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女亲王-第3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光绪倒吸了一口冷气,吃惊的看着我,而对面的四人,也显然受到了不小的冲击,我继续道:“每次送银两去之后,二位大人,都有给我打一张条子,表示他们已经收到,而这件事,一直持续道太后和皇上收回了在上海以及南方各地。与美国人、德国人合作的公司为止。”
    我看了光绪一眼,光绪的面上显出一丝愧色,可是很快他便恢复了正常,但是我们却都不知道,光绪此刻的心里,早就如同打翻了五味瓶一样,不是个滋味儿了,心里在算计着,当初秀儿在时,那些公司能让她赚足两千万两白银,还能给太后分那么多钱,可是为什么,到了我们的手里,不只不能生钱,反而还闹的差点把工人给逼反了?
    张佩纶此时的表情,却极是好看,一会儿红,一会儿白,想来他也猜到了什么,可是却不敢明说出来,而寿富与黄氏兄弟,却是一脸的期待,看着我。希望我继续说下去。
    我叹了一口气,道:“按说,李中堂一生为国,真真可以算是鞠躬尽瘁了,可是人却难免有些私心,我交给张之洞大人的五百万两白银,张大人每一个铜板都用到了铁路局和枪炮局当中,还建起了许多技校,请来了洋人传授他们的技术,可是中堂大人却……”
    我顿了一下,看向张佩纶的目光。忽然变的有些可怜他的神色,狠下了心肠,道:“中堂大人,会将这五百万两分成三份,这第一份,是两百万两,他交给了太后,生生将我出卖给了太后,要知道,这些银子,我本就是瞒着太后她老人家的,说句不敬的话,大家心里应该清楚,我为何会将此事瞒着她。第二份,仍是两百万两,可是这些银子,在一开始,我却并没有查到去向,后来才知道,中堂大人,是悄悄将这些银两,送回了原籍,安置湘军中受伤,或是在战争中阵亡的将士家属,这本来是无可厚非之事,这些人为了保卫我大清江山,浴血奋战,这些银子给他们养老,我也没有意见,可是,这大清的天下,难道就只有他湘军在保家卫国吗?”
    我直直的看向张佩纶,他却是一脸的不敢相信,从他的表情,已经可以肯定了,李鸿章做这件事,他的这个女婿。并不知情,这时黄绍弟忽然问道:“那还有一百万两呢?”
    “还有一百万两,却是我们的中堂大人,拿出来跟英国人合作,做了生意了。”我带着嘲讽的表情道。
    “啪”的一声,却是光绪一掌击在了面前的书案之前,脸上显出了愤怒之色,面色变的铁青,而张佩纶已经说不出话来了,他本来是想要质问我的,可是,却被我转了话题,扯出了他岳父的丑闻。
    寿富三人,看向张佩纶的表情也显的极是怪异,我有些不忍,毕竟,张佩纶却是个极为正直的人,这种肮脏的事情,忽然摆在了他的眼前,还是他自己一直都极为崇敬的岳父所为,换成谁,都会有些接受不了。
    我又开口道:“其实,这一百万,倒也没亏,中堂大人,用这一百万和英国人做生意,却也是赚了一些的,而赚的这些钱,他也确实用了一部分到北洋水师,只是,这些钱,对于我大清海军来说,却是杯水车薪。”
    忽然想起那段日子,慈禧因为这件事,很是对我不满,弄的我不得不改变了许多计划,想想也很是有些委屈,道:“我一心想帮中堂大人,可是在他跟前儿,却是一点好也没捞着,还因为此事,被太后斥责,说我与朝中大结交,其心可诛,而张之洞大人,也因为中堂大人,而差点被太后定罪。”
    光绪忽然又问道:“那你又是如何才让太后相信,你当时并无他意?”
    “皇上,您真以为咱们的京师大学堂和女子大学堂是老佛爷从修园子的钱里挪的吗?您 真以为国库也贴补了的吗?”
    “难道全是你出的?”
    这一下,不只对面的那个四个人吃惊了,就是光绪与载沛,也是大吃一惊,这要花多少银两,他们心里跟明镜儿似的,可是那会儿,我才多大?我却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这件事,说起来,就是一肚子的火气,可是我却不能明说,当初只能吃生吃了这个暗亏。
    “这些银子,本来是我跟美国商量好的,要在湖北开一个全西式流水线的枪炮局来着,美国人也已经答应,会无条件的将所有的先进技术都教给咱们的人,可是,这件事最终却因为我没钱了,所以保得作罢。”
    看着张佩纶的眼中闪过一丝内疚,我继续道:“那张图纸的确是我给美国人的,其实那根本不算什么,想来大家都应该记得,当年圣祖爷曾经交给荷兰人的那件东西。”
    大家恍然大悟,却又紧跟着,是一脸的惋惜,他们惋惜的却是,这个图纸原来就在咱们大清,可是咱们却没有一个人想起来,反而让美国人了便宜了,于是脸上又显了一丝愤怒之色,看向我。
    “皇上,各位大人,想来你们也能感觉到,这些年,美国人对我们大清的帮助,以及他们的友善,列位大人好好想想,若是我当初交给了中堂大人,他拿去给了英国人,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傻瓜都应该想的到是什么结果了,这几年下来,朝中的大臣中,也能体会的到,这个英国人,根本就是两面三刀的小人,这一头跟大清交好,那一头,却跑去扶植倭人,来对付大清,如果当初中堂大人把图纸拿到手,以他当时的对英国人的信任程度,十之八九,是会交给英国人,跟他们合作的,而英国人,又怎么可能不会交给他们一心想要扶持的小兄弟呢?

    第535章 杀机(上)


    我看着众人陷入沉思。又投下了一颗炸弹,道:“当初的事情,其实我是没放在心上的,可是中堂大人却记下了,他应该是无意中知道了这件事吧?”
    所有的人都看向了张佩纶,张佩纶叹了一口气,道:“微臣今日听说这前因后果,倒也明白了格格的苦衷了,只是此事,确实与微臣的岳父无关。”
    我们大家都沉默了,这个年代,讲的就是忠孝仁义,更何况,李鸿章对于张佩纶来说,都可以算是再生父母了,他自是不会将自己的岳父推下悬崖,更何况,如今的李鸿章,已经是摇摇欲缀了,他今天会突然发难,除了想要解开心中的那个结外。更多的,是想要知道,秀格格,这位享誉中外的公主,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而我本人,对于李鸿章这个人,却一直都持有保留的态度,最开始时,说实话,我若是不讨厌他,那是假话,不过这么多年都过去了,我心里对李鸿章,更多的,却是同情。
    李鸿章的才干,在这个时代,的确是个伟人,可是,用现代人的一句话来说,那便是“历史局限性”,李鸿章生在这个年代,又长在这个年代,能有今日的成就,已经是极为不易的了,可是他亏在了,以前被慈禧压在头上,所以缚手缚脚。再加上他所能看到的,也是极为有限,太后退居幕后时,他已经老了,更何况光绪对他,也有一些戒心,因为,李鸿章在许多人的眼里,就是太后党。
    真正的历史当中,梁启超曾说过一句话:“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我曾经以为,我来到这个时空之后,李鸿章也许会有些不一样,可是我似乎太高看自己了,除了张之洞在湖北的成就,李鸿章的境遇,却是丝毫未变,而他唯一在我来到这个时代 后,所得么的利益,不过是多活了一年而已。但是如今,李鸿章病重的消息,也已经传到京城了,所有人的都崩紧了神经,因为他如果有个万一,那么,大清也必然要经历一番动荡了,再怎么惹人嫌,可他也是清朝的封疆大吏,也是名享誉中外的一代名臣,所以,如今不只是清廷上下在关注着南方,就是洋人的目光,也被这位名臣给吸引了过去。
    李鸿章的功过,一时半会儿,倒是真有些让人说不清楚,由于李鸿章的主持和参与,洋务派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条铁路、第一座钢铁厂、第一座机器制造厂、第一所近代化军校、第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在他的手里,诞生了中国的许多第一次,其实,按理来说,他应该是功大于过的,但是对于甲午战争,虽然现在他并没有做出让人痛心的决定,可是我的心里却是极明白的,那只是因为,我没有给他做出错误决定的机会。
    可是李鸿章并没有因为我的无视他,而放弃针对我的机会,张佩纶今天的发难。只怕也是他暗中安排的吧?我相信,以张佩纶的性子,不会帮李鸿章做这件事,但是他只怕是故意向张佩纶泄露了我向美国人提供图纸的事情,并且还特意绕了一圈,由张之洞那边的人,暗中向我发难。
    不得不说,李鸿章如今的岁数,还能花这么多的心思,来跟我交锋,他也的确是有些手段,至少,张佩纶这样一个精明的人,也只是微微察觉到一些他的意图,却仍是毫不犹豫的按他所指的方向前进了。
    张佩纶很清楚,今天自己的一番言辞,只怕是已经让这位格格不满了,否则不会冒这么大的险,承认自己跟美国人合作开发了武器,却未向自己国内的武器工厂提供援助,一个不好,她自己就会陷入困境的。
    但是,她扔出来的这颗炸弹。却足以让所有的国人,对李鸿章不满,也会让他一世的英名,毁于一旦,他有些失措,他虽然知道,岳父是存心让自己来当这个出头鸟,可是到现在这一步,他却有些进退两难,他的心里忽然有些不解,以岳父的能耐。不可能不会料到,这位格格会在气急之下,说出他的所作所为啊?
    其实张佩纶所猜测的没错,李鸿章自然是料到了我会走这一步棋,可是我却未料到的是,我们在香港,放过了孙中山等人,倒让他起了戒心,其实,李鸿章一直都希望能跟**党面对面的进行一次谈判,可是他与兴中会却始终欠缺了临门一脚,双方都不能相信对方会不发难,互存了戒心,所以,他们的面谈,一次又一次的夭折了。
    但是李鸿章却在我回京后,意外之下,得知了我出手相助,帮兴中会摆脱了日本了的钳制,他的心里便打起了鼓来,我做为皇室成员,按理来说,应该是不会对这些**党手软的,可是偏偏 ,我不仅手软了,还出手相助了,这就让他有些看不懂我的打算了。
    于是他很快想到了一件事,那就是,**党如果在南方继续坐大,只会让他疲于应对,他下意识的,便认为,是我故意所为,好牵制住他在南方的势力。我若是知道了他的想法,我必然会为自己喊冤的,其实,我真的只是一时意动而已。根本是无心而为之。
    张佩纶受 自己的岳父影响,也怀疑我是存心帮助**党,来牵制李鸿章,所以才会毫不犹豫的来帮李鸿章当了这颗子弹,但是他也未曾想到,李鸿章却是存了破罐破摔的心思,是想要跟我同归于尽,他的想法便是,反正,他是个封疆大吏,更何况当初这事儿,太后还要帮他担一半的责任,他有什么好担心的?难道皇上还敢冒然砍了他不曾?
    这个时候的我,却并不知道这一切不过是李鸿章的试探,但是我对李鸿章却再次升起了一股厌恶之感,我记得,正史当中,李鸿章在为了收拾八国联军进京的残局,而再次被委以重任的。

    第536章 杀机(下)


    也就在光绪二十六年。即一九零零年,清廷再度授李鸿章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并边疆电催其北上,李鸿章到了上海后,以身体不适为由,拖延时间,观望局势,而他的部下及亲属也都劝其以马关为前车之鉴,不要再北上,以免再度沦为慈禧的替罪羊。
    直至一个月后,北方局面实在无法收拾,慈禧在逃亡途中电催促李鸿章北上。再过了一个月,李鸿章才抵京收拾残局,向八国联军求和。光绪二十七年,也就是一九零一年,七月二十五日,李鸿章、奕劻代表清廷签署了《辛丑条约》,赔款4亿5千万两。
    签约后两个月,被李鸿章倚为强援的俄国政府再度发难,提出“道胜银行协定”。试图攫取更大权益,并威逼李鸿章签字。“老来失计亲豺虎”,气恼交加,李鸿章呕血不起,于九月二十七日去世,临终时“双目犹炯炯不瞑”,带着无尽的遗憾,走完了他七十八岁的人生历程。
    现在,李鸿章似乎不会再被气地吐血身亡了,可是他这么小肚鸡肠的举动,却让我对他厌恶之极,竟然很有些不地道的想着,希望他就此一病不起,最好是一命乌呼了。
    光绪自然是不知道我心中所想,也不明白张佩纶的目的是什么,只是觉得,本来是为了商议廉政衙门一事,可是现在的话题,却扯的也太远了吧?
    载沛此时心中,也是惊骇莫名,他知道李鸿章出卖妹妹的事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