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易经读本-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唤鲎陨砺淞烁隹沙艿南鲁。擦燮浜笕嗣尚摺K氖呤浪锴亟谠婪赡骨疤馐疲骸叭舜铀魏笮呙恚业椒厍袄⑿涨亍!
九四:有命,无咎,畴离祉。
九四:拥有天命,没有过错,同类享有天命的保佑。
命,天命。畴,通“俦”,同类,指君子、大人们。离,附离、依附。祉,福祉、福佑。
正如《泰》九三爻中所说:“无平不陂,无往不复。”从九四爻开始,由下坤三阴爻进入上乾三阳爻,犹如拨开乌云见太阳,形势开始向好的方向发展。君子、大人们拥有天命、天道,其思想、行为合乎天命、天道,因而也受到天命、天道的保佑,可以顺利成功地实现自己的理想了,因此说“有命,无咎,畴离祉”,《象》说“有命无咎,志行也”。
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系于苞桑。
九五:终止闭塞,大人吉。将要丧失!将要丧失!系在丛生的桑树上。
休,休息、停止,在这里是使动用法,使……停止的意思。其,将、将要。苞,丛生。苞桑,就是丛生的桑树。
物极必反,泰极否来,反之亦然,这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天道无亲,不为桀存,不为纣亡”,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人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人可以通过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延缓或促进这种转换规律的周期,努力促使事物向好的方面转化或保持有利的形势,九五爻辞说“休否”而不说“否休”,正是反映了人们的能动作用在事物转化中发挥的作用。
闭塞不通的局面已经结束,形势开始向有利于君子、大人的方向转化,因此说“大人吉”。但有利的局面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终究会向对立面转化。因此要从大好的局面中看到其中不利的一面,要抱有忧患意识,时刻警惕、及时预防事物向坏的方面转化,正如《系辞》针对本爻所说:“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汉代画像砖中的“桑林野合图”
桑树丛生易活,根系深入,生命力极强,因此在古代神话中被视为生命之树,是生命、生殖力的象征,历史上很多人物的出生都与桑树有关。例如,关于夏人的始祖大禹的出生,《楚辞·天问》曾问道:怎么遇到那个涂山女,和他在台桑私通?言外之意就是说,大禹是他的父亲鲧与涂山女在台桑私通而生。《春秋元命苞》中载,后稷的母亲姜嫄游历宫,在一个叫扶桑的地方,脚踩了一个大脚印,然后生下了后稷。在《诗经》中,桑或桑林也大多与男女之情有关,如《啵纭どV小贰捌谖液跎V校液跎瞎保囤羯!贰摆羯S邪ⅲ湟队心选<燃樱淅秩绾危俊倍际敲栊茨信谏A种杏幕帷D信砸谏A衷蓟幔松A种赜木玻屎纤登那幕耙酝猓灿肷O笳魃⑸沉τ泄亍
“桑”又与“丧”谐音,因此桑树也象征死亡。有这样的传说:南方赤帝的女儿学道成仙,居住在南阳崿山的桑树上,赤帝以火焚之,其女因此升天,所以有“帝女之桑”之说。另外,古时墓地旁边多植桑树,也表明了桑树的这种象征意义。


《否》:乌云遮不住太阳(3)
从上面所述桑的象征意义看,桑代表生命的生、死两极,生、死也由此轮回。爻辞说“其亡其亡,系于苞桑”——将要灭亡,将要灭亡,全系在丛生的桑树之上!其意正在于警示人们注意生存与死亡之间的转化。从另一个角度揭示了与“无平不陂,无往不复”一致的矛盾转化规律。
上九:倾否,先否后喜。
上九:使否塞的局面倾覆,先是否塞后高兴。
倾,使……倾覆。“倾否”之“倾”犹“休否”之“休”,都是使动用法,同样反映出由否塞向通泰转化中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君子们先是在否塞的环境中郁郁寡欢不得志,后拨乱反正,转“否”为“泰”而扬眉吐气,洋溢出奋斗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因此说“先否后喜”。
读了《泰》《否》两卦,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了其中深沉的忧患意识,安与危、成与败、生与死等的转化似乎只是瞬间之事。这不禁令我们想起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中那段经典的台词:“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必须回答的问题:是否应默默地忍受坎坷命运的无情打击,还是应与深如大海之无涯苦难奋然为敌,并将其克服。”这的确值得我们深思!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同人》:战争全景俯瞰(1)
同人
同人: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
同人:在郊外聚合众人,通顺。利于办大事、难事,利于君子占问。
初九:同人于门,无咎。
初九:在自家门口聚合众人,没有过错。
六二:同人于宗,吝。
六二:在宗族的范围内聚合众人,有缺憾。
九三: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岁不兴。
九三:把军队埋伏在草莽丛林中,登上高地,长时间内没有发动攻击。
九四:乘其墉,弗克攻,吉。
九四:登上敌人的城墙,不能攻克,吉。
九五:同人先号而后笑,大师克,相遇。
九五:聚合起来的众人,先是呼号哭叫,然后大笑,主力部队攻克敌人,胜利会师。
上九:同人于郊,无悔。
上九:在邑外聚合众人,没有悔恨。
同,聚合、会合的意思。同人,就是聚合众人的意思。
同人有各种各样的目的。综合本卦卦爻辞看,同人的目的在于作战。考之史实,本卦所记与周文王伐崇的战争相仿佛。
同人: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
同人:在郊外聚合众人,通顺。利于办大事、难事,利于君子占问。
成就大事者,要有长远的眼光、宽大的胸襟,要广致人才、招贤纳士,团结、联合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历史上凡是有所作为者无不明白这一道理。例如,据《周书·牧誓》记载,周武王伐纣的牧野之战中,就联合了庸、蜀、羌、髳、微、卢、彭、濮等当时周西南的八个诸侯国。而胸襟狭隘、不能容人,如《水浒传》中的白衣秀才王伦,注定不会有什么大的作为。
卦辞中的“野”与下文的“门”、“宗”、“郊”皆为同人的地点。同人地点由“门”到“野”、由近而远,表明同人的范围不断扩大、在人数上不断增多。人多力量大,有利于和衷共济、克服困难、共成大业,因此说“利涉大川”。君子德才兼备,能够感召、聚合和领导众人进行正义的事业,因此说“利君子贞”,《彖》说“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
初九:同人于门,无咎。
初九:在自家门口聚合众人,没有过错。
门,指自家范围。“同人于门”在同人的范围、人数上都很有限,表明同人者的眼光、胸襟还不够远大、宽广,但毕竟迈出了同人的第一步,谈不上什么过错,因此说“无咎”。
六二:同人于宗,吝。
六二:在宗族的范围内聚合众人,有缺憾。
宗,宗族。“同人于宗”与“同人于门”相去无几,聚合的范围、人数仍然有局限,因此说“吝”。
九三: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岁不兴。
九三:把军队埋伏在草莽丛林中,登上高地,长时间内没有发动攻击。
伏,埋伏。戎,军队。莽,丛林。升,登。陵,高地。三岁,虚指,凡指时间长,而不一定就是说三年。兴,指发动攻击。
“伏戎于莽”意在埋伏、隐蔽军队,伺机对敌人进行奇袭、偷袭。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军力不足,难以与敌人正面决战。“同人于门”、“同人于宗”的弊端、局限于此也可见一斑。“升其高陵”意在登高望远,观察敌方的防守、戒备情况。由于自身兵力不够强大,加上观察到敌人城墙坚固、防守严密,经过权衡对比,认为胜算不大,因此没有仓促发动攻击,而是暂时撤回,继续蓄积力量,等待时机,因此说“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岁不兴”。
前面说到,本卦所记与周文王伐崇的战争相似,本爻与九四爻最能说明问题。崇在今河南省崇山附近,是当时殷属下的一个大国,是周人伐商征途上最后也是最大的一个障碍。在这之前,周人已经降服了耆、于等商朝首都外围的一些小的属国。伐崇等于把战争推进到殷商的心腹地带,直接威胁到殷商首都——朝歌。崇之役,对于双方来说都是至为关键的一役。关于此役,《左传·僖公十九年》中有这样的记载:“文王闻崇德乱而伐之,军三旬不降。退修教而复伐之,因垒而降。”这条记载与本爻的意思很相近,可以作为本卦是描写周文王伐崇战役的佐证。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同人》:战争全景俯瞰(2)
九四:乘其墉,弗克攻,吉。
九四:登上敌人的城墙,不能攻克,吉。
乘,登。墉(yōnɡ),城墙。弗,不、不能。克,能够。
战争的胜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交战双方力量的对比。因此,要取得战争的胜利,首先要正确估计敌我双方力量的消长。《国语·越语》载范蠡语:“臣闻之,古之善用兵者……阳至而阴,阴至而阳;日困而还,月盈而匡……刚柔以御,阳节不尽,不死其野……尽其阳节,盈吾阴节而夺之利。”就是说,用兵作战要善于把握阴阳消长的时机,当敌人之势尚盛、未尽时,不要死战;要一方面等待敌人之势损耗,同时不断壮大自己的力量。
历史上这样的战例不可胜数。如《左传·庄公十年》记载鲁、齐之间的长勺之战,就是典型的一例。两军对垒以后,鲁庄公马上要擂鼓进军,曹刿制止说:“不可!”等到齐国军队三通战鼓擂过以后,曹刿才说:“可以擂鼓进军了!”齐国军队败退以后,鲁庄公立马要指挥军队追击,曹刿又说:“不可!”然后下车观察齐国军队的车辙,又登车扶轼远望败退的齐国军队,才说:“可以追击了!”战役胜利后,鲁庄公问为什么要那么做,曹刿回答说:“作战靠的是勇气,第一次擂鼓可以鼓舞士气,第二次擂鼓士气就衰落了,第三次擂鼓士气就衰竭了。对方的士气已经衰竭,而我方的士气正盈,因此打败了他们。因为齐国是大国,实力难以预测,担心他们诈退有埋伏,所以等我观察到他们的车辙混乱,看到他们的旗帜倒下后,确认他们是真的败退而不是有计划地撤退,才命令部队追击。”
关于此役,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曾作分析和评价:“春秋时期,鲁与齐战。当时的情况是弱国抵抗强国,鲁庄公起初不待齐军疲惫就要出战,后来被曹刿制止了,采取了‘敌疲我打’的方针,打胜了齐军,创造了中国战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的战例。”毛泽东军事思想也深得古代军事思想的这种精髓:在明显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从不与敌人死拚硬打,而是采取运动战、游击战、迂回作战等战略战术,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而不以固守一城一池为主要目标。如此使敌人的力量不断被消灭,而使自己的力量不断壮大,最终赢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乘其墉,弗克攻”是说虽然登上了敌人的城墙,但没有能够攻克而又撤回,这是由双方的力量对比所决定的。如上文所言,敌强我弱、敌众我寡,因此进攻失利是必然的,正如《象》云:“乘其墉,义弗克也。”进一步说,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即使侥幸攻下敌人的城池,也难以长久保有。攻城失利而说“吉”,在于攻城失败而能够及时主动地撤退,保存和补充壮大自己的力量,总结经验教训以利再战,正如《象》说:“其吉,则困而反则也。”这也与上引《左传》“退修教而复伐之”之义相合。《诗·大雅·皇矣》篇从歌颂周文王的角度,也对伐崇的战役进行了更为具体的描写:
帝谓文王:“询尔仇方,同尔弟兄;以尔钩援,与尔临冲,以伐崇墉。临冲闲闲,崇墉言言。执讯连连,攸馘安安。是类是祃,是致是附,四方以无侮。临冲茀茀,崇墉仡仡。是伐是肆,是绝是忽,四方以无拂。
下面意译为:
上帝对文王说:“面对你的仇敌,会同你的兄弟友邦;用你的钩梯和攻城战车攻打崇国的城墙。”于是,临车、冲车声势浩荡,崇国的城墙高大坚固。接连不断地抓到俘虏来审问,然后割下他们的左耳。祭祀上天乞求胜利,于是取得了胜利,敌人投降归附,再也没人敢顽抗。临车、冲车声势强盛,崇国的城墙高耸艰险。于是进行猛烈突击,敌人被消灭,再也没人敢抵抗。
九五:同人先号咷而后笑,大师克,相遇。
九五:聚集起来的众人,先是呼号哭叫,然后大笑,主力部队攻克敌人,胜利会师。
号咷(táo),呼号哭叫。大师,主力部队。克,攻克。遇,会师。由此爻爻辞看,可能此次战斗中进攻的一方先派出了先头部队,担负诸如侦察、突击、攻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