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女亲王-第4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啊,我们总是希望当权者能注意到我们的言辞,天下人能明白,这个王朝只是个吃人的封建王朝,可是却忘了去问一句,百姓们是否能明白,我们这样不顾生死,闹**,闹变法,是为了什么?他们的要求很低,只要能吃饱穿暖就行,可是那样的结果,是不是到了最后,仍是会回到从前那样?”孙中山沉痛地道。
    “难道说,我们那么多烈士的鲜血,到了最后,却是白白的牺牲了?”陈少白看向孙中山,又扫了其他人几眼,众人都沉默了。他们的沉默,也让他们开始认真的审视起他们的**。
    不久之后,孙中山率兴中会重要成员,回到上海,而与此同时,全国各地,都出现了一个识字热潮,当地官府,或是当地新学,都出台了这个规定,所有的识字班都是免费的,让那些农民、小贩走进了学堂,认识简单的常用字。
    而在这期间,兴中会也改名为同盟会,同时他们在各地的成员,也开始加入到这个扫盲的热潮之中,这些扫盲班中的大部份老师,暗中都是同盟会的成员,载沛很是紧张了一阵子,不过后来想想,也不在意了,大清宪法已经差不多要制定完了,宪法出台之后,这个国家会是什么样子,谁也说不清了,他们要反的,是一个封建王朝,到时候,这个王朝的性质都变了,他们又还有什么可反的?
    这些人有热情,有决心,他们想要去扫盲就由他们去,这些人对于百姓,没有成见,对于那些贩夫走足不会给脸色,打马虎眼,若是官府出面,只怕还不如他们出面去扫盲,更显成效。
    1905年8月19日,光绪皇帝改国号为中华,大清不复存在了,中国不再是大清帝国,而是中华帝国,虽然有好些人并不赞同,但是光绪一意坚持,于是,内阁在商议良久之后,通过这个决意。而在同一天,《中华宪法》诞生,并在各地报社,占了极大的篇幅公布。

    第673章 契机
    第673章  契机

    各地都有人在茶馆中开始讲解这部宪法。最大的震憾,莫过于取消株连,以后个人犯罪,只要没有证据证明其家人也牵涉其中,便不会再牵连家人,甚至九族。而对于抄家,也有了新的定义,那就是可以先收监嫌犯,没有确且证据之前,不再抄没家产。
    还有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在各地,开始禁止人口买卖,同时,废除奴隶制度,这两条其实还有之前的那些个条款所涉重大,但是,却牵扯到了好些人的最基本的利益。
    特别是旗奴,旗奴虽然名字难听,但是他们都享有特权的,清军入关以后,曾以圈占明皇室和勋戚庄田的名义。把京城方圆五百里内、约十六万余顷的田地全部圈分给了八旗将士。
    正黄旗当然是最高,其次是正白、正蓝、正红、镶黄、镶白、镶蓝、镶红,正黄一般都是贵胄子弟,有皇室血统的人,从顺治开始 开始分类为上三旗,下五旗之说。
    上三旗是镶黄、正黄、正白,下五旗旗主由一般的亲王,还有满清入关的时候封任的铁帽子王来担任,旗主有权利决定旗下的旗奴的生死,而不用担负任何责任。
    起初,太祖努尔哈赤于万历十一年以“牛录”为编排单位加以改造、强化建立女真早期的战斗组织。万历二十九年,在“牛录”基础上创建旗制,设立四个以不同颜色命名的组织,即黄旗、白旗、红旗、蓝旗,皆为纯色,分管各牛录。
    每牛录最高时期达到300人,每旗基本由20—30牛录组成,当然,上三旗除外。万历四十三年,也就是1615年,由四旗增编至八旗。旗的颜色,在原有四色的基础上镶以不同的色边。即正黄,镶黄,正白,正蓝,镶白,正红。镶红,镶蓝。
    这个顺序并不是随意写的,而是八旗势力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皇太极即位后,又先后增设了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当然,还是以满洲八旗为主干。满洲八旗分为上三旗、下五旗。上三旗中不设王,而是由皇帝直接掌管。下五旗则是由诸王、贝勒、贝子分统。最早的上五旗为正黄,镶黄,正蓝。在顺治初,因把揽朝纲的摄政王多尔衮为自己所在正白旗的利益,将正蓝旗降为下五旗,上三旗就变为了正黄,镶黄,正白。而后八旗地位再无更改。
    满人入关后,享有显赫的地位,不少汉人也主动加入到汉军旗中,成为旗奴,由此获得经商上的便利。旗奴是世代沿袭的,若是因公犯罪,只废黜本人的旗籍,其子孙依然位列隶属的旗谱之中;若是因私犯罪。则连同子孙一起从旗中除籍。旗奴不管日后如何显贵,依然是旗主名义上的奴仆,对旗主必须毕恭毕敬,不得有丝毫的悖逆。
    到了清末后期,有些旗主的家道破落,生活潦倒,只能做些粗贱的重体力活餬口,诸如驾车、殡葬时抬棺、挑夫,等等。如果旗主在路上看到有发迹显达了的昔日旗奴,骑着高头大马,坐着装饰华丽的车,衣衫华美,不免要心理不平衡,于是就会把旗奴叫下来,让他代自己做苦工。旗奴不敢违抗,只得再三请安,说尽好话,又给些银子,以免代劳之苦。所以,旗奴中的富贵者,是很害怕见到身份较己为卑的旗主的。
    各旗旗主,在这个时代,虽然好些已经有些落魄了,但是仗着有权势的旗奴,仍然可以享受特权,而那些旗奴,又因其旗奴的身份,于是在出了事之后,又能得到旗主的庇护。所以,废除奴隶,这对于旗奴和旗主来说,是在侵犯他们的重大利益。
    另外在《清稗类钞》里载有一事,道光年间,身历三朝的大学士松筠为军机大臣,皇帝对他颇为器重。某日,松筠突然请了几天假,道光感到奇怪,就问别的军机大臣:“松筠因何事请假?”有人答道:“因为松筠的旗主家里办白事,依照规矩,他要前往当差帮忙。”
    道光吩咐说:“你去看一下,如果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就让他早日回朝上班。”军机大臣奉命前往察看,见松筠身穿孝服坐在旗主家的门外,有人前来吊唁,就敲鼓通知屋里的人。
    第二天,军机大臣把所见情形向道光禀报。道光一听大怒,认为旗主是有意侮辱朝廷的重臣,马上下旨,免了松筠的奴籍。而这种销档免去奴籍者,也有说法,谓之“开户”。
    但是。大多数时候,旗主为了个人利益,或是旗奴因为自身的原因,并不想这样做,更何况,要开户,也得要旗主同意,除非你没有什么利用价值,否则,一切免谈。
    这件事,开始之初。就光绪,也是不太愿意的,可是陈三立却在上书房跟光绪说了一天,引经据典,又一再指出,废除这种制度,是代表一个国家是否是文明国家的标准。
    光绪勉强同意了,可是各旗旗主却是生了怨言,不停的进宫找皇上和皇后说项,希望能停止施实这一条款,但是,最终失败,但是就中各旗,却对内阁怨言颇深,极为不满。
    当然,到了清末,好些旗奴已经身份日渐尊贵,也极是愿意开户出去的,但是,只要旗主存心为难,他们却也是没法,如今这个局面,虽然大多数人都是赞同的,但八旗制度,存在了几百年,要马上立竿见影的见成效,却有些困难。
    旗主们于是闹的有些厉害了,可是,而有些旗奴,因为自身的原因,若是开户,以前所享有的特权,又将会失去,于是,倒让人有些跌破眼镜,第一次,满、汉之间极是团结。
    汉人的豪绅、地主。不甘心自己的财产被夺走,于是暗中与这些旗人勾结,四得走门路,希望不要废除奴隶这一条,但是,他们的算盘,很快就被打翻了,陈三立等人,也许是感觉到这件事的棘手,于是想了一个办法,允许那些奴隶自赎,无钱自赎的,可以在官府的见证之下,签定一个协议,以工抵债。
    但是,中国人的聪明才智,是让人叹服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既然坚持要颁布这一条,那好,我就把那些奴仆的价格定高一点,让他们以工抵债好了,但是,问题出现了。
    汉人好办,旗人这样做却是行不通的,旗主不可能让一个朝廷大员到自家去洗碗、刷盘子抵债,有前科之鉴,把皇帝惹怒了,大笔一挥,治自己一个故意欺辱朝廷官员之罪,那就得不偿失了。于是,好容易建立起来的一个统一战线,很快崩溃,不得不赞一声,姜是老的辣。
    虽然最终的结果并不是最好的,但是,这些奴仆的性命,却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一个保障,以前他们属于主人的私有财产,要杀要打要骂,都要看主人的,如今主人对于奴仆,却是不好再轻易打骂,因为闹出了人命,就不是摔坏了一件自己的玩意儿了,而是要履行杀人偿命的律法了。
    各旗旗主没了旗奴,就等于是个空壳子了,心有不甘,于是他们开始暗中作梗,想要阻挠,但是就在这一件事还未尘埃落定的时候,又发生了一件让他们感觉到天要塌下来的事情。
    载沣带领着宗人府,开始清查旗人的财产,清查官员的财产,之前也进行过,但是大多是针对汉官,现在却要开始向旗人伸手,让他们只觉得有些自顾不睱了,旗人中有人开始惶惶不可终日。
    载靖已经被褫夺了爵位,如今一家人就住在一个小院儿里,那个宠妾,他也不知道去了哪里,在他被收押的前一天,半夜,美人便失了踪影,他当时便知道大事不好,却是横了一条心,怎么也要一拼,竟然不逃不避,一直等着来拿他的人出现。
    所有的人都以为,他必死无疑,却不知道,光绪暗中想保他,我和载沛自然知道光绪的用意,不过是留着他,以后有一天,好拿他出来跟载沛搞平衡,但是,光绪却没有想到,载靖就是那条被农夫救了的毒蛇。
    他看到了这个时机,同样,也有人看到了这些事件背报,所掩藏的契机,载靖并没有等多久,便有人找上门来,他看着来人,虽然满心的怨毒,可是面上,却堆着可亲的笑容。
    那人呆的时间并不太长,约摸半个小时,就离开了,可是载靖的心情却极好,他只觉得,自己的呼吸也变的顺畅极了,当然,若是不算上那件让人不爽的小事的话。
    罗胜看着李威,脸色凝重,问道:“你确定?那个人就是之前突然消失的那个女人?”
    “属下并不是很能确定,只是以前看到过几次,觉得那个背影有些像。”李威忙回道。
    “有些像?查,一定要查出来,一个女人,你们也对付不了了?你们学的东西,都被狗吃了?!”
    (稍后补更。)

    第674章 再向前
    第674章  再向前

    光绪有些不满的看着福贵。问道:“怎么现在宫里稍稍偏一点儿的地方,那么脏?”
    “皇上,不是奴才们偷懒,实在是人手不够。”福贵忙回道,同时用救助的眼神看着一旁的玉妃。
    玉妃笑了笑,道:“皇上,福公公说的是实情,如今宫中的人手不如以前了,自然有些地方会有照应不到,臣妾以为,不若让宫女和太监一起轮值吧?在哪儿当差的,就负责把哪儿给打扫干净了,您看可妥当?”
    光绪皱了皱眉头,道:“也罢,你和皇后看着办吧,如今废除了阉割之刑,可是这宫里侍候的人,到底应该如何安排,却一直都没个说法。”
    “怎么没说法了?”一侧的珍嫔,暗带嫉恨的看了玉妃一眼,道:“皇上。那宫外面,不是还有好些无名白吗?不如把他们给招揽进宫吧?他们不让收太监,可是也总要有人来侍候皇上吧?如今这宫里人手不足,难道要皇上您自己去洗衣煮饭吗?”
    光绪愣了一下,看了珍嫔一眼,却又不好明说,这宫里,早就有无名白了,想了想,问道:“玉妃,要不你和皇后商量一下这件事儿吧?你们二人如今在掌管后宫,就由你们决定吧。”
    玉儿稍稍愣了一下神,笑着行了一礼,自去了,一出来,就直接去慈宁宫找皇后,禀告了此事,皇后也是一筹莫展。
    这一边,珍嫔却开始抱怨道:“为何皇上要由着他们废除了太监呢,如今选宫女,也有这么多的限制,还不再是奴才了,他们真是能折腾。”
    光绪笑了笑,道:“这也是没法子的事。之前也有洋人说起这件事来,都指责我们太不人道,这件事,你也不用烦心。自有皇后和玉妃去操心便是。”
    我在府里,路过客厅时,看到哥哥的跟前跪了一地,皱了皱眉头,知道那些人是要放出府去的太监,我们府里的太监也就十来个,平时我和哥哥都不太喜欢使太监,小鱼儿对于我来说,都是个例外的。
    有人评论过,大清的人,都有病,什么病?做了奴隶,而不知道自己是奴隶,反自以为荣,还为自由了,而担惊受怕。这就是一种骨子里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