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一旁的齐武明倒是先发话了,“庞老弟,本来你奉命屯田我们这些做哥哥的是怎么也不能看着不管,但你知道我们这些人都是苦哈哈,迁移六十户人家倒也好说,但是你说的种子耕牛以及农具的事就有些麻烦了。你也知道,我们这些人平日里的日子也不是那么好过,大多数的田地和种子都归千户大人管辖,可现在千户大人他不是不在了吗,所以嘛”
看着齐武明依一脸“你知道的”神情,庞刚才恍然大悟,灵山卫所平日里的资源自然是都归千户全权管辖,现在贺正南虽然已经战死,但按照规矩来说在上头没有定下新的千户之前他们这些百户自然是不敢胡乱调拨,否则就是逾越了,书迷们还喜欢看:。
“这样啊!”庞刚装成恍然大悟的样子,笑着说道:“当然了,兄弟也不是白要,正好此次指挥使大人赏了庞刚一些银子,再加上兄弟我平日里也攒了一些闲钱,因此兄弟愿用五百两银子来购买这五十头耕牛和农具种子等物,诸位大人你们看如何?”
众人一听,“哦?用银子买吗?那就又不同了!虽说现在千户大人不在了,但是我们这些下属还是可以替他们代劳的嘛!否则灵山卫堡怎么运转啊?”
有钱能使鬼推磨的道理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一样的,当庞刚说出愿意用五百两白银购买耕牛、种子和农具时,众百户的脸色就完全不一样了,以往贺正南在时遇到好事他们这些人只有喝汤的份,现在终于能光明正大的捞好处了,怎能让他们不高兴呢。
看到众位百户瞬间就阴转晴的脸色,庞刚心里涌起了一股悲哀,本来播发耕牛、种子和农具这些东西就是卫所应该做的事,现在居然还得用贿赂的手段才能得到,大明的地方卫所居然已经烂到了这样的程度,难怪自从明朝中叶以后卫所制度就已经彻底崩坏,最后沦为一群只会啃食国库的蛀虫。
从千户府出来后,庞刚又回头看了看周围千户府朱漆色的大门,心里暗暗下了决心,这个地方他迟早还是要再回来的,而那是他的身份就再是一个百户了。
第二天一大早,庞刚用从王家屯里抄来的两千七百两银子里拿出了五百两交给了宾世乾这个负责交接的百户,从他哪里领到了六十户军户的户籍簿和五十头耕牛以及一批种子后,立刻就带着大壮狗剩以及那六十户人家上了路。
在这批人里庞刚有些意外的看到了李贤父子一家人,原来他们一家也进了搬迁至望海堡的军户行列里,在前往望海堡的路上庞刚曾私下底问过李贤为何愿意随自己搬至望海堡受苦后。李贤原话是这么回答的,“老朽年纪已经大了,但老朽听闻大人说过只要随大人前往望海堡屯田,除了开垦出来的荒地归自个外还有两年免税,老朽说什么也要最后拼一把给子孙留下几亩薄田,不让他们和老朽一样给人当一辈子佃户!”
庞刚闻言不禁苦笑,看来田地对农民的诱惑可不是一般的大,竟然能让人抛弃了原有的安逸生活跑来跟自己开荒。
六十户人家总共有三百六十多人,其中十八岁以上三十五岁以下的青壮年有八十多人,庞刚带着这些人赶了三个时辰的路终于在下午申时赶到了望海堡。
站在望海堡的前边,庞刚仔细打量了望海堡一番后心中就暗暗叹了口气,这个望海而建的屯堡由于常年无人居住已经荒废日久,堡内的野草足有半人多高,大部分建筑已经损坏,屯堡的城墙也倒塌了一部分,需要话大力气才能修复。
不过庞刚也不是没有做好准备,一声令下开始命众人开始清理堡内的各个角落。望海堡并不大,方圆只有一里左右,但是容纳庞刚带来的三百多人还是没有问题的。
经过三百多人两天努力打扫,原本破旧不堪的望海堡终于有了一丝整洁的模样,这也是庞刚的要求,从后世来的庞刚深知一个整洁的环境对人们的身心健康有着多么大的益处,因此在他的严令之下军户们还在堡内各处挖了十多处茅厕,庞刚还颁布了一个命令,今后凡是在堡内随处大小便的就罚他打扫堡内卫生三天。
现在堡内是暂时安定下来了,但是另一个严峻的问题又摆上了庞刚的案头,那就是粮食问题,现在已经是四月份,到了六月份就到种植粟米的季节了,因此翻修水里丈量土地就成了现在的当务之急。
深夜更新,阿顶急求推荐、收藏!拜谢大家!
另谢过疯人远院长、兰色的雨3、一剑飘123三位大大的打赏!
第二十二章 造册登记(求推荐、求收藏)
天色才微微亮,庞刚就带着大壮、狗剩和李贤父子五人骑着庞刚从灵山卫所高价买来的五匹马向着东南方飞奔而去,其他书友正常看:。
策马沿河而行,庞刚观看了从望海堡到灵山卫这段土地的状况。其实这些土地土质都算不错,只是由于水利年久失修,灌溉不便,再加上卫所军官们杀鸡取卵的剥削方式,使得这些原本算是优良的田地大都被荒芜。明朝北方就是如此,干旱少雨,农事全赖灌溉,有水之处为沃壤,无水之处便为荒漠,对灌溉系统的依赖性极大。
但其实望海堡周围并非没有河流,在离望海堡十里远靠近灵山卫所旁边就有一条河流直入大海,只是因为这里的水利年久失修,使得周围数十里的土地无水可灌溉,以至于使得原来的良田变成了荒地。
沿着道路缓缓前行,还可以看到原本修筑的用于灌溉农田的渠沟的痕迹,只是现在这些渠沟都已经被废弃,只剩下一道道依稀可见的模样。
看着这些荒废的土地,李贤心疼的说道:“大人,这些地就这么荒废实在是可惜了,要是能把河水引入此地,就能把这数千亩荒地变成良田啊!”
看着一旁痛心疾首的李贤,庞刚轻叹了口气,那种可供灌田的砖石深井和供灌溉用的水利可不是随随便便的人家便可以挖制的。里面要投入的人力物力可大了去了。
当然了,如果如果官府同卫所将这些河渠重新疏通修理,完全可以让这一带都成为肥沃的良田。可惜现在是明朝后期,大明的吏治已经全然崩坏,官府豪绅上下勾结,把本应自己纳的粮税转接到军户平民身上,使得农民和军户们不堪重负纷纷逃亡,造成了大批的农田无人耕种而废弃掉。
这也是统治阶层对底层民众过份盘剥而引发的恶果,一方面是农田大量被废弃无人耕种,另一方面却是粮食价格连年上涨,导致民不聊生百姓纷纷揭竿而起。
崇祯年间以后,国家的财政收入已经下降至每年不足四百万两。可仅在江南地区,拥有数百万资产的盐商富户就不下百位,一个国家一年的财政收入竟然还比不上区区一个商人,由此就可以看出这样的朝廷的财政是如何的紧张了,书迷们还喜欢看:。
庞刚盘恒了良久才问李贤道:“要是疏通这些水利一直到我们望海堡要用多长时间,多少银两?”
李贤估算了一下回答,“回大人话,如果要从河边引水至望海堡,至少要五百人力和至少八千两银子,否则绝无可能。”
“嘶”庞刚倒吸了口凉气,五千两银子对于现在的自己那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自己现在全部身家加起来也不过两千多两,这连修个水渠都不够啊。
想了想庞刚问道:“如果我们不一下子把这水渠修完,而是种到哪修到哪,你看先期需要多少银子啊?”
李贤想了想,“现在俺们望海堡只有三百户人家,开头可先开垦一千亩地左右,加上修筑水渠,这样的话我们呢则需要一千百两银子左右。”
“好!”庞刚对这个方案还是看好的!:“只要能在五月份之前把水渠修好一部分,另外再重新把些地翻开耕种,那么明年我们的粮食就基本上可以自给自足了。”庞刚并不奢望能一口吃成个胖子,他知道在目前的人力物力下自己只能一步步来,不过他有信心在两年之内把这一片荒芜之所变成一片肥沃的土地。
只要自己把名声给打了出去,附近的流民就会接踵而来,而增加的人口就会加大自己的实力,到时候别说一个小小的望海堡,就算是整个灵山卫都挡不住自己的步伐。
视察完土地后,庞刚带人回到了望海堡把六十多户人家都召集起来,望着周围密密麻麻的军户,只见他们一个个头发蓬乱,面黄肌瘦,身上衣裳破如麻袋。突然间,庞刚心里不禁涌起了一股沉重的责任感,这些贫穷军户的未来已经落在了自己的手中,自己真能带着他们过上好日子吗?
穿着一身小旗衣裳的李源这时在一旁积极的维护着秩序,自从决定了要跟着庞刚来他就一直积极的表现自己,虽然李源的脾气有些暴躁,但他并不傻,他心里清楚的明白自己的未来已经和这位百户大人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其他书友正常看:。此刻他站在人们的边上大声嚷道:“大伙都安静,百户大人要训话,不许再说话啦!”
看着周围一双双麻木而又带着一丝渴望的眼神,庞刚心里有一股说不出的滋味,这或许就是古时华夏百姓的无奈吧?他们的命运向来是掌握在一个又一个的统治阶层的手里,即便是推翻了一个王朝,另一个新兴的王朝也会涌现出一个个大大小小新的统治阶层,周而复始永不断绝。
“乡亲们,经过大伙这些日子的相处,相信大伙都认识我了。我就是望海堡的新任百户,说白了就是大伙的父母官。从今往后我们就要一起在这个地方扎堆一块过日子啦!可能大伙心里都有疑惑和不明白的地方,没关系,什么地方不明白可以现在就提出来,我会一一为大伙解答!”
庞刚的话说完后,周围一片寂静,军户们只是静静的看着庞刚并不吭声,出现了一片冷场,庞刚的脸色也开始渐渐开始变色。
眼看庞刚就要发火,一旁的李贤看着暗道一声不好,正想出言打破僵局,站在后排的一名年轻人轻轻问道:“大人,有啥安排您只管吩咐,俺们照做就是。不过俺想知道您是怎么让俺们怎么样做,这里头有啥讲究!”
一听到声音响起,正准备出声的李贤不由得用赞叹的目光望了那家伙一眼,心里暗暗夸奖这小子有眼力。
果然,庞刚听到有人发言后脸色立刻就多云转晴,笑着大声说道:“本官自然是有安排的,今天本官已经去巡视了外头那十数里的荒地,那里原本是一片良田,只因水渠败坏,无法从附近的河里引水灌溉,因此才被荒废了。只要大伙好好的把水渠再次挖开,引水进来,到了六月大伙就可以开始翻地种粮食啦。而此次开挖水渠的费用由本官来支付,大伙耕种的粮食种子和农具也由本官支付,大伙完全不用担心!”
军户们听后一阵面面相视,难道天底下还真有天上掉馅饼这种好事,书迷们还喜欢看:。
这时,站在后面的年轻人又开始说话了,带着怀疑的声音问道:“大人,难道那些种子农具您真的要白送给我们吗?”
庞刚双眼一瞪,没好气的说道:“你当本官开的是舍粥铺啊,还白送给你们,你做梦去吧。本官在此明白的告诉你们,你们开垦出来的良田自然是你们的,本官保证你们不会被旁人骚扰,且第一年本官只收你们每亩半斗粮、第二年收一斗,用于偿还本官的种子和农具,而第三年则开始每亩收两斗,日后以两斗为限,绝不再加!都听明白了吗?”
众人一听,心里不禁说这才对嘛,世上哪有这么好的事,现在这位庞大人开出来的条件虽然明面上很是有些苛刻,摆明了车马说明第一年就要交粮食。
但是细细想来也不是太重,只要收成不是太糟糕这一斗两斗的大火还是可以交得起的,而且很有可能日后还都会有余粮呢。按照这样的说法,这开垦荒地还是可以干的,虽然这位庞大人看起来很是一副很是小人的模样,但在众位军户的眼中倒比那些说得天花乱坠的官府和上官们的可信度要高得多,反给他们真实可信的感觉。
训完话后,庞刚掏出了一本空册子,坐在一张石凳上开始了登记造册。不过我们的庞刚同志可不会用毛笔,他从怀里掏出了一根不知道从哪弄来的鹅毛制成的鹅毛笔蘸着墨水就开始写了起来,将这六十户人家依各人军户帖一一登记,各户年籍、从军脚色、贯址、家口,男妇,成丁等一一备注,并开具正副两本文册。
看着庞刚在那里奋笔疾书,众军户们的脸上都露出了一丝敬畏之色,他们没想到这位百户大人不但能在沙场上陷阵杀敌,下了战场还能舞文弄墨,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文武双全?
在古代,受限于只是传播的渠道的限制,会舞文弄墨的人总是受到人们尊重的,庞刚这一举动也无形中增加了庞刚的军户们心目中的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