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陆海巨宦-第2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手头那支大军是我安南最强的兵力了,若是覆灭,我们安南三年五载之内对大明就全无还手之力了!不如先安抚住他,保住了这支力量,待安南一统。之后慢慢夺他权力,把那支兵力搞到手以后,再慢慢争取自主自立。你以为如何?”

莫文明以为正该如此,便跟莫正中去求见李彦直,请大明的军队南下增援,解决黎氏这个“外患”,李彦直眼角扫了他一眼问:“那北边阮信怎么办?”

“下官已经想好了。”莫文明说:“阮信是阮敬的堂弟,他如今起事,担心的是我们清算他。眼下安南大势已定,不宜再起刀兵,为生民计。不如且安抚他,给他丹书铁券让他放心,我莫氏也愿意与他阮氏共守安南,如此则生民无涂炭之罪,安南也免却一场大祸。”

他说到“莫氏愿与阮氏共守安南”时极为动情,那意思就是说我们莫氏为了安南的黎明百姓,愿意自己吃亏,和阮家平分天下。

李彦直却冷笑起来。道:“什么丹书铁券!这是你们发得地?我奉朝廷命令。吊民伐罪。巡抚安南。阮信小小一个地方豪强。也敢抗拒?就冲这个我就容不得他!不用说了。你这就下命给他。限他三日之内解甲。十日之内到升龙来请罪。那样我还可奏请朝廷。放他一条生路。否则地话。就等着阵前受死吧!”

莫正中莫文明没想到这几日对安南大小政务都未加干涉地李彦直。在这件事情上会这么强硬。眉头都皱了起来。可他们手头并无兵权。该怎么做根本就没话语权。莫文明道:“可是黎氏那边……”

“那边我也会下令给他。”李彦直道:“黎氏最好是乖乖听话。撤回清华去。若敢犯我虎威。我也会叫他知道代价!”挥手送客。道:“就这样吧。你们尽管安心办理政务。怎么对付阮家和黎家。我自有主张。”竟不容他二人对此事再置一语!

第二日。升龙方面便在李彦直地授意下谴责阮信起兵害民。又以极强硬地态度呵斥黎氏。要他赶紧退到清华去。等待升龙这边地处分!

哪个地方地老百姓都一样。喜欢政府对外采取强硬态度。升龙地区地士民对黎氏感情已淡。听说他们来犯边都极为愤怒。见升龙政府态度坚决却又多了几分好感。

阮信气得哇哇大叫。他反口责骂莫家兄弟引狼入室。但他这么一个莽夫。打舆论战如何是李彦直地对手?

这段时间李彦直极力约束兵将不得外出,除了帮忙维持治安之外,尽量使老百姓和士林感觉不到大明军队地存在,对各种和士林最贴身的民生事务他又全不插手,任莫氏折腾去,做了好事有他一份背后支持的功劳,出了问题则由莫氏去背黑锅。他本人却巡回于升龙城内各处学校讲学,或到城郊宴请乡村父老,极尽亲民之能事。蒋逸凡在旁组织安南有名地诗人士子,把这些事迹都写成诗文,传播了开去,使李彦直到达升龙虽只短短半月,但其文名已是深入人心,士阶级也好,老百姓也罢,都把他看作一代儒宗,都道大明是来了一个大宗师,却多忘了这位“宗师”背后还有一支强大的军队。

与之相对的,阮信的种种荒淫无耻却安南的官员被揭发了出来,如克扣军饷,如残杀百姓,如侮辱文士,如奸淫妇女…………这些也都是确有其事,只是蒋逸凡一系将之加以强化传播而已,百姓士子本就不喜欢阮敬,又听说过一些阮信飞扬跋扈的事迹,厌乌及乌,在蒋逸凡的宣传攻势之下无不将阮信视为虎狼一般的恐怖分子,至于这头虎狼说的话,传到升龙地区能起到地作用自然就微乎其微了。

@奇@这也就罢了,在确立儒家信义的同时,李彦直又嘱咐莫氏将阮信的粮饷供应断了!

@书@安南的国本乃是洮河三角洲的农业带,北部山区边关并不产粮,一切供给全靠升龙调配。由于三角洲是平原地带,无天险可守,北部边关又是面向大明,精兵强将历来聚集于此,无论是黎氏莫氏还是阮氏,捏紧粮饷供应都是其控制北部边关军力的不二法门。

@网@莫正中心里虽不愿意现在就将阮信逼上绝路,但面对李彦直这样“堂堂正正”的要求却毫无还手之力。是啊,阮信眼下是在对抗升龙啊,那升龙断他粮饷便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若是不断,反而显得莫正中心中有猫腻呢。

莫正中是安南的老派官僚,控制朝政以后早把产粮州县地官吏都换了,他玩起政务倒也得心应手,这粮饷他说断就断,这一来可就把阮信逼上绝路了!

“将军,我们还有一个月的蓄积,”阮信的参军禀告说,“可是我们不能再等一个月了啊!”

若等到粮饷将尽,那大军就乱了,那时做什么都来不及了!

其实阮信对李彦直的大军也颇为忌惮,毕竟那是威震四海的精锐部队啊,在升龙又是以逸待劳…………可现在他已经没有选择了,要么是束手就擒,要么是等着饿死,再要么,就只有铤而走险了!以阮信的脑袋,在现在的局势下也想不出更好的主意来了。

“杀吧!杀回升龙去!夺回安南!驱逐明寇!”

跟着便不顾北面俞大猷的虎视眈眈,直接扑往升龙。

阮信叫响了“驱逐明寇”口号,还真引得十余个地方群起响应,且那十几个地方所在地位置,刚好有将升龙包围起来地趋势。一时间安南境内硝烟四起,莫正中、莫文明都甚是担忧。

李彦直却稳如泰山,笑谓众人道:“他来得正好!”

命唐举在城北小七里湾驻防,准备迎敌,“且守他一守,不用急着决战。”

又命殷正茂率领偏师,由莫家的人引着,先把周围那十几支响应叛乱地地方势力给平了。

蒋逸凡问李彦直将以何计对付阮信,李彦直道:“阮信手里的粮饷,怕只有一月的份吧。”

北部边关有多少存粮,升龙这边的兵部是有数的,而升龙这边的家底,蒋逸凡殷正茂等早就到有司翻阅过了。

“对。”蒋逸凡回答说。

“如果他守住边关不动,那么那粮饷就能支持一个月,可是大军一动,一个月的粮饷最多就只能敷用半个月,也就是说,唐举只要扛住他半个月……”

蒋逸凡接口道:“那阮信就玩完了!”

“不是阮信完了。”李彦直道:“他不会那样就玩完的,我估计以他这样人的性格,一到平原地区,军中又缺粮多半就会纵兵劫掠乡村,以劫养兵了!”

蒋逸凡醒悟过来:“若他真这么做,虽能苟延残喘,但结局只会更惨!一旦民心厌战,恨贪官污吏甚于抵触大明,就不止是阮信完了,而是安南完了!”

“胡说八道!”李彦直骂了他一句,说:“安南不是完了!而是去蛮夷而进于中华!你跟了我这么久了,怎么说话还这么没分寸?”

蒋逸凡哈哈大笑,连道:“对,对,都督教训的是,那时候安南便去蛮夷而进于中华了!进于中华,进于中华!”

第六卷 之六十一 七里湾

时当夏季。安南位于热带。在这个季节里实在不是人过的日子。

唐举在升龙东北的小七里湾排布防线。他手下有一万三千多人。其中六千人是广西新军。四千五百多人来自江浙。剩下的多来自闽南。此外。还有一支七千人的安南部队也归他指挥。广西人对安南的这种天气最适应。闽南人也还好。江浙籍的就有些受不了了。尤其是部分来自苏北的士兵。在连日的湿热酷暑中已病倒了一片。

“蒲伊啊母啊!”唐举敞开了衣服散热。已经有点发福的肚皮露在外头。看起来有些奇怪。他是闽南人。又常在山地行走。自认为对湿、热本都耐得。可来到这里还是不习惯。这里的天比福建更毒辣。这里的水也让他喝的不习惯。

但怎么不习惯。他也还得撑下去。作为升龙北部防线的最高将领。在开战以后他就奔跑得比普通士兵还辛苦。

小七里湾是一条半椭圆形的曲线河湾。面对东北刚好有个凹处。洮河的一条支流在此经过。连带着方圆二十里内的湖泊。连成一片水乡。河流与江心岛交错存在。有些江心岛已经开发成了沙田。有些则还是原始森林。真是一片极好的战场。

唐举将自己的部下分为鸟铳团、火炮团、近战三部、水军三部、冲击大队。鸟铳团和火炮团是不用说的了。近战三部是卫护部队。水军三部都是海军转为内陆水师。冲击大队是五百二十名经过严格训练的荆楚刀手。乃是精锐中的精锐。这里是没有骑兵地。就算北方有马运到这里。很快也就会脱毛。跟着病死。根本不能存活。取而代之的。是从附近征集到地上百艘小船。水军三部驾驶着这些小船在小七里湾来回穿梭。在本地渔人的指点下熟悉这里的水势、地势、搁浅处等等。

此外还有郑屈所率领地七千名安南士兵。唐举将之安排在了边角上作为配合兵力。并不太倚重他们。

诸战斗部队各就各位。唐举却得处处跑。这头看看火炮团、鸟铳团安置的地点对不对。根据他的作战经验随时调整。那边看看近战部队有无懈怠。跟着又驾驶小船巡检水军三部。在这酷暑之下这么奔波。让他连战甲都穿不上了。一开始是只穿短衣。后来短衣都穿不了干脆赤膊。没两天下来全身就晒得黝黑如铁。军士望见。非但不觉得长官不够庄重。反而为长官如此卖力而自我激励振作。

李彦直不是被局势牵着鼻子走。而是以大战略布局来一步步推动局势的发展。所以早于阮信南下之前。他就已经开始布置了小七里湾的攻防。所以唐举地时间其实很足。殷正茂曾质疑过若阮信不走小七里湾怎么办。但看看地图。没等李彦直反驳他就自己推翻了自己的质疑…………阮信要想绕过小七里湾。他就必须多走好长地路才能到达升龙。在粮饷不够的情况下这么做很危险。而且升龙和小飞龙岗也还有兵马。明军又位于整个大战场的圆心。要是阮信绕走迂行。他们仍然有足够的时间调整应付。

天气虽然不好。但这种不利的状况对双方来说是同等的。唐举唯一担心的是会下大雨。使明军地火器无所用其长。那事情就不好办了。可这里是安南啊。在热带雨林气候区域。要想连续十天半月的都晴空万里实在是太奢望了。唐举也只好让鸟铳部队和炮兵部队都将火药保护好。将枪炮包好。同时没人都准备好刀剑、弓矢。万一阮信是在雨天到达。这些部队就要作为辅助队伍投入战斗!

很显然。阮信在谋略上根本就不是李彦直的对手。他果然带领大军。直扑升龙。也没绕行。就朝小七里湾开来。他的行动。在蒋逸凡看来就像他也是李彦直的手下。一步步地按照李彦直的安排行事一般。

但是。运气对明军来说似乎不是特别好。阮信的前锋距离小七里湾还有半日路程时。鸟铳团和火炮团的军官抬头望天。只见一片乌云随风飘来。赶紧下令收了枪炮。准备好肉搏的家伙。

水师部的军官则密切留意水势地动向。以备出击。

阮信是个凶猛而粗鲁地大将。局势又逼得他不得不拼命。所以他行军的速度相当地快。一路不断有安南情节浓郁的民壮在“驱逐明寇”的口号下聚集到他麾下。阮信从北部出发时只带来了三万两千多人。结果一路附骊而来的人竟超过了出发部队。虽然莫氏向各地州县发布了抵抗阮信的命令。但这些命令都没有得到遵从。就像当初莫文明带着唐举进击升龙一般。阮信这一路竟也做到了兵不留行!

随着越来越多人的加入。阮信全军都为之士气大振。参军们和部将们都说道:“这是民心所向啊!只要将军到达升龙。振臂一呼。升龙十余万军民一定会倒戈而为将军前驱的!”

阮信也深以为然。

他和他的参军、部属们的这种看法。倒也不是盲目的乐观。至少有远、近两个前车之鉴在:远的是仁宣年间。也出现过类似的情况。大明的军力虽然强大。但由于吏治腐败。一有安南豪杰揭竿而起。留守官兵便左支右绌。后来安南方面形成了一支正规的常备部队。很快就把大明的势力逐步排挤出去;近的就是唐举对升龙的攻击。既然唐举能够借由莫文明这个傀儡的向导。以不多的兵力迅速夺取升龙。那么手握重兵、又作为更能代表的安南、更有自主能力的大将。有什么理由打不赢这场仗呢?

到中午时分。阮信的前锋就抵达了小七里湾。非常不幸。第一个遭遇到他们的是郑屈!

郑屈以前做的是宫廷侍卫。因为第一个变节拥护莫氏而官升三级。可他本人并不擅长打野战。这支部队又被派到这个有些危险又不甚重要的地方。全军上下不免情绪低落。认为明军并不打算重用自己。所以就更加懈怠了。

当有人传言说主将唐举赤膊巡检诸军时。郑屈也有样学样脱光了膀子。只不过唐举脱光了膀子是冒着酷晒四出检阅。郑屈却是弄了张靠背长竹椅。找了片河风习习的林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