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泽对完颜宗弼的忧虑全然不以为意,他根本就不认为仅凭他二人,就能够让南北保持长久的和平,在他看来,长久的和平纯属扯淡,一个不思进取或是妄图进取的国家,其结果就是被人欺凌,正如同时下的赵宋。
念头想归想,但此时还得迁就着完颜宗弼,他眨了眨眼睛,半笑不笑地说道:“肃王与贾粉侯,绝不能使其二人还朝。”
完颜宗弼明白王泽意思,当下说道:“我自会在燕云择一大郡安顿二位贵人,静待他们的父兄后至,这个你不必担心,今夜之事不会有人知道。”
王泽微笑道:“你办事我放心。”
“毛主席说的话。”
二人同时放声大笑。
次日,完颜宗弼在幕后不动声色的操纵,在众目睽睽之下,王泽毫不费力、既有颜面又不失国体地得到完颜宗望亲笔承诺,金军将在后天也就是二月十日正式拔寨北归。
王泽圆满完成使命,在金军开始拔寨的当天,与完颜宗弼话别后回到城中复命,得到百姓的当街迎接,当经过御街时王泽看到了站在临街小楼上的柳慧如与李师师二人及众多樊楼佳丽,王泽向柳慧如送去一个眼神,在百姓们的欢呼声中入宫归旨。
赵桓已经知道王泽在金军营寨据理力争,不辱使命,完颜宗望又如期撤围,真是大喜过望,对王泽赞誉有加,当庭宣旨,赏王泽黄金五百两,贡缎五十匹,加礼部侍郎天章阁直学士。自此,王泽的声誉日隆,在京城百姓眼中其地位以有隐隐与李纲并驾齐驱之势。
朝臣中对是否追击金军又产生激烈争论,王泽做为礼部侍郎天章阁直学士参加朝议却没有明确表态。
李纲极力请旨追击金军。上言:“澶渊之役,虽与契丹盟约而退,犹遣重兵护送之,盖恐其无所忌惮,肆行掳掠故也。金人退师,今三日矣,初谓其以船筏渡河,探闻乃系桥济师,一日而毕。宜遣大军用澶渊故事,护送之。”
赵桓被李纲的执著打动,当庭宣旨准李纲所言。李纲下朝即分遣诸路勤王之师十余万大军数道并进,日夜兼程追赶金军,李纲又告诫诸路军将‘度便利可击,即击之,金人厚载而归,辎重既众,驱虏妇女不可胜计,气骄甚,击之决有可胜之理。’
面对这立功的大好时机,诸军将吏早就摩拳擦掌,出一出这口恶气,得令后无不踊跃以行
朝中政局亦在发生变化,权利进行重新分配中。
李邦彦、蔡楙、王孝迪、赵野既为国人所斥逐,皆藏匿不敢复出,纷纷上书乞罢,最初赵桓未许。金军退军形势变动,赵桓准许李邦彦罢相,除观文殿学士、中太一宫使;楙罢右丞,除资政殿学士、提举亳州明道宫。以吴敏为少宰,李纲任知枢密院事,徐处仁任中书侍郎,耿南仲任尚书左丞,李棁任尚书右丞。随后又以延康殿学士知杭州军州事唐格任签书枢密院事,宇文虚中罢签书枢密院事,除资政殿大学士、知青州。
二月十七日,泽州六百里快急,报金军西路军继续南下,兵锋以抵高平县境内。
原来金军西路军在完颜宗翰的率领下连破忻、代二州,观察使折可求以麟府二州军会同承宣使刘光世部从府州渡黄河,经岢岚、宪州、越山取道松子岭,进至交城,遇金宗翰军,两军大战,麟府军远来疲惫,为金人所败。折可求与刘光世收集部众,南下奉召勤王,金军趁势包围太原府,由于守军在张孝纯、王禀的率领下坚决抵抗,金军装备简陋,无法攻下太原。
此关键时刻,由童贯、张孝纯所招募由云中人为主组成的驻扎石岭关的平阳府义军反叛,不仅为平时养赡平阳府义军致使河东诸郡钱粮蓄积为之一空,各军州大为恐慌,纷纷杀戮、驱逐平阳府义军,叛军一不做二不休,攻陷威胜军并与河东宋军连番激战,致使宋军内部由于相互厮斗,力量大减,以至于金军西路军在叛军的引导下,入南北关,再陷隆德府,兵抵高平县。
第八章
金军西路军南下的消息传到京城,使刚刚稳定下来的政局又陷入振荡,赵桓大为震恐,怕金军渡河南下,直抵汴梁城下。
此时,宋军勤王之师主力已经渡河追赶完颜宗望的金军东路军,京城所剩将吏不多,无力对付西路金军的南下,徐处仁、吴敏等人责怪李纲轻率出兵,以至于京城空虚。
李纲却不以为然,以为完颜宗望的东路军即退,大宋自当以大军护送其出境,当初谁也没有想到料到平阳府义军叛乱,被金军西路军长驱南下,兵锋将抵大河。不过他认为完颜宗翰之师虽来势汹汹,却也是孤军深入,不足畏惧,既然两国议和,完颜宗翰自会知趣退军。如其还是继续南下,宋军可以利用太行琅车之险,控扼险道,决无他虑。并派遣禁军统制官郝怀率步军三万驻屯河阳,凭险固守,断绝完颜宗翰渡河之路。
吴敏坚决反对冒险,暗中上书赵桓,为防万一,请出诏召还北上的勤王大军。赵桓也深恐金军西路军渡河,汴京又将陷入险境。马上名带御器械王球持金字牌火速北上追还勤王大军。而李纲闻讯大惊,历陈厉害关系,使赵桓大悟,又遣王孝竭持节传旨追击。
而勤王大军尾随金军到达刑州与赵州之间,保持二十余里的距离,宋军各路大军交相对金军进攻,由于宋军三面环围,完颜宗望与完颜宗弼不知宋军到底有多少兵马,只能节节抵抗,金军将吏日日被袭,不得安宁,全军陷入惊恐、几乎炸营崩溃,只得抛下许多战利品加速行军,以免被宋军截断退路。
上官云所率曹州军在刑州一场大战,斩杀金军千余人,这一战曹州军中下级军将大出风头,如指挥使、都兵使何春、王复等青年军将奋勇杀敌,为军中知名。
由于天子宣召回军,诸军不得已南退,不过一日,又有诏旨传命诸军再追击金军,诸将只得再次提兵调头北上,在滹沲河南岸追上金军。金军面对宋军的再次进攻,以无力还击,完颜宗望几乎陷入绝望,完颜宗弼下令全军加紧行军,自己亲率本部将吏断后。
金军幸运的是,由于宋庭内部的意见不和,军将们也从这朝令夕改的诏旨中察觉一二,除个别将帅用力进击,其余人众都犹豫再三,不复有邀击之意,只是遥护而已。
完颜宗弼几次试探,宋军只是消极应付,并不主动出战,完颜宗望大喜,知道宋军没有战意,在感到怪异的同时传令金军各部抄掠深、祁、恩、冀各州,以弥补前几天被宋军追赶丢失的辎重,北上行军的势头变缓。
面对金军的骄横残暴,各州百姓死伤累累,片片废墟,宋军大队人马只是与金军拉开距离,并不与之接战,只有曹州军万余人几次出战,消灭了几股为非作歹的金军小部队,遭到完颜宗弼的反扑,傅全与王复负伤,曹州军伤亡惨重。
完颜宗望到达河间等三镇后,出诏旨要守臣开门出降,使臣被愤怒的军民杀死,三镇各关城闭门自守,完颜宗望大怒,调遣兵马武力进攻。
完颜宗翰见东路军退军,西路军再向南去已成孤军深入之势,宋军又扼守关津,急切不可下,故而传令大军回师太原,对太原府加强了攻势。
鉴于太原之围,一日三警,太原若失,则河东将被金军倢下一个稳固的南侵据点,又可毫无顾忌地举师南下。所以,对于大宋朝廷无论是主战还是主和大臣来说,太原不可不救。
在朝野一致认同的情况下,赵桓又感到割让三镇是他莫大的耻辱,在得到三镇军民闭门固守、坚决不降的消息后,犹豫再三,决定采纳王泽的策略,遣使与金国再议,以三镇乃祖宗陵寝所在,子孙不得弃之为由,请以三镇租赋交于金国,割让之事无须再提。
并将力主割让三镇的李税罢尚书右丞,除资政殿学士,主战派大臣翰林学士何粟加尚书右丞,许翰为同知枢密院事。
军事上而以姚古为制置使,总兵以援太原。以种师中为制置副使,总兵以援中山、河间诸郡。命种师道为河北、河东宣抚使,驻滑州以居中调度。在如何解救太原之围的具体部署上军将之间发生极大的矛盾,种师中老成持重,以宋军步军为主,主张依托山区,稳扎稳打对包围太原的金军步步紧逼,使其不能发挥其马军优势,在太原城下聚歼金军。负责河东战事的姚古不以为然,认为应当速战速决,得到同知枢密院事许翰的赞赏。
在完颜宗翰退军时,姚古帐下骁将进武校尉王德,率十六骑出其不意杀入隆德府治城长治县,擒拿金军任命的叛军知府姚太师,并杀数百人,叛军莫不敢近前,王德未折一人一骑全身而退,成全了其名声。
垂拱殿内,大臣们仍然对于目前的局势争辩不已,对于许翰的轻率进兵解太原之围的主张,以升为太宰的徐处仁与王泽坚决反对轻率用兵。
王泽说道:“北人秋冬用兵,春夏撤围,今正值冬末,仓促用兵,恐为不妥。”
许翰不满的斜了王泽一眼,不屑地说道:“王大人虽是说得有理,却不知时势。如今三镇解围,我军对太原之敌已成三面合围之态势,使南面姚古徐徐北上、步步紧逼,河北种师中率部西进,与姚古约期会师,合十七万大军共击金人,岂有不胜之理。”
许翰的应对策略正是种师道临行前,与枢密院官员策划解救太原之围的修改,当初种师道自金军开始撤围之际便开始谋划北上计划,以河东大军正面北上隆德府,拖住金军。其余勤王之师待驱逐金军东路军后,主力西进与河东军会师太原,寻机痛歼金军西路军,种师道认为,以宋军两路大军成夹攻之势,即便不能歼敌,至少也能重创金军西路主力。
但让种师道遗憾的是,他没有等到亲自主持解太原之围的那一天,便被打发出了朝廷。
王泽知道许翰所言策略不过种师道的谋划,倒也不失为上策,许翰素来尤重种师道将才。当初许翰回京任门下省给事中、判省事之时,正值种师道罢为中太一宫使,他曾上言“师道名将,沉毅有谋,山西士卒,人人信服,不可使解兵柄。”
当赵桓认为种师道老迈难用,许翰争辩道:“秦始皇老王翦而用李信,兵辱于楚;汉宣帝老赵充国,而卒能成金城之功。自吕望以来,用老将收功者,难一二数。以古揆今,师道虽老,可用也。且金人此行,存亡所系,令一大创,使失利去,则中原可保,四夷可服。不然,将来再举,必有不救之忧。宜起师道邀击之。”
王泽暗叹,如果还是由种师道担任同知枢密院事,与李纲二人共同主持此次解太原之围,或许宋军真的能重创金军。解除河东危机也说不定。但许翰乃是一介书生,不知兵要,孰知碾转千里、两路数十万大军的作战,其兵力调度、军将节制、粮械转运、临机谋断,就是连身经百战的宿将也不敢托大,须得小心谨慎、用心谋划,岂能随随便便说战就战这么简单。
王泽根本就不相信许翰有指挥大军的能力,用他的话来说:许翰是一位正直又不失灵活的政治家,但他又是一位糟糕的不能再糟糕的军事家。
“解太原之围,非同小可,粘罕主力不下十万,其军不同于擀离不所率仅兀术等寥寥数部精锐,余皆契丹、渤海杂种,粘罕部几乎全为女真族精锐,其战力不可低估。而我军河北兵马西调,数路大军互不相同,如何约期?如何策应?如何节制诸军进退?”
既然不能劝阻,王泽无奈中已经开始有些倾向同意解太原之围,只不过是一定要在战前将将帅上下节制关系,粮械转运输送的各项事宜彻底理顺,他深知历史上的两次太原解围战失利的主要原因就是将帅互不节制,进退自如,虽是军势浩大,却各自为战从而被金军各个击破。
王泽甚至固执的认为,历史上汴京被二次围困,最终陷落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宋军两次解救太原,致使西军与河朔军主力消耗殆尽,使宋军在短期内组织不起一支能与金军正面抗衡的主力部队。
“王大人何时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许翰冷笑道:“正如王大人所言,金人秋冬用兵,春夏撤围。今着种师中部加紧驱逐河北金军残部,待到四五月后,天气炎热之际,大举进军,必可一战而定。”
王泽也不愿在此事上太过争辩,不过该说的他一定的说出来。冷眼看着许翰,面色毫无表情地道:“敢问相公,何人节制两河各路大军?”
各路大军临阵节制,这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关乎战事的胜败。
“此战由枢密院节制各路军将,许大人居中调度,王大人以为如何?”李纲对王泽质疑颇为不满,言语中有些不耐烦。
在意料之中的失望,王泽心中冷笑,如此关乎国运的大战,竟让一个书生在千里之外节制、调度数十万大军的生死攸关之战,这简直是视军国大事同儿戏。
但在场的大臣们没人认为枢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