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陈独秀全传-第1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挘f陳獨秀「是五四邉訒r期的總司令」,「創造了黨,有功勞」。

這一段評價的歷史時期,正是陳提攜青年毛澤枺臅r期,因此雖然明顯地帶有他個人的情感色彩,但也忠於歷史事實,應該說比較公正,評價也是高的。但是,他接着又說,大革命「末尾一段,我們黨搞得不好,出了一個『陳獨秀主義』。後來,陳獨秀反對我們,搞成托陳取消派,走到反革命方面去了。」——這段評價是黨派偏見,毫無意義,而且危害極大,影響了幾代共產黨領導人,使陳至今洠в械玫綇氐住钙椒础埂

彭述之妒嫉陳獨秀的威望,仇恨陳對他的厭惡,所以對陳評價最低,並且多用侮辱、謾罵的文字。他認為陳獨秀「有始無終」,「以一個光耀的民主主義者踏上中國的政治舞台,而以一個最不名譽的民主主義者鑽進他的墳墓裏去」;「從革命的無產階級陣營退到反動的資產階級陣營」;「我們確是無情地批評他,攻擊他,因而在情感上厭惡他,乃至仇視他??為了挽救他免於悲慘的墮落。關於最後一點,我們失敗了。」'75'

以上鄭超麟、王文元、毛澤枺⑴硎鲋畬﹃惇毿愕脑u價,有兩個共同點︰一是都從個人好惡的私誼出發;二是都否定陳的晚年見解,特別是「民主見解」。而恰恰在這一點上,大半生與陳獨秀對立的胡適,如前所述,以理智的方式,給予了高度的評價,並且越來越被歷史證明是完全正確的。

1942年5月27日,陳獨秀在病貧交加中在四川省江津縣石牆院小山村寓所逝世,於6月2日下葬。墓地在江津縣大西門外鼎山山麓之康莊。這裏是鄧蟾秋家的塋地。陳獨秀生前為躲敵機轟炸,曾到此康莊樓屋住過。這裏背依青山,山上萬樹桃花,遍地桔林;面對長江支流几江,江流湍急,日夜奔騰澎湃作雷鳴,風景十分優美。因此之後,陳獨秀每年春秋必偕友人來登山,懀饔^賞,這成了晚年的最大樂趣。好像有先兆似的,這年春天,陳夫婦偕江津白沙鎮聚奎中學校長周光午夫婦到此觀賞桃花,陳俯瞰大江風颍舷拢鬟B不忍離去。主人鄧蟾秋看出了他的心思,出於對他的敬重,就在他逝世後慷慨獻出墓地。如果說,陳獨秀活着時,如詩中自吟的「筆底寒潮撼星斗」,'76'那麼,現在葬於此地,乃是「足下奔雷地底傳,江山風月此長眠」了。



陳獨秀之墓

在當時十分困難的戰爭條件下,下葬儀式可以說相當隆重。據當時楊魯承家傭人吳元珍回憶︰

埋葬陳獨秀那天,來了好幾百人,有當官的,也有大戶紳士。雙石鄉公所還組織了上百個鄉丁來沿途護衛,一路放火炮,點沖天悖氖癄澰旱铰耜惇毿愕摹缚登f」要走30來里路,隊伍拉了好長好長。陳松年端着遺像走在最前頭,後面是八人抬的黑漆棺木,衣衾棺木都是白沙鎮的大紳士鄧蟾秋送的。陳太太一路上哭得死去活來,由楊二太太和吳白林的堂客扶着,我們這些當下人的就打起花圈,跟在後頭走。陳先生活着時我們洠вX得他有啥,死了,才曉得他了不起,連縣長那麼大的官,鞠躬時,還只能站在最後頭。'77'

這個情況與高語罕當時的記述是相符的:參加葬儀者,有朝野名流三、四十人。「左右鄉鄰壯丁不期而會者一、二百人,沿途護衛,且放鞭炮以示景仰惜別之意。」'78'

又經過半年時間,陳獨秀墓落成,從以下墓道奠基時留下的合影可以看出,墓景也相當的堂皇。「獨秀陳先生之墓」的碑文,是由著名書法家葛康俞親自鏨刻,「書刻均具古法,頗有古姿也」。'79'



陳的墓道落成照

許德珩後來成為北大著名的學者。抗戰時期,陳獨秀寓江津時,許曾三次去拜訪。陳去世後,他有次乘輪船過江津幾江時,懀麢谶b望河岸上那座顯眼的新墳,不僅感慨萬千,寫了這樣一首白話詩︰

得知陳獨秀,養病在江津。

船行到白沙,過此都停輪。

便道去探望,拜訪此老人。

別已十餘年,重見百感生。

今非昔所比,白髮老病身。

坐了五年牢,戰起得為民。

今住小山村,僕僕感風塵。

無人與往來。鄧初照顧頻。

曾談文字學,對此興趣真。

獄中有著作,此情實可欽。

拜訪已三次,師友結親情。

誰知三年後,客死在孤村。

陳獨秀在晚年兩篇文章中,承認自己一生差不多是消耗在政治生涯中,而且「失敗」了。但是,另一個著名的學者、與陳獨秀有近30年昆弟交情的程演生得知逝世消息後,給了這樣的評價︰「他是一個爽直坦白有熱情的人,他絲毫洠в泄γ摰乃枷耄且粋愛國者,是一個為中國找出路的人。他痛心中國政治的不良,社會的污濁,學術的不長進,士風的鄙陋,想要一一洗滌之。他現在死了。他一生努力的成績,是存在的。」'80'

陳獨秀的學生及後來成為文字學同好的陳鍾凡寫的挽聯,洋溢着一股悲壯情意︰

生不遭當世罵,不能開一代風氣之先聲;

死不為天下惜,不足見確爾不拔之堅貞。'81'

陳銘樞將軍可能感念陳獨秀在獄中還支持他的「福建事變」壯舉,也寫了挽聯。他請在書法上有很高造詣的佛學大師歐陽竟無書寫此聯,在葬儀上被稱為「雙美雙絕」:

言皆斷制,行絕詭隨,橫樱Ь胖蓿娼≌撸

謗積丘山,志吞江海,下開百劫,世負斯人!

與陳獨秀終身為友的同鄉高語罕,則看得更遠些,他在陳逝世前一年,就看出「老仲之病甚險」,並在致汪孟鄒的信中,預寫的挽聯曰︰

桐棺雖蓋,論定尚須十世後;

彗星既隕,再生已是卅年遲。

(彗星云云,紓傅斯年昔年論彼語)'82'

高的說法還是激進了。陳逝世至今已經52年,還洠в械玫綇氐椎钠椒矗灰f公正的評價了。

陳獨秀去世時,思想上是極其孤立的。抗戰勝利後的1947年6月,他的三兒子陳松年遵其遺囑,將其棺木遷回家鄉安慶時,有人得知故舊和文化界「並無發動往接意思」,十分感慨︰「世界仿佛早已忘記了這個人」;說陳獨秀「江津寂寞,安慶亦寂寞」。'83'

其實,思想家必須擁有超越那個時代芸芸眾生的觀察與思考,所以肯定是「寂寞」的。但是,他最終又是不寂寞的。其思想必然為廣大民眾所接受,並發揚光大之。但是,這個過程實在是太長了,而且是在中國被人為地拖長的。直到1979年,即陳獨秀誕辰100周年,也就是「改革開放」以後,人民才從壓迫深重的歷史深處發現這顆思想明珠。然後是至今已30年、在高壓下持續不衰的、一浪又一浪的「為陳獨秀正名」邉樱瑏K且得到了眾所周知的顯著的成績。本稿的撰寫,可以說是對這一邉拥男⌒〖o念。筆者相信,隨着歷史的發展,陳獨秀這顆明珠,必將發出更加光輝的異彩!

陳獨秀有「終身反對派」的一面,反對清王朝,反對北洋軍閥,反對國民黨政權,反對史太林,反對第三國際,反對屈從於史太林第三國際的中共,最終反對列寧—托洛斯基主義的無產階級專政,甚至表示「久擬寫一冊《俄國革命的教訓》,將我輩以前的見解徹底推翻」。'84'

同時,他也有一生追求不渝的信念︰從憂國憂民到救國救民,高舉「科學」與「民主」兩面大旗。而且,他是從提高國民性(即人權自覺)和國家決策科學化這兩個根本問睿蟻砭葒让竦摹H绻槐h派偏見,「不以成敗論英雄」,應該承認,陳獨秀是中國近代史上偉大的愛國者、民主主義者、革命家、改革家與啟蒙思想家。

陳獨秀的主要生活在20世紀上半葉前40年,必然也刻上這個時代的烙印。這個時代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無產階級專政的社會主義和法西斯的國社主義風行一時的時代,也是民主主義式微化的時代。同時也是「革命萬能論」橫行一時,改良主義被邊緣化的時代。因此,陳獨秀在兩個主要時期——共產黨和托派時期,雖然與極左派進行了不屈不撓的鬥爭,但他自己卻一直在「無產階級專政—社會主義」左傾圈子中打轉,從失敗走向失敗,最後才在民主主義的覺悟中,騰飛而起。



注釋

'注1'陳獨秀致陳鍾凡的信,轉自陳鍾凡︰《陳仲甫先生印象記》,手稿。

'注2'王文元譯注︰《托洛斯基致中國同志的信》,頁74。

'注3'陳獨秀致賀松生的信(1938年2月11日;7月8日),北京中央檔案館藏。

'注4'王文元︰《雙山回憶錄》(增訂本),頁281。

'注5'陳獨秀致陳松年的信(1938年6月14日)及陳松年的說明,未刊稿,北京中央檔案館藏。

'注6'《周欽岳談陳獨秀》(周祖羲1982年12月訪問並整理),未刊稿。

'注7'《青年嚮導》,第4期,1938年7月30日。

'注8'陳獨秀致陳松年的信(1938年8月9日),未刊稿,北京中央檔案館藏。

'注9'陳獨秀致陳松年的信(1938年8月9日),未刊稿,北京中央檔案館藏。

'注10'淮南病叟(高語罕)︰〈陳獨秀入川後〉,南京《新民報》(晚刊),1947年8月3日。

'注11'陳獨秀致陳松年的信(1938年8月9日),未刊,北京中央檔案館藏。

'注12'陳獨秀致楊鵬升的信(1939年5月5日),未刊,北京中央檔案館藏,本著所有陳致楊的信皆如此,恕不一一裕п尅

'注13'(重慶)《中央日報》,1940年3月24日。

'注14'王森然︰《近代二十家評傳》(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7),頁244。

'注15'程演生︰《仲甫家世及其他》,手稿。

'注16'轉自《雙山回憶錄》(增訂本),頁316。

'注17'轉自葛康素(葛康俞之弟)︰〈談陳仲甫先生書法〉,唐寶林主編︰《陳獨秀研究動態》,第7期(1996),頁9。

'注18'陳獨秀致楊鵬升的信(1940年12月13日)。

'注19'陳獨秀致楊鵬升的信(1940年8月3日)。

'注20'抗戰勝利後,楊眨貞c任衛戌總司令參議,1949年在川西起義,解放後任教於西南美專,1954年因反革命罪被渠縣人民法院判刑20年,1968年病逝於獄中。1983年法院撤銷原判決。1980年,渠縣檔案館在清理各單位檔案時,從法院《楊鵬升案卷》中意外發現了陳獨秀40封親筆信。

'注21'羅宗文︰〈江津三晤陳獨秀〉,唐寶林主編︰《陳獨秀與中國》,總55期(2006年2月號),頁6。

'注22'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朱家驊檔案」,全宗號301,宗號395,冊號2。

'注23'鄭學稼︰《陳獨秀先生晚年的一些事》,台海《傳記文學》,第30卷,第5期。

'注24'許伯建︰〈陳獨秀拒收蔣介石捐款〉,中央文史館、上海文史館主辦,《世紀》,1994年6月號。

'注25'熊安枺U〈陳獨秀晚年是「清苦」的〉,《陳獨秀與中國》,總58期(2006年9月),頁7。

'注26'上海《革命史資料》,第7期(1987)。「武榮碑」是「漢故執金丞武榮之碑」的簡稱,民國時期出土,書法介於篆搿g。

'注27'陳獨秀致楊鵬升的信,1940年1月31日。

'注28'陳獨秀︰〈警告青年〉,《青年雜誌》,第1卷,第1號,1919年9月15日。

'注29'上海《革命史資料》,總第7期(1987年8月)。

'注30'《贈程里鳴聯》,安慶市陳獨秀學術研究會編注︰《陳獨秀詩存》(山西︰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頁189。

'注31'羅宗文︰〈江津三晤陳獨秀〉,唐寶林主編︰《陳獨秀與中國》,總55期(2006年2月),頁7。

'注32'陳獨秀致魏建功、台靜農的信(1942年5月1日),手稿,北京中央檔案館藏。

'注33'國民政府教育部檔案,南京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藏。

'注34'陳獨秀致魏建功的信(1941年9月19日),《古音陰陽入互用例表及其他》,1949年商務印書館清樣稿附件。2001年中華書局正式出版時,把附件部分刪去了。

'注35'〈教育部陳部長致陳獨秀先生函〉(1941年10月11日)及陳的回信(13日),影印件,台靜農先生遺稿及珍藏書札編輯小組︰《台靜農先生珍藏書札(一)》(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6),頁270、271。

'注36'〈陳獨秀致陳可忠〉,1942年2月26日,〈教育部陳部長致陳獨秀先生函〉(1941年10月11日)及陳的回信(13日),影印件,台靜農先生遺稿及珍藏書札編輯小組︰《台靜農先生珍藏書札(一)》(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6),頁273。

'注37'轉自沈醉、文強︰《戴笠其人》(北京:文史資料出版社,1980),頁207–210。

'注38'轉自沈醉、文強︰《戴笠其人》(北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