下子就出任位高权重,向来只有进士才能担任的都水司主事,无论从出身还是资历来说,都是不够格的。

“金大人?”李彦微微一笑,知道此人便是原本实际兼管水利和舟车的都水司主事金元嘉,也是李彦此次任命的最直接受害者,他对李彦有意见,也是正常。

李彦更从包有才那里知道,这个金元嘉在都水司主事的位置上,上下其手,可是赚了不少家财。

仅仅是这个原因,李彦便不准备在这个位置上做出退让,他上辈子最痛恨的就是贪官。

至于其他人,事不关己,自然没必要出头做恶人,更没必要得罪李彦这个皇帝面前的大红人。

简单的客套以后,白守采便请众人分坐两旁,微微眯起双眼,锐利的目光扫过在座诸人,轻咳一声道:“李大人的事情,想必大家都已知道,发明弹子锁,解弥天危机于无形;组织华夏社,发天下士林清越之音;创办大生纺织,使我大明织造愈显繁荣。”

李彦有些意外地看了白守采一眼,据他所知,金元嘉应该与白守采靠得很近,而在七位主事中,金元嘉的位置是最重要的,这自然也是白守采保举的缘故,没想到他会为自己说话。

白守采所说的这些,也正是部分朝臣支持李彦出任都水司主事,朝野间反对的声音也很微弱的主要原因,李彦不禁有恩宠,还有文名,有实绩,除了出身和资历不够,要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