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维亚兹马两大突出部的建议置若罔闻,仍然坚持他的看法,说拉平这些地区的战线便会放跑更多的敌人。他规定的总目标是消灭苏军残存的军事力量,并切断它的武器来源。但是,军事力量一词的确切含义未予明确;军事工业中心的位置也未指明。这次作战的特定的主要目标是:在夺取高加索油田和占领高加索山脉中通往土耳其和伊朗的通道之前,先歼灭顿河以西的苏军。而就是这个莫名其妙的命令却让德军的指挥体系出现了问题。因为无论攻占斯大林格勒,还是进抵伏尔加河,既未列入总目标中,也未列入特定目标中。也就是由于这个才造成了德军在斯大林格勒的惨败。
所以,对于隆美尔提出的建议,季明是绝对不会答应的。但是他同样知道,要说服眼前的这帮人还是不容易的。想到这里他几乎不假思索的开口了:“我有办法。
第二百四十八章 以彼之矛攻彼之盾
当然,季明这句话一出口,再次吸引了在场所有人的目光。当然,在场的所有人都知道这位年轻人会说这句话。因为从战争开始到现在,只要是争论,这个小家伙总是提出不同的建议和战术。并且加以解释。更何况,这次的攻击都是这个小家伙想出来的。众人根本没有什么其他的想法。所有人都只是围着这个计划来实施罢了。
“哦?”听了季明的话出口,隆美尔显得有些惊讶。他迅速的调整了一下自己的情绪接着开口道:“威廉将军,您的计划是什么?您怎么能够保证我们的突击部队能够顺利的突破俄国人的防线到达莫斯科。你怎么能够保证我们的突击部队能够成功的攻克这座城市,要知道,在三个月之前,我们集中了四个集团军都没能办到的事情,现在单单凭借两个集团军就能够办到么?”
面对隆美尔的质问,季明再次的笑了笑。他知道,这次如果不把隆美尔给说服。那么他就不会取得会议场上所有人的同意。甚至包括已经默许的博克。而和那么多德国高级军官,在没有外界压力下自有辩论是他梦寐以求的事情。想到这里,季明的内心就不由自主的沸腾起来。在微微的稳定了一下自己的情绪之后,季明再次缓慢的开口道:“我知道各位对我的这个战略目标心存疑惑。我也知道,在各位看来。我地这个战略目标实在是来的太大了一点。甚至在你们看来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随着这个‘但是’。季明忽然把话锋一转:“但是,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不可能,一些看上去不可能的事情只需要我们换一种方法,换一种思考,还是有可能成功的。所以,在什么情况下,选择什么样的战术是我们能否成功的关键。”
“那么威廉将军你准备选择什么样的战术呢?或者说你准备使用什么样地战术来实现你将部队打到莫斯科地计划呢?”季明这边地话还没有说完,一个声音就抢先冒了出来。季明微微的抬头看了看。说这句话的是第四集团军的一个少将参谋。之前季明并没有见过此人。于是对于对方充满挑衅的话语他只是毫不在意的笑了笑。然后继续说道:“刚才有人问我们用什么战术来实现这个目标。那我就来告诉大家我将采取什么样的战术!”说道这里,季明再次来到了那张硕大地地图的前面,然后拿起了教鞭。“这次我将采取一个很不一样的战术来实现此次的战役目标。首先,按照刚刚我们说过的战术,一部分的部队先集结在对方攻击线头的两翼对对方突入我们防线的部队实施有效地打击。然后切断对方突入部队地退路。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将装甲部队收回。围歼对方的可以交给原有的防御部队和一部分地新部队来实施。接着我们开始第二阶段的攻击。也就是利用对方突击的下来留下来的缺口,开始进行逆向的攻击。先采取步兵和炮兵协同式的攻击,在俄国人的防线上打开一个或者数个缺口。然后再投入坦克部队进行扩张。等到坦克部队到达作战极限的时候再投入第二梯队的摩托化步兵再次冲开缺口。然后再投入坦克部队……如此往复通过不不断的交替前进就可以使我们的部队到达莫斯科……”说完这些,季明慢慢的放下了教鞭。然后充满得意的神情看着在场的所有人:“这是我想出的具体的战术,不知道各位有什么意见?”
不出季明的所料。当季明提出这个计划的时候,在场所有的人都傻了眼,因为季明的这个计划实在是让他们说不上来。说好吧。这个计划好像有很多的漏洞,说不好吧。但是这个计划只要实施的到位那么还是有把握取得胜利的。如果说这个计划是一个新的计划,但是那些例如滚动突击。步兵撕开缺口坦克深入的战术好像都能够在操典中找到。可是如果说这个战术是一个老的战术的话。但是季明提出的很多东西都是新颖的,至少不是单纯的将那些战术杂七杂八的糅合在一起。而是非常有层次。或者说非常有目的的选择突击的方式。所以,这种战术让在场所有的人都感到了一丝莫名其妙。但是,就算是这样。在场的所有人仍然感到一丝的疑惑。因为他们根本
这位年轻的指挥官的脑子里究竟在想些什么。
“威廉将军!”看到自己陷入了难以思考的境地。还是隆美尔率先跳了出来。他用缓慢的语气开口道:“威廉将军,您的战术我有些明白,但是又有些不明白!”隆美尔说了一句让他自己都不懂的话。“这个战术好像我在哪里看见过!好像是……”
“是俄国人的战术。”季明满脸微笑着对其解释道:“按照实际上来说应该是俄国人没有完成的战术。这个战术的名称叫大纵深突击作战!”不过季明解释完这个名词之后,在场的所有人还是一脸的茫然,于是季明只能继续的耐心的解释道:“所谓大纵深突击作战,是指为了粉碎敌人庞大的集团军,必须连续实施一系列在时间上互相联系并能导致全线胜利的战役。他们在分析当时几场战争的经验和新式兵器的发展情况后,得出结论:可以通过实施一系列连续的战役来消灭敌人。连续战役的理论的实质就是在实施头一个战役的过程中就考虑并准备下一个战役,以防止供应中断和运输堵塞,达成战斗行动的连续性,不给敌人以变更部署和组织战斗的时间。连续战役的胜负主要取决于后勤工作是否跟得上。根据这个理论,方面军被认为是一个战略单位,遂行统帅部赋予的任务。它应当统辖一个战区内的军队,并应当能够为了解决一个总战略任务而在几个作战方向上实施进攻。进攻地带的宽度定为300…40公里,战役的纵深定400里。大纵深作战理论的基础是二战以前前苏联图哈切夫斯基等人所提倡的突破口理论……所谓突破口理论就是:将进攻部分分为几个梯队,其中第一个梯队主要有步兵组成,在炮兵、航空兵火力准备之后,在诸兵种协同突破敌人防线,扩大并巩固突破口,第二个梯队主要由装甲部队和摩托化部队组成,主要任务是穿过突破口,并向纵深发展胜利……这是一个没有考虑到对手反应的静态模型。在实战中,当第一梯队突破突破口时,往往遭到敌人反冲击,封闭突破口,所以第二梯队还需付出很大的代价来继续突破……所以,这时候就分为两种看法,一种是等突破口还没有完全突破,但是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进展时,就投入第二梯队,协助第一梯队完成突破,并发展胜利……第二种看法是就是要第一梯队完成突破之后,拓展并巩固突破口之后,再投入完整的装甲部队发展胜利(所以又称为纯突破口理论)……而在战争实践中,往往采用第一种更有有利……而何时投入发展胜利的第二梯队是获得胜利与否,战果大小的关键,也是指挥官对战场战机把握能力的考验……当然,不是所有的指挥官都是天才,投入第二梯队的时机往往难以把握,所以,在二战中苏联的进攻梯队往往不是两个,而是三个甚至四个……按照突破口理论,第一梯队是缺少装甲部队的,但是在第二世界大战中,由于苏联步兵缺乏足够的火力(由于素质等诸多原因,往往按照计划炮火准备做的还行,但是在投入步兵进行攻击的时候,缺乏协同)和防护缺乏攻坚能力……。所以,在实战中,往往用于打开突破口的第一梯队也装备有坦克自行火炮等大量装甲战斗车辆,所以一句话,坦克装甲车辆是大量需要的……但是在东线战争的一开始。俄国人的大纵深进攻并没有发挥。这主要是被我们的闪电战打得喘不过气来,处于战略上的被动……但是他们的大纵深防御确是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比如,莫斯科保卫战(纵深达数百英里,既然没有足够的反坦克火力和装甲力量,那么就用距离来防御巴,因为,坦克一次纵深进攻,会耗费大量的燃油,摩托小时弹药,也就是说,坦克不是拥有无限的动力,所以每一次经过周密的作战准备之后,进攻距离是有限度的,将防御纵深扩大,那么敌人一次进攻难以突破防御,那么,战役就会陷入持久化之中,优势将随着时间向防御者转化……当然,也只有朱可夫对装甲战友深刻理解的人才会做出这么一个方……”说道这里季明重重的叹了一口气。
第二百四十九章 这叫大纵深突击
不过季明的话说完了。在场的大多数人仍然是大眼瞪小眼。季明再次重重的叹了一口气。于是他接着解释道:“最早对大纵深战役思想进行研究的是特里安达菲洛夫。他提出,为了夺取对敌人的全面胜利,必须实施一系列连续的突击,以打击敌人的所有兵力,打乱敌人的组织,使之无法继续进行顽强抵抗。
30v时压制敌整个防御纵深,在选定方向上突破其战术地幅;接着,负责扩张战果的梯队,包括坦克、摩托化步兵等,投入交战,并以空降兵实施空降,迅速将战术胜利发展为战役胜利,以尽快达成预定目的。大纵深理论认为,要顺利实施大纵深战役,必须要解决两大任务:第一,用步兵、坦克、炮兵和航空兵对敌人的整个战术纵深同时实施轰击,以摧毁敌人的防御;第二,用快速部队和空降兵的迅猛行动和航空兵的突击,将战术胜利发展为战役胜利。为了实施突破,要求在主要突击方向上集中优势兵力兵器,各集团军纵深配置,建立强有力的冲击梯队、扩张战果梯队、预备队,以及航空兵和空降兵等。冲击梯队的主要任务是突破敌人防御,当打开一个突破口后,必须将快速兵团迅速投入突破口,以摧毁敌人在整个战役纵深内的抵抗。并协同其他兵种全歼敌人。航空兵地任务就是夺取制空权,掩护方面军的军队和后方,支援军队突破敌人防御和在战役纵深内追击敌人,攻击敌人的预备队,保障空降兵着陆,给军队空运补给和实施空中侦察。为此苏军进行了一系列的军事演习,验证了大纵深理论的基本原则。特别是1938年的哈桑湖战役、年的哈勒欣河战役以及苏芬战争为大纵深战役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宝贵地战争实践。苏芬战争使大纵深战役理论得到了进一步地发展,它也证明了大纵深理论地基本正确性。如对坚固筑垒防御实施进攻时。军队要作深远的战役布势。纵深配备步兵部队和分队的战斗队形,将兵力兵器坚决的密集使用于突破地段,炮兵、坦克兵和航空兵的使用等一些基本原则都被证明是正确的。同时,战争也证明了大纵深理论所存在的缺点和需要改进地地方。实践证明,分别建立突击队和牵制队是不适宜的,因为这样划分会造成牵制队的军队消极等待突击集团获得战果。炮兵密度必须提高到每公里正40…60火炮,在突破地段要更加坚决的密集使用炮兵的火力。此外。还必须进行周密的炮兵侦察。将坦克分为支援步兵的坦克群和远战坦克群的作法是不可取地,因为这样会妨碍对防御之敌同时实施猛烈地突击。在突击敌人坚固的防御时,航空兵的行动应在时间上尽最大可能同时进攻地军队靠近,以便后者能利用航空兵突击的成果迅速击溃敌人。”
在略微的停顿了一下之后,季明接着说道:“在大纵深理论中,突破理论和追击理论是最关键的两个组成部分,它们构成了大纵深理论的核心内容。突破敌人防御是进行大纵深战役的前提,没有突破的完成就谈不上纵深进攻。
大纵深理论认为。采取战斗侦察。可以及时察觉敌人企图,更正指挥员的错误判断,使己方炮火力量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给敌人造成巨大的损失,同时为己方的后续进攻部队的进攻铺平道路,减少突击部队的伤亡。大纵深理论认为,集团军司令员在选择主要突击方向时应考虑一系列因素,如方面军司令员的战役企图、敌军集团防御性质和集团编程、地形条件、己方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