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么大的事情,哀家居然不知道!”太后眉头一挑,不满之色溢于言表,“若天子脚下尚且如此,其他地方便显而易见了。夙儿提醒得好,明日早朝,哀家必定会过问此事。”
太后说了过问,崔夙遂不再多啰嗦,此时,田菁见太后步履蹒跚,便也上来搀扶。有两人一左一右地护持着,一段路竟是走得极快,一晃眼功夫就到了玉宸宫。
PS:继续求推荐票,谢谢大家了!
第九章 堂然回护
第一卷 宫深不知处 第九章 堂然回护 由于早得到了吩咐,所以玉宸宫上下并不忙乱,而后殿莲花池水阁中的桌子上,几十个小瓷碟摆了一应果点,每个碟子中只有两三个果子或是蜜饯,看上去五颜六色极为喜气。而一旁的铜壶中,已经温温热了一壶酒,沈贵正在小心翼翼地照看着。除了田菁和太后带来的几个女官和大太监之外,再无半个闲人。
虽说外面冰天雪地,但是,水阁中烧着炭火,又有温热的酒暖胃,用了几个果子之后,太后便越发笑意盈盈。莲花池边的几株腊梅已经开了,虽不及后庭的梅花开得红艳,但那枝头的星星点点馨黄,依旧分外惹眼,更不用说那一丝丝沁人心脾的清香了。
“还是夙儿你这里自在,又干净又通透,还没有外人烦心!”
“太后成日劳心劳力,自然觉得这里清静。”崔夙令沈贵又往太后面前满满斟了一杯,又将自己的酒盏斟满,便举杯笑道,“我再敬太后一杯,惟愿天下百姓在太后治下尽得太平喜乐,举国上下丰衣足食!”
听得如此祝词,又见崔夙仰头一饮而尽,太后顿时大悦,举杯满饮之后便笑道:“这合宫之中,便只有你最知道哀家的心思。别人只知道祝哀家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哪里想得到天下黎民?好,好!”
三四杯下肚,又被崔夙这话一激,太后便情不自禁地站了起来,负手临水而立,目光中流露出几许深远。一阵寒风吹过,她的身子却纹丝不动,看不出半点暮年之色。
“先帝晚年便一直身体欠佳,都是哀家协助他打理政务,原想着等到几个小辈长进之后,便能够分担一二,谁知道他们竟如此不争气!一个因为女人而闹得天下不宁,一个只知道享乐而废了朝政,就是如今皇帝,也只是专心于书画,玩物丧志,不肖于先帝远矣!都道是哀家握权不放,可是,前头两个在位的时候,哀家何曾没有放权,结果怎样?朝中一道政令,苦的便是天下百姓,上梁不正下梁歪,倘使连天子也行事不正,底下的官员又会如何?”
虽然不是第一次听太后发出如此感慨,但崔夙还是忍不住心中一阵激荡,脸上自然而然地带出了几许钦佩。也许这席话中半真半假,但是,其中那雄心壮志却是确凿无疑的。怪不得那许多大臣全都拜伏于太后气度,怪不得那无数将士都甘听太后驱策,世上之事,名正言顺固然能得人服膺,而高于人上的气度却更能得人心。
伫立了一会,太后便转过身来,见崔夙脸色潮红,眼睛熠熠发亮,遂微微点了点头。她的目光从周遭众人身上一一扫过,待落到沈贵身上时,却突兀地停了一下,仿佛不经意地问道:“听说你从尚食局调来了一个人,便是他么?”
崔夙猛地惊醒过来,连忙朝沈贵打了个眼色,这才起身从容不迫地答道:“正是,那一日我见他为人陷害,颇为可怜,谁知细细打量之后,竟发现昔日有一面之缘,最后就把人留下了。”说到这里,她突然前行两步跪了下来,“太后,我知道他原是罪人,入宫的时候又用了其他手段,罪责不轻,只请太后念在昔日我和七哥儿时玩伴旧情,容许我留下此人。”
沈贵打从太后注意到他的时候便心惊胆战,待听得太后问到自己,一时吓得腿都软了。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崔夙竟会在太后面前如此直截了当地坦白所有事实,甚至还为自己求情,心中顿时五味俱全,情不自禁地便俯伏在地连连叩头。
“太后,此事都是奴才为了求一条活路胆大妄为,和郡主无关。郡主好心收留了奴才,奴才感恩不尽,但凡有罪责,都在奴才一身!”
“你倒还算有良心,不枉夙儿救你一命!”太后居高临下地打量了沈贵两眼,随手便把崔夙拉了起来,又深深叹了一口气。
“这宫中人人都是明哲保身,若是别人,听到新平郡王从岳州失踪,忙着和他撇清关系还来不及,就是曾经收留了他府中旧人,恐怕也是杀人灭口免得夜长梦多,也唯有你还会为了一个小太监而求情。”
尽管脸色有些苍白,但崔夙的回答依旧毫不退让:“太后明鉴,若是要绝情绝义,我当年便不会为七哥求情!”
“唉,你这孩子!”太后无奈地摇了摇头,也不去管地上的沈贵,拉着崔夙的手便再次走到了池边,“这满池莲花在夏日开得再灿烂,到了秋冬之日也不过是形同枯草,这本是世间常理。你的性子哀家一直很嘉许,但仍需记得,刚则易折!”
“太后的教诲,孙儿记下了!”
听到这里,崔夙不由心中松了一口气。太后既然下了如此断语,那便是说此事完全无碍。经此一事,不仅沈贵的事情不再会成为别人的把柄,就是别人也难以把李明泽失踪的事牵扯到她的头上。当下她又对沈贵喝道:“太后饶了你这一遭,还不赶紧谢恩!”
沈贵只是凭着心中一股信念强自撑到现在,此时猛听到这句,自然知道得到了赦令,偏偏身子已经瘫软动弹不得,费了老大的劲方才向前挪动了两步,沙哑着嗓子拜谢道:“奴才谢太后恩典,谢郡主恩典!”言罢竟是泣不成声
对于一个小太监的感激涕零,太后自然是不以为意,此时见他落泪,脸上又是情真意切,不由也有些感伤。可当着众人的面,她却只是微微点头,不在这个话题上再作纠缠。
田菁刚刚回宫,因此对于这一段有些猝不及防,及至见到崔夙向自己颔首微笑,她方才明白崔夙借机解决了一件大事,不觉摇了摇头。发觉气氛有些僵硬,她灵机一动,便悄悄回房取来了一支玉笛,也不出声提醒,在角落中轻轻吹奏了起来。
笛声先是低沉,随后便一阵阵拔高,几个悠扬的转折音之后,立刻欢快了起来。仿佛这茫茫雪地之中多了不少小生灵,正在那里忘情嬉戏;又犹如大风吹起朵朵梅花,纷纷扬扬洒落于地。只是须臾,水阁之中便似乎荡漾着一缕清新的微风。
太后和崔夙先是一愣,随后便发觉了正在凝神吹笛的田菁,对视一眼后全都露出了又惊又喜的微笑。而此时,侍立一旁的张年连忙朝四周的几个太监女官使了个眼色,等到他们一一退出,自己也蹑手蹑脚地溜了出去,唯独留下了正在热酒的沈贵。
一曲完毕,太后顿时抚掌赞道:“三年了,三年未闻阿菁这笛音,如今听来依然妙不可言。宫中教坊便是有再多高手,却也及不上你的清新自然!”
崔夙心中欢喜十分,连忙附和道:“菁姨的这绝妙技艺,别人自然比不上!”
田菁正欲谦逊,外头突然响起了一阵女人的喧哗声。几乎是刹那之间,太后刚刚那轻松愉快的笑容无影无踪。
PS:各位大人,多多投票推荐一下,新书需要大家的支持,万般感激不尽!
第十章 群妃斗智
第一卷 宫深不知处 第十章 群妃斗智 外面的喧哗声响起了不过一会,张年便疾步进了水阁。应该是受了些责难,因此他的脸色不太好看,声音也有些僵硬。
“回禀太后,陈淑妃、徐婕妤、赵美人和王美人来了,说是太后一人赏雪未免寂寞,所以前来相陪。”
对于这种局面,崔夙早就有所预料。陈淑妃是太后娘家侄女,这种时候出现是很自然的事,至于徐婕妤赵美人和王美人则勉强算是宫中得宠的妃嫔,再加上娘家都是名门,所以往日只要有得脸的事,都喜欢往太后面前凑凑。今次若不是太后来了玉宸宫,怕是她们早就喧宾夺主地先到了。
“她们的脚倒是快。”太后不置可否地吐出一句话,突然转头看着崔夙,“今日是夙儿做东,让不让她们进来夙儿说了算。”
见太后如此说,崔夙不禁笑道:“太后说笑了,我哪有胆量拦阻这些娘娘?张公公,你去请诸位娘娘进来吧。”
张年躬身应诺,转身退出去相请,不一会儿,只听一阵环佩叮当之声,四个华服丽人便从水阁另一边的门徐徐而入。
显然,她们在事先都经过了精心打扮,只是有过上次在慈寿宫送节礼的教训,谁也不敢在首饰头面上大做文章,就连往日最喜奢华的陈淑妃,也仅仅是在头上戴了一枝攒珠金凤,而徐婕妤则是斜插了一枝点珠步摇。至于赵美人王美人,头上各自寻常,身上只是穿了一件新裁的月白冬衣,加上外头那各有特色的披风,衬着这冰天雪地愈发显得楚楚动人。
见这四个妃嫔没有金玉满头,太后脸色稍霁,等她们依次行礼之后,便微微点头道:“难得你们赶到这里来,都坐吧。今日是宁宣郡主做东,不过是赏雪赏梅,应景儿凑个趣而已。你们既然来了,没个由头不好。这样吧,哀家做主,你们每人讲一个笑话,若是讲得好,这块玉便赏了谁!”
见太后解下了腰间那块凤纹玉佩,四个嫔妃的眼睛同时一亮。此物她们都听人说过,乃是当年在册立皇后的时候,先帝送给太后的其中一件礼物,如今竟拿出来当彩头,谁不为之心动?撇开那羊脂玉的质地不谈,仅是这象征意义,便是非同小可。
崔夙见徐婕妤和赵美人王美人对视一眼,不动声色地和陈淑妃拉开了一点距离,不由微微一笑。同是进宫三个多月,一个是正一品四妃之一,另三个却不过是婕妤美人,要说心服口服恐怕是不可能的。最关键的是,徐婕妤三人大约也看出太后并未因为陈淑妃是自家侄女而另眼相看,否则根本不用比,这结果早就定了。
正当四个妃嫔满心热望,准备开始的时候,外面突然响起了一个长长的声音。
“皇上驾到!”
话音刚落,一身便袍的皇帝便精神奕奕地走了进来,利落地给太后行礼问安,又受了别人的礼,然后便笑道:“听说夙儿请太后赏雪赏梅,朕也来凑个热闹!这孝道之事,不能让夙儿一个人占全了!”
崔夙情知是给皇帝报信的脚快,此刻不禁抿嘴一笑,伸手指了指桌子上那块玉佩:“皇上来的正好,太后刚刚拿出了这块玉佩作彩头,说是要诸位娘娘说笑话,谁的笑话最好,便能夺了这彩头去。如今皇上也来了,不如作一个评判如何?”
“哦,竟有此事?”皇帝往桌子上一瞧,脸色微变,但很快便饶有兴致地点了点头,“这样吧,朕这个评判也不好白白做,来人,去取前日送来的那个青鱼笔洗。到时谁能逗太后一乐,朕这青鱼笔洗同样赏了她!”
见太后连连点头,显然很是高兴,皇帝突然又提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建议:“夙儿,你既然是地主,不妨也撂下什么物事作为彩头?”
崔夙闻言一呆:“皇上,你这不是存心为难我么?我有什么东西,可以和太后皇上并肩?”
太后显然兴致极好,此刻歪头一想便有了主意:“上一次你还和哀家说,赏给你的那座十二扇镶鸡血石苏锈屏风摆不开,正好上一次陈淑妃她们几个都曾经对哀家提过,想要一座同样的。这样,便把这个拿出来当作彩头,哀家他日再赏你一个小的,这样你也不必把东西硬生生地藏在库房里。”
皇帝起先眉头微皱,听到最后便连连点头道:“太后这主意好,夙儿,快命人去搬东西,朕他日一定补偿给你。”
崔夙原本就对于那硕大华贵的屏风不感冒,毕竟,要显摆也不必在这种门面上,因此,太后和皇帝先后发话,她乐得做这个好人,起身微微一福便出去吩咐人取东西。自然,这占地巨大的彩头是不可能摆到水阁中了。
赵美人和王美人闻言面露喜色,陈淑妃面沉如水,而徐婕妤面上虽然笑吟吟的,但两只玉手却在无意识地绞动着帕子,显然心中并不平静。等到崔夙自外间回来坐定,寇明生又取来了那青鱼笔洗,赵美人便率先打开了话头。
“臣妾先说一个,话说包山寺有一个和尚叫做空灵,号称博学通文。只是为人倨傲,看不起那些空有其名的秀才。有一日一个秀才忍不住气,便嘲笑他,秃驴的秃字如何写?结果这和尚应声答道,把秀才的秀字,屁股略弯弯掉转就是。”
话音刚落,便只听皇帝噗嗤一声,而太后也莞尔一笑,陈淑妃徐婕妤王美人却嫌她说得粗鄙,各自在旁边撇撇嘴,满脸的不服气。崔夙却心知肚明,短短这么点时间里,赵美人还是花了功夫,要知道,太后崇尚佛教是出名的。可惜的是,佛教终究不能代替儒术,这笑话扬了佛门之威,却灭了儒家威风,只怕今日这头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