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里,他看中了一个人。
赵汇川,一个身高马大的汉子,国字脸,讲起话来声如洪钟。1933年参加革命的共产党员,因与组织失去了联系,他就自己在家乡拉起了一支队伍,打出宿县抗日游击支队的旗号。为了争取合法地位,后经江上青斡旋,编入盛子瑾的麾下,番号六抗三支队。六抗,是国民党的番号,即国民党安徽省第六专区抗敌指挥部下属的第三支队。父亲是一眼就看上赵汇川了。赵在学生时期曾组织过一个篮球队,取名“赫赫”,四个“赤”字,可见其之激进。后来参加了吉鸿昌的抗日同盟军,平定堡一战负伤六处,可见其之勇猛。
赵行,但他的部队不行。这是一支隶属国民党地方编制,而由共产党为领导骨干的“四不像”部队,起自民间,带有浓厚的游击习气和家族色彩。父亲有文:“着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向他们灌输红军建军的传统和经验,建立政治工作制度、严格训练管理、密切军民关系等,使之逐渐和八路军、新四军一样。”他征得盛子瑾同意,借口护送他,把赵汇川的部队拉到彭雪枫部队去参观见学,以连为单位开展结对活动,并派了一大批干部充实进去,最终将这支部队改造成一支真正的人民军队。
“傲然携手天下事,与我义气走江湖。”从此,赵汇川带领着初建时最早的这支部队,跟随着我父亲转战江淮战场。父亲说起赵汇川来,总是要加一句:“一员虎将!”全国解放后,他又和父亲一起创建海军,后任北海舰队副司令。他的这段出自草莽的曲折经历,在“文革”中肯定难逃一劫。在革命小将的眼里,共产党、八路军都是样板戏里那样的,怎么会有这么乱七八糟的故事?赵小父亲3岁,因备受折磨,先我父亲去世。父亲说过:“我和赵汇川相识相知57年,是生死之交。”他的夫人马如珍为他出了一本纪念文集,由父亲题写书名《川汇大海》,取其名字“汇川”,意寓风吹浪涌汇入大海。父亲与创业时期这些老同志的友谊,一直延续了他们的一生。赵汇川去世时,父亲为他写了一副挽联:
八十三载革命路,身经百战,大智大勇,功勋卓着,一身正气奔大海;
五十七年战友情,并肩抗倭,同创海军,患难与共,满腔悲痛送汇川。
父亲走的那天晚上,我久久不能入睡,天快亮时,一下睡过去,梦见赵汇川一身戎装,带着一支部队,牵了两匹战马,上前对父亲敬了个军礼说,大将军请上马!遂后两人纵马飞驰而去……
梦,许多人认为荒唐,但我信。
就是这支赵汇川支队,成为夺占皖东北最早的也是最基本的力量,后来编为9旅27团,解放战争中的华野21军63师189团。另外还有两支队伍:
徐州沦陷后,周围十多个县,一下子涌现出大大小小上百个群众自发的游击队,他们就是陇海南进支队的前身。只要听听他们的名称,就不难想像起家时那种原始的、草莽的特征了:邳县青年义勇队;睢宁救国团;沭阳三县联防自卫队;上马台民众自卫队;铜山抗日游击队,等等,五花八门。山东、安徽、江苏三省交界处的三不管地区,也叫邳睢铜三角区,那里的青洪帮头面人物夏慕荛把他400人的抗日义勇军交了出来。国民党上校军官胡大勋回到家乡铜山组织了200人的队伍,拥有70条枪,两挺重机枪,一门迫击炮,也加入进来,编成机炮连。徐海行署蔡少衡把行署常备队交过来,编为第八大队。开明士绅朱庆轩组织了400人的队伍,编为独立第4营。这样,陇海南进支队,在一年的时间里,即由300人发展为3个团、7个营,共7000人。1939年9月,八路军山东军区成立苏皖纵队,江华任司令,向华中地区渗透,陇海南进支队编入其中,由江华带进了皖东北。这支队伍的一部分留下来,编入了我父亲的队伍,番号9旅26团,也就是解放战争中的21军63师188团的前身。
再一支是铜山县桃山集的抗日游击队,由孙象涵统领。最初只是80个人,从铁路警察那买了几支枪就起家了。后来并入萧县游击支队,八路军苏鲁豫支队南下时被收编过去,整编为游击7大队,由吴法宪带过津浦路,进入皖东北后,改为八路军苏鲁豫支队独立大队。父亲管这个部队的领导人孙象涵叫孙豁子,说他配合的最为得力。独立大队后来扩编为9旅25团,是21军63师187团的前身。
这就是九旅的前身。这样的“乌合之众”能打仗吗?
鱼沟,1940年的春天。
在九旅刚刚3个月大的时候,那时还不叫九旅,还没有来得及给它起名字,就投入了和侵华日军主力部队的一场生死的搏斗,这对久经沙场的我父亲来说,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他至今回忆起来情绪上还难免有些激昂。
为了扫灭西部的敌人,半个月来连续打了13仗,部队异常疲惫,父亲说,他决定在西北部山区暂做休整。我那年到现地去考察时已是夏天了,沿灵璧至徐州的公路蜿蜒而过,周围的山不高,确切地说是丘陵,军事上称为中等起伏地。植被茂盛,尤其是高粱长起来后,有很好的遮蔽作用,皖东北像这样的地方不是很多,应该说是个隐蔽休整的好地方。鱼沟是个集镇,在它的东南方十来里的地方,事情就发生在这里。
据父亲回忆,日本人还是发现了他们,随即调集大部队开始合围。情况来得突然,必须马上转移,直奔东南的洪泽湖地区。这是个大吊脚,部队利用夜暗,轻装简从,从鬼子尚未形成的合围缝隙中跳出去,应该是游刃有余的。但哪晓得走到鱼沟附近时,被邳睢铜地委书记的李云和拦住,他恳求部队无论如何要多留一天,好掩护地委机关的同志们转移。又是地方政府机关!这几乎和三年前陕北青阳岔遇到的情况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当时是胜利班师,没有敌情顾虑;而这次是被鬼子围堵,网一旦撒开,再要逃出去可就没那么容易了。但我父亲说,在这样的情况面前,他是没有任何选择的。
多留的这一天,就是差点要了他命的一天。
父亲说:“哪里有把自己同志丢下的道理。我给部队动员,决定在这里阻击敌人,掩护地委机关先撤出去。第二天一早,鬼子就围上来了。时村方向是敌人的主力,当面的鱼沟是敌一个中队。我叫赵汇川在时村顶住,自己带一部分先消灭鬼子这个中队。鬼子没有想到我们会出击,一下子就被打散了,一部分躲进围子里。我组织攻坚,迫击炮也用上了。鬼子火力很猛,也很顽强,一直打到中午。我真有些急了,在鬼子合围圈里,久拖不决是很危险的。这时,时村那边枪声越打越近了,我感到不对头,赶过去看看吧。一出高粱地,就和鬼子迎头撞上了,几辆坦克和大股部队包抄上来。这时赵汇川他们也撤下来了,正面敌人攻得很凶,顶不住了,一连连长也牺牲了。这就形成了腹背受敌。我说快往山里跑,不要管队形了,分散开往山里撤,越快越好,越分散越好。赵这边撤了,但鱼沟那边露出了空当,敌人从背后卷击过来怎么办?后果不堪设想。那时又没有通信工具,没有时间了,叫通讯员也来不及了,我就拼命往回跑,叫鱼沟那边的部队赶快撤。也是分散开来往山里撤,越快越好。那是一片上千米的开阔地,敌人的机枪猛扫,每一声都像打在我心上,但没有办法了,我们没有对付坦克的武器,只有尽快通过去。眼看着部队都撤出去了,我身边只留下几个警卫员。敌人的两辆坦克追上来,紧咬着不放。那是个大平原,有些庄稼,跑得我累坏了,没有了力气。实在跑不动了,他们就架着我跑,我说放下我,你们快跑。他们怎么能听,就这样又拖又拉……正巧,前面横了条大沟,坦克过不来,救了我们。我想这下不知要牺牲多少同志了,但清点人数,一个不少,怪了?当夜,我们就转出去了。”
打一个中队的鬼子都如此费劲?
遗留在档案中油印的字迹告诉了我许多连父亲自己也遗忘的事实:
部队的逃亡从未停止过(两个月差不多逃跑300余人),而战斗伤亡也是不断的有。
在部队中进行了两次审查,洗刷了一些面目不清者,进行了党的教育,战士质量提高了。但最近又有了变化,就是俘虏成分大大增加。26团俘虏占40%~50%,其一连占到70%;27团占35%~40%;25团也占30%。
……
都是本地土医生,不愿随队伍上火线,怕死,不能使伤员早些止血,形成死亡率加多。卫生员都是小鬼,打起仗来就发抖,把棉花药品都丢掉。
27团2营通讯员听说鬼子来了,就把枪丢了。
25团1营3连通讯员,张楼战斗,连长要他送信,他说你枪毙我也不去。
25团3营9连、26团2营5连,黄圩战斗中,擅自撤退,致使战斗受损失。
干部逃亡严重,26团教导员刘民显等十余名,27团逃亡排长以上数名。
全旅除10个老干部外,其余全是新的,能力弱,经验差,但一般政治上还进步。
干部质量不强,军事技术差,尤其射击更差。27团及独立大队东西梁庄战斗,共消耗子弹7000余发,只打死敌人八九十人,平均射死一个敌人需77发子弹,这是相当的浪费。
部队组建时有两个错误:一、只要能够发展,什么人都要,以为只要发展起来,再派干部去洗刷。但并无干部去掌握部队,所以,发展了3000多人,但并未能大部分巩固下来,且纪律很坏,造成以后整理时很大困难。据大概统计,从产生到现在,共发展了10000多人,但现在只有5000多人,只能巩固一半多些。
这就是部队的素质。那么作战方法呢?档案文件告诉我们:
用四轮车造土坦克,加上土坯,三四个人隐蔽在后面推,轻机枪可以射击,一直推到外壕边,几次都发生了作用。
还有火鸡,造法是用老百姓养的母鸡,满身倒上油,先燃上尾巴,着草既(注:即)可烧起来。
利用竹竿手榴弹……
自己造铁弹,用土炮射击,经实验,普通砖墙十炮后即可穿透。
土毒瓦斯,是烧辣椒粉,塞进炮楼内,使敌人吃不消,我即可接近。
(注:以上均摘自《九旅作战文件汇编》)
这时的抗日战争,已经打了两年多了。早在一年前,林彪率领由红1军团和红15军团改编的八路军115师,一仗歼灭了日军1000余人,这就是着名的平型关战役。同级的战友们,许多都在抗日的战场上取得了辉煌的战果。杨成武率领由红1师改编的晋察冀军区的部队,在黄土岭消灭了日军侵华中将阿部龟秀;陈锡联率领由红四方面军第10师部队改编的八路军769团,夜袭阳明堡机场。就是由南方八省健儿组建的新四军也都大多有红军部队的坚实基础,陈毅和傅秋涛的一支队,由湘赣边的红16师和湘鄂赣红军抗日游击支队1500人构成;张鼎丞和粟裕的二支队由闽西红军和闽粤边红军游击支队,以及浙南红军挺进师构成;张云逸和谭震林的三支队由闽北红军独立师和闽东红军及红10军团部分组成。与他相隔只有百里之遥的彭雪枫部队,现在也已经可以和敌人进行营团规模的作战了。翻开战史的序列表,八路军总部、115师、129师、晋察冀、晋冀鲁豫、太行山、吕梁山,等等,有多少父亲同时期的战友,在正规部队里,有领导、有机关、有武器、有后方,甚至还有医院、干部学校、杂志刊物,可他呢?偏偏要一意孤行,脱离主体,游离于大部队之外,来到这个鬼地方,单枪匹马,刀耕火种,白手起家,他这是何苦呢?
命运注定了,他来到这个世界上,是要经受磨难的。
华中抗战的战略地位早已被历史所证明,现在的历史书上,连篇累牍地记述着众多的领导人对发展华中的英明决策。但我就不明白,既然如此重要的战略要地,当年就不能给老爷子一支像样的部队吗?现在的历史书只告诉我们一条信息:所有的人都是正确的。我真的为我的父亲难受。还是彭雪枫够哥们儿,在刘少奇的指示下,借给了我父亲一个团,这无疑是雪中送炭了。
母不嫌儿丑,即使是这样一支杂牌军,父亲对它充满了深情,他在当年的作战情况的总结上写到:“这支部队虽然是游击兵团,战斗力不是很强,然而他不仅是坚持皖东北的一个主要力量,而且这块根据地基本上是他创造出来的,他始终没有离开过那个地区,始终在那里与敌、伪、顽、匪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注:张爱萍《关于九旅工作的报告》)
我们的军队是很讲传统的,但讲传统,就免不了血统。出身,是荣誉,也是本钱。上过井冈山,参加过长征,又是在领袖和着名的将帅统领下,参加过着名的战役,自然会被作为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